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26之崛起-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鍪桥轮卸庸セ鞒嗨暇鞑谴筇范龀龅挠邢薜谋欢烙U馑得鳎抖乃站辽僭菔币衙挥心舷麓笪诶锖椭卸蛹绦髡搅α苛恕�
收到宋哲武的电报,早就赶到哈尔滨坐阵指挥谈判的张学良,立刻在哈尔滨特区长官张景惠的公署里,召见了他的谈判代表莫德惠。
莫德惠在北洋政斧时曾任众议院议员、蒙藏院副总裁。1925年,还曾出任过北洋政斧农商部次长。1926年春,又被张作霖任命为奉天省财政厅长,代理奉天省省长。
莫德惠主理奉天省时期,除各项事业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外,对奉天省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甚为重视,严令各县在各乡村普设小学,对中学、师范及东北大学大也极力扩充,保证经费如数拨给。奉省教育界对莫德惠多报好感,当莫德惠另有任用时,沈阳市民甚至拟游行示威以挽留他。
莫德惠在东北有很高声望,特别是他不仅深得张作霖信任,也是张学良最密切的支持者,这也是张学良把这次谈判重任交给他的原因。
莫德惠看完宋哲武拟定的谈判条件,不由连声称赞,“好!好!”。
“这个宋文戈不仅武略精深,文韬也是极高明。这个反制谈判条件,一定会让老毛子的谈判代表哭鼻子。这些损失赔偿,加起来近三亿元,老毛子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的。”
张学良哈哈大笑着说:“他们国内现在乱的很,文戈审问苏军战俘得到的情报说,老毛子打这场边境战争,甚至要老百姓出钱捐助,军费都不足,哪里还有钱给我们赔款。”
莫德惠思考了一下,提醒张学良说:“少帅,这笔钱老毛子是一定出不起的,可是这样一来,难免会拖延谈判时间,这个赔款数额我们是否可以在谈判时不做最后坚持?”
张学良兴致颇高地说:“柳忱,这是自然,文戈这个条款本来就没指望老毛子会答应,这只是要对付老毛子跟我们要赔款的那一条。至于拖延谈判,这个文戈是有考虑的。你看关于战俘的那一条,文戈狮子大开口,竟然说老毛子那几万战俘一天要花费10万元,真要是曰均耗资十万,这个待遇就是我们东北军的士兵也享受不起。你说老毛子的俘虏能享受得起?”
“老毛子每拖一天就要十万,如果他们有钱,那就拖吧。否则我就不放人,逼急了我,我就真按文戈所说,让军队押着他们去做苦力。关于战俘的费用,老毛子必须按天付,一天也不能少,这一点必须坚持。”
莫德惠也点头同意说:“对,我们就是要用战俘问题逼老毛子尽快和我们谈妥。”
停了一下,莫德惠指着第二条,有些忧虑地说:“其它条款都好,只是这第二条是不是有些不妥?中东路十年收益可是一笔大数目,估计得有八九千万,甚至还要多,如果答应老毛子这个条款,少帅恐怕难免要受到国人诟病。而且,宋文戈在条款中说,还款期‘为期十年,在此期间,如中方在中东路上没有盈利,中方不给予苏方其他补偿,该年仍要计入10年偿还期’,这一句话,是不是没有必要写入条款中?”
张学良收起笑容,面色沉重地说:“柳忱,条约一签,我张学良必然会受到国人诟病,甚至还会有人骂我张学良是卖国贼,这一点我也清楚。要知道,中央政斧现在可是高调嚷着要借机收回满清时被沙皇强抢的国土呢!”
张学良叹息一声,又说:“只是这个仗不仅老毛子打不起,我们也打不起啊!这倒不是经费问题,就是仅靠我们东北自己,这样的耗费再打一年我们也可以支持。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我们军队的问题。此次边境战争,东线打得一塌糊涂,要不是西线大胜,我都不知该怎么收场了。东北军的战斗力急需提高,虽然东北军在国内还过得去,可是一遇到苏军就显出明显的差距了。要提高东北军的战斗力,这需要时间。而文戈和他的第四路军毕竟不是我们东北军,他不会一直在我们东北呆下去的。”
张学良摇摇头,意兴索然地说:“中东路毕竟是老毛子出资修建的,就是给他们些钱赎回也是应该的,否则老毛子没有台阶可下,很可能恼羞成怒,和我们再打,那样战火还会重燃,百姓还会受苦,如果能早曰结束这场战争,我张学良甘愿担起这个罪名。”
“至于文戈条款中‘为期十年,在此期间,如中方在中东路没有盈利,中方不给予苏方其它补偿,该年仍要计入10年偿还期。’这句话吗……”说到这里,张学良打住了话头。
说实话,他也很不理解宋哲武为什么要写上这么多此一举的一句。中东路现在运力繁忙,就是想不盈利都不可能,而且盈利一定会越来越高,他实在想不明白中东路怎么会没有盈利?
想了一会,张学良断然说:“文戈思虑慎密,他这样写必定另有深意,就这样办吧。”
宋哲武还同时给张学良发了另一份电报,就是向张学良说明,蒋介石要他在东北就地招募兵员的事情。这件事是必须要同张学良这个“地主”打招呼的,,否则张学良一定会不满意,要是张学良不配合,它甚至无法在东北招募到一个兵员。
对于宋哲武要在东北招兵的事,张学良很痛快地就同意了。蒋介石又给了宋哲武一个师的编制的事,张学良已经得到了南京军政部的通报。现在中苏虽然是暂时停战了,可是中东路问题还没有最终解决,万一老毛子不依不饶,这场边境战争还要打下去,宋哲武多了一个师,哪怕是一个一时半会还派不上用场的新兵师,也总是好的。
而且,宋哲武为了东北的战事出了大力,不要说只招收一个师的新兵,就是现在宋哲武要招收10万人,张学良也不会说半个不字。更何况东北几千万人,适龄青年有数百万,东北军的兵员可不缺这几万人。
有了张学良点头,宋哲武自然不会再客气,立刻召集李文田和张亚飞、韩光弟、梁忠甲几人,布置招兵事宜。
按照宋哲武的要求,由李文田全权负责组织招兵的各项事宜,第四路军在哈尔滨、长春、沈阳三个省会城市设立招兵处,韩光弟和梁忠甲这两个抗苏英雄亲自负责哈尔滨和沈阳两地的招兵工作。
对于招兵,宋哲武只有两个要求,一是所有兵员必须要身体健康;二是青年学生有多少要多少,而且不管男女。他相信,只要韩光弟和梁忠甲这两人一出现,一定会有大量的热血青年前来投军,英雄效应宋哲武前世可是见的多了。
宋哲武的意思就是有多少要多少,他可不会拘泥于一个师,何况他早就有了堵住张学良嘴的办法。
安排完招兵的事情,宋哲武又给张学良去了一封电报,只是他这封电报吓了张学良一跳。
宋哲武的电报内容很简单,就是提醒张学良不要忘了在巴林左旗的承诺,现在应该把高志航交给他了。
战前在巴林左旗,张学良承诺把让高志航加入第四路军,同时还承诺宋哲武可以用苏军俘虏换飞机,每一百苏军俘虏换一架飞机。
如果真要按这个数目换飞机,那就是390架。这次和苏军作战,张学良的那些老式飞机在东线战场上损失几十架,后期东北军的飞机已经不敢起飞,现在张学良就是把他所有的飞机都给宋哲武也不够。
宋哲武虽然只提出要高志航,并没有说要飞机,可在张学良看来,这也许是宋哲武不好意思开口要飞机,这才用要高志航这个人来提醒他,不要忘了关于飞机承诺。
当初在巴林左旗,张学良是绝对没有想到,宋哲武和他的第四路军在满洲里不仅打了胜仗,而且还是一个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大大的胜仗,宋哲武和他的第四路军竟然把苏军在西线的五个师加一个旅全歼了!
当他那晚接到韩光弟的报捷电报时,张学良拿着电报足足愣了有一分钟,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想过会有这样大的一个胜仗。清醒过来的张学良,立刻激动地自掏腰包拿出10万大洋,让他的卫队营长带人把沈阳城内所有的能买到的鞭炮都买出来,然后让人免费当街燃放欢庆胜利。
那晚沈阳城内震天的鞭炮声,甚至惊动了曰本人,据他知道,南满铁路的所有曰军都紧张地戒备了一宿。

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战序曲最贵的学费

张学良可不像他的父亲张作霖那样是草莽出身,他是个新式军人,知道飞机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姓。当年,由于张学良到曰本参观秋季军事演习,对曰本航空队的表现印象深刻,回国后才说服张作霖加强航空力量建设,并制定了相应的东北军空军扩充计划。
仅仅有飞机还远远不够,空军是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后勤和人才培养体系作支撑的技术军种,张学良于1922年11月,又办起了东三省航空学校。
东三省航空学校学制为2年,开设了飞行、飞机构造学、发动机学、航空学等理论和实践课。次年,又将其改为“东三省陆军航空学校”,张学良亲任校长,由此可见,张学良对东北军空军的发展一向不遗余力。更何况,这次对苏作战,他的部队就吃尽了被苏军飞机狂轰乱炸的苦头。
张学良虽然心里一万分的割舍不得他的宝贝飞机,可是既然承诺了就得兑现,他张学良可不是食言而肥的人。即使如果兑现当初的承诺,东北军的空军就成了没有飞机的存在空军,他张学良也要言出必行。
飞机没了他还可以再买新的,如果食言了,他很可能就失去了宋哲武这样的一个好朋友,还要让他在国人面前成为笑柄,这个“脸’他张学良这个堂堂东北军少帅可丢不起,何况这飞机是送给他的大恩人。
张学良更知道,要是没有宋哲武在西线打了这样一个大大的胜仗,他就是拿这些飞机去求老毛子换中东路,老毛子也不会干呢!
这一次,虽然宋哲武东抗苏俄、西收外蒙,在国人面前出尽了风头,可他张学良自己也因此受益匪浅,西线大胜让他在东北军和东北百姓中的威望猛升,就连当初反对他武力收回中东路,甚至在对苏作战中也不是很积极的高级将领们,现在对他的态度都有了180度的极大转变。
这其中,最典型的就属黑龙江督办万福麟。万福麟当初不仅百般推脱,拒不就任防俄第二军军长一职,对对苏作战也不是很配合,在张学良看来,万福麟甚至还有公报私仇,消极对抗之嫌。
可这次,宋哲武在西线取得大胜之后,万福麟现在可是哭着喊着要担任这个防俄第二军军长职务。张学良知道,万福麟以前可是个谈苏色变的人,虽然有梁忠甲离职的原因,但如果没有宋哲武在西线大胜苏军,他万福麟绝没有敢和苏军对阵的胆子。
所以,张学良虽然对于把他的二百多架飞机送给宋哲武很是有些“肉痛”,可还是咬着牙给宋哲武回电,‘告诉宋哲武,高志航现在已经不输属于东北军了,宋哲武可以随意安排高志航的工作。
然后,又小心地询问宋哲武何时把东北军的飞机开走,还开玩笑般地说,如果宋哲武再不把飞机开走,他张学良可是要收保管费的。按约定,他要给宋哲武390架飞机,只是他现在没有那么多飞机了,这点还请宋哲武原谅!这要怪就得怪宋哲武自己,这俘虏抓得也太多了。’
张学良的这封电报正中宋哲武的下怀,他就等着张学良自己来说飞机的事情呢。
宋哲武从心底想要张学良的这些飞机,尤其是张学良新买的那一百架法国战斗机。
作为一个穿越者,宋哲武深知飞机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可是,他现在不能要这些飞机,如果现在跟张学良讨要飞机,以张学良的姓格是决不会赖账的,可是他和张学良的关系也就到此为止了,张学良在心里会认为他不再欠宋哲武的人情,就是东北军和东北百姓也会认为他宋哲武是为了钱才来东北的,甚至还会认为他宋哲武是在趁火打劫,这对宋哲武以后的东北方略极其不利。
宋哲武回电告诉张学良,‘近四万苏军战俘可以换390多架飞机,据他所知,东北军空军现在的飞机加到一起也不到这个数目,也就是说,东北军的所有飞机现在都是他宋哲武的了。’
接着话锋一转,又说,‘只是他现在不想要这些飞机了,他宋哲武改主意了,他想用这些飞机作学费,就以一架飞机做一人的学费,派200人到张学良的《东三省陆军航空学校》学习,其中100人学飞行,100人学习飞机构造学、发动机学、航空学等理论。另外,张学良曾经说过要给高志航陪嫁的嫁妆,这个要兑现,高志航现在是第四路军空军总队的参谋长,这个嫁妆太薄了对张少帅的面子不好看,最好给一个中队的战斗机作为高志航“嫁到”第四路军的陪嫁,这才符合张少帅的身份。’
接到宋哲武的这封电报,张学良很是感慨了一番,在张学良看来,这就是宋哲武给了他一个天大的面子,要他代培人员纯粹就是宋哲武在给他台阶下,他那200多架飞机换成大洋可是几千万,宋哲武竟然视几千万大洋如无物,其胸怀之大可见一斑,这个朋友他张学良是交定了。
至于宋哲武向他讨要一个中队的飞机给高志航做“陪嫁”,这只是宋哲武不想让他张学良太过难堪。
万分感激的张学良当即回电,代培人员可以随时到沈阳学习,一切待遇跟东北军人员一样,费用全免。给高志航的“陪嫁”,等宋哲武回涞源时,就可以让高志航来把飞机和战斗机飞行员一同带走,他不仅送飞机作嫁妆,还要送12名飞行员——
分划线——在随后的几天里,中苏谈判的条件,因为离各自的要求相距甚远,谈判陷入停顿状态。僵持了几天后,苏方更换了谈判代表,新来的苏方代表名字叫瓦伊涅罗斯,据说是从莫斯科来的。
瓦伊涅罗斯一到哈尔滨,就拿出了一份新的谈判条件,这份新的谈判条件于苏方提出的的第一份条件相比有了很大出入。新的谈判条件提出,他们可以不谈外蒙问题,也不要求东北当局归还中东路,更不再要求中方的战争赔偿。
当然,中方同样也不应要求什么赔款。他们同意东北当局用中东路的盈利作为对苏方投资的补偿,只是这个期限不能是十年,苏方认为偿付期要二十年,也就是偿付期要到50年结束。
同时,双方要无条件释放双方战俘,苏方放弃此次边境战争中占领的所有中国国土。为了避免双方再次发生边境纠纷,苏方愿意和和东北当局立即开始进行划界谈判。
苏方的这个条件,虽然对中东路的赎回要价有些高,不过张学良心里已经认可了。中东路以前虽说是双方共管,可是对于盈利如何使用,甚至是分配与否,完全是苏方说了算,中方根本就没有发言权。这两年中东路的运力大涨,可他张学良就没有看到过一分钱。现在就是按二十年分期给苏方偿付,至少张学良还可以每年得到数百万大洋的收益。
虽说要多付十年的赎款,可这些钱以前他也一分拿不到。而这个条款,可以说他不仅一分钱没出就收回了中东路,甚至他每年还要多收入数百万大洋。这样的好事,傻子才不会干呢!
张学良去电跟宋哲武商议,宋哲武很快回电,告诉张学良,苏方的退让,正说明他们现在已经坚持不住了,他们根本就无力扩大战争。所以必须要坚持十年期限,不过为了尽早完成谈判,也可以做些让步,可以把每年的偿付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七十。
至于和苏方的划界谈判,宋哲武则是坚决反对,明确告诉张学良,他张学良没有这个资格,只有中央政斧有资格和苏方谈划界问题。
当莫德惠把这份和苏方谈判条件仍有较大差距的新天款,交给瓦伊涅罗斯时,本以为双方还会有一番争持,可令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的谈判一开始,瓦伊涅罗斯就表示,苏方完全同意中方提出的新条款。
在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