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倒霉与幸运-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倒霉与幸运 作者:黄中鱼
第一节“财”命与“才”命
有一种男人,有九年是倒霉的,只有一年是幸运的,也许这就够了。崔财华想起十年来的种种遭遇,——真是吓了一跳,回首过去十年的路,从倒霉走向幸运,这是怎样的一段路,尽管这段路不算太长,可是仿佛走过了一生似的,包尽了一生的酸甜苦辣。

好了,故事从扬州古城开始。七月的天空,又高又蓝,金色的阳光把扬州点燃了,焰火似的四面辅开,黄黄的,在垂柳树上跳了几下,又燃烧起来,屋顶,道路,小河,铁塔,翠竹——逃不了了——闪现一片银光。市某中专学校的礼堂也是闪现一片银光,里面正在举行学生的毕业典礼,这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第一次毕业典礼,因此人山人海,汗水与掌声接连不断,鲜花与笑容交相辉映,显得隆重而热闹。

二十四岁的崔财华中专毕业,算是学校的一个最大的奇迹。该校成立至今,有三十二年的校史,像崔财华这么大岁数才毕业的,应该算是第一人。在学校待的最久的李校长,掐指一算,在他的印象中大概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一个学生二十一岁,才从学校毕业,算是年龄最大的一个。而刚跨入新世纪以来,崔财华以二十四岁的年龄总算打破了这个保持长达多年的校记录,还整整把记录提高了三年。

李校长把大红封面的毕业证书颁发给崔财华时,脸上露出了十分尴尬的表情。对他来说,这个奇迹算不上学校的耻辱,但多少是件不光彩的记录。崔财华满面笑容地接过毕业证书,向李校长鞠了一下躬,然后走向自己座位。李校长望着他的背影,摘下眼镜,用袖子擦了擦,重新戴上去,这时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崔财华刚出生不久,他的父母便抱着他,穿过一块油菜金黄的菜地,渡过一条河水碧清的古运河,对岸是一座千年古寺——高旻寺。他们托请一位得道高僧觉悟大师,给他的儿子取了一个绝好听的名字——崔财华。觉悟大师摸着他的小嫩手,跟他的父母是这样分析的,“财”影射“才”字,华又含富意,这孩子将来既有财富,又有才华啊。大师的这番话,让崔财华的父母整整高兴了八年。到了八年后,他的父母再也没有高兴起来。八年前,逢人还是一张笑脸,八年后,逢人就是一张苦脸。

这孩子哪有一个“才”命。

崔财华八岁上小学,十六岁才毕业,途中做了两年的留级生。好不容易挤进了初中,结果二十岁才毕业,途中又做了一年的留级生。最后以全校倒数第一名的身份,并且他的父母为他托关系找后门多花了三千六百块,总算是搭上最后一班末班车,硬是爬进了市某中专学校。崔财华在中专又苦苦地挣扎了四年,结果还是比人家多了一年。这回他总算跨出校园大门,结束了长达十六年的学生生涯。按理说,这相当于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年数。而崔财华二十四岁才混了张中专文凭,对他而言,已经心满意足。

他的父母早已不指望他的“才”命,只盼望他将来的“财”命。这多少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多年的心灵安慰。不过,当他们回忆起当初觉悟大师的话,顿时火冒三丈,咬牙切齿,在这十六年来,在梦里,在心头,在嘴上,不知把大师骂了多少遍。
第二节去苏州遇到张强,传授面试机密
毕业后,崔财华在家玩了三个多月,到了十月初,他随身带了一千多元,独身一人去苏州找工作了,因为,苏州的工厂多。

苏州,是一座很美的古城。恰逢金秋十月,气候适宜,风景秀丽。精致玲珑的园林,沉郁郁的旧城墙,古色古香的老镇,弯弯窄窄的古巷子,宽阔干净的道路,路边栽着碧绿的树,密密匝匝的叶子在风中抖动着,阳光一照,就投下一片细碎的绿影。

崔财华在苏州落脚的一家小旅馆就在一排香椿树下。小旅馆起了一个很雅的名字,叫做追月。追月旅馆的老板娘是个爱美的中年女人,圆圆的脸,抹了些脂粉,看上去白白的,柔和的目光,望着你总是客客气气的,一头茂密的卷发,一绺流海弯弯地贴在了眼角上,一晃一晃的。老板娘笑嘻嘻地帮着崔财华拎着一只小包,领着他蹬蹬地爬到了三楼,崔财华跟在后面,这时,他看见了老板娘两片丰满的大屁股,一扭一扭的,这让血气方刚的崔财华咽了一口唾沫。虽说老板娘年过四十,但是她的风韵犹存。

崔财华住进了一个单人间,狭窄玲珑的房间,白的刺眼的墙壁,四壁没有一扇窗户,唯有一壁挂着一张黄山风景画,或许时间久远,画面发了黄,覆了一些尘灰,边角卷了起来,可是不妨碍它给乏味的小房间增添一些活意,靠着里面墙头摆着一张小床,上面辅着一条白色的旧被子,被子角边扯出了几根线头,小床左侧搁了一张小方桌子,与床齐高,上面摊着一张旧报纸,报纸上立着一盏小台灯,苹果绿的灯罩,打着波浪式的折褶,就是有了些发灰。崔财华一天到晚都要开着台灯,晕黄的灯光,柔柔的,照着小房间,照着他的眼睛。

第二天一大早,崔财华带着简历去人才市场找工作了。到那里,他被一条长长的队伍吓得吐了吐舌头,队伍弯弯曲曲,摇来晃去,望不到头,极像一条游动的长龙。人人手里捏着一大堆简历,脸上闪现一种茫然而困惑的表情。崔财华也排在队伍的后面,算是接尾,时间一长,崔财华的后面也排了很多的人,他向后面张一张,也望不到尾了。将近等了两个多小时,才轮到崔财华,他微笑着,恭恭敬敬地把简历递过去。那个看简历的是一个很傲慢的年轻人,穿着长袖白底蓝纹的衬衫,领口的两颗纽扣没系上,领子歪在一边,露出里面的肉。或许他太疲倦了,都没抬过头来看一眼崔财华,他只用眼睛迅速地上下扫一眼那张简历,就把简历往旁边随便一扔,有气无力地对他说了一声,等通知。崔财华开兴得直搓手,连声说谢谢。

经验不足的崔财华夜夜美梦,以为工作马上要降临到头上,可是足足等了一个星期,连一个屁也没等到。最后,还是追月旅馆的老板娘提醒了一下,老板娘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笑眯眯地告诉他,一般情况下,两三天就有消息了,像你要找的工作,其实当场就决定要不要了。崔财华恍然大悟。

这样,崔财华接连去了五六天,都是得到同样的回答——等通知。他等得有些心烦气躁,气急败坏。后来有一天,他被一位排在前面的小伙子,大声痛斥了一番,那个小伙子就像强盗一样一把抓过崔财华手中的简历,表情顿时变得严肃起来,就像一位久经考验的老前辈,一本正经地说:“你看看,你看看,这算什么简历,跟一张废纸没区别。”

崔财华听了有些委屈,问道:“简历怎么了?”

小伙子看了他一眼,高深莫测地说:“简历出了大问题了。”

崔财华心里一惊,急问:“什么?出什么大问题了?”

小伙子得意洋洋地说:“你是刚出来的吧。”

崔财华点头说声嗯。

小伙子说:“怪不知道呢,你入行太浅了。”

崔财华没想到找工作,还要入行,这简直从未听说过,便问他:“什么意思?”

小伙子把简历从这只手换到那只手,故弄玄虚地说:“想不想学?”

崔财华说:“我当然想了。”

小伙子眨了眨眼,拉着他的手,说道:“今天你别找工作了,找了也白找,中午你请我吃饭吧,我来告诉你,怎么样?算是拜师了。”

崔财华一口答应,没想到自己能交到这样的一个热心朋友。

小伙子叫张强,陕西人,来苏州打工有五年了,今年二十二岁,紫棠色脸,疏疏的眉毛,向上剔着。到了中午,他们拣了一家靠近石桥下的小饭店,坐在靠窗的一张桌子边,两人对面而坐,于是点了几样炒菜,一盘烤鸭,一盘盐水花生米,并要了四瓶啤酒。张强一边喝着啤酒,一边神采飞扬地给崔财华指点迷津。他说简历怎么能写的这么老实呢,他说现在的厂子要的是工作经验,他说简历要写的大气一点,霸道一点,丰富一点。他滔滔不绝地说着,崔财华就认真听着,心想真是大开眼界,接连向他敬酒,算是认识高人了。

张强喝了一瓶啤酒后,他的嘴巴就像灌了水的抽水机,加足了马力,喝起啤酒来嘴巴发出哗哗的声音,一共喝了八瓶啤酒,喝到第八瓶时他才注意到崔财华的眉头皱了一皱,于是他就不敢再要第九瓶了。抹着一嘴的酒渍,就不停地笑。

崔财华还是觉得中午的这顿饭赚到了。他回到追月旅馆后,便按照张强的意思,把简历重新书写了一份,最重要的是夸大了简历的内容,把自己虚构成了一位工作有五年经验的老手,并在简历上写着熟练掌握各种机械自动化设备。总之,崔财华把该想到的都写上了。他花了近两个小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终于写好了一份热情洋溢,充满生机的简历。他心情激动地望着简历,心想,我崔财华写作文从来都没像今天这样用心过。他望着自己的“佳作”得意地笑了一笑。
第三节再授机密,惨遭滑铁卢
第二天早上,崔财华用这份热情洋溢,充满生机的简历,让那位很傲慢的年轻人终于抬起头来瞟了一眼崔财华,先是愣了一下,口气似乎不傲慢了,对他说道:“中午十二点,就在这里面试,不要走开。”

崔财华算是看到了希望,心潮澎湃不已。

中午十二点,面试的人还真多,足足有一百多人。他抽到牌号,自己排在第二十七位。这时候,他心里莫名地紧张了,心跳的厉害。待喊到他名字时,他紧张得两条腿就像吊了两块砖头,几乎快要走不动了。

跟他面试的是一位胖女人,两只又肥又白的手捧着他的简历,瞟了崔财华一眼,说道:“自我介绍一下,两分钟的时间。”

崔财华从来没有自我介绍过,十分紧张,嘴巴直抖。

胖女人又看了他一眼,大声地说:“你抖干嘛,不要紧张。”

崔财华说:“我没抖。”他把自己介绍得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胖女人把手往桌上一拍,高声说:“不要紧张,你还在抖,重说。”

崔财华吓了一跳,又结结巴巴地重复了一遍。

胖女人怀疑地问:“你不是说有五年工作经验吗?”

崔财华点点头。满头渗出了密密麻麻的汗水,滴在他的手上,他的手心也是汗。

胖女人突然眉毛往上一拧,眼睛一瞪,气冲冲地说:“骗人的吧。”

崔财华马上说道:“没有骗人。”

胖女人冷笑一声,说:“那你给我说说车间有哪5S?”

这句话彻底地把崔财华的狐狸尾巴给揪了出来,简直无言以对。

胖女人的脸色马上变得异常凶悍,两边嘴巴的肥肉挤在一起,气咻咻地说:“浪费我的时间,我就知道你的简历是假的,还来蒙我,你回去再练几年吧,下一个。”说完,便把简历朝崔财华的怀里一扔。

崔财华简直像一个被发现的小贼,灰溜溜地逃走的,这个脸算是丢到家了。

第三天上午,崔财华在人才市场又碰到张强,愤怒地抓住张强的膀子,跟他说理。张强猜到崔财华肯定是碰了一鼻子的灰,先是压压他的火气,最后又故作高深地对崔财华说道:“人家修仙还要修上几百年,才能修炼成仙,你才修几天啊?你以为你是孙悟空啊,吃只桃子,就能翻十万八千里啊。”

崔财华跳起来了,问道:“那还要怎么办?”

张强笑了一笑,捧着他的手,说:“看把你急的,咱们是哥们,还不会帮你吗?”

崔财华急道:“那你说说应该怎么办?”

张强笑道:“中午还是在那家饭店,慢慢告诉你。”

崔财华在中午的时候,又请了张强吃了一顿。这回张强向崔财华传经授义,可谓用心良苦,他让崔财华回去背一些资料,例如《面试指南》,《面试一百问》,《职场面试大技巧》,临走时,张强嘴里喷着酒气,像一位长辈拍着崔财华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财华,面试千万不要紧张,你的眼睛一定要盯着考官,狠狠地盯着他,这招是我的必杀技,一般人我是不说的。”

崔财华觉得这一顿饭同样是赚到了,心想,找工作还真有讲究啊。他感激地望着张强,觉得这个哥们还真的不错。接下来的几天,崔财华在新华书店买了几本关于面试的书,整天待在旅馆里,背诵那些所谓的面试技巧。崔财华本来脑袋就笨的要命,上学考试几乎门门都挂红灯笼。这次又让他背诵面试技巧,真正让他感到头疼。后来好几回面试,他都是答非所问,驴头不对马嘴。有一回,他面试时还弄出一个大笑话,考官让他展望一下公司的远大前景,崔财华把微软公司的价值远景,一字不错的给说了出来。那考官气得直拍着桌子说,我们公司只生产喇叭,不做软件,你去美国面试吧。
第四节三授机密,中介所“水来土掩”
接二连三的面试失败,让崔财华垂头丧气,心灰意冷。老板娘多次看他早上兴高采烈地出去,下午却是垂头丧气地回来。她是个聪明的女人,嘴巴会见风使舵,她就好心鼓励崔财华,并给他幽默地说了一句天下名言,失败是成功的妈妈,成功是失败的儿子。其实,这句天下名言,对崔财华根本起不了一点作用,上学的时候,他的老师们说的比老板娘还要好听,还要诗情画意,什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什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些都是振奋人心的古诗,偏偏就是振奋不了崔财华的心。用句不好听的话来形容他,他是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幸好张强又及时出现了,他在人才市场的茫茫人海里,一眼就看见了崔财华那张满是丧气的脸,他像老朋友一样笑呵呵地迎上去,搂住崔财华的肩膀,这次他要请崔财华吃午饭。吃到一半,张强给崔财华提供了一个最佳的也是最快能找到工作的途径,这像给崔财华打了一针鸡血,他的眼睛突然像通了电闪闪发亮。张强抓着酒杯跟崔财华轻轻的碰了一下,一饮而尽,醉醺醺地说:“你还是找中介吧,找中介不要面试,包进,交点钱就行了。”

崔财华还是有些不放心,说道:“能行吗?”

张强开始大义凛然起来,都有些视死如归了,他旋即抄起桌上的一只空啤酒瓶子,对着自己的脑袋说:“兄弟,哥们要是骗你的话,你就朝这儿砸,用力砸。”

崔财华感激涕零,他从张强手里夺走那只空啤酒瓶子,不停地说:“兄弟,哪里话,哪里话,来来来,喝酒,喝酒,咱们不醉不归。”

酒足饭饱后,崔财华就像冲锋赶死队,把张强的双手死死的按在下面,抢着把饭钱给结了。这种朋友,就是给他买一百次单也划算。

张强给崔财华介绍了一个当地很著名的职业中介所,它缩在一条偏僻而阴暗的旧巷子里,巷道里湿漉漉的,泛着一片青光,两边围墙,灰褐色的,有些墙壁上还攀着青藤,密密的叶子,把浓浓的绿意一直伸进围墙里面了,墙头疏疏落落地长着几棵柔弱的小草。崔财华在巷子里穿来穿去,好不容易找到了那家著名的职业中介所,外面挑出一块亮闪闪的招牌,上面雕刻着光明正大的名字:大明中介所。另外,墙上还贴了一句令人心动的广告语:跟着大明走,工作就到手。后面还跟着加了一个大括号,里面写着鲜红的两个粗字:包进。

接待崔财华的是一位长相有些娇艳的姓张的小姐,打扮得浓妆艳抹,张小姐看到崔财华,就像一头饿虎看到了一块肥羊,眼睛闪闪发光,对崔财华又是倒茶,又�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