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曼倩密码-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京一点了一下头,表示同意,他是个很讲信用的人,在抽签的时候果然使了一个小小的手段,将郭小宝和郭兴国这两个人给抽在了一起,郭兴国和郭小宝果然被抽在了一组里面。师徒相争,这可有看头了,这件事情还被钟神秀拿来调侃了一下呢,不知道他们两个之间究竟是师父不肯放过徒弟,还是徒弟一定要斗倒师父。
可是这时候郭兴国却用恶毒的眼神看着郭小宝,郭小宝已经看见了他的表情,可是却没有说什么,他知道郭兴国的意思,看来郭兴国已经知道了两个人会分在一组是因为郭小宝在其中搞鬼。他知道郭小宝想要让他退出这个比赛,结果没有成功所以他就想到了要用这样的一个方法。
比赛一轮接着一轮继续下去,郭小宝也没有心思去看其他人的比赛,只是安静地等着自己的比赛开始。终于轮到了郭小宝和郭兴国上场了。郭小宝对郭兴国说道:“师父,为了表示对您的尊敬,那么就还是由您来挑选比赛的内容吧。”
谁知道这句话竟然再次刺伤了郭兴国的心,郭兴国对他说道:“小宝,你这是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你什么东西都会,不管比什么你都能够压着你师父一筹,是不是?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你就实在是太小看你师父了。”
郭小宝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并不是这个意思,可是他的师父硬是要这么理解,这他也没有办法,于是他便对师父说道:“师父,你一定要这么想的话我也没有办法,不过还是请您选择吧。”
郭兴国冷冷地说:“好吧,既然你如此坚持的话那么我也就不勉强了,既然如此那么我就挑选一下时调小曲吧。”
时调小曲其实是两种,一种叫做时调,一种叫做小曲,这两者之间有相同之处但是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所谓时调是指新的曲调,它一般来说都是作为曲牌的,并在演出中反复用同一曲牌。而小曲则是说民间歌曲,曲艺中有不少曲种以时调小曲。如果它们彼此之间组成了一个组合的话,那么就被称为牌子曲。
这时候钟神秀在旁边搭腔说道:“郭小宝看来要小心了,你师父很聪明啊,他抛出这个北京小曲来,这招一出,我看你就危险了。”
郭小宝并不理会钟神秀所说的话,不过他却很清楚,师父使出这个项目来,这就表示师父对于这一场的比赛也是势在必得的,师父是最擅长唱的,那么当然对于时调小曲之类的也是十分擅长的,可是自己就不一样了,唱并非是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按照比赛的规定,郭兴国既然选择了唱这个项目,那么他也必须要选择一个与之有关的项目。
“那么,郭小宝,你拿什么来对阵啊?”钟神秀看见郭小宝并不理睬自己便在旁边补充说道。
“师父拿出一个文物级的东西,我也拿出一个文物级的东西来对阵。我的节目是,学叫卖。”这个主意是郭小宝临时想起来的,学叫卖,这个并没有什么,对于相声演员来说这个是必须要掌握的窍门,在相声中有很多段子都是和学叫卖有关的,什么《学叫卖》、《卖估衣》、《卖布头》等,都是这种类型的节目。但是郭小宝今天所要表演的学叫卖却就与众不同了。原来这郭小宝在穿越了之后曾经在路边听见过不少八十年前的真实叫卖的场景,他发现这其中的很多唱腔其实和现在的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他便想到要将这些记录下来,那样的话自己以后研究的话也能够有用。
可是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今天竟然将它们派了这个用场。既然如此那么就让大家见识一下真正的叫卖是什么样子的吧。由于时代的变迁,很多传统的行业都已经没有了,很多传统的叫卖也都没有了,最多只是在相声段子里有所保留,这这些保留在相声段子里面的叫卖内容随着不断地传承,它们在曲调方面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这就产生了郭小宝所说的那种变化。所以说他今天是出奇制胜想要用真正原汁原味的叫卖来吸引大家啊。
“这没有什么啊?”钟神秀当然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委,于是便提醒郭小宝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没错,相声里有很多关于学叫卖的内容,包括卖菜、卖糖葫芦、卖包子、卖十三香、卖估衣等等,但是,我这个叫卖,您绝对没有听说过。”郭小宝说完了之后便露出了一个神秘的微笑。
首先表演的还是郭兴国,他唱的是一个民间小曲,名字叫做《太平年》。这个《太平年》其实是一个曲调的名字。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名叫李声振的人,他曾经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做《百戏竹枝词》,在这其中有一段就叫做《太平鼓》,在这里面有一段注解的内容,说的是:“形圆平,覆以高丽纸,下垂十余铁环,击之则环声相应,曲目‘太平年’,农人元夜之乐也。”这段话就很好地说明了这《太平年》的表演方法以及它的用途。《太平年》唱词多叠句,每叠为“三三七七七”二十七字,一二四句压韵平声,第三句不押韵仄声,现为单弦、大调曲子,兰州鼓子等牌子曲类曲种的常用曲调。
郭兴国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太平年》的内容之后就开始唱了起来,那嗓音圆润细腻,听起来还绝对是让人觉得美不胜收。
唱完了之后大家全都鼓掌叫好,钟神秀对郭兴国说道:“对了,郭先生,在这民间小曲小调里面是不是也都讲究押韵什么的啊。”
“那是当然了,押韵这个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唱段当中。不过这民间小曲小调里面的押韵就没有人们写诗填词的时候那么要求严格了,我们一般都是讲究十三辙的。”郭兴国听见钟神秀如此发问连忙解释了起来,他是这方面的行家,也知道现在的这些对话其实都是加分的部分,于是就毫不犹豫地解释得仔仔细细的,希望能够多一点分数,胜过郭小宝。

第四百九十三章 绝对音感

钟神秀听了之后就继续说道:“原来如此啊,我想广大观众一定也想要知道一下这十三辙是什么意思吧,不知道郭兴国先生是不是能够用一个很容易听懂的方法让我们大家都了解一下十三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郭兴国点头说道:“好的,这个要说深奥你一辈子都研究不完,可是要说简单的话其实也是十分简单的,以前有很多艺人不识字,但是他们也都掌握了十三辙的要诀所在,因为我们聪明的老艺人们发明了一整套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忆,我就记得关于十三辙有一个八角鼓岔曲,名字就叫做《十三辙名》,如果大家想听的话,我不如就给大家唱一下吧。”
钟神秀鼓掌笑道:“好啊,这个是个不错的主意,那么郭先生就请开金口唱给我们大家听听吧。”
郭兴国点了一下头,也没有要求要什么伴奏,主动地就开始唱了起来,只听见他唱的是“正是发花日,人辰久别离。怀来、姑苏信杳音稀,终日里在江洋上,婆娑两眼望归期。意瞥斜、由求粉面,灰堆秀气,过了一七日,不觉又到中东天气,檐前冷风飕飕起,似奴这,窈窕的身子怎支持。”
郭兴国下台了之后就轮到了郭小宝上台了,钟神秀对他说道:“郭小宝,不知道你是怎么决定要表演这个学叫卖的呢?”
郭小宝微微一笑道:“是啊,为了能够选择好这个项目我还真的是费尽了心思呢。”他说着便想起了自己和云阳前几天的一段对话,他不知道师父会选择什么项目也不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应付,于是就和云阳商量了很久,想要从云阳的口中探听出一些郭兴国表演什么内容的信息来。
记得那时候郭小宝对云阳说道:“我好困惑啊,到底演什么好啊?”
云阳道:“你现在这么能干,会那么多东西,还担心什么啊?”
“说来也奇怪,越是会的多,我越是担心自己不行。还记得以前,我什么都不会的时候,光会被几个贯口,居然就敢上台演《八扇屏》,现在想想,当时一定是吃了什么不干净东西了。”他犹豫了一下,问道:“你知道师父演什么吗?”
“师父?喔,他好像是唱一个北京小曲吧。”
“小曲?唱什么啊?”
“《探清水河》吧。”
“《探清水河》?怎么唱的?”
“喔,就是:桃叶么尖上尖……”云阳简单地哼了两句,道:“你没听过吗?”
“调子很熟啊,不不不,我一定听过,在哪里听过呢?”郭小宝冥思苦想,得不到答案。
“你啊,平常老听流行歌曲,是不是什么歌里用到了里面的调子啊。”
“不,我想,我是在一个很特殊的情况下听到的。算了,不想了,你说师父,为什么会选择这么一首小曲呢?它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
“那我可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能告诉你。”
“干吗?”
“你们两个啊,现在是对手,一个是我师父,一个是我师弟,你说让我帮哪个,不帮哪个啊。”
“嘿,能耐得你?我还需要你帮?”郭小宝叹口气,又道:“好了,云阳哥哥,你还是告诉我吧,北京小曲,大致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啊?”
“唉!”云阳叹了口气,道:“好吧,我又要给你普及知识了。北京的时调小曲是在明代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同时接受了鼓曲,戏曲的影响。清中叶以后,北京八角鼓、十不闲、莲花落、单弦牌子曲、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等各大曲种纷纷兴起。时调小曲影响缩小,融入各大曲种,成为联曲的曲牌和板腔的基础。”
“它的调子,有什么规定套路吗?”
“嗯,一般来说,时调小曲词格律分二类:一种以七言句为基础,句前可加‘三字头’,句子可嵌字,两句中上句落仄声,下句落平声,如:云苏调。另一种每段句数字数不等,每句落音各有一定腔调,如太平年、湖广调、黄鹂调。”
想到这里郭小宝便被钟神秀的话语打断了思路:“小宝,你还没有告诉我你究竟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一种表演项目呢?”
郭小宝这才将自己的思绪收了回来,他说道:“其实我原本一直都不知道自己该唱些什么东西的,我的这个嗓子一点都不清亮,实在是不适合表演唱的,但是我却想到了要表演一种一般人想不到的东西,那就是学唱,而且我这一次要学唱的东西绝对会让大家都感到新鲜的,因为这才是真正的老北京的唱呢,是你们所从来都没有听过的。”
钟神秀笑着说道:“郭小宝你这话未免也太大了一些吧,既然如此那就表演给我们大家听听看吧,看看你所表演的这个叫卖和其他人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郭小宝点了一下头,于是就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他首先表演的一段是关于糖葫芦的叫卖,北京城东西南北四个城关于糖葫芦的叫卖方法都是不一样的,这个在一般的相声里面也有人表演,可是郭小宝的叫卖则和一般相声演员的叫卖都不一样。此外郭小宝还表演了很多其他稀奇古怪的叫卖方法。为了让比赛显得更加公平,于是电视台就专门联系了一个北京叫卖传统文化的传承人通过电话联线来听他的叫卖,并且评判一下这表演是不是到位。
谁知那个传承人在听了之后连呼过瘾,他当场就表示郭小宝其实才是这方面真正的专家,如果和他比起来的话自己未免就显得有点尸位素餐了一些。因为郭小宝所表演的都是绝对正宗的叫卖,有些甚至连这个传承人都只是听说过而并没有真正学过而已。
郭小宝的这个表演的确是起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但是在最后几十秒钟有一个选手拉票的时间,在这个时候郭兴国就提出我们这个比赛不是搞学术研究,你在这方面的研究搞得再好也不如你唱出来的东西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大家都觉得好听更加重要。
郭兴国的这句话提醒了广大的评委,同时也让郭小宝觉得十分恼火,因为他都这个时候都已经打算要庆祝自己的成功了,可是郭兴国的这么一番话很显然又将支持自己的评委从自己的身边给拉开了。这让郭小宝感到十分恼火。
在比赛结果宣布的时候,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结果出现了,原来这两个人之间的得分是完全一样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只有选择再增加一局了,于是钟神秀便宣布让神秘来宾上场出题,没有想到这个神秘来宾竟然是婴宁的养父老叫花张广陵,当然也就是七夜泉音堂的艺术总监了。
张广陵说:“其实这个比赛我看也是很好决出胜负的,既然是比唱,那么我们就自然要提到一个与之有关系的比赛项目了,那就是比听的能力,所以我就建议要让这两位参赛选手比试一下听音的能力,因为你如果不能够听得准确的话,又如何能够唱得好呢?”
张广陵的话让所有的评委都觉得十分赞同,于是这一场的加赛就开始了。比赛的规则十分简单,两个参赛选手必须要选择速记的方式将张广陵所演奏的一段三弦曲子给写出来。于是郭兴国和郭小宝这两个人都开始凝神静息,仔细地倾听张广陵所拉出来的乐曲。
张广陵闭上了眼睛,全心全意地开始了自己的演奏,让观众感到十分惊讶的是张广陵并没有演奏一段很不常见的曲子,他所演奏的就是演员经常演唱的一段北京小曲《探清水河》。
听到了张广陵的演奏之后,郭兴国微微地笑了,这段曲子他已经唱过了无数遍了,对于整个曲子的曲调熟悉得不能够再熟悉了,所以他当然就能够很准确地将所有的曲子内容全都用笔记录下来了,于是他便想都没有想,就将自己记忆中的曲调给记录了下来。再看郭小宝呢,他还在那里皱着眉头仔细地听着。郭兴国心中暗想:小宝,这回姜还是老的辣吧,你的这一招是比不过我的啊,看来你要被淘汰了。
张广陵的演奏终于结束了,郭兴国和郭小宝都将他们记录下来的曲子交给了张广陵,而张广陵则仔仔细细地看了一下,就在郭兴国觉得自己一定会取得整场比赛的胜利的时候,那张广陵却出人意料地将郭小宝的手给举了起来。郭兴国大呼冤枉,于是就说道:“不对,你的这个比赛结果是一定有猫腻的,我怎么可能输掉呢,我的曲子一定是标写得最完整的。”
可是郭小宝却对郭兴国说道:“师父,这你可说错了,你标注的速度虽然很快,可是我却知道你的准确率一定没有我的高。因为你只是凭借着记忆将你所熟悉的那个《探清水河》的曲调给记录了下来,其实不然,你或许没有仔细听吧,在张广陵所演奏的这首曲子中,每一句的第二个音节都做了一个降音的处理,这恐怕是你所记录的谱子里面不可能有的内容吧。但是我却听得清清楚楚的,并且将其中所有的变化全都记录了下来。”
听到郭小宝如此说,郭兴国惊诧地问道:“不,这是不可能的,我明明记得并没什么变化啊。”
此时张广陵补充说道:“不对,郭小宝说得一点都不错,我的确是做了这样的降音处理,这个处理并不明显,所以如果没有仔细倾听的话是绝对不会听出来的,所以这表示郭小宝其实也已经具备了绝对音感的能力,所以他能够不受到曲调本身的影响,将其中真正的音高给听出来。”
听到这里郭兴国不觉惊呆了,郭小宝是他亲自教出来的,他有些什么本事自己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他从来都不知道郭小宝竟然还会有绝对音感这样的一个神奇本领。郭兴国惊讶地看着郭小宝,他这才知道对于自己的这个徒弟,自己还真的是小看了呢。

第四百九十四章 魔法一刻

这个结果一出来的话,就没有人再会有什么异议提出来了,大家的想法都变得十分一致了,那就是这次比赛的获胜者应该是郭小宝,当钟神秀宣布这个比赛结果的时候,郭兴国用恶狠狠的眼睛看着郭小宝,郭小宝很清楚,他知道师父此时还应该是十分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