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定国-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番话又说得赵普为之动情,深悔自己听信了谗言,还帮着他们误会苏三!说到最后,皇帝也是泪如雨下。
苏三见火候差不多了,便道:“臣也深知功高震主,可是这功,也是逼到臣的头上来的。平台关之战,臣是一直是躲在后头,不想蒋经原如此昏馈,差点误了国事。这才不得已硬硬上去打一仗。那一仗后,苏三立刻便回了金陵,也正是怕有人说功高的话;其后攻入中兴城,臣也是被原人突然撕破脸皮给逼上去的。其实,这样的功劳,臣宁愿分给他人,也好过被那些在金陵城里坐享太平的大人们,吃饱喝足后非议小臣。不过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臣再说其他的也显得多余。因此,臣请辞去太子太保,请辞去定**统领,告老还乡,以正视听。释疑于君上与群臣。”
赵普心情早已被苏三说得激荡,哪里肯让苏三请辞!怒对苏三道:“此事再也休提!别说你没老,就是老了,那也是朕的忠臣。”
是夜,赵普于殿前设宴,专为苏三庆功!一夜欢声笑语,众臣尽欢而散。
到了第二日朝议,一应的封赏苏三的旨意,都在正德殿前拟旨明发,赵普特别对苏三加禄晋爵。不仅让苏三从‘定国候’变成了‘定国公’!而且晋封苏三为当朝‘太师’。
殿中群臣各怀心思,却空前一致地赞成皇上的旨意。
太师是文官之首,前朝算是一等一的权臣,可是本朝,太师算是个虚名,除了可以议政,并无实际的权力。定国公,更是只有爵位,只享有封地的供赋,也是没有什么实际权力的。拿普通人的眼光来看,这又是公爵,又是位极人臣的太师之位,哪一个摘出来,都是一等一的荣耀!
这种荣耀,往前数两千年,也数不出来几个!
可是明眼人都清楚,两顶帽子虽大,看起来也威风,事实上是个说话不算数的空架子。
旨意一发,群臣纷纷在殿内道贺。自然而然就把话题给扯到了苏三与和怡公主的亲事上。
“既然苏太师已经在金陵了,臣等请求皇上降旨,择吉日为和怡公主完婚。”
有人开了头,便就有人开始跳出来挖坑:“钦天监已经算过日子,四月十八便是吉日!”
“还有二十余日,时间上无论如何也来得及!”
赵普听了这些话,连连点头,便对苏三道:“苏爱卿不必有什么顾虑!这事情,诸臣工们都认为可行;太后那里也准允了。和怡虽然害羞,但朕看她的意思,也是肯的。爱卿若觉得有什么不妥贴处,今天也正好议议。”
苏三忙谢皇上赐婚,哪里还有什么异议!
许文臣,徐江锦等人见苏三已经入套,便都唱起了高调,一来夸皇上喜得佳婿;二来又赞苏三再得娇*娘。直把正德殿前,整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春景。
如此捧了半日,便有出头引话道:“启禀皇上,与京人的和议已经完成。自此,中都以南都已回到了朝廷的治下,此为一喜;苏太师一战功成,尽收溪下国土,自高祖以下,谁也没有皇上这样的拓疆之功,此为二喜!如今,皇上赐婚,大赏有功之臣,朝野上来,无不感佩。此亲可谓三喜。三喜临门,不若借和怡公主大婚之际,举国同庆?”
赵普深以为然,连连点头道:“准奏!大婚时,全城欢庆三日!诏告天下,非逆反刑杀奸污之罪,一慨减免刑罚。”
又有臣工接茬儿奏道:“启禀皇上,太师忠心为国,向来勤劳王事!如今大婚这期既定,太师还要为前线操心,皇上于心何忍呢?”
“是啊皇上!之前有太师在前头坐镇,一切宵小都不敢乱动。如今太师要在金陵城准备大婚,大婚之后,总不能急急地就把太师赶到前线。可前线失地才刚刚收回,其实还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臣请皇上另派大将前往主持!”
徐江锦看到皇上为难的脸色,便上前道:“太师是定**的创建者,而且在前头已经打出了威风,不管是京人还是溪下人,都害怕太师。所以,臣以为另派大将并不合适。”
赵普正是这个意思!
“不过!”徐江锦又道:“军中也确实不可一日无帅!就算不防着京人变乱,不防着溪下死灰复燃,也需防着原人春暖之后,突然又来偷袭。”
一说到原人偷袭,赵普便变了脸色。
“所以,皇上或可委托一员大将,暂时代苏太师接管定**。等太师完婚之后,再徐徐计议。要不然苏太师时时刻刻挂念北边,这亲只怕都成不好。”
于是一众朝臣也随声附合,连连称善。一副为苏三考虑打算的样子。
第89章,再回金陵2
赵普见众人并不是要自己撤了苏三的军权,便也觉得派个大将暂时前去打理军务,也并无不妥。、QunabEN、便问众臣,派谁去为好。
徐江锦,许文臣等人见苏三站在一边,脸色微微有些不喜,担心苏三策动势力反扑,连忙道:“元奎将军,可担此任。”
元奎是元隆的儿子!元隆算是两朝的老军旅,在军中威望极高,蒋经原便是他一手扶持上来的将军,如今元隆处于半隐退的状况,但是前次平台关之战之前,元隆又被赵普给请了出来,主持金陵城的防务。
老将有老将的作用,威名摆在那里,什么事情不做,就有安定人心的作用。元奎是元隆的第二子,早年从军,在军中也有二十余年。他先在前护军里呆了几年,随后调回禁卫中军!在金陵城也是极有名头。
这次徐江锦等一干太子党人,把元奎抬出来,自然是想借元隆的势,要把苏三给压下来。只要元奎坐稳了定**中的位置,那苏三再想回到定**,只怕就没有机会了。
这叫借力打力。到时候苏三要想动一动,元隆那老头难道会眼睁睁地看着儿子被赶回来?
眼前众人的心思,苏三一听便明。
不过,眼下他也只需要保证自己还是名义上的定**统帅便可!看来,偷偷地回到金陵城,给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还真是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顾虑。否则,在自己回来的路上,他们肯定要逼皇上就撤了自己定**统帅位置的。
那个时候,自己还没有与皇上剖析心迹,皇上脑子一迷糊,这种事情是极有可能做出来的。
看来一回来就给赵普吹吹风,还是相当有作用的。徐江锦等人已经估计到皇上不会撤了自己定**统帅之位,所以他们才退而求其次,转而谋求代理之权。
代就代吧!苏三虽然脸面上表现出并不好看的样子,但是心里早就想到了这些人会有这么一招。所以,当赵普把眼睛看向他的时候,他对众人的提议,没有丝毫的疑议。
只是淡淡地对皇上说道:“定**都是在战场上玩命剩下的亡命徒!不管是谁去代管,难度都不小。万一下头的人做出什么非份的事情,臣先代他们请个罪,请皇上无论如何,宽恕他们的无礼。也请元将军到了地方,碰到什么困难,要及时地通知宁远。以便万一出了什么事情,宁远也好进行约束。”
赵普笑道:“当兵的人,总归是有些匪气的。元将军若去了定**,初来乍到的必然有些困难,要整治自然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朕自然不会去计较这些。”
“谢皇上!”苏三谢过赵普后,便抬起眼看了殿内站立的元奎!元奎显然是早已知道这件事情,因此心中一定是早有计较。听了苏三略带危言的话,并不以为然,脸上自信满满。
赵普见苏三再没有什么多余的话,便准了任用‘元奎’为定**统帅的奏议。
一干臣工再没有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不仅苏三没什么反应,便是苏三所拥有的那些势力,也没有一个出面阻挠!这反倒让他们的准备全都落了空。
想起前一两个月,苏三也是这种不闻不问的态度,最后谁也没有讨倒便宜,众人不免心中一阵打鼓。感觉这位苏太师越看越不像眼前看到的这般年青,年表人再没有这样老练的手段和深不可测的城府。
殿议之后,等于就完全没有苏三什么事情了!挂着一个太师的名头,竟是连早朝也是可去可不去的。
不过赵普却不想让苏三轻闲,时不时地便要把苏三召进宫里,许多事情都要以苏三的意见为准。所以,苏三虽无实际的职权,但凭着皇帝的宠信,再次回到金陵后,许多之前与苏三唱对台戏的,也不知不觉中,慢慢地转移了态度。
苏三却知道如今自己在金陵算是身入险地,前头回不去,大婚又在筹办之中,满朝的人只是一味地捧着自己,暗地里却依旧打着如何弱化自己的算盘。
于是没过几天,东府便开始大规模地向西五路和溪下派驻官员。
苏三在这上头可不会再漠视了,官员是行政的基础,若是自己的老巢全是听朝廷话的官员,那自己的根基定然是不稳的。虽然北边苏三已经准备了应付这种变化的手段,但是这种事情说什么自己都是要过问的。总不能让他们说变便变,把自己挑选出来的官员都给撸下来。
要是这样,谁还肯听自己的!
不过,这些并不需要自己出面!自有公孙胜站出来为自己说话,冯天元更是急先锋,便是李道明等人也是极尽心思,处处为苏三着想。隐隐的这便是一股势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自然也有许多不得意的闲官,走马灯似地往苏府里走动。苏三一不收礼,二来也非常愿意听众人诉苦,不管来人是什么目的,他都要询问几句,聊得好了,也会给来人指条明路。因此,从苏三回到金陵之后,苏府便没有断过来访的人。
回到金陵后的第四天,苏三被一个问题给难住了!最近一帮太子党们正推举自己为‘骠骑大将军’!皇上已经准奏了,旨意立刻便会下来。
骠骑大将军其实也是个虚职,但却是武官中最至高无上的荣耀,虽然是一个称号,但却是许多武将梦妹以求的称号。
太子党们当然不会无谓地为苏三锦上添花的好事,让苏三得到‘骠骑大将军’的称号的目的,自然是想慢慢地淡化苏三在定**中的影响,化实为虚,好把自己从定**统帅的位置上摘下来。这与后世,把失势的官员调进政协如出一辙。
苏三倒是无所谓的态度!但这事情仍然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文职,武职,甚至是爵位上,都达到如此的顶峰,这种事情出现在一个入朝才三四年,年纪不过二十的年轻人身上,绝对是没有先例的。
而让苏三为难的原因是,这府门上,是挂什么牌匾合适?‘太师府’?‘定国公’?还是‘大将军’府?
“这个嘛?”苏三看着小安,又看着玉儿道:“你们觉得呢?”
第90章,再回金陵3
小安如今是愈发的沉稳,苏三离开金陵的这段时间,他都在听潮轩内做事,打磨得性子是越来越机警了。。便是这个问题,也是他提出来的。
玉儿则道:“要不全都挂上去?那叫一个气派!”
苏三轻轻一笑道:“把你也挂上去!更气派。如今‘醉仙楼’红得不能再红,你这个当师父的人,她们还不得把你当菩萨供着啊。”
玉儿吐了一下舌头,笑着跑了出去。小安这才道:“按道理说,爵位是显赫的!应该挂‘定国公’的府匾最为合适。”
稍稍地想了想,苏三却摆了摆手,淡淡地道:“就挂回‘苏府’的府匾吧!朝廷给的称号,宁远一个也不想要。”
“是,三爷!”小安忙应了一声,心中对苏三的意思已经了然。
小安又道:“杜先生那里已经按照三爷的要求,把定**的事迹广为传播了。如今这城里的形势,要是有人对三爷您不利,只怕满城的百姓都不会乐意。”
“嗯!必要的宣传,是为了让普通人更直接地能了解到内情。民心所向,才会无往不利。”苏三轻轻地说了一句,却突然抬头看着小安道:“听说,你与玉儿好上了?”
小安全身一紧,随后脸色变得惨白,连忙跪倒在地,却不知道这事该怎么说。他向来知道,苏三对身边的女人,那是看护的最紧的!有胆子动苏三身边的女人,那就得有胆子承受这个后果才行。
“兔子还不吃窝边草,你胆子倒不小!”苏三看着小安。
小安听到这话,立刻像被五雷轰了顶一般,整个人软在了地上,半天才挣扎着坐起来叩头道:“求三爷放过玉儿,这事是小安的单相思。玉儿的心思,一直在三爷的身上。”
玉儿自然说过,她应该就是给三爷做通房丫头的命!虽然这个命在玉儿看来已经是极好了,但是每日里与小安屋前屋后的见,两人身份相若,地位相当,这几年年纪又渐渐地大了,自然也就有些情投意合。
玉儿心里是爱极了苏三的,但是她却知道自己绝然配不上苏三,所以暗中与小安情投意合,其实也是一种必然。
苏三坐在椅子里,听着小安的哭求,脸上并没有什么过多的表情。等了半天,才见玉儿端着茶水进来。
玉儿见到眼前这种场面,再一听小安的哭求,哪里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只觉得手上一软,茶盏砸碎在了地上,茶水洒了一地。怔怔地想了半天,终于玉儿一咬牙狠狠地跪在了碎瓷上。
眼看着鲜血瞬间透过了布衣,苏三觉得心中一痛。其实他并不在乎小安与玉儿合好,这种事情于他来说,再正常不过。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姿态,无非是看看两人是否是真得情投意合罢了。却想不到玉儿如此果决。
“少爷!这事不赖季安。是玉儿主动找到他,少爷要罚就罚玉儿吧,玉儿就是死了,也不怪少爷。”
“玉儿,你胡说些什么?这里头没你什么事,你是被迫的。。。。。。”
苏三‘砰’地一拍桌子,屋内顿时安静了下来。“这就是所谓的单相思?”
小安与玉儿皆不敢答言,只是呆呆地低着头跪下,面如死灰。苏府里自然有苏府里的规矩,玉儿是奴俾,小安是下人,两人之间除了主上赏赐,就算是彼此有千万分的喜欢,也不能表露半分。若有违反,只此一条,就是被家主打死了,也没人敢过问一句。
屋内死一般的沉静,苏三因要看两人情意如何坚定,便只由两人跪着。
过了许久,院外传来脚步声,随后香风传来,门前进来两名女子!
能如此不经通报直进苏府内院的女子,除了李月儿和周盈盈之外,便只有虞凤了。
周盈盈在武陵,李月儿最近去了成都府,所以,小安不回头也知道进来的人是虞凤。
想到虞凤算是玉儿的徒弟,小安的心中不由回复了一些希望。
虞凤与天香一齐走进院子,正奇怪小安与玉儿怎么都不见人影,却见两人都跪在书房里,玉儿更是跪在碎瓷上,身下的血都凝固了。
虞凤下意识地就想去扶玉儿起来,可是一眼看到苏三挤着眉头坐在上头,伸出去一半的手,不得不收了回来。
天香却笑道:“哟,这是唱得是。。。。。。哪一出啊?”天香说到一半;便看到苏三的眼光看着她,不由说话的声音也小了下去,后半截话几乎是没了声音。
虞凤见天香被苏三一瞪眼给吓退了,只好鼓起胆气站到苏三的身边道:“三爷!您这是?”
苏三鼻子里‘哼’了一声,再不说话。
小安立刻哭求道:“季安不该胆大包天,对玉儿动了心思。求三爷饶了玉儿,季安愿以死赎罪。”说罢抓起一片利瓷,就要往脖子上抹。
玉儿大急,直把小安扑倒,大哭道:“你要是死了,玉儿也立刻就去死。”
“大胆!三爷不开口,你们想死都没那么容易。”苏三恶狠狠地骂道。
虞凤再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想来小安与玉儿都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所以防备的极严。这事情,竟连自己都没有得到半点风声。却不知道苏三是如何知晓的。
有心想劝吧,虞凤又实在不知道苏三的心意。
不过玉儿能有今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