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越王勾践-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旦偷看夫差,只见他神色凝重、怒气冲冲,于是不先开腔。良久,夫差道:“你使美人计行间,借行猎为名,将吴国山川地形绘于素绢,摺成白花,意图带回越国,今日证据落在寡人手中,尚有何说!”
郑旦咬着朱唇并不作声。
“这是你交给西施的,还是两人串通一气的,你说!”
夫差从袖口取出绘有山川位置的那方已打皱的素绢向郑旦逼问。
郑旦扬脸直视夫差,字字铿锵地说:“此是我一人所为,与西施无涉。西施深居内宫,足不出外半步,不像我常常随大王到各地狩猎,难道大王还不明白嘛?”
夫差闻言,星眸一转频频点头道:“唔,唔,说得是。西施蒲柳弱质,怎能做这等事。不像你,当初一身武功也瞒着寡人,今日要不是伍相国发觉得早,恐怕寡人还蒙在鼓里呢!今日之事,你有何话说?!”
郑旦泰然一笑说:“有死而已,别无它念。”
“你——!”夫差剑眉双竖,咄咄逼人道:“你受何人之命,前来行间?难道你不知罪灭九族之条?”
郑旦笑道:“郑旦磊磊心胸,从不肯俯从他人。至于九族嘛……”说到此,郑旦心头一酸,面带戚容再道:“旦之父兄于夫椒一战双双死于战场,老母哀伤过度也已命归黄泉。郑旦即九族,九族即郑旦,事既如此,但求速死!”
夫差愕然。他反剪着手不停来回走动,半晌,他停步对郑旦说:“你桀骜不羁,柔中带刚,是个烈性女子。唯其如此,寡人待你与众不同。选美犹如用兵,譬如越国,今已俯首臣伏,宜善待之;楚国则不同,宜重兵压境使其惧之!你懂得此中之理乎?”
郑旦冷笑着问:“那么,大王如何处置于我?”
“哈哈哈哈。”夫差大笑道:“若论处置二字,何劳寡人亲自动手?寡人在你身上用尽心机,还不是为了一点?”
“什么?”郑旦有些糊涂起来。
夫差猝然转身,一把抓住郑旦玉臂使劲摇动道:“寡人不仅要你的身子,而且要你的一颗心!”
“你——!”郑旦气得一头向夫差撞去,夫差顺手一拉,将郑旦搂进怀里说:
“罢了,罢了。美人不必再动气了。赫赫吴王,便是倒在美人的石榴裙下在所不惜。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寡人到今日方悟出这个道理。从今后只要美人真心待孤,这荣华富贵是享受不尽的。既往之事,寡人将一笔勾销。”
郑旦被夫差搂住不放,气得双泪直流。
夫差见此不免又心痛起来,便松开双手扶郑旦在御床坐下。软语宽慰许久,总不见她像往日一样回嗔作喜,于是道:“寡人无非戏言几句,美人就如此伤心,算寡人不是,陪你几盅可好?”
也不管郑旦愿与不愿,夫差命摆酒上席。不一时,宫嫔奉上九州八珍。郑旦滴酒不沾,夫差独酌无味,叹道:“寡人后宫佳丽无数,唯独你与西施最为宠爱。欲将西施捧在手心,又恐她碎了;欲将你含在口中又怕将你化了。为你俩高兴,寡人什么事都敢做,可此番苦心,却无人可知……”
郑旦柳眉一皱道:“大王既然看重臣妾,刚才就不该如此对待。罚酒十杯,臣妾方饮。”
“美人说话算数?”
“决不食言。”
“好,斟酒。上‘女儿红!’”
郑旦取过兽蹄形酒壶,满满筛上越酒女儿红,夫差接过一饮而尽。喝到第八杯,夫差已口齿不清,但郑旦将最后两杯仍强灌下去,夫差饮后伏几酣睡。宫嫔扶夫差御床安睡,郑旦挥手命她们退出。
面对沉沉睡去的夫差,此刻的郑旦杀机顿起。她悄悄地摘下悬挂在壁上的吴钩,心中反复想着是夫差害得她国破家亡,想着她原像一只白鹭在浣纱江自由自在,只因为有夫差这位暴君遂使她失去了自由,是夫差使多少越民像她那样失去了天伦之乐……她一步步挪向御床,手中吴钩渐渐逼近夫差。忽然夫差嘟哝一声呓语起来:“什么社稷宗庙,寡人就爱美人,她有什么错……你们不准动她一根毫毛!”郑旦一怔,望着夫差熟睡的面庞,手微微哆嗦,浑身软绵绵的,“哐”地一声,吴钩掉到地上。
第66节:郑旦悲歌(9)
夫差骤然惊醒翻身坐起,望着直勾勾看着自己的郑旦,再看看地上丢着的吴钩,他一切都明白了。
“怎么?”夫差下床在郑旦面前站住说:“你想杀死寡人!想报仇,想泄恨?寡人如此真心待你,你竟想行刺寡人!”
“……”
夫差抓着郑旦使劲摇晃,郑旦木然呆立,并不吱声。
夫差松开郑旦后不无痛心地道:
“你可知道,寡人之父乃是被勾践手下的灵姑浮砍伤后含愤而薨的,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为人子者报父仇天经地义,难道寡人这仇不该报吗?你父兄死于夫椒一战,寡人深感痛惜,然这全是寡人之过吗?你绘了吴国山川地形,想秘密送往越国,论理罪在不赦!寡人念你父兄殁于战场,慈母失于极悲,遂不加追究,不料你寡恩薄情,对寡人一番恩义反作仇恨,难道你的心是木石不成吗?!”
这番话说得在理,郑旦面上微露赧色。夫差见她心有所动,进一步说:“能死在美人剑下孤并不后悔。可你该明白,杀死寡人后吴国可另立国君。美人如果下得了狠心,就请吧。”说着夫差拾起地上的吴钩递了过去。
“不……不——!”郑旦不由自主地后退。
“唉!”夫差望着郑旦情真意切地说:“其实孤酒醉可心未醉,美人之一举一动寡人看在眼里。美人入宫一年,孤待您恩宠有加,难道你果真下得了手?”
夫差将吴钩仍挂于壁上,回转身默默注视郑旦,良久道:“寡人和你一样,也失去了亲人。当年父王含愤而亡,令孤忽忽如狂,痛不欲生。人死难以复生,如今美人茕茕孑立,形单影只。孤与美人可谓三生有缘,得以比目成双。从今起孤将作为护花使者,加倍爱怜于你,使倾国名花免遭风雨侵袭之苦,使越国飞至的小白鹭常在天池中沐洗羽裳,使美人天长地久的身旁无有孤单之感……”说着,夫差张开大袖向郑旦走去,无限柔情蜜意使一双星眸熠熠生辉。
“大——王!”夫差的至诚融化了郑旦心中的冰山,她情不自禁地扑入了夫差的怀中。夫差爱怜地轻轻抱起微微颤抖的郑旦走向御床。
耳鬓厮磨,两情缱绻,月光悄悄隐入了云层。此一番消魂蚀骨,夫差到是真放松了一切警戒,他未曾醉在酒乡,而是沉溺于温柔乡中。
或许是乐极生悲,此刻的郑旦心酸无限,她两眼炯炯,热泪汩汩沿着眼角滴在枕畔。
“难道我果真爱上他了吗?”郑旦扪心自问。是的,他对自己一见生情:鲛绡帐承欢废诏;射棚内多情赠吴钩;太湖中舍命斗恶蛟;姑苏台违心释文种……可是他是极富心计,是个惯使谋略的人。所主张是“攻心”,他放回越王是为使越国永远成其附庸,他对我情意绵绵是贪图美色,投我所好是使我心志动摇,继而使我附从。倘若我果然真情投入,他日何有面目见家乡父老!想到此,她不由为自己一时忘情而羞愧万分,她回看夫差,见他鼾声大作正睡得如死一般。
她悄悄起身穿戴后取出一幅素绢,依样将吴国山川地形绘于其上,然后蹑足走出宫室。
廊庑暗角隐着移光,她无时不在注视着宫室内的活动。见郑旦出来,她赶紧现身,上前轻轻唤道:“姐姐。”私下里郑旦与移光仍按旧时称呼。
“快,将这白绢速送姑苏台,交旋波转交居在石城驿馆安宿的文大夫,务必在三更前办妥此事,文种大夫一早将返回越国。守门宫人盘问,你就说奉我之命探望西施娘娘身体安否。”
“姐姐,那你呢?”
“不要管我……去吧。”
移光仿佛感觉出一种不祥兆头,但此时此刻已容不得她多想,移光接过白绢藏于发髻中心,一声姐姐保重,别转身下得重楼,疾步向宫门走去。
淡淡的月色像一张无形的轻纱笼罩着整个吴宫。迷离中故国破败的景象又闪现在郑旦的脑际。扶着白玉栏杆,她无限留恋地面向东海方向远眺,故国的使命未辱,她感到了慰藉。明天,文种将回转越国,向越王呈送吴国地图了。有朝一日,越国能雪耻复国,凯旋之日亦有郑氏一门所献之血。
鸟瞰吴宫,九重宫阙尽收眼底。她心中默念:“大王,我命殁于今夕。你虽然待我恩重如山,然而我不幸长于乱世,不能忘记生我养我的故国,不能忘记国仇家恨。情、忠不能两全,我不能忘记越王所托之使命!”
郑旦徘徊中宵,此时漏转三更,她知道地图已由旋波送到了文种手中,而移光也快要回宫了。
她潜回宫室,夫差仍在梦中,那张曾折成绢花的地图仍放置几上。她摘下了头上翡翠珠冠,取下了耳上美玉明玑,脱下了吴国锦绣宫装,洗尽脂粉后揽镜自顾,昔日绿罗云鬓那浣纱江畔倩影宛然在目。她缓缓起身,蹑足上前取下壁上吴钩,不料仓促间,两柄吴钩同时出鞘,“哐”地一声,一柄落地。夫差梦中陡惊,一跃下床直扑郑旦。口中道:“美人,你、你要干什么?快放下利器!”
第67节:郑旦悲歌(10)
郑旦手执吴钩厉喝:“别过来,不然这里伏尸两具、血流五步。”
“好!寡人不过来,可美人千万别做傻事,想想寡人与你的深恩,不要……!”夫差边说边慢慢上前。
“别过来,我不要你再碰我!”
这时移光已返回宫,闻声奔了进去,夫差一回顾,郑旦手中的剑寒光一闪。
“郑美人——!”
但剑已插入了郑旦的心窝。
夫差与移光同时奔了过去,夫差抱住郑旦大哭:“美人,美人,你好傻,好傻!你知道寡人是钟爱你的啊……为什么,为什么?!”
“姐姐……姐……你看看我,你醒醒……”移光悲呛呼唤。
郑旦慢慢张开了凤眼,朝移光探询,移光含泪点了点头。郑旦面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一阵剧痛又使她昏死过去。
血,慢慢地渗透了绿色罗衫。
夫差溅出的热泪落到了郑旦雪肤花貌上,她再次微微张开了美目,看着悲痛欲绝的夫差,她微启朱唇含泪道:“大王,你,你不是吴……吴王该多好……”此言一出,郑旦泪如泉涌。半晌,她回过一口气断断续续地道“我死后,大王善……善加珍重,不要以……臣妾之死为……念,要……要善待西施妹……妹。你将我……埋在黄……黄茅山,让我的灵魂……回……回到故国……去……”说完,郑旦头一歪,永远地闭上了那双丹凤眼。
“郑美人——”夫差哀哀欲绝。“姐——姐!”移光肠断心碎。
西施闻听噩耗,哭奔吴宫而来。她伏在郑旦尸上悲恸不已,口口声声是伍子胥害死了郑旦。夫差遵嘱将郑旦埋葬在姑苏的黄茅山,立祠以祭。
第68节:生聚教训(1)
第七章 生聚教训
就在越国选美的当年,越王勾践下诏在全国实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治国谋略。而触发这一谋略大规模地实施,缘于一桩极其平常的芥末之事。
一月前的一个晴朗春日,苦竹村通往越王宫的山道上驰来一辆牛车,车上坐着越王勾践,从山道高处远眺,四野沼泽地上渺无人迹,只有远处几个孤丘上才有少数百姓在用石锄石犁掘地播种。人口稀少,农业凋敝,加之吴国的搜括,民不聊生,百姓用树皮裹腹……想到这里勾践的眉心拧成了一个紧结。
勾践去苦竹村是吊唁一名因饥饿而死的老者。“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慰有忧”是勾践这一年中的勤政作风之一。当时他曾问过范蠡,如何能取得庶黎百姓的信任?范蠡劝勾践宽怀大度,胸襟豁达,以领导群伦,以涵容人众,以尽人力。越王采纳了范蠡之言,怜贫惜苦,不敢懈怠。
牛车缓缓下坡,忽遇一鸡皮鹤发、衣衫褴褛的老婆婆歇在路旁,老人怀中抱着一只旧竹篮,上有一方旧布覆盖,她不时掀开布头一角,仿佛那里面的东西有着宝贝心肝般地珍贵。
勾践命赶车的护卫把车停了下来,自己则跳下牛车,向老人施礼道:
“老人家,坡道难行,孤送你去如何?”
老人没有抬头,显然是个聋子。
勾践蹲下身去。“老婆婆,这里面是何物?”
也不知她有否听见。见是位和气的陌生人,那老人兀自诉说道:“小子,这是十个鸡蛋,我将送到我女儿家,孵出十只小鸡来,小鸡大了变成鸡娘,这样一来啊……就会有了不少的鸡,鸡买了可换羊,羊又生出羊羔,养大卖了可换牛……你说多好啊……”说着老人颤巍巍站起来,抱着竹篮,念叨着一步步向坡上走去。
“积少成多,垒土成岗!”倘若越国像这老婆婆那样的方法,花十年时间生聚,十年时间教训,二十年后的今天,必定国富民强!望着伛偻的背影,勾践刚才那种压抑心情忽地开窍,他跳上牛车,说:
“迅速回宫!”
越王回转越宫,撞钟击鼓,连夜即召文种、曳庸、若成、扶同、计倪等一班朝臣入宫议事。因此时范蠡已着手在负责建造大越城,故范蠡是匆匆赶来参加此次朝会的。
越王坐于石床之上,群臣分班坐定,越王开言道:
“孤行于田野,视其耕种,计其农事。知耕之不深,耘之不谨,草田多秽。沼泽之地,饥民遍野,道有饿殍,欲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富国强兵,使民足库实。诸大夫可各献计上来。”
范蠡奏道:
“大王欲富国须先强兵,而强兵则须繁殖人口。令壮者毋嫁老,老者毋取壮,开僻山林矿泽及海上渔盐之利以使国库充盈。”接着,范蠡复道:
“盐为每人每日所必需,铁为一切工具之首。越国盛产皮毛、青铜、葛麻,通过海上之道,销贩于中原各地,兑换盐铁。每乡设盐官铁官,使十口之家,十人食盐,耕者之家有一耜、一锄、一刀、一犁之用也。”
曳庸道:
“越族背山面海,南高北低。山水并发,海潮倒灌,十年九涝,宜围海造田,筑塘垒坝。一则可增加可耕之地,其二可防御洪水袭击。”
若成道:
“广结外交,抗御强吴,同时并举。然越之生聚教训,宜秘而不宣。铸造兵器,训练士卒,亦宜隐而不宜露。倘若引起吴国的注意,将全功尽弃!”
计倪道:
“一农不耕,一女不织,民无食无衣也。天下若要富足,皆须用力,而力生于劳身。今大王欲富国强民,宜焦身劳思,大王力耕夫人力织,教之以劳,定能富国!”
勾践兼收并蓄,虚心听取诸臣之策。
待众臣说得差不多时,他那双鹰隼般的眼睛一闪,沉声道:“诸卿说得均在理,但尚缺乏一点,这就是全国要统一法令,‘法者,民之父母也,法者,天下之仪也。’法立令行,则上下齐心,法不立,令不行,则民如散沙也。众卿以为如何?”
经越王一点明,诸臣均以为法必须立,于是,勾践命司直皓进去负责立法之事。
接着,文种提议将全国划分为二十八个邑。其中有些乡经营工商手艺,青铜冶炼等,专设乡官督造,有的专门收购皮毛之类的山珍……这些邑乡设轨、里、连、邑,同时设军事组织。寓于行政组织之内。所谓“内政军事并举”,例如,五家为轨,每家出士卒一人,故五人为伍,由轨长率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里,里正率之……一万人为一军,由将军率之。而这“军”也是一邑之长。全军统一军令。行政公务由文种处置,军事上凭范蠡调遣。集权归越王。其他外交、经济、农垦……大夫们各司其职。
诸事调停。按范蠡大夫的计策,繁殖人口列为当务之急。于是就在朝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