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戴霜在心里面再次问及曾炩什么时候能够回无极城。

自从中平六年开始,曾炩感觉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不在无极城。四处征战,他和自己的一众娇妻们那是真的是聚少离多。很多时候,曾炩想起来也是心中无比的厌倦,恨不得就窝在无极城不再离开。

但是,霸业未成,自己不可能就窝在无极城那一隅之地。

曾炩提笔写下了几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写毕,曾炩将其封存起来,递给贾诩,说道:“文和,麻烦你将这个用信鸽送回无极城。”

贾诩问道:“主公,是写给戴霜夫人的吗?”

曾炩点点头,说道:“是的,但是也是写给我所有的妻子的。”

贾诩想了想,说道:“主公,贾诩有一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曾炩笑道:“文和,你有话不妨直言。你跟随我已经十四年了,当知道我没有那么多的穷讲究。”

贾诩道:“那主公请恕诩冒犯了。主公,你与诸位夫人成亲也有一些年头了,但是这些年来,却是未有子嗣。如今北疆基业越来越大,我想,主公应该多为以后考虑考虑了。虽然主公春秋正盛,但是也已经年满三十,也不得不为将来考虑……”

曾炩一听,头大如斗。

虽然贾诩说的是实话,但是曾炩听着还是很刺耳。二十多个娇妻,一个个都和他有过欢好的经历,而且每人的次数都不少。但是无一例外,她们都不曾有身孕。这很明显的说明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嘛。

只是,她们这些属下因为所处时代不同,对于这方面的认识,那都是下意识的认为问题出在曾炩的这些娇妻们的身上。所以,他们曾不知多少次的提出,让曾炩再多娶几个妻子。

曾炩虽然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但是却很清楚问题肯定是出在自己身上,只是这样的事情,他也不好意思说出来。不过,曾炩还是相信自己的能力的,可以说,较之前世,他的本钱更加雄厚,这从他回到无极城后,每晚上陪寝的时候,他的娇妻们都不敢和他单挑就可以看出来。而且,那些娇妻们每一个在经过他的滋润后,那焕发的容光也是骗不了人的。

曾炩摆摆手,说道:“文和,你就不要再说了。这些事情,回到无极城我会考虑的。但是现在我们身在益州,说什么都是白搭。所以,还是先处理好益州的事情,其他的待我们班师回无极城后再说吧。”

贾诩摇摇头,无奈的离开了。

有时候,贾诩真的很不理解这个主公是怎么想的。说他专情吧,可是他却是娶了那么多的妻子。说他滥情吧,他对每一个妻子们都好得很,也不曾闹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贾诩离开后,曾炩却是陷入了沉思。

中国自古有句话,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就是说,在中国有三种行为被称为不孝,第一种是一味顺从父母之意,父母有错而不加以提醒劝说,使他们陷于不义;第二种是家境贫寒,父母年迈,身为人子却不谋官位以赡养父母;第三种是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无人继承香火。其中,以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最为不孝。

为了没有子嗣这件事情,曾炩也是承担了不小的压力,特别是在他年近三十的时候,这种压力显得空前的大。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从秦汉开始,我国就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建成它并维护它要有两条保证。第一条,要保证对广土众民的大国高度集权的有效统治;第二条,要使生活在最基层的个体农民,安居乐业,从事生产。高度集中的政权与极端分散的农民双方要互相配合,减少对立,在统一的国家协调下,才能从事大规模跨地区的工业建设、文化建设,防止内战,抵御外患,救灾防灾。个体农民从中受到实惠,则天下太平。

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社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合理选择。家庭是中国古代一家一户的基层生产组织,从而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小农生产的家庭对国家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保护小农的责任。

“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

而曾家自从先祖曾参开始,孝之一字看的更是奇重无比。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族,在年近三十仍未有子嗣,再加上他如今贵为大汉国内阁总理、军中大元帅,其权力甚至凌驾在汉初的丞相之位上,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要论实际权力,恐怕就是天子也得靠边站了,曾炩的压力可想有多大。

当然,遭受巨大压力的不只是曾炩,曾炩的一众妻子们受到的压力更大。作为曾炩的妻子,她们不曾为曾炩诞下一儿半女,虽然大家口中不说,但是却是将一切的不是都暗中归结到她们的头上的。所以说,现在曾炩和他的妻子们都是苦命人。

不过,算起来,曾炩的妻子们也算是幸运的。因为曾炩的灵魂来自后世,很清楚原因在自己身上,所以对妻子们一直很好,这让她们的日子好过了不少。要是曾炩真的是以东汉时代的眼光看问题,那他这些娇妻们可就真的没好日子过了。

曾炩一直在等,等弄清自己身体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的那一天。

又在江州盘桓了两天,曾炩不得不离开江州,启程去成都了。

郭嘉来信,告知曾炩,南蛮各部都派了代表来成都,将要在几天之后到达,向大汉表示臣服。

这样的重大事情,郭嘉不可能自己代曾炩处理,只有曾炩到了,才能亲自*板决定事情。

大汉国初平二年十月初一,曾炩带着两万无极卫到达成都。

郭嘉带着北疆诸将和众谋士,以及新近投降北疆的益州各位大员、将领到成都的东城门迎接曾炩。

郭嘉一看见曾炩,满脸的幽怨。这二十多天以来,他算是为益州的种种事务烦恼到极点了。

益州初定,再加上益州这么大,事情肯定多的不得了。而曾炩指定了郭嘉暂代益州牧,统领益州政事;张辽晋升为上将,掌管益州军事。

见过礼之后,郭嘉连忙说道:“主公,你还是快一点派人来益州,这些事情我是真的搞不定啊!”

曾炩笑道:“奉孝,不会吧,这才多久,你就把益州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了,我看你在这方面很擅长嘛。”

郭嘉苦笑道:“主公,你要是让我帮你出谋划策,我倒是一点不怵。只是,你让我处理政事,拿主公你的话说,那真的是赶鸭子上架啊。这些天,蜀中诸事顺利,这完全是公达、元直与孝直三人的功劳。要是没有他们,益州恐怕真的已经乱起来了。”

第五卷 第六十三章 初见

曾炩一笑,他很清楚,在内政方面,郭嘉虽然没有他的智谋那样擅长,但是也绝对不是一个庸才。如果对其在内政方面加以量化的话,以一百分为满分,那么他的得分也绝对是在八十以上,和徐庶不相上下,也就比荀攸差了那么一点点,比法正甚至还要强一些。

曾炩说道:“好了,奉孝,你就不要在那里装可怜了。你的能力到底怎么样,我曾炩还不清楚吗?把你那一套收起来吧,乖乖的把我将益州的事务处理好。如果你尽心尽力了,我就快一点派人来益州专门负责。要是你再找这样那样的借口,那么你就在益州给我带着吧。”

郭嘉一听,脸黑如炭,哀求道:“主公,千万不要啊你那是谋杀啊!”

曾炩说道:“我就是谋杀了,你待怎的?”

众人看着曾炩和郭嘉笑闹,也跟起风来。

贾诩道:“是啊,奉孝,主公是看的起你,才将益州的事情交给你负责。你就在那里偷笑吧”

郭嘉闷声道:“文和,我让主公这样看得起你,成不成?”

贾诩道:“主公已经将益州交给你了,你在那里挑拨也是没用的。主公慧眼如炬,知道你郭奉孝才是最佳人选,你说翻了天,也不可能有丝毫改变的。”

徐庶和郭嘉关系最好,也笑道:“是啊,奉孝,你就认命了吧!”

众人笑闹一阵后,曾炩说道:“好了,到此为止。对了,奉孝,你在信中说南蛮各部首领都要来成都,可知他们什么时候能到达吗?”

郭嘉回答道:“据报,现在南蛮各部首领已经到达犍为郡的治所僰道了,按照他们现在的行进速度,应该在明天或者是后天到达成都。”

曾炩一愣,说道:“从僰道来,快马加鞭也就一天的时间,怎么还要这么久?”

郭嘉双手一摊,说道:“我哪里知道。”

曾炩想了想,说道:“既然他们还要两三天才到,那我再去四处逛逛。从来没有来过成都,这次好不容易来了不去逛逛,那就真是浪费了。”

郭嘉笑道:“主公,你去哪里?我也去,行不?”

曾炩说道:“你就给我安安心心的呆在成都处理益州的事务吧,有恶来陪我前去就行了。”

典韦看了看郭嘉,一阵傻笑,气的郭嘉想跳起来狂揍典韦一顿。不过,郭嘉很清楚,凭借自己的武力,就是再加上十个也不是典韦的一盘菜,咬牙切齿的离开了。又是逗得众人一番大笑。

典韦问道:“主公,去哪里游玩呢?”

曾炩想了想,说道:“去峨眉山吧!”

典韦摸着头,傻乎乎的笑道:“主公,请问,这峨眉山在哪里啊?”

曾炩一阵狂汗,他倒是忘记了,此时的峨眉山根本没有后世那么有名,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

曾炩说道:“在犍为郡南安县。”

典韦一惊,说道:“那么远?”

曾炩笑道:“不就三百多里路嘛,我们快马加鞭,也就三四个时辰就到了。”

峨眉山以雄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充满神话色彩的佛教胜迹闻名于世。

“蜀国多仙山,峨眉逸难匹”。大诗人李白赞美峨眉山的诗句,至今仍然脍炙人口。百里秀色峨盾,短短诗行怎能道其万一?

峨眉山位于四川中南部,距成都约160公里,位于峨眉山市西南七公里的地方,因“蜂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而得名。

峨眉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神话般的佛教胜迹而闻名于世。它古雅神奇、巍峨媚丽。其山脉绵亘曲折、千岩万壑、瀑布溪流、奇秀清雅、故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峨眉山与山西的五台山、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华山并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

峨眉山有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之分,一般说的峨眉山专指大峨山而言。大峨山有三个高峰:金顶、干佛顶、万佛顶。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金顶海拔3077米,一般游人登山只到金顶即止,可观云海、佛光和日出。

地质构造很古老的峨眉山,有几亿年前的玄武岩、页岩、砂岩、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等。这里降水丰富,土壤、气候、植物上下差异大,动、植物资源丰富,如种子植物在3000多种左右,其中特有植物925种;杜鹃花就有60个品种,由山下向山上渐次开放,色彩缤纷、绚丽多姿;有状如残叶的枯叶蝶,有二三尺长的大蚯蚓,有额生胡须的胡子蛙,有鸣声似琴的弹琴蛙,还有小熊猫、牛羚、白娴鸡;开花如鸽子飞舞的“中国鸽子树”——珙桐,是美丽的观赏植物;特别是顽皮的猴群,常常向游人讨吃或嬉戏。

峨眉山开发的历史悠久,在东汉时就已经开山初建,经晋、唐、宋续建,直至明、清。峨眉山的文物古迹繁多,有不少是珍奇国宝。主要庙字及风景区有报国寺、万年寺、仙峰寺、洗象他、金顶等十多处,其中最着名的有七大胜景。峨眉山既是着名的旅游胜地,又是研究动植物和古代建筑的好地方。

走在崎岖的山道上,只见周围山势雄伟,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曾炩暗叹了一声,这里不愧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只是,此时的峨眉山开发的极其有限,名闻后世的而陌生七大胜景却是一个也未尝被开发出来,这让曾炩不由得感到一丝遗憾。

其实,这个时候还是能够看见一些峨眉山的胜景的,像是纯自然的景致还是能够看见的,比如峨眉山的月,以及九老洞以及金顶佛光等。只是曾炩来的这个时节太过尴尬,刚好是十月初一没有月亮的时候,所以鼎鼎大名的峨眉山秋月肯定是无缘一见了。另外的金顶佛光,那完全碰运气,看机缘。倒是九老洞还能够去看一看。

渐渐的,曾炩走进了峨眉山的深处,只见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万壑飞流,水声潺潺;仙雀鸣唱,彩蝶翩翩;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

看到这里,曾炩突然想起了李白的诗句,不由得开口叹道:“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好一个峨眉邈难匹”就在此时,从曾炩的背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曾炩循声望去,那里,却有着一位少女。

一袭粉色衣裙,那样式却不像中原女子的打扮,反倒有点像曾炩记忆中的蛮族少女的打扮。

那乌黑亮丽的长发如瀑似镜,五官精致得无法形容,气质仿如月光一般清冷孤傲。

少女静静地沐浴在那层辉光中,好像披上了一层由银辉组成的霞衣。

曾炩脑中不由自主地勾勒出了这样一副画面。

月夜,山林,清泉。

银辉遍地,山林芬芳,清泉叮咚。

只存在于梦中的精灵踏月而来,全身上下每一份部位都散发着诱人疯狂的致命魅力,即使她一脸的孤傲清高,可却让人感到最难以抵挡的本能诱惑。

她好像月,高不可攀,却让人无限景仰。

她好像火,明知触摸会受伤,却让人如飞蛾一般义无反顾。

她好像风,明知飘渺无踪,却让人贪恋那欲飞的感觉,不顾足下乏力,仍奋起直追。

她好像云,明知百变无定,却让人固执地以为,她的美只为自己存在,她展现在自己面前的,便是她最真实的一面。

曾炩沉浸在自己脑海中勾勒出来的幻景里,那站在不远处的少女清冷地注视着他。她那精灵的双瞳如两粒黑宝石,清澈透明不含半点杂质。又像深不见底的黑洞,散发出一种不可捉摸的强大引力,吸引着曾炩的目光,让曾炩的心神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沉浸进去。

美极,却诡极的眼眸!

这个女子并不算是极美,至少相比貂蝉、甄宓等人来说还是要差上不少。但是她身上那明显的异族风味,却是给了曾炩极大的冲击力,而那一双充满魔力的眼睛,更是让曾炩不自禁的沉沦。

典韦像是发现了曾炩的不正常,一拍曾炩的肩膀,大声叫道:“主公主公!”

曾炩终于从自己虚构的幻境中回过神来。

曾炩吓出一身冷汗,暗道好险。

平静一下自己的情绪,曾炩再次向那少女看去。

只是,映入眼帘的少女的气质形象却是完全的改变了。

周围的一切,好像都已从曾炩眼中消失。他的目光,紧紧缀着那位骑着马儿向着他缓缓行来的少女。

这一位全身上下散发着狂野和性感,就像火玫瑰一样的少女,偏偏有着最清澈、最纯真、宛若星辰一般的眼眸。

那眼眸,那乳沟,就像是两个有着禁忌力量的奇异漩涡,吸引了曾炩的目光,吸引了他的心神。

看着曾炩直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