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定国-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安到达河南府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河南府内的五千驻军连同刘云的亲卫队,全部移到城外!从香阳另调一支军队驻回河南府。

在河南府陆安天天升帐,时时提点诸将小心谨慎,言语之间颇多暗示。而御政司的防务,陆安一早也就撤了下来,暂时把防务交给了吴春代管。

只要吴春开口,要人给人,要东西给东西,陆安极力配合!

第137章,刘云之死

又过了几日,金陵传来消息,调查团已经动身。。陈明江,李道明,周志清已经从水路过来。

陆安一边去香阳整军,一边候着调查团到来。等接到调查团,再回到河南府的时候,已经是十天之后了。

调查团到了河南府后,并没有先去御政司询问,而是会同吴春,祝河林秘议!

随后调查团的第一道指令便传了出来:拿下京太子与御政司主官完严楚!

吴春也在调查团的请求后,领人进去清理了一遍,找出了许多违禁的东西。

刘云军中原本有些燥动的情绪,在听到这些消息后,才渐渐地安定了下来。

其后几天里,调查团才开始找西五路军的将领求证。由于是秘密约谈,领头问话的又是定**有数的几个高层之一的大政委陈明江。再加上,军法无情,虽然多数人心中有顾虑,但是言谈之间还是谈及了刘云一些不轨的动态。

陈明江越听眉头越紧,他没有想到刘云在河南府已经变了样,再不是原来的那个刘云。

事实上,他与刘云也没什么太多的交集,也论不上什么私交!不过,刘云算是苏三手下的高级将领,十个手指手撒开,主战队伍里,他可是排得上号的。

怎么会如此无视军纪?

还有,那些政委们干什么去了?西五路军比杜兴带来的成都府军,更早派驻了政委。按照军规,政委只对军部的政治部负责。他们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汇报军队的动态。

这里头重之又重的工作,便是关注军队主将的思想变化,时时向总部汇报。

可是自己并没有得到类似的报告!也并不知道刘云已经在变化之中,这是很可怕的现象。若是自己早知道刘云有无法无天的趋势,他一定可以警告到刘云,说不定刘云也不会有今天的结局。

很显然,政委的队伍也出现了变化,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啊。

约谈了西五路军之后的陈明江便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不过军中高级将领死在御政司内,无论是什么情形,京人都脱不了干系。

就算刘云因为好色,达到了非死不可的地步,那也不是京国人应该动手的。京太子已经是一个疯子了,一个疯子怎么可能杀得了刘云?

整件事情必然是有人暗中策划。

完严楚自然是首当其冲。

周志清借了祝河林的公堂,提审了完严楚。堂外大门紧闭,堂侧有一部份西五路军的将领听审,陪审的有李道明,陈明江,陆安,吴春。

周志清让吴春坐首位,吴春哪里肯坐,只说是不参与调查,只是全程观望,还是请主审首位审案要紧。

李道明自来了河南府,就少言少语。他的本职是御史,只关心整个过程,是不是违制。其他的事情他一概不多问,也不想问。

陈明江更是推说审案自己是外行,军中的事情他倒是可以凑得上数,审案就免了。所以,审案的事情,就只能周志清来了。

周志清其实很为难!

案子他可以审,但是刘云的身份本来就特殊,而且这里面的关系重大,一个拿捏不好,那可是要带给自己带来无穷麻烦的。

他久在金陵,完严赤珠的事情,他岂能不知?要审的人是完严楚,虽然是一个落败的王爷,但完严楚可是完严赤珠的亲哥哥!枕边风的历害,他办案多年,岂能不知?

不能用刑是铁定的!

提审之前,他已经听到风声。刘云不止一次私进御政司宿夜,正是因为他的行止触怒了京人,所以才有了京人反击。

京人无疑是大胆的,无疑也是事出有因的,但是死的人却是刘云。

这件事情,大概的原由,周志清看得清楚明白。若是放到民间,刘云罪有因得,死也就死了。整件事情,略问一问,直接便可以结案。

可如今如何了?

说刘云有罪!罪有因得,那西五路军岂不是跳起来?而且,如今的封朝,都是这些军人打下来的。天下初定,这些人都是功臣,敢降罪在他们的头上,别说西五路军不同意,其他的军中的将领难道不会同忾连枝?自己有几个脑袋,敢得罪这些人?

这里头,关键还是苏三的意思!论罪,刘云有罪。若是苏三不袒护,有苏三的压制,军中也翻不了天;但苏三会不袒护吗?这才打下天下,他岂会容许别人‘污指’他的军队,降罪于他的将领?而且这罪名,这么不好听,苏三岂会让这些事情,公诸于世?

就算苏三有这样的大义,他难道就不怕别人说他‘过河拆桥’?

周志清想想还是为难,干脆不去想了,且走一步看一步再说。

“把人带上来!”

三班衙役擂起杀威棒,把‘威武’喊地悠长,直等衙役把完严楚带到堂中,声音才渐渐地小了下去。

“跪下!”

两边衙役断喝一声,怒目看向完严楚!完严楚却不紧不慢,气定神闲地看着堂中的诸人。

陈明江与陆安同在军伍,对完严楚的事迹知之甚多,因此眼中的神色很复杂。昔日的对头,堂堂王爷,大元帅,如今却堂上堂下对薄公堂。让人感觉这人生也太玄妙了一些。

李道明等人倒只是听说过完严楚,印象中还保留着完严楚是一个风流不羁的浪荡子形象,但今天看起来,完严楚虽然如今落魄了,但意志却未消沉。

“跪下!”

堂侧立着的西五路将领见完严楚施施然,不把公堂放在眼里,立刻发起怒来。

完严楚不理睬这些人,而是面向主审周志清道:“大人,这些人咆哮公堂,按律应当如何?”

一句话倒把周志清给问住了,心知眼前这位京国的王爷不好对付。

“大胆!”周志清惊堂木一拍,说话的时候,眼睛却是看着天上去的。

这句大胆,可以理解成完严楚大胆,也可以理解为‘咆哮’公堂的人大胆。

不管大家怎么理解,周志清反正不会去解释。而是略过这一节,看了屋顶半天,才缓缓地低下眼,轻咳一声,做一过渡之后,才语气放平道:“御政司是朝廷新设的衙门。主官也有四品,在还没有撤掉你的官职之前,你还是官身代罪,按理是要给你设个坐席的,不过今天可没有多余的椅子。”

一些将领听了这个理由,便也息了声响。周志清显然是解说给大家听为什么完严楚不跪,自己也不能强迫的理由;但同时周志清也在语言之中,警告完严楚不要太强势,引起了众怒,倒霉的可是他自己。

候着完严楚能消化了自己话中的意思,周志清才扬声道:“你既是朝中的官员,职责又是特殊,所以也该知道此间审理的案件关系重大。本官好心,倒要先给你提个醒。这大堂之中,你每一句话,都会记录下来,呈交太师过目,你有什么话,尽可以如实说。但,只要有半句虚言,水火棍下有你好受。你可听清了?”

“听清了!”完严楚朗声道。

答应的很干脆,必然是有备而来的!周志清一个劲地头大。迅速与身边两侧的陪审交换了眼神,又轻声地询问道:“各位大人可有什么要提点的吗?”

吴春便开口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杀人者偿命,这是天理,逃避是没有用处的。所以,周大人问你什么话,你若敢狡辩,本钦差须饶不了你。”

完严楚看了吴春一眼,只不说话。堂中诸人听到吴春的话,却犯了许多猜疑。

谁都知道吴春是代表苏三来的,所以吴春的每一句话,都可以从中分析出苏三的态度。

杀人者偿命?周志清心道,难道苏三早已知道真相,已经拿定主意要杀了完严楚,以掩饰刘云的罪过?反正人也已经死了,苏三想一掩遮百丑?

堂侧的将领听到吴春的话,一齐高兴起来。连吴春都这么说了,看来京人好过来了。

虽然他们都知道刘云是过份了一些,但是刘云是谁,是他们的将军,是大家的兄弟。自己的家人就算杀了人,家人还要胳膊肘往里拐的,怎么算也不能让京人得了气势。

而完严楚则只听懂了吴春的第一句话: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这必是苏三要说给自己听的话。一万句都是假的,就只有这一句是真的。苏三必会按照律法来行事。

当然苏三也可能改变了主意,或者是没有想到事情会这么严重,或者这一切,原本就是他设计好的一个圈套。只是想让自己动手除去刘云,顺手他再把京人一网打尽。

但他却没有退路,不管苏三是哪种用心,他都只能义无反顾地去做。否则下场只会更惨。

堂中的人,怀着各种心思,看着局势的变化。

周志清下意识地抹了一下额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才压着心情道:“刘将军是如何被刺的前后经过,你且一一说来。记着,仔细你的言语,这堂中的话,如落地的水,撒的出去,可收不回来。”

完严楚一拱手道:“在犯官回答大人的问话之前,犯官想先知道,为什么刘将军会在深夜,既没有知会犯官,也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会出现在御政司的女眷院!”

这话,完严楚说得有些咬牙切齿!

却是极大的触怒了堂中的诸人。

第138章,刘云之死2

周志清极快地一拍惊堂木,不让骚动起势,闷闷地喝道:“这不是你该问的,刘将军自有刘将军的公务。。你只说你知道的事情便可,再要顾左右而言他,休怪本官无情。”

完严楚似乎并不服气,却只能按照周志清的话回答道:“那日晚上,犯官早早地就去睡了。睡到半夜,听到女眷院那边大叫,等犯官赶到时,便看到原京国太子呆呆地坐在地上,手边是一把带血的短剑。另一边床上躺着一个赤条条的男子,仔细辩认后,才知道是刘云将军。刘云将军的两名护卫当时也在场,院子里都是女人的惊叫声。再后来,祝大人也带了人过来。犯官知道的便是这些。犯官监管原京国太子不利,有失职之罪,犯官甘愿领罪。”

完严楚自然不可能只知道这么一丁点情况,但完严楚既然这样说了,周志清便明白,他是一早就拿定了主意。若是没有非常的手段,和足够的破绽,自己仓促之间根本无法驳击。

而且完严楚的说法,合情合理。对一个疯太子周志清自然没有办法求证什么;而把一众女人召到堂中,若问不出什么,那也是胡闹。再就是两个刘云的护卫,倒是可以问一问,但是问他们什么呢?京人既然要下这个手,就不会让刘云的护卫知道事实。

事实上,未堂审之前,他也问过两人,的确也是没有看到刘云是如何被杀的。

周志清心中极快地想了一遍,还是找不出破绽,便例行公事一般,一边让人呈上了凶器,一边又招来那日可能出现在现场的人进行堂问。

陈明江一眼认出了那凶器是‘狼眼’装备中的短剑,这剑出现在刘云手里,并不奇怪。但他死在这把剑下就有些可笑了。刘云也是一届武夫,却被疯子用自己的剑刺死,不管是不是真实的,都很讽刺。

周志清召忤作上堂作证,确认了刘云是死在短剑之下,伤口有十处,轻重不一,像是被乱剑捅死的。

忤作不能确定凶手只有一人,看伤口好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伤口,但如果是疯子捅出的,倒可以解释伤口的诸多不一致。

所有的迹象都指向了疯子太子!

周志清询问已毕,心知再审下去,也问不出什么,便赶紧退了堂。

到了堂下,周志清才松了一口气,他需要与调查团的诸人商议之后,再决定行止。

其实大家也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在花厅里坐下后,奉茶的人都退了下去,一屋子的人大眼瞪小眼,各自想着刚才的情形,谁也不说话。

一个个拿眼睛,时不时地扫向吴春。

吴春只是一味地装傻。众人被情势逼上去了,便来探吴春的语气。吴春就只有一句话,他只负责把调查团的结论,一五一十地递上去,其他什么都不管。

李道明和周志清是老官场,心里转着可攻可守的法子,想了半天只觉得这些事情,只有苏三才能做主。便决定把堂审的草稿,一字不差的送到成都府。

陈明江犹豫了半天,也终于决定把西五路里刘云的变化,一并呈报。等苏三的意思明确了,再做处理。

第二天,两份禀报一齐送了出去。

调查团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苏三会如何处置。

等了半个月,吴春接到苏三的回文,便召集调查团过来宣读。

这道回文是附在陈明江的折子上过来的,回过来的内容,也自然是针对陈明江的。可是回文的措词,却让所有人都吓呆了。

“你也是个政委?西五路军变成这个样子,你的耳朵都聋了,眼睛都瞎了吗?”

陈明江脸都白了。

闷不做声地回到住处,第二天,陈明江就开始发疯也惟的骂人。

陈明江不骂别人,而是把西五路所有的政委都召集在一起,一个挨一个地骂。骂完后,命令所有人都检讨,一个个反省,把所有问题都揪出来批。

这还不算完,所有军队的政委都接到命令,分批到河南府里来受训!为此陈明江把河南府新城外的一处军营给征用了,对所有政委从头到尾的清理。

第三天,吴春再次把调查团给召集了过去,苏三又有回文传来。这次却是给李道明与周志清的。

回文的内容,语气虽不像给陈明江那么强硬,但内里的意思却更骇人。

“你们是朝廷的重臣,不是老而无用的老臣!你们做的是什么调查?调查之前,我已经知道刘云死了;调查之后,我还是只是知道刘云死了。没有前因,没有经过,也没有结论与建议,这就是你们的调查?”

苏三对李道明与周志清的态度,很不满意,这就是回文中要表达的意思。很明显,苏三并不想表态,他只是想用这件事情,来看看李道明与周志清的态度。

李道明与周志清多年官场,岂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官不做可以,若是因为无作为而丢官,他们自己心里也不敢把自己当一个合格的臣子。不想担责任的想法,被苏三的话正击在痛处,可谓字字诛心。

这让他们两个十分的汗颜。

“看来,只有一究到底了!”

周志清抛开了所有顾虑,而李道明也不敢再用御史的身份逃避了,二审的时候。不仅把诸多京国宗室女眷提到了堂前,而且还把刘云亲军的口供提了个切实。但有不实之处,便一一挑出来,再不肯放过一个疑点。

前因后果审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刘云几时开始出入御政司,玩弄了多少女人,一一记录在案。

审到完严楚的头上,也不管不顾地动了刑。

李道明、周志清与完严楚缠斗了五天,最终还是在一个女人的口中问到了疑点,才打开了完严楚的嘴。

一切自然是完严楚策划的,但凶手却不是完严楚。而是被刘云污辱过的十个女人。

是夜,女人在酒里下了迷药,曲意承欢之后,哄着刘云喝了迷酒,女人们把刘云绑了个结实。

用刘云的短剑,活活地把刘云捅死之后,又把疯太子带到屋内。女人避开后,才佯装大叫。等刘云的护卫进来时,刘云早死多时了。

案子审清后,该怎么结,两人就不敢再作主了。一边把所有案犯收监,才再次把所有详细情节,一笔一笔地记录在案。把前因经过结尾,以及各犯的供状一并归档,交给吴春。

吴春当着诸位大人的面,把文案锁在箱子里,命人立刻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