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我创我命-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给安排重活。多善良的一个姑娘啊,她担着多少事儿呢,要养活这么多的人。他不明白主子到底揣的什么心思,这姑娘这么好,他可千万别下手坑啊。真要有那么一天,他王远,第一个不答应,豁出老命也不答应。
这次站得最久,没听到声音了,便转身找影子去了。他是不清楚自己主子想的是什么,要是清楚,他肯定会十二万分地欢喜着蹦着答应都来不及呢。
丁冬在书房里负着手转圈,恩,现在有桌有椅有柜子,又整齐,又干净,看书也方便,人也舒服。自己是做了件好事吧?又乐颠颠儿地跑到书房院外,坐上秋千圈椅,使劲摇啊摇,很快乐,很开心。又想叫王管家,想了想忍住了,匠人们都去了某人那,等回来再说吧。
两个时辰后,帐房徐先生、蔡先生、钱先生和某府上一位辛先生,就捧着算盘进来了。丁园的事儿特别多,所有人都忙得人仰马翻,连带着帐房都比别府多两个先生。王管家的动作可真够快的,丁冬瞧了眼他们手里的算盘,两个时辰,不错。
于是,丁冬念着,帐房先生们记着,把乘法口决表,珠算法记下来给他们。帐房先生们看着她小嘴叭叭地吐出这么多奇怪却很好用而且非常实用的口决,目瞪口呆。互相望了一眼,他们的主子,奇人耶?
丁冬不理他们的傻样,很认真地交代:“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如果有不会就来问我,但必须得在一个星期内学会背这些口决,一个月后,要运算自如。”小学生几天会背,要求古人一星期,不多吧?运算嘛,一个月,勉强?练久了就好了。
四位先生点着头,抱着算盘赶紧下去练习了。其实各项事务很多也很繁杂,但这么新鲜而且实用的东西,不用丁冬催促,他们也必会十二分的用心。
王管家安排马车,把那些匠人交给影子带回了敬王府,交给于管家,“丁姑娘让在各院各屋安置火炉和火坑,这些人是她命奴才带来的。完活还得给送回去,工钱不用咱付。”
于管家也没问要安置的是啥,听名字应该是取暖用的,现在只要是丁姑娘送来的东西,不掬是啥,他一概笑眯眯地领受,丁冬出手没凡品咯。赶紧通知各院腾地方,便让匠人们自己干活去了。然后,于管家,就看见了那一地满满当当的朱红色的家什,大张了嘴巴,怔到当场。
影子是直接先去见了梓染,递上一个匣子,“这是丁姑娘托奴才转呈的,说跟王爷换东西。”
梓染接过匣子打开,是条项链?他狐疑地看了眼影子,影子低垂着头,眼敛不抬。梓染再看看项链,和上次送来的脚链不是同一物品,却更闪、更亮、更耀眼夺目,应是价值□□的好东西吧?她要跟自己换什么?浓眉一掀:“说吧。她又想折腾什么?”
影子从怀里掏出张地图,在案几上铺开,手指京郊两处不起眼的小山:横山、岭山,都不太大的。影子说:“这两处就是丁姑娘之前爬过最多的山,丁姑娘说,就用这根项链,和王爷换此两山,山脚下的田不用,空地要一大块。另外,还换三条路。”影子的手指在横山和岭山中间划了一道,横山和岭山至凤山各一道。三条。“丁姑娘说要够宽,能过车马,要够快,只给了半个月时间。”
“这么条价值□□的项链就买两处小荒山,一片空地和三条路?”梓染眉头紧皱。
“奴才不知,只晓得这项链是丁姑娘极心爱之物,上回奴才瞧见过,她对这项链十分有感情。这次,奴才分明看见丁姑娘递给奴才时,眼睛是湿的。”丁冬不舍得是真的,可也没影子说得那么夸张,影子自打吃了喝了饮了丁姑娘的后,对那姑娘亦是又敬又佩,能说好话的时候绝不会省着。
“眼睛是湿的?”梓染狐疑地瞟了影子一眼,那丫头会哭吗?“看来这是丁姑娘能当的最后一件物什了,够难为她的,这样吧,让于管家去办这些事,等于管家把荒山的地契拿回来,你连同这项链一并给她送去。她若不收,你就说本王不必她的项链换,地契跟她茶和酒便是。”不是没猜到影子心里向着丁冬,私心里却不觉得有妨碍,送过去,就是希望他们能忠心护着冬儿。至于项链,怎能夺她心爱之物,惹她难过呢?她难过的话,他也会不舒服的吧。
影子郑重收好匣子,快快活活地答应了。
“于管家,”梓染喊了声,半晌没等到动静,也未见人,“于管家?”又喊了声,还是没反应。去哪儿了?
影子咧嘴,“王爷,您别喊了,您自个儿出去瞅瞅呗。”
梓染满眼问号地瞟了他一眼,一甩袍摆,大步走进院子。好家伙!他也呆怔了。
只见于管家颤颤巍巍地伸着手,抚摸着那些朱红的家什,一点一点,一遍一遍,口里喃喃自语似的:“那丫头,好啊,这下,奴才的膝盖会好受多了。那丫头,真是聪慧啊,好,好啊。”
梓染翘着嘴角,走过去,看看这个,摸摸那个,试着坐进了摇椅,前摇后晃地先是吓了一跳,跟着就觉得异常舒服,瞅着眼睛享受。
突然听到于管家说:“王爷,您打小,奴才便跟着您,奴才是个阉人,不图宝贵,不求荣华,只希望王爷您平平安安的,健健康康的,顺风顺水的,但是现在,奴才有要求了。”
“哦?”梓染扭头望着他,“你可别给本王说你要去丁园。如果真要去,记得把本王捎上。”
本来还处在浓情涌动,心神激荡之中的于管家,一瞬时被他的话弄得啼笑皆非,脸上肌肉都扭成一团了。“王爷!奴才说真正经的,奴才就一个要求,您以后得对丁姑娘好,不能坑害人家姑娘。”一咬牙,一剁脚说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 23 章
梓染又看看另一边站着的影子,似笑非笑地问“影子,你也是这样想的?”
影子先是垂着头,然后咬了下唇,猛地将头抬起来,很大声地回答:“是的,王爷!”豁出去了。他就不信王爷会坑丁姑娘。
梓染仰在摇椅上,摇着晃着,长叹一口气,很是悲摧地语气说着:“本王也这样想,”看他俩脸色变了,翘了翘嘴角,“想她来坑我。本王就十分欢喜了。”如果她肯来坑他,愿意来坑他,比如弄出一大堆的事把王府带得人仰马翻,比如让他现在每天什么事儿都做不了就琢磨她在干什么,诸如此类的坑,他敬王爷可是甘之如殆。
于管家和影子你看我,我看你,再看梓染,眼睛亮了亮。
两处荒山不值钱,且只在俩小地主手里,没一个时辰,于管家就办妥了。影子接过地契风一般刮去了丁园。敬王与于管家相视摇头苦笑。半刻后,影子又刮了回来,喜眉喜眼地说:“丁姑娘感激不尽,送了两位厨娘过府,并称,今后主子府上所用酒、茶,终身由丁园供应,不限量。主子送人、自饮皆可。”
“好大的回礼。”梓染摸着光溜溜地下巴笑。
影子摸着脑袋,脸皱成了一团,一副很憋的表情。
“怎么了?”敬王看着他,“有什么话就说。”
“丁姑娘还说,主子现在觉着赚了,日后怕是要跌脚,称……称主子若悔时,可随时找她拿回项链。”影子咬着牙到底说了出来,主子积威日久,威压一下,不由自主就吐了口。
“悔到跌脚?”梓染大笑,“这丫头,当本王如此小气!你去告诉她,永无那日!”若真是有悔时,就找她讨点儿别的,他阴险地笑了。
影子松了口气,转身走了。他实在不愿意再看到丁姑娘那依依不舍送上项链时的眼神,也还记得丁姑娘收回链子时是怎样的一副欢天喜地。不过,主子最后的笑容怎么那么恐怖呢?会不会是自己看错了?对,一定是眼花了。主子不会难为丁姑娘的。
梓染望着影子的背影,摇头长叹道:“影子心向那丫头,还不肯说,却不知那丫头正是要拿那话堵本王的嘴呢,重礼在前,敲打在后,滴水不漏,鬼精灵!”
于管家呵呵笑道:“可不就是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别说影子心向,老奴也心向呢。”
梓染拍拍他的肩,哈哈大笑道:“本王也心向!”
丁园,书房,丁冬打发烟儿唤来王管家,让他坐下。王管家看着她手里的一堆图纸,明白她又要让他标注解了。这是又出新东西了吧?
标注的时候,丁冬同时也把其中的作用细细地说给了王管家,“王管家,找大量的人,越多越好,按照这些图纸,去采横山和岭山的黑石块,大小不论,粉沫也要,怎么采,如何采,怎样更安全地采,你现在已经明白,一定要不打折扣严格施行,不得有半分马虎。”王管家在丁冬的脸上看到了从所未有的认真和严肃,便也提起了十二分的小心。
丁冬再拿过一些图纸,这些也是刚标完的,“这些,找铁匠做,做出来就送到横山和岭山,做一个用一个,不要误事。黑石块采得越快越多越好。你主子已经把路修好了,派驴车、马车、牛车不掬什么车,分别拉到凤山庄子,横山和岭山中间的空场地旁边,以及咱们园子和你们主子府上。不能晒太阳,不能淋雨。最好把块和粉沫分开放。至于放到哪儿合适,你自己瞧着办吧。”她揉着太阳穴,这段时间思虑太重了,常常觉得思想断路,也常觉得疲惫不堪。
王管家应着去了,丁冬就唤人套马车,烟儿把大包小包日常用品塞进另一辆马车里,丁冬要去凤山窑,估计不会很快回来。窑在十日前就盖好了,她去看过,很满意,就是石灰岩粉得不够多,她催着窑上的管事加紧些,想来这些天应该已经备够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各项事务都得抓紧料理,一定要赶在今冬第一场雪下来之前。好在人手充足,应该问题不大。
跳上马车,催着车夫走快一点儿,丁冬就搓着眉心,陷入了沉思。后面,暗卫们已骑马跟上,光明正大的。他们的主子早已知道丁冬晓得他们的存在,便应了他们的请求,由暗转明,扮成了丁冬的护卫。当然,各府的主子没变,也由不得他们变,能从暗转明已是欢喜不尽。至于私心里的偏向,便不是各主子们能掌控的了。
下午晌,丁冬赶到了窑场。窑场中间三个大平场地,分别堆满了石灰粉,粘土和铁矿粉。丁冬捻了下,还行,遂把先前王管家安排在这儿的几十个窑工叫到跟前,将如何烧制水泥,细细地教了下去。这个她不打算保密,有了水泥,房子会坚固很多,达官贵族有没有都无所谓,贫苦百姓们,可就大有裨益了。
交代完这边,看着窑工们纷纷投入了运作,丁冬又去了采石场。这儿,热火朝天的,许多人采石,许多人用他们古老的方式把石头切割成大大小小的长方形,另有更多的人,吆喝着驴车、牛车、马车,把切好的石块一车车往之前丁冬选好的空地拉去。这儿她没什么可交代的,一切井井有条,管事找来的有半多儿都是老手,他们负责的工作也只有这些,没她可以添的料。
又去了那片空场地,负责建房的管事已经在那儿了,地基都挖好了,采石场拉来的石块堆在一边满满当当,丁冬就将房子的图纸递给他,图纸上有王管家写好的注解以及建房规格等等。丁冬不懂那么多,她只是会画房子,规格啥的,是王管家找了这儿的管事商议好的。跟管事仔细说了,等那边水泥出来,怎样用,怎样在石缝中间用等等。直到管事表示听明白了,丁冬才离开。
“影子,把马车上的东西全缺下来,你们几个分着扛上,跟我走。”她得去最后那个秘密窑场了。不能别人跟着,暗卫们嘛,跟着是跟着,不会让他们看到不该看到的东西。这个她不会大意的。
进了秘密窑场,丁冬每孔窑转了一圈,五孔窑在一个院子,十五孔窑在另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院内都有专人做吃食,院外也有专人负责送所需物品,院里有住宿的地方,烧窑工从被请来就没出去过。院子里堆满了木柴。丁冬对王管家的满意又加深了几分。
先把五孔窑院子里的窑工招集一处,丁冬将最简单的烧制玻璃的流程细细教给了他们。这是普通玻璃,丁冬不太担心会流出去,这些窑工必是王管家和某人千挑万选的,她曾给王管家说过这是个秘密窑场,言下之意相信他听得明白。
然后去了那十五孔窑的院子,这里面,烧的是单反玻璃,甚至可以说,是早期的防弹玻璃。丁冬打算将这些玻璃安在孩子们的住所,万一有战争,万一有什么,可保那些孩子们的安全。这个院子后面,直通她要的那个山洞,内里的洞窟,王管家很好地执行了她的命令,隔成了十几个小间。基本都有匠人已经安排在里面,只空了几间。从窑到窟,各步骤分得很细,隔得很开,最关键的部份,由她亲自操作。
丁冬单等她需要的量生产完就会把这些窑和穵全毁了,工人放出去也不怕,分得这样细,各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关键部份又是丁冬自己完成的,即使他们互通声气也不会明白最后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丁冬不怕苦,不怕累,就怕破坏环保,更怕这些东西被有心人利用,无论是利用去赚钱还是做别的,都不是她想看到的。一旦工业化被大规模投入和发展,在这个廉价劳动力的时代,这个异时空的天就要变颜色了,那就不是毁掉多少房屋,多少双眼睛的事儿了。她没法不谨慎。
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一个月后,初冬第一场雪降临这片土壤。凤山下,丁家庄,一排排整齐的石墙碧瓦在雪花飘零间岿然屹立,每排十套锃明瓦亮的大房子,每套分八间,格局是丁冬的手笔。古代家人多,卧室得多,厨房得大。丁冬是样样思虑仔细。房前有菜园,房后有杂物房,竖排间有大路宽宽阔阔,大路两边挖了深沟,等翻了年,开了春,就能栽树种花。每三排尽头有大的铁桶,装垃圾,远一点还有巨大的化粪池,不仅可以处理秽物,还能给田里上肥。
引来凤山间的河水,绕丁家庄大半周,再奔流回原路,每两排中间都打了深井,供饮用。这样就把洗衣洗脚和饮用水分开了。丁冬不是没想过让铁匠打铁管引水入户,只是凤山河道平缓,源头又极远,时间上也来不及,只好先打井。
随着初雪的降临,与丁家签了长约的工人们都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这样的房子,凤山周围庄户上有孤寡老人或者像烟儿家出不起长工的老弱病残们,也都分到了一套。好在,各场工人们因吃得好、穿得暖、工钱足,早都签了长约,是工作合约,而不是卖身契约。只少数惦记着要回显州的难民没有签,正后悔不迭时却也分到了房。庄子上管事的说了,丁家允许他们长住,等过了冬,想回去的回去,想签的再签,不必担忧。这些人便也都欢喜万分,纷纷堵着管事的签,生怕落下了。这么好的主家,这么漂亮的房子,这么高的工钱,还不用卖身,谁还舍得走?
作者有话要说:
☆、第 24 章
同样漂亮锃亮的新瓦房,还有一大片建在横山和岭山之间。那儿的采煤工人们也全都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屋子,各个喜笑颜开。
当一排排烟囱喷着黑雾袅袅升空,当一张张火炕烧得暖意融融,梓染才终于明白,横山和岭山生产出的那些黑石块是干什么的了。可怜他刚想明白,屁股还没被炕头捂热,就被宣进了宫。
跨进大殿,上首坐着面色浮白,眼皮肿胖的父皇,下首站着一列皇子。梓染上前行礼。
“梓染,说说吧。”皇上没等他施礼起身,一大叠奏折扔了过去,梓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