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香-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请你倒杯茶给我。”

府上的侍女们都已习惯了阿香的礼貌,对阿香这样恭敬的命令,很快就去执行了。

不一会,侍女双手托着个紫玉托盘,托盘上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茶,作揖道:“小姐,茶已煮好了,奴婢告退。”

“等等,”阿香吃惊地望着这碗“茶”,“这茶汤上怎么放了这么多葱、姜、桔皮片?”

侍女望了望茶汤,又望了望阿香,说:“小姐,这茶——一直是如此的啊!”

什么?这也叫茶,阿香端起来喝了一口,什么味啊!苦中带辣,实在喝不下去。

“走,带我去看这茶是怎么煮的。”阿香随侍女到了厨房,但见一青铜锅下团团火焰,锅边是大丛大丛的松散潮湿的茶叶叶片,阿香捻着茶叶,有的是绿茶类,有的是黑茶类,各种性态的茶竟然同置于一个锅内,同葱、姜等一起煮,味不怪才怪呢!

“你们一直是这样煮茶的吗?”阿香问。

侍女答是。

想起来了,史书上说过东汉时期的茶就是这样煮的,当时茶艺还没有现代这样的精致。

阿香说:“从今后,我教你们如何煮茶。”阿香于是叫人记下她口述的制茶方法,让他们照着上面说的做。并叫他们把各种茶叶分别堆放,把绿茶放于地下冰窖,把性暖的茶蒸干,萎凋,压成茶饼,置于柴房。

安排妥当,阿香回房,这时柔荑也回来了。

她偷偷从袖中拿出一包肉,阿香关紧大门,同柔荑一起吃着。

吃完,一碗绿茶已泡好端上,阿香与柔荑喝着茶,赏着窗外的美景,很是高兴。

“柔荑,外面的世界好玩吗?”阿香总是呆在府内,很想出去走走。

柔荑说:“小姐,如今的外头可不是一个小女孩子家随便去的,外头很乱的,都是饥民,抢钱的有,抢小孩的也有。”

阿香听了,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穿越到了这个乱世,幸好穿成了孙家小姐,上有哥哥保护,下有奴婢服侍,而不是乱世里命如草芥的平民。就像在现代一样,有老爸给阿香撑腰。

“天塌下来,有爸爸给你扶着。”老爸曾这样说过。

可是阿香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心想,什么时候有机会,叫哥哥带她出去看看。有这几位力大如牛的哥哥保护,阿香什么也不怕。

正说着,厅堂内一阵混乱。

阿香过去一看,原来是吴夫人胃病又犯了。

阿香给吴夫人按摩着合谷穴,缓缓吴夫人胃痛。

看她年纪轻轻就守寡,还要苦心扶持着这么大的孙家,不禁很是怜惜起她来。

阿香要给吴夫人治病!不是止痛,而是治根!

古代医疗技术不发达,但是胃病本就是慢性疾病,就算用现代的医学也不一定能治根。

阿香看到摔在地上的碗,问:“这碗里是什么?”

侍女答:“小姐恕罪,夫人因听说小姐制作了很好喝的茶,令奴婢端来给夫人尝尝,夫人一尝就觉好喝,一连喝了好几碗,喝第五碗时,就是如今这样子了。”

原来吴夫人是喝了绿茶!绿茶有很大的刺激性,胃痛患者要少喝为妙的。夫人喝了那么多,痛成这样也不足为奇。

阿香低头望着茶,忽然想到一个办法!她忙叫人把刚才晾干的茶饼从柴房中拿出来。

她拿长针把茶饼捣入杯中,用沸水一泡洗净倒掉,二泡端来给夫人喝。她洗茶、泡茶的姿势优美,奴婢们很是惊叹。

吴夫人连喝了三大碗,渐渐地,肚子不痛了。

“阿香,同样是茶,怎么前几碗会让我犯病,后几碗会治好我的病呢?”吴夫人不解地问。

阿香说:“同样是茶,性却不同。前几碗茶性寒,母亲不宜多喝,后几碗茶性热,母亲可以天天喝,喝久了病就好了。”

吴夫人惊喜之余,也很是好奇,问:“阿香,你可是背着母亲偷偷学了什么奇门怪术,不然怎么会懂这么多?”

阿香怕露出破绽,想到吴夫人最爱的就是孙坚,忙说:“母亲,阿香怎么会这些?前些日子父亲托梦给阿香,告诉阿香这些道理,可见父亲极度挂念母亲啊!母亲要保重好身体才是啊。”

古人相信托梦一事,阿香这灵机一动的一句话,说得吴夫人涕泪涟涟,直跑到孙坚灵前哭泣。

不久,公子们下课都回来了,听说阿香用茶治好了母亲的病,都很是惊叹。

吴夫人于是让阿香做主管,协助她管理家务事。

阿香望着茫茫的天空,悠悠地说:“老爸,阿香会过得很好的。”



阿香成为史上最年轻的管家——七岁。

阿香的日子开始充实起来。每天,除了管理家务琐事外,一心钻研茶道。

“小姐,这是今日的帐单,请过目。”“小姐,那茶叶已开始发软了,接下来怎么办呢?”每天,不断有人叩门向阿香报告,阿香一一解决,为了节省时间,阿香叫他们礼仪都免了,进来直说就好,不必跪拜。

她叫人四处寻得各种茶叶,分别处理,并取适温的茶配上中药,给吴夫人喝。吴夫人渐渐地不再胃痛了。

有空,阿香喝茶赏梅,跟哥哥们学剑,很是快乐。

这天,阿香正在仔细看一卷竹简,学习繁体字,忽见吴夫人怒气冲冲地进来。阿香连忙作揖。

“香儿,你是个小姐,他们是下人,你怎么可以叫他们平日对你都免礼了?”吴夫人还是一脸怒气,“叫外人看见,他们会怎么笑话我们?”

阿香说:“母亲,香儿只是想节省时间嘛。”

“什么节省时间?香儿,你样样都精明能干,就是平日太不拘小节。你枉生在我们这个礼仪之家。而且,你平日自己叩拜之礼也做得极简单。我已令柔荑好好教你日常礼仪,今日内,你学好了来见我。”

阿香对柔荑吐了吐舌头。

“长辈说话,不要随意吐舌头。女子笑不露齿,更何况舌头?”吴夫人生气地走了。

“小姐,其实,这礼仪,是很简单的,只要小姐你愿意学。小姐天性豁达,只是毕竟小姐是女子。如果不学好礼仪,会被人笑话的。”

柔荑这一席温柔的话阿香爱听,阿香说:“好,你开始教我吧!”

孙权见阿香在院子里不断重复着曲膝作揖的动作,笑道:“怎么平日里取笑我们礼仪太过繁复的香儿,也做起这些训练来了?”

阿香苦笑道:“二哥你就不要取笑我了。母亲刚才都生气了。”

孙权对柔荑说:“你好好教教她,一定要把她教成大家闺秀!不然唯你是问!”

对侍女说话,孙权一下子就变了个表情,不再温和,只有冷峻。

柔荑答:“是,二公子。”

阿香说:“柔荑这样温柔的女子,二哥你都要吓他!真不懂怜香惜玉!”

孙权笑着说:“怜香惜玉说的是你们这些小姐,可不包括这些侍女!”(8){0}〖0〗{小}〖说〗{网} 

平日一向逆来顺受的柔荑听了这话,眼中竟闪了几丝失落。

孙权走后,阿香对柔荑说:“二哥这人就这样,你不要怪他。”

柔荑忙说:“小姐这样说是折杀柔荑了,二公子对柔荑极好,柔荑怎么会怪二公子呢?二公子说的对,柔荑的确是一个丫头,是小姐抬举了柔荑。”

阿香也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练了一天,阿香总算会了个皮毛。吴夫人见她礼仪比之前好多了,也就不强求了。

冬去春来,三年孝期满了。

七 魏篇 鄄城认父

现在先来说说本书中一个重要的女配角。也是发生在兴平一年。

鄄城。

久经战乱的城郭在月夜下裸露着断垣残壁。一行军队簇拥着一顶华帏老旧脱落的轿子,停在了一个破旧的楼边。

楼上的匾写着“月风楼”三个大字。

一个年纪四十来岁的军官,从轿子里被扶着走出来。他饶有兴致地望了望这个荧荧月下的青楼,笑着对手下说:“想不到在这寒冷的北方,也有这样一个婉约的青楼!”

他就是曹操。

因蝗虫之灾,于濮阳被吕布所败,退居鄄城。听闻鄄城有一青楼,楼里女子皆年幼善舞,便来此欲得一见。

见大军官到来,楼内老鸨笑脸相迎。曹操说:“今日来此,愿见女子一舞。”

老鸨面有难色。因战乱,城内人烟稀少,哪还有什么女子留在青楼之中,有的也只是残花败柳,或是还未长大的幼童。

可见此人来头不小,不敢怠慢。情急之下,老鸨唤来楼内所有长得还算过去的女子,凑起来还没有五个人。

这时,一七岁女孩打水走过。老鸨心生一计,说:“小红,你过来。”

女孩听话的走到老鸨面前。

老鸨望着早熟的小红略有些玲珑的身体,和美如玉瓷的脸蛋,说:“这支舞平日里都是你陪练,而且,你也上去和姐姐们一块跳舞去吧!”

其中一妓女提醒道:“妈妈三思,客人万一不喜欢这样小的,惹客人生气了,怕不会——”

老鸨笑道:“放心,小红这女孩跳舞极有天赋,年纪虽小,脸蛋却极为讨人喜爱。若是被哪个军官买去做侍女,我也有点钱赚,也省得白白养了她!”

小红目光低垂,和五个女子步入舞池。

烛光摇曳,女孩们长袖飞舞,很是动人。

小红在女孩中极为引人注目,不但因为她年纪小,更因为她的眼睛,在烛光中,闪耀着和她年龄不相衬的哀伤,楚楚可人。

曹操一双眼睛一直定格在小红身上。

于众人的啧啧赞美声中,一曲舞毕,女孩们齐齐立于曹操面前,低头作揖。

曹操捋了捋胡子,缓步来到小红面前,用指甲拿住小红的脸,仔细看了一会儿。小红的眼睛大方地回视着她,眸子蒙着一层迷离的雾。

“你长得和她真像。”曹操忽然说道。

众人不解。

曹操说:“此处可有房间,我要和这位小姑娘细谈一会儿。”

众人万想不到曹操要带走的是这个七岁女孩,老鸨笑道:“官人,您要小红服侍你,自然是好,不过官人,小红年方七岁。这其它的五位姑娘也都很是乖巧可人,不如——”

“谁说我是要这位姑娘服侍?”曹操冷冷地打断了她的话。

老鸨被他话中的力给震住了,忙说:“官人,这边请,房间有的是,有的是。”

走入房内,门一关,曹操对小红说:“解衣。”

小红脸上一阵惊讶。她还未被人破身。

曹操见她不动,上前抓住她的手,解开了她的衣裳。

娇小的身子在烛光中展露无遗,曹操用衣裳遮住她的前胸,扳过她的僵直的身体,望向了她的背。

她的背,有一个月牙形胎记!

“穿好!”曹操命令道。

她穿好衣服,静静地站着。

“你娘叫什么?”许久后,曹操问道。

“我娘叫戚芳。”她镇静地答道。

“是你了。”曹操牵着她的手,目光茫然,说:“我总算找到你了。”

六年前,于洛阳的春天,朝廷**,十常侍专权。洛阳一老官戚氏为避十常侍陷害,举家离京,欲寻江东亲戚孙氏。

戚家有一女,名芳,长得国色天香,与曹操相爱,可惜戚家嫌弃曹操身份不好,为腌官之后,不同意这门婚事。于是戚芳私与曹操结合,生下一女,取名节。

这年,戚家举家要逃,芳不忍弃父母不顾,于是私会曹操,问他可否与自己同去。

曹操说:“天下未定,何以家为?”

戚芳泪下,说:“可是因为陛下封了你为典军校尉?”

曹操低头不语,年少抱负,今朝朝廷终见任用,岂可为一女人,逃于江东一隅?

戚芳说:“原来你的心里,功名大于我。”

洛阳的春风很干,带点沙,迷了人的眼。

曹操当时已有正室夫人,戚芳不忍自己的女儿被正室所欺,带着一岁的女儿,匆匆离去。

不料路遇草寇,戚家上下,惨遭杀害。戚芳带着女儿奔逃,为引开追杀,她把女儿曹节放在一盆子里,并在女儿衣服内写下“母亲戚芳”二字,浮于水上,希望如有人从水中救起她女儿,会好心送还。

戚芳于是跑去引开草寇的追杀。

曹节顺水冲去,被一穷人家救起,后来穷人无力抚养,于是被卖于妓院。更名为小红。

父女相认,却是于这般处境里。

一个正逢新败,一个隐于妓院。

这六年,曹操终充了典军校尉一职,立力门户,可惜佳人已不知所踪。

但是这幼女后背后的月牙胎记,却是一直还记得。

曹操抱起小红,说:“节儿,父亲从今后,一定会让你成为天下最幸福的人,来弥补这么多年的亏欠。”

曹节泪光闪烁,扑到曹操怀里。

这几年,流离于乱世,小曹节想不到,还有这样一个英雄的父亲。

她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今后不必再看人眼色行事了。

不久,曹操攻破徐州,继而入长安迎献帝,实行携天子以令不臣之策。这是后话。

八 救兄

这日,阿香与孙权、孙匡庭院练剑,忽然一队人马闯入孙府,为首一人面相凶恶,大嚷:“孙诩这个小子给我出来!”

孙匡吓得连忙躲在孙权后面。

孙权迎上前,说:“你是何人?找我三弟何事?”

那人冷笑道:“你就是孙家二少孙权吗?实相的,就给我快点把孙诩交出来!不然,我现在就抄了你全家!”

见这个来头不小,后面又是大群人马。孙权却波澜不惊:“那就看你有没有这本事了。”

那人被激怒,抡拳要打孙权,孙权只一下,就把他甩倒于地。

“如果不想死,马上给我滚。”孙权看也不看他一眼。

那人见占不到便宜了,一边走一边回头对孙权说:“你给我等着,竟敢打我?你还以为你是过去的孙家?”

见他们走了,孙权令人出门马上找到孙诩。

不一会儿,孙诩回来了。

“三弟!你可是又在外面闯祸?”孙权厉声问。

孙匡拉着孙诩的手,说:“三哥,刚才来了很多人,说是要找你。二哥把他们给打跑了。他们是谁,你知道吗?”

孙匡听了,忿忿地说:“二哥,这厮竟敢来我们家闹事,看我明日不把他们全家杀尽不可!”

“他们是谁?”孙权忍住不发火,可是眼神明显已滑过几丝不安。

“不就是江都太守的侄子吗?前些日子和我赛马,他输了还甩赖,竟然还辱骂我父亲!被我狠狠教训了一顿!”

孙权愣在那里。

阿香见孙权眉头紧锁,问:“二哥,你怎么了?”

好久,他叹了口气道:“大哥出门时告诉过我们,我们孙家现在是寄人篱下,要少惹这些权贵。可是你竟然惹了这太守的侄子。他们一定还会再来闹事,这可如何是好!”

“他敢再来,我就再打!”孙诩说道。

“你真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你力大无比,可以打倒他们,但是母亲和香儿,包括孙府上上下下,他们拿什么保护自己?平日叫你要忍耐,等有一天大哥打下江东了,我们再报仇不迟,可现在好了。”

这一番话,说得孙诩面红耳赤,说得阿香佩服得无比。真不愧是“生子当如孙仲谋”啊。

孙诩焦急地说:“二哥,事已至此,如何是好?”

这时,一行人带着镣铐冲了进来,为首的说:“太守有令,孙权孙诩无故殴打百姓,现抓去大牢,廷杖五十,并暂押大牢,容后再审。”

来人要用镣铐铐住他们,孙诩不从,要怒打来人,被孙权喝住说:“诩儿,不要胡来,我们可以逃走,母亲他们怎么办?我们且去,大哥威名在外,他们不敢拿我们怎么样的。大哥会来救我们的。”

孙权孙诩于是被带走了。

吴夫人听说此事,悲痛得病倒在床上。次日,亲自带病去寻张紘,望张解救。

阿香令人速送书信给孙策,一面安慰小孙匡,让他静等消息。

吴夫人回来,告知张紘恰好上京为孙策求官去了。阿香算了下历史,这张紘此去,一定会被朝廷的人留下不放。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