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价值观-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这样比较简单,而且每一个人任务特别明确,时间也很明确。

  跟张欣一起办公司后,感觉事情变得特别复杂。当时公司连10个人都不到,她强调让公司这些人都坐下来,每个人都得说,你说你的,他说他的,西方的管理思维里特别强调要说不一样的观点。她觉得如果像国内开会那样,上面领导讲一句话,下面所有人都说好,是完全没有价值的。所以这些人坐在一起,天天不干活,就在一起讨论,任何事情都得反复地讨论,讨论得我非常焦虑。我跟她说,这不是办公司的样子,办公司是一个人想清楚了,说给别人去执行就可以了。办公司跟治理国家完全是两回事,治理国家要民主,办公司就得独裁。她始终特别反对这一点,认为任何事情都在一起探讨,就是美国式的民主。我说公司里面这样探讨下去肯定会出问题。

  最后我们两个人基本上谈任何事情都谈不到一起去,做事情的方式不一样,对质量的标准也不一样。最终导致双方的崩溃,我们两个人就分开了。她只身一人去了英国,在熟悉的环境里,她觉得很舒适,有几个朋友带她到苏格兰去打了一个多月猎。我那个时候觉得心里面要寻找一个精神寄托,陷入了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思。其实我对主流的思想并不顺从,那个时候觉得共产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些离我们非常远,想让这些思想打动我们的心,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非常困难。可是又没有别的思想来支撑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个时候我就又翻开佛经看。在佛经里面也寻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最后看到了禅宗。禅宗里面没有多少经文,都是故事,现在回过头来看,每个故事都是反逻辑的。佛教的一些大师对禅宗存有偏见,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小儿科的东西。然而恰恰是这些小儿科的东西对于我来说比较受用,随后,我就到了日本的京都待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在那里度过了一段有价值的时光。京都这个城市有点像中国的西安,是一个古老的城市。那里的人非常谦和礼貌,一路陪同我们的是一位快80岁的老人,做事情非常认真,包括吃的食物。

  京都有个二条城,对日本人来说,那就是他们的故宫。我在二条城看到,人们脱了鞋,安安静静坐着,没有烧香,没有拜祭,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坐两个小时。前面是特别著名的一个园子,墙很低,破破烂烂的。后面的院子里面有泉水,人们都安安静静地在从那里取水喝。从二条城出来以后,我明白了所有的东西都应是简简单单的,如果掺杂进太多外在的东西,比如烧香、献花,反而把你心里面的这种美好、这种爱、这种感动都冲淡了。

  在京都待了一段时间后回到北京,我们俩的关系仍没什么改善,我对婚姻基本上都绝望了。有一天她从英国打电话过来,她说她读书、工作都在英国的环境中,那里确实是她比较熟悉的环境,如果不是因为我,她就不可能到中国来,就跟中国没有任何的牵挂,言语之中透露出她还是想回到中国的意思。我们在电话里面谈了半个多小时,我说你还是回来吧,然后她就回来了。回来后她说再不跟你闹矛盾了,公司的事情你管吧,我就负责管理家里的事。这一次危机就这样过去了。

  张欣打开了我的视野

  婚姻危机过去了,我们俩办的SOHO中国公司的业务仍没有什么起色,她退出后,我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合作伙伴寻找工作,慢慢地,公司的业绩有了明显的进步,真正要建房子的时候,我一个人已经不能承受那么大的工作量了。所以等到张欣生完第一个孩子之后,我们俩又开始在一起共事。第一个项目做的就是现代城。

  现代城这个项目是按照张欣的价值观做的第一个住宅,上市以后,行业和市场上的争议非常大。多种批评涌向我们,有人说你们选的门的把手都是直的,跟工业化的东西一样。把手都有曲线,你们选的把手怎么这么难看。张欣说建房子的时候,一般中国常用的落地式的玻璃,不要窗台,有些人也接受不了,有个老太太上来收房的时候,往下一看,吓了一跳,这样高的楼,前面一米她不敢去。老太太拽着我,说她害怕,吵着要退钱。

  我们现代城的房子没有用花岗岩、大理石、亮面不锈钢等光洁度较亮的材料,而是用的青石板和一些亚光不锈钢等产品。有一个小伙子责问我,说你不选高级材料,选青石板做材料,你见没见过真正的豪宅,去没去过香港啊?批评铺天盖地而来。那时候我和任志强还不认识,他批评得最厉害。他通过媒体、写信批评我们。最长的一封信是一万两千字。但是我们坚持一步步做,一直做到现在,任志强也不再批评我们了。

  在我们夫妻俩的合作中,张欣充当的角色是一个新概念引进者,第一步她把国外新东西带进来,第二步她把全世界最优秀的建筑师带到中国来、带到北京来。

  在最初的时候,我也觉得张欣设计、建造的东西跟我的价值观并不完全一致。后来我们不断地出国学习,每年基本上都出国两次,第一次是夏天,第二次就是圣诞节前后。我们不断研究国际的建筑,研究别人的产品是什么样的。这对我来说,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我觉得跟张欣的结合,无论是组建一个家庭还是创办一个公司,最重要的就是她打开了我的国际化视野,就像打开一扇门一样。

  我现在想,如果没有我跟张欣的结合,我可能也会到国外去参观,但很难深入到西方社会的主流人群里面去,或许只是以一个游客的方式去看一看名胜,去参观参观,见一见人,可是对西方人真正的价值观,他们所崇尚的东西,包括我们常说的普世价值的标准,是很难有深入理解的。就这样在慢慢的相处中,我们的价值观逐渐趋于一致。

  有一段时间,张欣参加了很多国际组织,她成为了美国国务院的一个国际顾问,还成了美国外交协会的理事。美国的外交协会对美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跟中国的外交协会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个外交协会是一战时期成立的。一战的时候还没有美国的国务卿,组织机构设置也没有国务院,所以对外政策都是由美国外交协会制定的,它的理事都是退下来的国务卿、退下来的财政部部长等这样一批人。2012年她还成为哈佛顾问委员会成员,这对我们的家庭、对我、对我们公司的国际化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2007年对SOHO中国来说是特别重要的里程碑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成为了上市公司。上市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融到一笔钱,其真正的价值就是让我们公司变成了一家开放的公司,我们上市IPO的时候融了19亿美金,在最近一段时间,又取得了境外利率较低的25亿美金债券,这样强大的资金后盾,为SOHO中国的发展奠定了一个特别好的基础。而且,我们也实现了跟世界上各类资源的整合,比如工厂、设计师等国际一流资源。

  教育的烦恼

  我们两人之间的分歧,在孩子上学的时候又开始显现出来。实际上,张欣常常跟我讨论这个事情,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背景下,我们的孩子到底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是要上中国的学校、参加中国的高考、受中国的教育,还是让我们的孩子更国际化一些,上国际学校、出国留学,这是两种路子。实际上无论是从经济条件来说,还是从其他方面的条件来说,这两种路子的条件我们都具备。在这两种道路的选择中,我的观点是未来的世界是人类一体的世界,无国界的世界,不要太区分中国和外国,甚至不要太区分东方还是西方。从这个世界的本质来看,并无大的差异,所以我认为孩子受国际化的教育是最佳选择。张欣的观点和我的观点有一定的偏离,我觉得可能是人们缺什么就想什么,因为我从小受中国传统教育,所以特别向往西方的教育。而张欣从小受西方教育,反而向往中国的本土教育。我想得最多的是我们的孩子大了以后,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社会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对人们之间的交往的促进,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之间组建家庭、通婚再生孩子,国界、洲界很快就会消弭。张欣一开始不同意我的观点,坚持让孩子上国内学校。我也没跟她争,只是甩手让她去办孩子上学的事。其实这并不代表我认同了她的观点。对于国内学校,我比她熟悉,办起事来会顺利很多,但我让她自己去办,让她感受一下国内学校的氛围。结果她一连去了几个国内学校,回来很失望。学校都是强调钱,却鲜有谈怎么教育孩子的问题。最后,孩子还是被送到国际学校去了。我们周围很多家长都选择先把孩子送到中国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再申请美国学校,结果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而且会遭遇文化冲突的困扰,接受新文化的难度远远大于一开始就读国际学校的孩子。我们的小孩在升学过程中就特别容易,面试也好、考试也好都很顺利。朋友的孩子读的都是中国最好的学校,还有一个朋友因为是法国国籍上了法国的学校,法国学校跟英文世界也不接轨,现在小孩也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语言和文化融合与接轨的压力。

  我觉得未来是人类一体的社会,英语还会像今天一样是国际主流沟通语言,整个的知识体系也基本上建立在英文这个知识体系上,因此,我们不要让小孩走过多的弯路。

  此外,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贯彻了自己的思想进去,美德教育是最重要的,而诚实是美德的基础。现在孩子们在这点上做得不错。比如有时候晚上上网睡觉比较晚了,他都不会撒谎说提前睡。孩子小的时候,处于青春期时不懂事,叛逆,会比较难管理些,平时要多跟他们沟通,鼓励他们说真话。只要说真话、诚实,他们犯的所有错误都是可以纠正、可以弥补的。必须要让诚实在他们的心中扎根。

  要有光

  没有怎么给张欣买过礼物。我买的话,她不一定喜欢,她喜欢的就会自己去买。我买东西基本上是在西方国家过完圣诞节之后,所有衣服的价格、东西的价格打五折。圣诞节之前,按照西方的习惯买个小礼物,互相之间送一送。国外的圣诞节的礼物,你就买一个小小的香皂,不见得多贵,主要是心意,礼物贵还是便宜并不重要。

  我不是个浪漫的人,没有送礼物的习惯,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送礼物、写卡片给爱人,表达爱意。这可能和我生活的背景有关。我觉得送花、送礼物,这都是年轻人的事情——任志强却比较注重花和礼物,尤其是在他生日的时候,你要送他礼物他会非常开心。我则无所谓,并不在意谁送东西、谁不送东西,也没有刻意给张欣制造浪漫。

  但还是有许多事能把我和张欣吸引在一起,比如我和她常常探讨比较一致的话题。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两人看法完全一致的事,就是美国的大选。其实这跟我们的生活并无太大关联,我们一起讨论美国的两党竞选,非常有兴致。中国开会大都是死气沉沉的,永远提不起兴趣。美国大选有激烈的辩论,也有激昂的演讲。前两天,她在饭桌上讲对奥巴马的就职演说的感触,我抽空看了看他的演讲视频,就理解了为什么奥巴马的讲话能让张欣感动,那里面有我们关注的平等,成为一个干干净净的国家,国家有尊严,国家的人要有尊严,不能有歧视,这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观。

  最近五六年的时间里,每年我们都会抽出时间到最偏僻的农村,去给幼儿园的小孩和三年级以下孩子普及美德教育。并不是我们出钱给别人去做,而是我们要亲自到中国最偏远的地方去,那些村子开汽车走四五个小时才能到县城。我觉得我们帮这些留守儿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我们双方共同的东西。张欣是公益组织Teach For China的现任董事会主席,她这个项目是把两个美国的大学生和两个中国的大学生送到中国最偏僻的学校里面做两年老师,然后再回到他们出发的地方。通过这些事情,我发现了张欣身上很多可爱的地方,看到了她的爱心,觉得她真是为这个社会做了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我心中常常想,如果对方是一个特别爱占便宜、自私、贪得无厌的人,你永远不会爱起来,而你要看到她身上发光的东西、美好的东西才能够被吸引。这或许也是我幸福的光。

  在我的经历中,能够吸引我的女性大多是快乐的人,或者是能够帮助别人的人。在我小时候,村子里有一些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能让死气沉沉的山村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有些知识青年很调皮,有的偷鸡摸狗,有的打架斗殴,只有其中一个女孩子给我留下了特别美好的记忆,她整天都很开心,从来也不嫌农村脏,毫无条件地帮助每一个人,总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令人难忘。所以人和人之间的情感,还是跟他身上的性格、品德有很大的关系。

  CHAPTER FIVE 要有梦

  你幸福吗?这是2012年的一个年度热点话题。受访者的回答五花八门,每人都有一个评判标准。我认为,人真正的快乐与幸福来自于你内心,来自于为社会服务后的充实感、满足感。如果问到我,我会自豪地说:“我很幸福。”

  你幸福吗?这不太好回答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被问到如何处理诺贝尔文学奖奖金,他说:“我准备在北京买套房子,大房子,后来有人提醒我说也买不了多大的房子,5万多元1平方米,750万元也就是120平方米。”莫言的回答里,透露着些许无奈。当央视记者问他“你幸福吗”时,莫言干脆地回答:“我不知道。”

  无论莫言老师“奖金买房子”是调侃还是真有需求,都折射出了人们与居住的关系。可能与幸福无关,但肯定与内心相连。

  居住能改变人的生活,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居住条件、生活条件都是我们的思想和智慧进步后的副产品。

  今天,“居住”的概念大大地扩展了,它与其他的空间概念的界限也模糊了,这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将非常深刻地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观念、工作观念,也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

  有一部分人是典型的欧美人的思想,认为公寓不适合人居住,人居住的环境应该是别墅。那是在欧美,在亚洲国家好的公寓也是适合人居住的,而且也更适合发展公寓,尤其中国人多地少,为了防止城市化抢了农民的地,我们是有一个十八亿亩红线的。因此,大家都想住别墅不太现实。

  人真正的快乐与幸福来自于你的内心。

  圣雄甘地说:“地球上的资源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们的贪婪。”因此,我们不能悲观地认为“居者有其屋”是个梦想,它一定是可以实现的。前提是我们要学会审视自己的内心需求:究竟是为了居住,还是为了享受?

  其实,人的快乐与幸福与有没有固定的场所和怎么样的固定场所没有关系,真正的快乐来自于你内心,来自于为社会服务后的充实感、满足感。生活每天都应该是快乐的,做家务为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也是快乐的,我在外面出差吃的饭,肉多、油大,特别想回到家里吃饭,尤其是吃自己做的饭。这是一种享受。

  对所有的人来说,他的自我实现、他的人生价值、他的社会地位不在于他有没有固定住所,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