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奇门相师-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学兵,你越来越无耻了。”

叶梓菁苦笑着摇头:“行吧,你就继续忽悠,我看你怎么把东西忽悠到手。”

没过多久,店老板果然带着一个小玉瓶回来,成色还不错,是山流水料做成的,价值小几十万。

“老板,你这个象牙杯挺别致的,我也挺喜欢的,能不能转给我?”秦学兵并不急着让小龙吐口水,以此吊着店老板的胃口。

“谈什么钱不钱,兄弟你要喜欢,直接拿去就行。”店老板也挺宝贝象牙杯,可跟龙涎相比,象牙杯就显得微不足道。

“那不行,小龙已经吃了好几条鱼,我怎么好意思白拿。”

秦学兵连忙摇头,说道:“老板,你还是开个价吧,最少不能让你亏本。”

“这玩意是我去明珠市古玩城淘来的,花了两万块,兄弟你就给我两万块吧。”店老板也不计较。

“成,那咱们先刷卡。”

完成交易,秦学兵逼着小龙吐口水,装了满满一瓶子递给店老板。店老板又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确保说出去有入信,不然总是自己藏着,说出去会被入当成笑话,哪也没太多意思。

从店里出来,叶梓菁就迫不及待地拿起象牙杯看了起来:“从造型风格来说,应该是殷商时期的,算是高古器皿。”

秦学兵也开始自己观察,开始点评:“杯身用中空的象牙根段制成,因料造型,颇具匠心。

侈口薄唇,中腰微束,切地处略小于口〃体分段雕刻精细的饕餮纹及变形夔纹,并嵌以绿松石,作头上尾下的夔形,加饰兽面和兽头,也嵌以绿松石,有上下对称的小圆榫将其与杯身连接。

杯身一侧有与杯身等高的夔龙形把手。杯身有雕刻精细的花纹且具有相当的装饰性,上下边口为两条素地宽边,中间由绿松石的条带间隔为四段。

第一段为饕餮纹三组,两侧有身有尾,眼、眉、鼻镶嵌绿松石。第二段是杯身纹饰的上体部分,二组饕餮纹面部结构清晰,兽口下面为一个大三角纹,三角纹两侧有对称的夔纹,头朝下尾向上∫餮的口、眼、鼻及三角纹都镶嵌绿松石。

第三段刻三个变形夔纹,眼部镶嵌绿松石,第三、第四段是用三道绿松石带相隔。第四段的三组饕餮纹眼鼻同样是镶嵌绿松石。一、二、四段都是饰以三组饕餮纹,但形态却各异。”

“也就是说,这件象牙杯采用雕、线刻、镶嵌等多种手法,这要是放在明清时期没什么奇怪,可要是殷商时期,那就不得了。”叶梓菁忍不住赞叹,殷商,那可是公元前一千多年,距今三千多年。

三千多年,却又如此精湛的工艺,简直超乎后入的想象。从中也可以想象到这件象牙杯巨大的市场价值:“不过我也不能肯定年份,你怎么看?”

“确实是殷商时期的作品,真不知道店老板从哪里淘来的。”秦学兵忍不住感慨,高古时期的墓葬非常难找,即使盗墓贼也几乎不大可能找到高古时期的古墓,所以出土非迟。

出土少是一方面,年份久远,很多东西都难以保存,以至整器都非常稀少,更别说其中的精品。

“算起来,我应该是第二次在花鸟市场捡漏了。”秦学兵觉得跟花鸟市场挺有缘的,上一次买了一块毛料,切出双色翡翠,这一次又找到高古时期的象牙杯。

“哪的恭喜你,藏品又丰富一些。”叶梓菁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入逆夭一般的运气。

“老婆,说错话了o阿。”

秦学兵怪声怪调地说道:“是咱们白勺收藏更加丰富了,走,咱们今儿把花鸟市场逛个遍,把所有古玩都找出来,将来都留给咱们白勺宝贝孩子。”

“越来越没正行。”

叶梓菁白了他一眼,又道:“对了,我们是不是再买条红龙鱼回去?老爷子是很喜欢红龙鱼,不过要像个办法防着小龙。”



第二零四章:天价奇葩(上)

更新时间:2012112615:41:20本章字数:4855

第二零四章:天价奇葩(上)

秦老爷子确实喜欢红龙鱼,每天都细心照料,观赏红龙鱼的泳姿。可惜小龙来的第一天就把那条辣椒红龙给吃掉,之后又陆续买了几条,可无不变成小龙的口粮。

“可你能管住小龙这张嘴吗?”秦学兵觉得这事很玄,想要让小龙不吃鱼,等于让瘾君子戒毒。

“咱们之前太宠着这小家伙,得恩威并施。”

叶梓菁把小龙抓在手里,用力拉了下:“以后要是再敢偷吃,就喂它吃红辣椒。”

小龙完全能听得懂人话,马上被吓了一跳,赶紧弄脑瓜子磨蹭叶梓菁,似乎是在求饶。

“就这么说定。”

看到小龙的样子,秦学兵也觉得可行:“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得把这小家伙的嘴巴养刁,让它知道红龙鱼的味道其实真不咋地。”

“放心吧,菜市场海鲜多得是,小龙又这么聪明,肯定能教好。”叶梓菁信心满满,无论如何要给秦老爷子养上一条极品红龙,丰富老人家的晚年生活。

叶梓菁虽然有心,但想要找到极品红龙鱼也不容易,否则极品红龙也不会被炒到百万高价。

在花鸟市场逛了两圈也没有找到像上次那条价值百万的辣椒红龙,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有两条辣椒红龙品相都非常好,一条价值六十万,另一条价值三十万。

这两条辣椒红龙都可以说是红龙鱼中的精品,至于价格不高,那是因为体型比较小,价值六十万这条只有三十厘米长。三十万这条更是只有二十厘米。

红龙鱼的提醒跟价格关系非常大,如果秦学兵能把这两条辣椒红龙养两年,让他们的体型达到五十厘米,绝对能卖出百万高价。

至于店老板为什么不等两年再出售,原因很简单▲鱼是有风险的,要是鱼得病,或是直接挂掉,那损失才叫一个大。更何况,店老板也需要回笼资金。

叶梓菁把那条大的红龙鱼寄养在店里。让工作人员把小的那条送到大宅门,是准备用来训练小龙的,确定小龙不会馋嘴之后,再把那条大的接回去。

“我们再去买几盆兰花吧。”

叶梓菁这才想起今天来花鸟市场的主要目的:“正好,用兰花熏陶一下你的思想。”

兰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具高洁、清雅的特点。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孔子十分喜欢兰花,由于他特别重视个人思想品质的修养,在兰花身上寄托了深切的感情,在三国魏人王肃所收集编纂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了孔子颂兰的一段佳话。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得出结伦“君子必慎其所处”。从此“芝兰之室”就成为良好环境的代名词,成为一个颂兰美兰的成语。

除了孔子喜欢兰花。古代还有无数名人喜欢兰花,并把精神信仰寄托在兰花上,比如勾践、屈原等等。

关于勾践在渚山种兰。历史上多有记载,除《宝庆续会稽志》以外,如明万历年间的《绍兴府志》记:兰渚山,有草焉,长叶白花,花有国馨。其名曰兰,勾践所树。明人南逢吉注王十朋《会稽风俗赋》也说:兰亭,即兰渚也。《越绝书》曰:勾践种兰渚山。明代徐渭也在《兰谷歌》中提到勾践种兰必择地,只今兰渚乃其处《绍兴地志述略》记载:兰渚山,在城南二十七里,勾践树兰于此。

由于勾践种兰渚山,后人把渚山命名为兰渚山,把兰渚山下的集市命为花街,并把兰渚山下的驿亭命名为兰亭。

再如屈原,遭遇穷困,但其志不变,其行更廉,“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因将愁苦而终穷!”他将这种念君爱国之志,匡时济世之情,通过多种香花异草加以表达,触物以起情,索物以寄志,而且将这种比兴手法作了新的发展,这就将物与我,情与景揉和一伴,融铸一炉,从而大大扩张了诗歌的境界和表现力。

在选取香花异草中,屈原特别选取了兰,因此无论在《离骚》《九歌》《九章》许多诗篇中,都写到自已如何滋兰、佩兰、纫兰、搴兰、刈兰。他对兰寄以无限的消:“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整吾将刈。”

他以兰为友,将兰作为知音:“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他将兰作为佩物,表示自已洁身自好的情操:“扈江离与薜芷伫,纫秋兰以为佩。”

他又的兰在秋风寒露中枯萎而从俗,变节而不芳:“时缤纷以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莆化而为茅。”,可见屈原是何等爱兰、颂兰,寄情于兰,托兰以讽,兰在这里不是简单的比喻或触物起兴,而是一种象征,一种寄寓,一种精神与品格的追求。

从古至今,喜欢兰花的人不计其数,就连鲁迅先生也是忠实的兰花爱好者。

鲁迅家几代人都喜爱兰花。鲁迅在《致山本初稿》的信中讲到“我的曾祖父曾经栽培过许多兰花,还特地为此盖了三间房子”。一九一一年三月十八日,鲁迅和周建人、王鹤照去游览会稽山下大禹陵。

出发前,鲁迅将事先准备好的两只油漆马口铁桶和一把铜要大家带上。到以大禹陵,浏览了禹庙、窆石亭,就上会稽山采兰。后来,鲁迅把这次上山的经历,写成游录发表。

“我知道兰花是君子之花,可这关我什么事?老婆大人,不能这么指桑骂槐。”

秦学兵郑重抗议,他不是君子,但也不是坏人,更拒绝当君子:“再说,我要变成君子,那你可能看都不会看我一眼。”

“这倒也是,你要变成君子就不可爱了。”叶梓菁伸出手,摸了摸秦学兵的脑袋。

“叶梓菁,你把我当小白它们呢。”

秦学兵翻了翻白眼,伸手就把叶梓菁的头发弄乱,让她明白小白和小红的苦楚:“不过老婆,兰花价格贵得要死,咱们一买就是好几盆,是不是太奢侈了?”

秦学兵现在虽然不缺钱,但对兰花的价格也咋舌不已,那简直不就是卖花,而是卖黄金,甚至是卖珠宝。

秦学兵记得亚太兰花大会上,一株名为“素冠荷鼎”的莲瓣兰估价1500万人民币,成为兰花大会上的“天价”兰花。

“兰花的价格都是炒出来的,并不是所有兰花都能卖上天价。”叶梓菁笑了下,莲瓣兰“素冠荷鼎”姿态优美,数量极其稀少,集合了莲瓣、素心及叶型草三大精品兰特点于一身,堪称有一荷、二素、三奇,档次极高,市场上售价一般400万。

可因为兰花大会影响力甚大,那一株素冠荷鼎的价格也被炒上去。用一句比较俗的话说,买的不是花,而是这株花上过台面。

其实这些完全符合市场规律,就像十几年前的v26减肥产品一样。v26减肥产品本来只是国外一家生产商出产的,连品牌和包装都没有,简直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可国内公司引进之后,重新包装,用上进口等等一系列高端口高,产品的档次马上就被提了起来,成为当时国内减肥第一品牌,售价也是国内减肥产品的几倍。

“不过炒作都是虚的。”叶梓菁对2005年到2006年疯狂的兰市记忆犹新,4株“金沙树菊”兰花原生种,被以每株480万元的价格卖出,80多万元的馨海螺、200多万元的“大唐凤羽”、几百万元的“大唐盛世”都被人追捧。很多地方一株兰花就值一座别墅,市场上多的是为兰花一掷千金的主。

有一位叫董嫂的花友,本身没多少钱,可是在那段时间小打小闹,竟然也赚了六七十万。还有一位姓罗的房地产老板,投了五六百万下去,赚的钱比炒房还要多的多。

“可是炒出来的价格都是虚的,都是泡沫,一旦泡沫破碎,因为兰花而破产的人也不在少数,你知道这位董嫂和罗老板最后都怎么样吗?”叶梓菁不由嘘嘘,谁有能想象得到当年风光无比的“炒兰”一族最后会面临巨大的考验。

“不会都破产跳楼自杀吧?”秦学兵觉得很有可能,就跟古玩、赌石一样,暴富的不计其数,破产自杀的也不计其数。

“我听花市上的朋友说的,金融危机来的那段时间,就是泡沫破碎的时候,原本的天价兰花根本就卖不出去。那位董嫂,原本进价一两万的兰花,一两百块都卖不出去,资金全部被卡在花苗上,连维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难。”

叶梓菁苦笑着摇头,又道:“至于那位罗老板,更惨!”

ps:感谢藏有“地狱判官淼”火热打赏!!!感谢藏有“呒吣”投三章更新票,不过今晚要搬家,想拼都抽不出时间,汗。



第二零五章:天价奇葩(中)

更新时间:2012112811:11:03本章字数:5084

第二零五章:天价奇葩(中)

姓罗的那位老板一口气在兰花市场上投入六千多万,其中还有几株是价值两百万以上的天价兰花。可结果呢?曾经价值两百万的兰花现在只能卖出十几万,其它价值数万的花苗价格也一路狂跌,8万、6万、300元、200元……

“是有够惨的。”

姓罗的老板可不像秦学兵,他有一大堆事业,一次被套牢六千多万,资金链肯定出问题:“可我就是想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把一株花炒成天价?”

“古玩是怎么卖出天价的?”叶梓菁反问,炒兰花跟炒古玩的方式虽然有所区别,但其实是一个道理。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拍卖会。”秦学兵说道,炒作古玩,一种原本价格并不是很高的古玩突然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同类古玩的价格马上随之暴涨。

“所以才有花会、花展,只要能在花会、花展上露露脸,赚足名气,就能拉动整个兰花品种的价格。”

叶梓菁想了下,说道:“不过炒作兰花一个最典型的方法就是,由几个资金雄厚的庄家投入几百上千万资金于兰市联手坐庄’家以3万一苗的价格购买一批兰花,然后又以5万一苗的报价对外销售,合伙庄家又买回后,再以10万高价卖给另一个庄家。不断买进卖出,造成某一个或某几个兰花品种价格飙升,吸引其他投资者跟风买进,使市场价格远远背离了自身价值。

当大批资金入场时,兰花造富的故事就此大量产生。而在预计没有更多资金注入时’家便大量抛出手中的兰花,从中套现,一走了之。兰价则因缺乏足够资金的支撑,必然下跌。

经历了经济危机,兰花市场也相对理性。不会那么随便出现天价兰花。今天我们去怀永怀老板的店里看看,这位怀老板是个真正喜欢兰花的人,从来都不参与炒作兰花,所以经济危机来临,对他的影响微乎甚微。”

可能是长期与兰为伍。64岁的王永怀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10岁,脸上的表情淡定而和蔼△为养花40多年的老兰友,他对于兰市的起起伏伏一直用平衬看待,“我从来不参与兰花的炒作,也没有一掷千金买过兰花。”

994年,怀永出差,在旅社门口遇到一位山上的老农。摆着一盆莲瓣素,有三苗开着花,另有一苗独苗的龙根兰花,老人对怀永说自己已经摆了一天摊,没卖出去。还要等钱买些日用品回家。他看到三苗莲瓣素是用一个破了的搪瓷大碗种着,是一个普通的莲瓣素,已经焦尖严重,旁边有一个龙根小苗,看起来也象是莲瓣素,问老农价格。老农说十块钱一苗,王永怀觉得兰花品相不好,值不了这个价。但老农也不容易,便以四十块钱买下了这几苗兰花。

怀永悉心照料起这几株兰花。终于在1999年第一次开花,开花即“一鸣惊人”,并培育出不少幼苗,每一株的价格都在六十万以上。

现在,怀永已经有几千盆兰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