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晋吉祥-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当然的。”马尔汉看了看太太,又低下头喝粥去了,再没说什么突兀的话。
第二天起程的时候,太太重新安排了车驾,几个姑娘不再同处一车了,而是由自己的母亲各自带着,这样也确实起到了安定的作用,一路平安无事的来到了京城,可是进到京城之后,却接到了一个突然的消息,太皇太后病重了。
PS:
感谢“那一小堆”的打赏!
正文 第二十二章 犯罪之前先找老婆
因为太皇太后突然病重,康熙暂时将与俄罗斯的谈判事宜放在一边不谈了,毕竟是俄罗斯那边战败了,是他们求着大清的,让他们等一等也是无妨。可这样就苦了马尔汉了,其他人不办这个事儿,还有其他的差事可以办,可是他被调入京进理藩院的理由却是说的明明白白,为了就是与俄罗斯谈判的事宜,现在这个事儿放到一边不谈了,他也就成了个三不管的人了,成天的在理藩院里无所事事。
也因为事情以后的发展尚未明朗,所以马尔汉也不便置产,只租了一个大小适中的院子来住,其实他大可以去他大哥楞色的府内借住的,但一来是父母已然不在,兄弟们也分了家,再加上楞色也只是个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府里的地方并不是很大,自己这一府的人住进去,就更显窄了。所以在租好了房子之后,才带着太太和兰静一同过府去拜见了兄嫂,虽然楞色也为他在外租房的事儿埋怨了几句,到底也就这样做罢了。
马尔汉也没有因为俄罗斯的事儿暂时不被理会而焦燥不安,除了去拜见过一次索额图之外,在理藩院里没事可做,就去查找各种与俄罗斯相关的资料详细抄录下来,回到府里再整理清楚,兰静看在眼里,心下也是暗暗的点头,这才是沉稳做事的人呢,看来索额图会对阿玛这个从五品的官员如此看重,也确实是很有眼光的。
在埋头准备俄罗斯的资料的同时,马尔汉对以太皇太后的病情也很是关注,话里话外的意思虽然觉得好象不大妙,却还是期盼她老人家能快点好起来,毕竟她的身体好了,俄罗斯的事宜才能早点进行。
兰静在现代虽然看过不少清穿的小说,却是集中在九龙夺嫡的时期,准确与否尚还在未知之数,之前之后的事儿更是只知道个一个大概,她知道这个病了的太皇太后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孝庄文皇后,当然这个是谥号,是死后才有的,想到这里,兰静就不免想到康熙王朝中斯琴高娃老师自称“我孝庄”是多么的滑稽。
现在的孝庄文皇后还是叫做昭圣太皇太后的,至于完整的徽号,马尔汉有一次倒是提起过,只不过兰静却没记住,当然这也不怪她,因为那个徽号实在是太长了,怕是得有二十个字上下,马尔汉虽然是一口气说出来的,却不知他是背了几遍才记住的,不过兰静倒是留心注意了一下,里面绝对没有孝庄的字样,至少“孝”字肯定是没有的,至于“庄”字吗?好象倒是有,但前面那个字肯定不是“孝”字。
这一想下来,兰静的思维又发散了,其实她只是在懊恼,早知道自己会穿过来,一定把这个时候的历史好好的研究一下,至于知道一下太皇太后这次到底挺过去没有,不过她回念再一想,就算自己知道了也没用,现在又不能说出来,一来是不会有人信,二来说不定还会给阿玛和府里招来个诅咒太皇太后的罪名。再说不管太皇太后挺过去没有,对阿玛来说,也不过就是早一天去俄罗斯还是晚一天去的问题。
虽说有时候会难免夜长梦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但世事总是福祸相伴,能去俄罗斯固然会让阿玛一展才能,可如果不能去,正好也可以借此机会与索额图离的远一些。不过,已然都穿到这里了,却不能亲眼目睹一下这位历史上的传奇女性的风采,对兰静来说,倒也算是个遗憾,就算这次太皇太后挺过去了,肯定也是坚持不到自己选秀进宫的时候。从大人们的谈话中,兰静知道,太皇太后现在已经七十五岁高龄了,而自己选秀则是要在十三岁到十七岁,即使她不记得孝庄活了多大年纪,但至少肯定不会是那么大的。
不过康熙倒还真如历史上所说一般的孝敬太皇太后,从马尔汉带回来消息中兰静知道,自太皇太后圣体违和之后,康熙就朝夕呆在慈宁宫里席地奉侍,亲调药饵,寝食俱废,又亲自步行来到天坛致祭,虔行祷祀,还为此大赦天下,将所有内外问刑衙门中监禁的人犯,除十恶死罪及贪官、光棍不赦以外,其余均减等发落。
听阿玛说到这儿,兰静又跑了个神,小小的囧了一下,却原来当光棍还有这个不好之处,居然遇赦不赦,或者其他的男人们会因此吸取教训,在要犯罪之前,最好先找个老婆。当然兰静这也是没事儿跟自己开个玩笑,专喜看古典小说的她,又怎么会不知道,在明清时期,“光棍”其实就是流氓的通称,也就是地痞无赖这一类的人物,不过能遇赦不赦,可见得这时却这些人的处置也是够严厉的。
但康熙做了这么多的事儿,却都没能留住太皇太后,在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太皇太后崩于慈宁宫。
太皇崩世的时辰是子时,所以消息传到马尔汉府里时,正是夜深的时候,只是在消息还没到的时候,兰静就已经让外面那一声接一声连绵不停的钟声惊醒了,乳母自然也听到了,赶紧起来点起烛火来看兰静,生怕她惊到了。
过不多时,李嬷嬷也举着灯过来了,还没等进屋站稳就出声问道,“七姑娘怎么样了?吓到没有?”
乳母怀抱着兰静,赶紧摇头说道,“没有,七姑娘虽然醒了,但看样子并没有吓到。”
“那就好,”李嬷嬷点头说道,“太太不放心,让你带七姑娘过去呢。”
等兰静到了太太屋里没多久,马尔汉也过来了,也是一进门就问道,“小七呢?受惊了没有?”
“没有,”太太赶紧抱着兰静迎了过去,“妾身也怕小七吓到,这不赶紧就抱过来了,不过这个小丫头,倒是没有一点儿害怕的样子。”
“是吗?”马尔汉低下头去看着兰静,“小七胆子这么大吗?”
兰静冲马尔汉甜甜的一笑,伸出小手去够他的脸。马尔汉就势将兰静接过去抱在怀里,兰静用软软的手臂搂着他的脖子,将小脸贴在他的脖颈处蹭啊蹭的。
“要不说小七疼阿玛呢,”马尔汉的脸上不自禁的露出了笑容,“看看,她是在安慰我呢。”
太太看着马尔汉与兰静的父女互动,脸上也带出了笑容,又过了一会儿,才低声问道,“老爷,您看是不是?”
“差不多。”马尔汉明白太太的意思,“只是现在什么都不要做,等消息传来了再说。”
“是。”太太答应一声,“老爷还是到炕上坐吧,妾身给你倒茶来,怕是今儿个晚上都不得睡了,嗯,应该再去叫厨下熬些补汤,我们还好,在家里还得抽时候补补觉,可是老爷明儿个还得当差去呢,况且接下来还要有的折腾呢,总要补一补才不至于亏了身子。”
“你不用忙了,”马尔汉抱着兰静坐到炕边,出声阻止太太道,“这个时候正是要脸色憔悴才好,否则岂不是碍眼?”
“倒也是,”太太终究还是倒了碗茶过来,“只是老爷总也要注意身子才好,这一大家子人可都指着您呢。”
“放心吧,”马尔汉点了点头,低下头来看着兰静,“我心里有数。”
报消息的人很快就来了,马尔汉和太太因为心里已经有了准备,倒并没有太过吃惊,打赏了报信的人之后,太太就开始布置起来,首先吩咐李嬷嬷,“去侧奶奶屋里和姑娘屋里告诉一声,让她们把之前准备的素服赶紧换上。”然后又叫过赵嬷嬷来,“你去针织下人那儿,把日前让她们做的素服领上,再带些人分到各处,让他们马上换上,换上素服之后,就集中到院子里,我有话要吩咐。”
把各项安排都派出去之后,太太也取出了准备好的素服,服侍着马尔汉换上,自己也把头上的发饰取了下来,换上了素服,兰静也由乳母服侍着,换下了身上穿着的小红袄。过不多时,府里的下人们也都集中到院子里来了,太太对他们的吩咐简练而干脆,一是让他们把府里为过年而装饰的喜气之物赶紧收了,二是马上按照国丧的样子布置起来,三是让厨下把所有的荤腥之物收起来,四是给老爷另收拾一间屋子,太皇太后驾崩,官民均是要斋宿二十七日的。
康熙二十六年的新年,就在这一片哀悼的犒素中过去了,到得二十七年,俄罗斯那边等不及了,派人来说,他们先派使者到色棱额去等候,只等大清的使臣到达就可以开始谈判了。于是与俄罗斯谈判的事宜终于又被提到日程上来了。
PS:
在此因答下亲们的问题。
第一,关于女人也称“奴才”的问题。据资料显示,在清朝不论男女,都是应该自称奴才的,写求生记时,怕大家不能适应,所以用了“奴婢”一词,但现在想来,觉得其实奴才与奴婢差别也不大,所以在这本文中就按资料来了。
第二,至于侧奶奶在面对家主和主母时是否应该自称奴才。关于这个问题是,我倒是并没有查到,之所以会如此设定,一是,文中现在虽然没写明,但以马尔汉现在的家世,他的侧室应该原本就是府中的丫环,因为生有女儿才被升位的;二是,当时府邸、世家之间交往,必须由正室出面。正式庆吊场合,绝不能以侧室出头,故此嫡室病故,必须续娶,而继娶的夫人虽为正室,比起元配的地位来还是要差一些,侧室就更不用说了。
正文 第二十三章 魏姑娘离开了
与俄罗斯的谈判虽然提上了日程,却也不是马上就能起程的,商量来商量去,要考虑能力问题,又要权衡利弊,均衡各方的关系,最后总算把名单定下来了,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都统公佟国纲及尚书阿喇尼、左都御史马齐、护军统领马喇等人为主议,并率领八旗前锋兵二百、护军四百、火器营兵二百一同前往。至于象马尔汉这样的附属官员,旨意中自是不必提的。
可能是马尔汉注定了要好事多磨吧,这次的谈判总是波折重重,先是太皇太后崩世,后来好不容易把名单定下来了,又因为河工事宜要紧,康熙把马齐从谈判人员中撤了出去,这下又得商量补进的人员,等商量好了,已经到了五月份了,在康熙仔细交待过之后,使团总算是可以起程了。
使团出发的那天是五月初三,太太早在前一天就让人做了一桌子好菜给马尔汉践行,又精心为他准备了行装,特别是厚衣裳,准备的最为充分,兰静也抱着马尔汉,做了好一番的依依不舍,满肚子想叮嘱的话,无奈以自己现在的年龄却是不能说,只好翻来覆去的说着“阿玛,小七会想你。阿玛,快回来!”
结果兰静的话还真应验了,马尔汉回来的非常快,本来以为这一去,怎么也得过完年之后才能回来的,没想到却是还没到十一月呢,人就回来了,却原来在他们行至到克鲁伦河附近的时候,正赶上噶尔部进犯喀尔喀蒙古,道路被阻隔了,使团无法通行,经报康熙之后,领命返回京城。当然这并不是表示谈判不再进行了,双方约定了第二年在尼布楚进行谈判。
马尔汉这次去与俄罗斯谈判虽然没有最终达到目的,但在他离开的这段时候,府里的人员却是发生了变动,那就是魏姑娘离开了,理由是她不守本分,枉顾尊卑,对侧奶奶不敬,本来是可以直接将她发卖的,但太太心善,又念在其侍候了老爷一场,所以只着其家人领回,而且连她房里的衣服首饰体已都准其一并带走了。
只是魏姑娘回到娘家也没呆多久,听说她父母早已经故去了,娘家的兄嫂将她的钱财贪了不说,还嫌她被退回来让他们没了脸面,托人帮着寻个人家早早的打发了,正好有一个过路的客商听说了,就说他因为子嗣艰难,正好要买一个小妾,魏姑娘的兄嫂自然乐得多赚些银子,乐不得的应了,也不管魏姑娘愿意不愿意,直接将她塞进一顶小轿,交给了那个客商,而那个客商得了魏姑娘之后的第二天就带着她回乡去了。
魏姑娘被带走的那天,太太让乳母带着兰静在屋里不要出来,所以当时兰静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对隐隐传入耳中的哭闹声还觉得有些奇怪,不过都被乳母用话岔过去了,倒是事后听着丫环婆子们的议论,才明白了个大概。听说那天六姑娘那天也早早的被太太找了借口送到王氏那里去了,魏姑娘的声声呼唤一句也没传到她的耳朵里,等到后来,她无论再怎么哭着要找魏姑娘,却已经是见不到了。
不知道事情是巧还是不巧,在魏姑娘被那个客商带走后不过半个月,马尔汉就因为谈判行程受阻,提前回到了京城,听太太说了这件事儿之后,他的神情间倒是淡淡的,仿佛根本不在意的样子,只窝在他怀里的兰静从其略微有些加速的心跳中,感觉到他内心并不如表面那般的平静。
接下来的日子里,马尔汉一直都没再提及此事,好象府中从来都没有魏姑娘这个人似的,甚至每当六姑娘跟他哭着吵着要找魏姑娘的时候,他也是马上让王氏将她抱走,六姑娘虽然年纪小,但也不是一点事儿都不懂,几次教训受下来,自然也就不再说了。而下人们看到此种情形,更不会不识趣,于是魏姑娘也就此正式的从马尔汉兆佳氏的府里淡出了。
回京等候下一次谈判的马尔汉比之前更加起劲儿的继续研究各方资料了,索额图作为谈判的中心人物,对自己提拔之人的工作态度很是赞赏,对他的工作成果也很感兴趣,于是马尔汉在府里提起“索相”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起来,让兰静心下暗自担忧不已。不过当她想到历史上的自己可是被康熙指给十三阿哥当嫡福晋的时候,又把心放下来了,要当皇子的嫡福晋,马尔汉现在的身份显然是不够格的,那么也就是说,在自己嫁人的时候,阿玛非但不会有事,官职也会升到一定的高度。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兰静也一天天的长大,甚至可以迈着小短腿在院子里追着马尔汉跑来跑去了,而马尔汉去与俄罗斯的第二次谈判也开始进行了,康熙二十八年的四月二十六日,依旧有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也依旧有都统一等公佟国纲,还有都统郎谈、都统班达尔善、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护军统领马喇、理藩院侍郎温达,翻译法国人张诚和葡萄牙人徐日升,还有马尔汉这些个随从官吏,外加黑龙江兵一千五百人,浩浩荡荡的使团队伍从京城出发,往尼布楚去了。
尼布楚离京城比上次的谈判地点要近一些,所以清朝的使团仅用了一个多月,在六月十五日就到达了,这回倒是俄罗斯来得晚了,直到七月初五才到,双方经过几轮的谈判之后,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签订了中俄两国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
或者是谈判顺利完成,大家急于报功,又或者归乡心切,总之使团回程所用时间比来时要短一些,不早不晚,刚刚好在兰静过生日的当天回来了,府里自然也已经得了消息了,太太派了小厮出去随时打听着,自己则带着其他女人们在屋里等候。
兰静今天是寿星女,自然打扮的喜气,一身红衣映衬着她的脸,显得更加的白白嫩嫩,她眨着大眼睛看着太太问道,“是阿玛要回来了吧?”
“是啊,”太太捏捏兰静的小脸,笑着说道,“又让你说对了,你阿玛真的就在今天回来了。”
“怎么?”一旁的五姑娘开了口,她现在也已经有八岁了,她看了看兰静,笑着开了口,“小七居然还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提前就知道阿玛要今天回来了。”
高氏马上喝斥五姑娘道,“兰蕙,不要乱说话。”
太太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