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活着究竟为什么:聆听尼采的生存智慧-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磺薪煌谋局剩彩鞘挛锏淖匀蛔刺8吖蟮牧榛晔艹渎で槎舾械谋ù鸨灸艿耐贫人魅∮指瑁庖槐灸芪挥谄浔拘缘母俊T诘匚幌嗤娜说敝校笆┗荨闭庖桓拍畋涞妹挥腥魏我庖澹币裁挥泻妹;蛐碛懈呙畹陌旆ㄔ肜裎铮袷谴由厦嬲盏饺松砩系难艄猓懈呙畹陌旆ò阉堑弊髀吨槿缂⑺瓶实睾认隆5吖蟮牧榛耆疵挥型媾庑┦址ǖ牟拍堋T谡庖环矫妫褐饕遄璋怂Mǔ@此担艹鋈宋镒苁枪讨吹亍巴叽Α笨础此降睾凸室獾赝翱矗蛲驴础K雷约捍τ谝欢ǖ母叨取�

  “人们只能真正尊敬不考虑自己的人”——歌德对拉特·施洛塞尔如是说。

  中文里便有一个俗语:“小心。”父母甚至用它来教育孩子。从本质上来说,这是现代文明的根本趋向。我坚信,古希腊人也会首先注意到我们当今欧洲人自己使自己矮小——单单在这方面,我们就会立即让古希腊人感到非常反感。

  卑贱的本意到底是什么?词语是观念的发声符号,而观念则是经常重复和同时出现的感觉,或感觉群中或多或少明确的心理符号。使用相同的词语并不足以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我们还必须使用相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种类的内心体验,归根结底,我们必须有共同的体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因此即使不同民族的人使用了相同的语言,一个民族内的人也要比不同民族的人能更好地相互理解;或者更为确切地说,如果人们长期在相同的(气候、土壤、危险、需要、辛劳等)条件下一起生活,便会产生一个能够“自我理解”的实体——即,一个民族。在一切灵魂中,相同数目的、经常反复出现的体验已压倒了较少出现的体验,于是,关于这些体验,人们能迅速地相互理解——语言的历史就是一种缩写过程的历史。依靠这种迅速的理解,人们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危险愈大,迅速而无障碍地就必要事项达成一致意见的需要也愈大;处于危险状态的人们不会相互误解——这是交往过程中万万不可少的。而且,在一切爱和友谊中,人们体验到,一旦发现使用相同词语的双方,有一方的感情、思想、直觉、愿望或恐惧不同于另一方,爱和友谊便不复存在了。

  一个人对价值的看法,会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其灵魂的结构,由此可以推断出其大概生活状况,其内在需要。假如由于命运的安排,一切时代所聚拢的只能用相同符号表达相同需要和相同体验的人,那么,总的说来结果便是,人们的需要很容易传播开来,这最终意味着人们只具有普通的和共同的体验,在迄今作用于人类的一切力量当中,这肯定是最强大的一种力量。较为相同的、较为普通的人,向来总是占有优势;较为杰出的、较为高雅的、较为独特的和难于理解的人,则往往孑然独立;他们常常在孤独中死于偶然事件,很少能繁衍生存下去。惟有借助于相反的巨大力量,才能阻止这种自然的、太自然的使人人相同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人会演化成千人一面的、普通的、平庸的、喜欢群居的人——演化成卑贱的人!

  那些天生的、命中注定要成为心理学家的心理学家,愈是将注意力放在较为杰出的个人和病例上,被同情心窒息的危险就会愈大。他务必要比其他人更加严厉,更加欢乐。因为,较为优秀的人,生来就有较为特殊的灵魂,其堕落和毁灭实际上是普遍现象。一个人经常目睹这种现象是非常可怕的。心理学家发现了这种毁灭,最先是偶尔发现一次,然后是在整个历史上几乎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现,这种普遍的内心绝望,这种无论是从哪种意义上说,都是永远的“太晚”。心理学家因此而遭受的多方面折磨,最终会致使他转而仇恨自己的命运,致使他力图自我毁灭——即致使他“想要毁灭”自己。

  如果你仔细观察心理学家,你便能从每一位心理学家的身上,发觉一种很能说明问题的倾向,即他们总是喜欢和生活井然有序的普通人来往。由此表明他们总是需要治疗,需要某种暂时的逃避和忘却,远离他的工作室——即他的职业。敏锐的洞察力总是让他良心感受到某些伤害自己的东西。因此他需要暂时逃离这一切。

  害怕记忆是心理学家独有的特征。他人的判断很容易让他保持沉默;他不动声色地倾听人们如何表示尊敬,如何进行赞美,如何去爱和如何歌颂。尽管他对这些早已有所察觉——他甚至同意某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以此来掩盖他的沉默。或许,他这种自相矛盾的状况会变得非常可怕,以致于他学会了深深地同情和极端蔑视,而大众、受过教育的人和空想家,则学会了深深地崇敬“伟人”和奇异的动物。由于有这些伟人和奇异的动物存在,人们便祝福和尊敬祖国、地球、人类的尊严和人们自己,让年轻人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楷模教育年轻人。

  而我们所知道的仅仅是,大众崇拜一个神,而这个神只是一只可怜的被献祭的动物!成功向来都是最大的说谎者,而“行动”本身就是成功。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征服者、伟大的发现者,都被掩盖在他们的业绩中,直到认不出他们来;艺术家和哲学家的“行动”,仅仅是创造了如此行动的人,仅仅是创造了被普遍认为如此行动的人。被人们崇敬的“伟人”,只是一个可怜的小小谎言,就如在历史价值领域,盛行铸造伪币。譬如,那些伟大的诗人,如拜伦、缪塞、克莱斯特、果戈理(我不敢提及更加伟大的人物,而只是把他们珍藏在心中),是红极一时的人物,他们充满了热情,非常敏感,带有孩子气,表现不稳重,相信和不相信全凭一时冲动。灵魂中总有某种瑕疵要掩盖,常常为了内心的亵渎而用作品进行报复,常常试图忘却,远远脱离太真切的记忆,常常掉在泥潭中,并几乎爱上泥潭,以至变成像是沼泽地周围的鬼火,并自称是星星——于是人们把他们称作理想主义者,常常与挥之不去的厌恶情绪做斗争,与不时出现的怀疑幽灵做斗争。这一幽灵让他们变得冷漠,让他们渴望获得荣誉,使他们谄媚者手中,接过“现在的信仰”吞了下去。这些伟大的艺术家和一般所谓的高等人,对曾经发现他们的人来说,是多大的折磨啊!因而可以想见,正是从女人那里,他们迅速地学会了让无限而忠实的同情心发作,而大众,尤其是虔诚的大众,却不理解这种同情心,用许多刨根问底的、自鸣得意的解释,使他们不知所措。这种同情总是对自身的力量抱有错误的看法;女人喜欢相信,爱可以做一切事情——这是女人特有的迷信。了解心灵的人发现,即便是最热烈、最深切的爱,也是那么可怜,那么无用,那么做作,那么笨拙——他发现,爱与其说会拯救人,不如说会毁灭人!

  在有关耶稣生平的神圣寓言之下,可能隐藏着最令人痛苦但有关爱的殉难,是最清白无辜的和最热烈渴求的心灵的殉难,这颗心灵从未有过足够的人类之爱。它需要爱,不屈不挠地和疯狂地需要被人爱,不需要其他任何东西,对拒绝给他爱的那些人大发脾气。这是有关一个可怜灵魂的故事,它渴望得到爱,因而创造了地狱,将那些不愿意爱他的人送到那里。它最终了解了人类的爱,因为这种爱如此微不足道、不值一提,表现得如此无知!心怀这种看法的人,对爱有这种了解的人是在找死!可是人们为何讨论这种令人痛苦的事情呢?当然是因为人们不得不讨论。

  每一个经受过苦难的人,都会从理智上变得桀骜不驯和怀有厌恶之情,这几乎决定了人们的地位等级,决定了人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忍受痛苦。

  一件让人胆寒的确定无疑的事情是,他会因此而受到彻底的影响,被打上深深的烙印,经历过痛苦之后,他比最机灵、最聪明的人懂得更多,熟悉和“通晓”了许多遥远而可怕的世界,而“你对这些世界却一无所知”!受苦者这种理智上的桀骜不驯,被选中的有知识的人、“被引入门的人”、几乎被献祭的人的这种高傲,发觉需要用各种形式的伪装来保护自己,以免同好管闲事的、爱表示同情的人接触,以免与所有那些未经历过同样痛苦的人接触。

  痛苦可以让一个人变得高贵,可以将人和人区别开来。最为精巧的伪装形式之一,就是伊壁鸠鲁学说,连同某种无拘束的炫耀性趣味。伊壁鸠鲁学说从没有将痛苦放在眼里。伊壁鸠鲁主义者是利用快乐的“快乐之人”,因为他们由于快乐而被误解——他们希望被误解。还有一些利用科学的“科学家”,因为科学显示出快乐的外表,因为科学性得出一个人是肤浅的这一结论,他们希望把人引入歧途,得出错误的结论。还有一些奔放不羁的高傲之人,他们想要掩盖和否认他们具有破碎的、不可救药的高傲心灵。由此可以认为,尊崇这一“面具”,不在错误的地方利用心理学和好奇心,是较为高雅的人性的一部分。

  将两人最为深刻的区分开来的,是不同的纯洁感和标准。这同他们的全部真诚和相互帮助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同他们的全部相互友好又有什么关系?事实依然是——他们“彼此闻不出对方的味儿!”追求纯洁的最高本能,让受这种本性影响的人成为一位圣人,处在最为奇特和最为危险的绝境。这正是这种本能的高明之处和最高的精神化。人在沐浴时感觉到无法形容的快乐,心中怀有热望和渴求,不断迫使灵魂走出黑夜,进入明媚的清晨,从而摆脱抑郁,摆脱“苦恼”,进入晴朗、明亮、深邃和高雅的境界。恰如这样一种倾向区别于别的倾向那样——这是一种高贵的倾向——它同样将人与人区分开来了。

  高贵的特征就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将我们的义务降格为对每个人承担义务;它从来都不愿意放弃或同他人共同分享我们的责任;它将我们的特权和行驶特权视为我们的义务。

  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就一番伟业,就会将自己遇到的每个人都视为有利于自己前进的手段,也可能会将它视为阻碍自己前进的障碍,同时也有可能会将它视为暂时的栖息地。只有当一个人获得了提升,有了一定的地位,享有了发号施令的权利之后,他才有可能以其独特的傲慢方式,对他的同胞表示出慷慨大度。在此之前,感到不耐烦和意识到自己不得不经常上演喜剧,因为即便是奋斗也是一场喜剧。这种人深知孤独中最有毒的东西。

  等待者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寻找好的机会,要具备许多不可预料的因素,这样,习惯于将问题束之高阁的人,才会在合适的时机采取行动,或者说才会“爆发”,才会解决问题。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人在坐着等待,他们几乎不知道自己将等到什么时候,更不知道自己或许将空等一场。偶尔也会等来机会,会等到“允许”采取行动的机会,但这机会通常都是姗姗来迟。这样一来,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在坐等中消耗殆尽,等到想跳起来有所行动时才惊恐地发现,自己的四肢早已麻木,精神也疲惫不堪。至此他会自言自语地说:“太迟了!”他已经没有了自信,自此以后就像一个废人。就天才来说,“没有手的拉斐尔”也许并不是例外,而是普遍情况,可是又有谁能说得清呢?或许天才并不是那么罕见,而罕见的仅仅是那五百只手,天才需要五百只手来对“合适的时机”施行暴政——来抓住时机!

  一个人如果只是关注别人身上那些明显的缺点,而看不到别人身上的优点——那么,谁就会将自己的缺点彻底地暴露在别人面前。

  当一个人遭遇损害和侵害时,粗糙的低等灵魂要比高贵的灵魂更能坦然面对。高贵的灵魂因为其生存条件的复杂多样,因此它遇到的危险也肯定要大,甚至于极有可能会遭受不幸而毁灭。虽然壁虎断了尾巴会再长出来,但是人不能断了手脚还指望它再生长出来。

  情况有些不妙,而且经常是这样子!一个人在盖好了房子之后经常会发现。他不知不觉地学会了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是他绝对应该在着手盖房子之前就该知道、了解、弄明白的。但我们总是听到那句话“太晚了”!以此来宣泄他的抑郁。

  内心忧愁的人在幸福的时候会暴露出真面目,他们抓住幸福的方式,似乎是要出于忌妒而闷死和勒死它——哎,他们知道得太清楚了,幸福会逃离他们!

  那些一向温文尔雅、不苟言笑且不爱交际的人,有时会突然发狂,摔盆砸碗,将饭桌掀翻,尖声喊叫,咆哮怒吼,使每个人都目瞪口呆。最后安静下来,又感到无比羞愧,对自己又气又恼——这是要干什么?是为了什么?是要饿死自己吗?是要用记忆将自己憋死吗?对想要有一颗高尚而高雅的灵魂来说,却很少见到有人要将自己的饭桌摆好,因此对将饭菜做好的人来说,发怒的危险总是很大——不过,现在这种危险特大。假如一个人被抛入一喧闹的平庸时代,而自己又不想与之同桌就餐,那么他就很容易饿死或渴死,或者最终会突然“开始”感到非常恶心。我们大家很可能坐在了属于自己的桌子旁;恰恰是我们当中那些最崇尚精神从而也最难伺候的人知道,假如我们突然洞悉了自己吃的东西和与自己同桌吃饭的人,并由此而感到希望破灭,会造成多么危险的消化不良,亦即饭店恶心。

  假如真的想要赞扬,那只在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赞扬才是一种精巧、又高贵的自我克制——否则实际上便会赞扬自己,这与高雅趣味是背道而驰的。无疑,自我克制提供了不断被误解的极好机会和诱因。要让自己具有这种真正的趣味和道德,就一定不要生活在智力低下的人当中,而要生活在这样的人当中,这些人高雅的误解和错误,引人发笑——否则就将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他赞扬我,所以他也就承认我是正确的”这种愚蠢的推理方法,会毁掉我们这些遁世者的一半生命,因为由此我们将和傻瓜为邻,和傻瓜为伴。

  人与人相互接触——即“处于社会之中”——不可避免地肯定是不纯洁的。无论何种交往,均会让人在某种程度上、在某些方面或某些时候变得——“平庸”。

  通常,最伟大的事件和思想——不过,最伟大的思想就是最伟大的事件——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被理解。而与其同时代的那几代人,不会经历这样的事件——他们的寿命太过短暂,活不过这些事件。这里发生的事情,类似于恒星领域发生的事情。最遥远的星星发出的光,到达人类所需的时间也最长;在它尚未到达时,人类并不承认——遥远的天际存在星星。“一种观点需要多少世纪才能被理解?”这也是一种标准,同时也得对此进行等级划分和制定规则,这对于思想和星星来说都是必要的。

  顿 悟

  追逐地位是一种本能,这是尼采的观点,同时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试图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类人。每个人都在自己选定的人生道路上前行,经历人生的传奇。

  权利和义务

  一个人的义务即是其他人对于我们的权利。他们是如何获得这份权利的?通过把我们当做能够立约和回报的存在,通过把我们置于一个与他们平等地位,因而在某些方面信任我们,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