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煮清王朝-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正是蹊跷之外呀!佟相,我们太医院有皇上地脉例,皇上的身体确实是一直非常的好,可是……”那刘御医哭丧着脸,摇着头趴在地面上抽泣起来。在此之前,康熙的身体状况一样都显得非常的好。可怎么就会突然嗝屁呢?尤其可恨地是,这种事怎么偏偏还让他遇上了?他已经可以想象,只要这事弄不明白,他们这一干御医恐怕都难逃一死!

……

“怎么办?”伤心归伤心,可伤心之后,三名上书房大臣立即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二位娘娘,皇上他……”可有留下什么遗诏没有?佟国维一边抹着泪,一边问向了正坐在龙榻沿上抹泪的慧妃和宝日龙梅两人。不管康熙到底是怎么死的,康熙从昏迷后不久就一直由这两位皇贵妃侍候在身边,如果有什么遗言之类,也肯定是这两位宫妃最先得知。

“皇上……呜,一,一直都没醒过来!呜呜呜……”慧妃低声的呜咽着。她比康熙还要大上几岁,数十年的夫妻,期间因为儿子的问题可以说是恩怨纠缠,可是,再怎么说,康熙也是她的丈夫,如今突然撒手西归,她的心里除了失落,也就只剩下伤心了。

“我跟慧妃姐姐只是一介妇人,皇上突然驾崩,我们也不知道该当如何,所以才让李德全把三位相爷请进来……该怎么做,还请三位相爷自己看着办吧!”宝日龙梅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经历了家破人亡的痛楚。她是蒙古人出身,虽然已经在宫里呆了二十多年将近三十年,可对这些生离死别地事情看得还是要比中原人淡一些。再加上她本性坚强,倒也没有表现地如慧妃一般伤心,讲话也还算条理。

“这……”

佟国维三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们先是互看了一眼,又看了看那两位贵妃和在龙榻上一动不动的康熙,再转头看了一眼那些伏跪在地上一言也不敢发,只知道瑟瑟发抖的御医们,心思有如疾风惊电一般转动起来。

……

康熙死了,看样子好像还没有留下什么遗诏,这个时候,如果他们能够众口一词的拥立某位皇子。那么,这位皇子就是铁定的下一任皇帝!到时候,凭着拥立之功,他们必然会拥有比现在还要大的权利!可是,他们却不能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寝殿里的这些人,因为都知道康熙临终之前并没有留下遗诏,所以,如果想要拥立谁,都必须考虑这些人的感受。而让人为难的是……慧妃和宝日龙梅也各自育有一位皇子!

这可是一个大大地难题!

虽说慧妃之子,也就是大阿哥胤眩缭绲鼐鸵丫巴泵谰缃褚丫畈欢嗨闶歉罹菸酰墒牵崭詹趴⒘艘坏愣谋泵滥哪芨飧磺课薇鹊拇笄骞嗵岵⒙郏坑绕涫窍衷诳滴趺挥辛粝乱炮等盟涛唬谡庵智榭鱿拢费|皇长子的身份以及他开疆拓土的功绩,都表明他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地,而且,这里还有慧妃。这位皇贵妃早年就曾仗着其兄长明珠的势力为胤眩倍崽又唬衷诨饰患负蹙褪墙阱氤撸衷趺椿岵恍亩坑衷趺椿岵幌肴ト八邓亩踊乩凑峄饰唬�

不过,胤眩幸桓龃蟠蟮夭蛔阒Γ蔷褪撬对诒泵溃退闼盗丝滴跫荼赖南⒅蟠蛩慊乩凑峄饰唬钇鹇胍惨肽曛罅恕D鞘焙颍峙乱磺卸家丫景B涠āK裕费|争夺皇位的可能性很小,只是慧妃心有不甘而向天下提及皇上并没有留下遗诏的可能性较大。不过,如果他们三人真的打算拥立胤眩獾哪骋晃换首樱坼鍪钦庋鸵丫愎桓窃斐商齑蟮穆榉沉恕R钥滴醯哪切┒用撬硐殖隼吹男愿衲芰Γ灰饷匆痪浠熬妥阋蕴舳鹨怀〔伊业恼罚绞焙蚰凳粘。亲约嚎峙乱惨痪斫悄岩栽ち辖峁劁鑫兄腥ァ�

而除了慧妃之外,宝日龙梅的势力更加不可小觑!喀尔喀蒙古是这位皇贵纪的娘家,东蒙古温都尔汗是她的舅舅,在她的身份,只要一句话,就可以成为整个蒙古族在北京的代言人,而且,她还有几位干亲,干大姐莫晴掌控着富可敌国的资财,二姐罗欣可以说动江南总督马德,然后,可以再由此将江南、湖广、闽浙等诸省尽皆拉上同一条船,而那位还远在印度的大将军于中,凭借其强大的威望实力,足以让云贵川青海西藏等地尽皆拉进她的阵营!这可是大半个大清国的力量!再加上十三阿哥胤祥一向颇得康熙宠爱,继承皇位也足以让人无话可说!但是,同样的,宝日龙梅也有硬伤。先不说胤祥此时正跟着于中远在印度带兵,光说近前的。虽然满蒙一向亲密,满人掌控的朝廷可以接受一个蒙古的太后或者是皇后,甚至是太皇太后,但是,这些人绝对不可能按受蒙古人凌驾于他们之上,所以,蒙古人只能成为宝日龙梅手里一张用来威慑的牌,却不能真的打出来。而除此之外,于中、马德等人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宝日龙梅如果依靠这几位干亲,恐怕就会将大批的朝臣逼往对立面,就算她能强行将十三阿哥推上皇位,恐怕最后也要闹得天下纷纷!这就是在地方上权力大,在中央却没有什么影响力的悲哀。

而除了老大和老十三之外,还有谁合适呢?跟朝臣关系最好的老八还在奉天看炮厂,那边还有被发配过去的老十,立了大功的老九已经回到了印度,老十四正和胤祥在一起……京城内,只剩下了老三胤祉和老四胤禛,其余的那些皇子,都还不成器。

……

随着思考的深入,佟国维三人的脑门儿上也开始渗出细汗。

必须有一个人出来接手皇位,要不然,朝廷必然会乱成一团糟,再加上康熙把诸皇子分到各地,如果不能及时的将新皇帝推出来,康熙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基业恐怕又要四分五裂了。

可是,到底推谁出来呢?

……

“有些事,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在巨大的权力诱惑面前,终于还是有人意识到了自己的力不从心,张廷玉长吸了一口气,淡淡的提醒了两位同僚一句。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四百四十六章 谋杀皇帝的人!

事实上,不用张廷玉提醒,佟国维和马齐两人也都能明白推举新君所要承担的巨大风险,尤其是在康熙的那些儿子都对皇位无比垂涎的情况下,如果他们借助辅臣的权威强行推举出一位新皇帝来,能不能获得承认都是两说。何况,在清朝的制度而言,想要在康熙没有留下遗诏的情况下选立新君,乾清宫寝殿外面的那些皇亲国戚也拥有着极大的发言权,因为这帮人代表了宗族和八旗的势力。在没有上一任皇帝遗诏的情况下想当上大清皇帝,没有八旗贵胄们的同意根本就不可能。

可是,选立新君,对一名臣子来说,其强大的诱惑力是无可比拟的。因为,拥立之功,远比什么政绩军功都要大,甚至是大上不知道多少倍,而且,这种功劳也远比其他的各种功劳给皇帝的印象和记忆更加深刻。历史上,因为这种功劳而荣宠无比的例子不胜枚举!当大臣的图的是什么?还不就是一个荣宠?所以,佟国维和马齐,甚至是张廷玉这个汉臣在一开始的时候也都有些头脑发热。不过,幸运的是,他们及时地认识到了自己所面临的形势。先不说别人,他们三个人就未必能够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再加上身边还有两名身后势力庞大的皇贵妃,想要在短时间内推举出一位新皇帝,谈何容易?就算他们这么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局势,让大清国不至于陷入到某些可怕的境地中,可是,如果这么做会让他们以及他们的家族受到牵联,甚至是连保全都不能的话,他们宁可选择保全自己和自己家族的安全。至于国家?先一边凉快去,等有空再说!

所以,在经过了一段有意的等待之后,哭声终于传出了寝殿!

康熙驾崩地消息轰传天下!

……

“呵呵,看来这下子可是有大麻烦了!”

费老头笑得有些幸灾乐祸,罗欣不用仔细看就可以觉察出这老家伙发自内的高兴。不过,她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有什么不满。康熙死了,她和马德,还有于中和莫晴,也都跟费老头一样感到高兴。那可是一座大山啊!虽然这些年他们做了许多的事情,创下了几份偌大的基业,可是,他们都知道,只要康熙一横心,他们所创立的这一切都将在顷刻间化为乌有!这也是为什么于中要在平定西藏之后再向印度出兵。又放了那个云南的什么玛坚赞土司去缅甸引诱缅甸向清朝进攻,甚至他们还曾想过将英法逼得动手……这些,都是为了将清廷拖入战争!清朝的战争是十分耗钱地,在战争没有结束前,再加上忧虑边关地稳定,康熙才不敢轻易的下定决心向他们动手,因为那样做的话,清朝地内部必然会出现一定的乱局。这将大大不利于对外地征战,就算是康熙明知道清廷有人可以代替于中也不行,因为,于中打仗很省钱,几乎就不用中央补助,可是,如果是别的将领去,一场战争过后,国库恐怕都要被消耗掉大半。所以,在他们费尽心机的种种牵制之下。康熙才一直没有怎么对他们动手。可是,他们自己都不清楚这种形势能维持多久!康熙很显然是在等,等他们为“康熙大帝“的名头上再添上几道辉煌的光环,等他们无力再维持这种形势的时候……那时候,他们的下场会是什么样根本就不用猜。可是,谁又能料得到?天意难测!康熙恐怕自己也想不到他居然会突然西去吧?做六十一年的皇帝?可现在才刚刚五十五年!整整六年啊,那家伙整整捉前了六年去见了交阎王!连一份遗诏都没有留下,可想而知,他们将会面临一场多么有趣地局面。

“费老,知不知道康熙是怎么死的?京里总该有点儿传闻吧?”罗欣微笑着向费老头问道。在江宁府听到康熙驾崩的消息后,马德立即就命手下幕僚写了一份悼念康熙的表章送到了北京,不过,与其他那些封疆大吏纷纷离开辖区前往北京准备参加康熙的葬礼不同,马德却在原地按兵不动。原因非常简单,江南三省如今是他们的基业之一,值此新旧交替之机,又不知道康熙有没有留下什么对付他们的后手,所以,马德必须坐镇在江宁府,随时应变。这也是费老头派人飞马传递拾他们的命令。不过,她却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只要马德还在江南,只要于中手里还握着大军,就不会有傻子敢乱动她、莫睛,还有费老头三人,即便是康熙有什么遗旨留下也没用。人死如灯灭,康熙的猝死留下了一个乱局,在这个乱局结束之前,就算有人敢冒着激反于中和马德地危险来找他们三人的麻烦,也必然会有人出面来帮助他们……江南三省和云贵川三省,以及强大的财力和坚实的军力支持,绝对会让那些有意于皇位的人们认识到他们的重要性。

“传闻?呵呵,传闻康熙是被东城的那一场大火给活活气死的……哈哈哈!”费老头大笑。

“哦?这是谁弄得传闻?也太瞧不起人了吧?”罗欣浅笑道。

“哼,倒未必是瞧不起人,只不过,因为这个理由,那些东城被骗了土地的老百姓可就倒了大霉了!被抓的可是有不少啊……”费老头冷哼道。

“抓老百姓?……可恶!”罗欣捏了一下拳头。东城大火为什么气人?是因为那些正蓝旗的贵胄们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惘顾朝廷的名声,可现在被抓的反而成了那些百姓!很明显,是那帮家伙在利用目前没有人主事的机会来了一个颠倒黑白。毕竟,气死皇帝的罪名非同小可,那帮家伙自己不敢背,自然要将其赖在了那些东城的老百姓身上!

“现在北京城根本就没有一个能主事的,上书房三大臣虽然还有一定的权力,可对那些王公贵族、八旗贵胄却没有什么约束力,谁叫康熙没有留下遗诏呢?想当皇帝。自然首先要得到那些八旗中人的同意了!这当口,那帮人可是横着呢,没人敢惹啊!”费老头也摇头道。

“唉,看来康熙死得还真不是时候!”罗欣在路上就已经知道清廷需要面临地几件大事了!百姓讨债,东城大火,康熙驾崩,皇位争夺……这一件件一加起来。足够这个大清廷忙的了。

“是啊。这家伙死得还真不是时候。我本以为他还能撑到我们把埃及夺下来呢!”费老头也摇了摇头说道。不过,听到他的话后,罗欣立即就从刚才对那些八旗贵胄们的恶行的愤慨之中惊醒了过来……

“费老。您刚才说什么?您……您以为?”以为!以为什么?敢用这么一个词,只能说明费老头对康熙的死期已经有了一个预料地时间!这岂非是说……

“呵呵。没错。我以为……”明白人不用把话都了说出来!费老头点了点头,又长舒了一口气,“康熙最不应该做地,就是把我闲置起来!”

“费老,我不明白!”罗欣微微觉得心头有些发寒,康熙居然是费老头给害死的?虽然康熙的死让他们都感到欢欣雀跃,可是,如果这弑君地行为被查出来。他们的下场岂非要更加糟糕?

“人一闲着没事儿,就爱乱想……结果,有一天,我就想到了于中用一丸白粉将那个台湾地叛贼头领秦宝奇给送上路的事情!”费老头淡淡地说道。

“毒品?”罗欣的眼睛突然睁得大了一圈儿。只用这玩意儿就能坑死康熙?康熙的医学水平可是相当的高,怎么会没有发现?而且,当初于中那一丸白粉之所以能让秦宝奇没有痛苦的死去,除了白粉的量不小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秦宝奇当时已经重伤,再加上白粉的一刺激,当然活不了。可康熙却没有这种情况地呀!

“罂粟早在六朝时。即已传入中国,并有种植。陶弘景《仙方注》曰:断肠草不可知。其花美好,名芙蓉花。太白诗曰:‘昔作芙蓉花,今为断肠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断肠草即指罂粟花。不过,当时的罂粟种植并不广泛,至唐朝时还作为贡品从国外贡至。据史书记载,唐朝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拂霖国(即大秦,东罗马帝国)遣使献底也枷。底也枷是古代西方的灵丹妙药,它的主要成份之中有一份就是鸦片,此药可以治痢疾、解除中毒等。与此同时,罂粟的种子也由阿拉伯商人携入中国,中国的部分地区也开始各种种植了。不过,当时鸦片罂粟的种植,纯粹是为了观赏和药用,而不是把它当成毒品吸食。唐朝时,人们对罂粟已有相当的了解。陈藏器在其《本草拾遗》中记述了罂粟花的特点,他引述前人之言说:‘罂粟花有四叶,红白色,上有浅红晕子,其囊形如箭头,中有细米。’不仅如此,对如何种好罂粟花,唐人也有认识,唐文宗时人郭橐蛇在《种树书》中指出:‘莺粟九月九日及中秋夜种之,花必大,子必满。’直到明朝末年,罂粟花仍是名贵稀有的佳花名木。明朝万历年间,大文豪王世懋在《花疏》中对罂粟花大加赞赏,他写道:‘芍药之后,罂粟花最繁华,加意灌植,妍好千态。’崇祯年间,徐霞客在贵州省贵定白云山下看到了一片红得似火地罂粟花,大为惊奇,叹为观止。他在《徐霞客游记》中写道:‘莺粟花殷红,千叶簇,朵甚巨而密,丰艳不减丹药。’……”

“费……费老,您说这些做什么?我知道这几年您读了不少古书,可您也不用给我掉书袋吧?”听着费老头好似要开始进行罂粟在中国的种植历史的考证,罗欣赶紧伸手连摇,制止道。

“呵呵,要想对皇帝用药,尤其是这个皇帝还精通医道,我不研究仔细了怎么成?”看着罗欣苦于听书的表情,费老头微笑着说道。

“可这是历史,关医道什么事?”罗欣问道。

“嘿嘿,医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