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大汉风云-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薜暮⒆用牵彩谴Φ募玫模闹�
吴王突然看向刘盈:“这事,皇上准备如何处理?”
刘盈一听,说道:“自是按例法处理,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朕,定然会还堂兄和贤儿一个公道。”
吴王向刘盈一拜:“代王是皇上的亲弟弟,刘启也是皇上的亲侄子,臣与贤儿与皇上隔得远呀。”
刘盈赶紧扶起对方,说道:“堂兄,你又何苦如此,你于大汉可是肱骨之臣,是经世治国之才,你虽是朕堂兄,但,朕一直待你如亲兄弟,贤儿聪慧懂事,朕早已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堂兄,你那番话,可真叫朕寒心。”
两人又说了一阵才送吴王出宫。
两日后,代王也到了长安,以及逃向代国被碰上的刘启。
刘盈看着几年未见的弟弟,叹了口气:“弟弟知道情况了吗?吴王世子已然成了痴儿,弟弟也是有孩子的人,必能体会作为父亲面对这件事的伤痛,况且,堂兄,只有那一个儿子。弟弟准备怎么处理?”
代王看着刘盈,几年不见,当年的少年已经成为更加成熟稳重的青年人,气度内敛却更为庄重,身上散发着君王的睿智以及威压。
刘恒低下头:“犬子犯错,定然要承担这份后果,皇兄按例法处理便是。弟弟会寻遍天下名医为吴王世子诊治。”
刘盈点点头,说道:“你随朕一同去看看堂兄和贤儿吧。启儿怎样?”
刘恒眼光一闪:“那个孽子,犯下这般错误,竟然还偷偷逃走,实在是令代国蒙羞。十二岁了,竟不知友爱兄弟,残害手足。这般铁石心肠,还不觉得自己有错。哎,真令臣失望。”
刘盈迟疑了一下,说道:“不知启儿的生母窦夫人如何说,毕竟,窦夫人是母后曾经赐下的家人子,哎,汉宫也算她的娘家了,如今,启儿却在长安闹出了这样的事。朕,真的很难办。”
刘恒想到窦漪房,闭上眼睛,说道:“他母亲无意见,亦对刘启失望。”
两人一路说着来到了刘贤修养的宫殿,吴王正在里面照顾刘贤,此时的刘贤目光呆滞,行动迟缓,一点也看不出曾经的伶俐。
吴王看着自己的儿子变成此番模样,心中怜惜、后悔、痛恨之情不断翻涌。
“堂兄,臣弟向您道歉了。犬子失德,但凭堂兄处置。”刘恒向刘濞一拜。
刘濞躲开,说道:“本王可担不起。这件事自有大汉律例来解决,还请代王殿下不要打扰了贤儿修养恢复。”
刘恒没想到刘濞态度的僵硬以及直接,愣了一会儿,继而苦笑。道别后便随着刘盈离开。
刘启被判了逐出宗籍,流放滇南,那边穷山恶水,倒是……哎,总之,两个才华横溢的少年,便如此,毁了。
吴王刘濞将刘贤接走,从此,吴国与代国交恶。
三个月后,刘盈收到消息,刘启在流放的路上死于疫病。
刘启死了,刘贤痴了,代国与吴国交恶了。
但是,一切还是照常进行着。
这件事情对于刘盈的四个孩子有着不同的影响。长公主刘璃知道一切后,将自己关在寝殿三天三夜,她和刘贤是不打不相识,一年的时间,发展了不错的友谊,昔日好友变成痴儿,如何能不伤心。
刘瑜面色淡淡,似乎,这一切与他无关。
刘琅则极为自责,一连几个月消瘦了不少,又过了一段时间才恢复。
这日,刘瑾则来到宣室殿。
刘盈屏退左右,偌大的宣室殿只有父子二人。
刘瑾看着自己的父亲,说道:“父皇,刘贤与刘启那般的过节,是不是,早在您的预料内了?”
刘盈看着奏折,说道:“你父皇又不是神算子,怎么会知道呢!”
“父皇,您当初那般宠着刘贤,给他的关爱和耐心几乎比给儿臣和妹妹弟弟还多,让他日益跋扈,又抬高后来的刘启,这一切,是不是……”刘瑾有些急促的说。
刘盈抬起头,看着刘瑾:“你今天来,便是为了说这个?人死已矣,让他安息吧!”
“父王曾说,如果儿臣悟出了什么,可告诉父皇。儿臣,的确悟出了一些。您娇惯刘贤,让他目中无人,不过是在创造和等待让他跌下云端的契机罢了。儿臣明白,堂弟们虽与我们是兄弟,但,却不能把他们视为兄弟。藩王是君权的最大障碍。您要瓦解他们,却碍于对方的战功以及治世之才,只能通过其他方法,然他们交恶,无法联合,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刘瑾说道。
刘盈看着他淡淡的说:“瑾儿,你只需要记住,你有兄弟,那便是璃儿,瑜儿以及琅儿。但,他们也不能够成为阻挡皇权的存在。朕会给瑜儿他们封王,但,不会有封地。朕不希望你们重蹈这些悲剧。毕竟科举也选拔出了不错的人才,他们的能力足以治理一方。有些事,等你长大些,朕自然会告诉你。你能够有那些感悟已是不错。先下去吧。”
刘瑾告退。
刘章进入宣室殿后看到的便是帝王在桌案旁沉思。
刘章轻轻的为对方捏捏肩膀,淡淡说道:“阿盈,这次的事情,你从南巡便设计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更了~~~~好累呀~~~~明天估计会多写一些~多更几章~~~久等了~亲们~~~
62
62、再战匈奴(1) 。。。
刘章感觉手下的身躯绷紧了一下,继而放松,耳边传来刘盈有些慵懒的声音:“可能吧。”
刘章听后,顿了一下,说道:“你便,如此算计么?一殇一痴,阿盈,他们……”
“你在怪我?我其实没做什么,嗯,也许推波助澜了一下,谁人能知会发生如此悲剧呢?”刘盈说道。
“我没有怪你,只是……”刘章开口。
“只是不能认同,无法理解,因为,他们也是刘氏子孙,是我的侄子,对吗?”刘盈声音有些疲惫,“阿章,藩王各自为政,有自己的军队、政权,对于我,乃至以后的帝王都是不利的。燕王便是先例,你应该明白?想要集中君权,削藩是必然。可是,名目削藩,现在是不会成功的,我便只好用点小手段。”
“那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两个少年英才的未来便这般毁了。”刘章声音有些大。
“所以呢,你还是怪我。”刘盈叹气。
“我不怪你为了君权不择手段,只是……可以不要这么残忍吗?阿盈,你,没有内疚吗?”刘章问道。
“阿章,我从不认为你是心软之人。战场上的惨烈,你见的比我多,如若每个将军都如你今日这般悲天悯人,这仗,如何打下去?家国如何保得住。”刘盈说道。
“我自是分得清孰敌孰友。这是两件事。”刘章说道。
“于我亦然。我其实什么也没做,吴王世子成为痴儿是他自食其果,刘启流放死于疫病也算是一报还一报,代国与吴国交恶,便是结果。我内疚什么?”刘盈反问,“你是担心齐国吗?放心,只要刘襄老实……”
“够了,你何时变得如此残忍,麻木不仁?”刘章脱口而出。
“我一直是如此。我只在乎自己在乎的人以及大汉江山,其余的人,于我只有利益,没有感情。”刘盈说道。
刘章沉默,刘盈的确如此。
两人没有就这个问题继续争论,刘章依旧陪在刘盈身边,只是他日渐感受到皇权的阴暗以及皇宫的压抑。
刘盈看着刘章的睡颜说道:“你一直如此,重情义,却有些感情用事,这一点,倒是从未改变。”
三年后匈奴大军再次压境,这次,双方又开始了生死厮杀。
匈奴这次是带着新仇旧恨,旧恨便是冒顿单于以及当年大皇子之死,以及被绞杀、暴尸的匈奴人;新仇则是张戎出使西域后,西域各国与大汉的抵制匈奴的联盟。联盟的出现让匈奴人的日子没有以前那般肆意了。
对于匈奴,刘盈一直都没有放松警惕,只要有风吹草动便会具体关注,所以,此次大战爆发倒没有如上次那般措手不及。
刘盈令卫灵统羽林军与新骑兵五万大军奔赴战场,旨梁国出兵前往燕郡,齐国出兵前往代国。
燕郡那方战况虽然激烈,但一切都在卫灵以及李源的掌控之下,哪知,对方的另外十万大军直接挺近代国,打了代军和齐军一个措手不及。
战况一触即发,卫灵和梁王大军没有得到皇帝的指令,所以按兵不动,而代国告急,刘盈便下旨让吴国前去支援。
满朝文武皆以为吴王会拒绝或者推脱,但是,吴王接了旨,不仅派了军队,人数不少,还亲自去了代国。
此时再战匈奴可不是儿戏,吴王即使对代王有再大的仇恨和怨念也只能暂时放下。
刘盈下旨让卫灵与李源迅速攻打燕地附近的匈奴,并且深入大漠前往对方的老巢。
张戎出使西域并不仅仅是外联与通商,不知他使了什么渠道,得到了一张比较详尽的匈奴地图,依着这张图,刘盈决定派军前往试试,便命卫灵与李源兵分两路。
而代国那边局势依旧焦灼,匈奴不断攻城略地,还是一如既往的烧杀掳虐,所到之处,满目苍夷,均为空城。
即使有三国联军,代国还是在一个月内丢掉了一半的城池。
此次匈奴并不占城作为据点,只是自己搭建营帐,目标很明确,只为了侵略而侵略。
刘盈在宣室殿看着呈上的战报以及图纸,摸着下巴,想到:对方这次是为了复仇?
三国联军的兵力虽多,但是不精,毕竟卫灵的羽林军在西域一战便已经声名显赫,更不要提卫灵现在还统领着训练多年的新骑兵,几乎每人都配置着一匹汗血宝马,最不济的也是汗血宝马的杂交后代,新骑兵右手持锋利但轻盈的刀剑,减轻了挥动手臂时的负担,是动作更加迅速,同时还削铁如泥。左手臂上带有工部特制改良的小弩,不但轻盈,还能五连发,杀伤力也强,如是,新骑兵上战场左右手均是杀器,这样的军队自然不是吴国、代国、齐国军队所能比拟的。
因而代国的战况一再恶化,刘盈便令刘章统三万大军奔赴代国战场。
刘章领命,整装待发。
临行前,刘盈看着刘章,说道:“我本不欲你再上战场,只是,哎,那是你作为将军的职责。虽不舍,也只能那样,奔赴代国后,替我劝劝吴王吧,代国成今日之势,吴国军队没有好好配合,亦是原因。”
刘章看着刘盈说道:“我会的,只是,你在长安也要注意身体,我不希望又经历上次那般的事情。”
刘盈微微一笑,点点头。算是承诺。
卫灵与李源那边不算顺利,卫灵倒是摸到了匈奴王宫,与守卫军大战一场,接连几天的赶路奔波以及大漠百般变化的天气,令军队既疲倦又有些水土不服,虽然羽林军与新骑兵的士兵们皆是按铁血战士的规格训练的,但,这次还真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与匈奴守卫军大战一场后,便撤兵进入了与其相邻的大宛,因是大汉的附属国,所以暂时借以休整。
李源在大漠中迷路了,军队也在作战与水土不服中大量减少。最后退回燕郡。
刘盈拿着战报陷入沉思,难道,时机还不到?
半月后,卫灵率军回到燕郡。
代国那方有了刘章的支持倒是得以缓和,只是,匈奴铁骑却也不是那般好对付的,经过多年隐忍以及训练,此时的匈奴军队不是几年前那支可比拟的。
刘盈下令着皇长子刘瑾前往代国,以振军心。
已是十五岁少年的刘瑾,刘盈很期待他的表现,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只是个呆在深宫,什么也不做便继位的皇子,刘瑾虽然性格谦和,但是也极为尚武,心性坚韧,同时心思缜密,曹窋多年的教导,也令少年日复一日的更加耀眼。
刘瑾走前一夜,刘盈将对方宣入宣室殿,教导一番后将自己随身穿着的犀甲给了刘瑾。
刘瑾因是前去振奋军心,所以轻车简从,带了十个护卫,骑上最好的马便上路了,一路疾行。
对方走了大半日后,刘盈被他的婕妤告知,长公主刘璃不见了。
刘盈一阵惊讶,让曹窋宣来汉宫当日当值的侍卫,查问情况。
侍卫说道:“今日只是大皇子带了十人出宫,其他人并无可疑。”
刘盈一阵黑线,没过多久,曹窋被焦急的曹夫人给找回了家,曹窋告知刘盈,他的女儿曹妙也不见了。
曹窋很生气,这一定是曹妙撺掇曹奇干的,曹奇极为憨厚,身为大皇子的伴读,与对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而曹妙与刘璃也是极好的姐妹。如果没有曹奇从中操作,对方定然不能混入进去,连带着刘璃也离开。
为什么不怀疑刘瑾也是知情的呢?
刘盈与曹窋都极为了解刘瑾,刘瑾性格虽然谦和,却极为有原则,但凡违反他原则的事,他必定不会答应。可以做的事情,自然会做,要做到最好,但是,不可以做的事情定然不会给予任何一点机会。刘瑾向来疼爱弟妹,定然不会贸然带着自己的妹妹奔赴战场,更何况,此等事情岂是儿戏,刘璃她们必然瞒着刘瑾了。
而偷偷混入侍卫中,如此顺利,连刘瑾都没有看出端倪,必然不会仅仅是曹家儿女与刘璃能做到的,偷偷帮忙的定然还有刘瑜。
说到刘瑜,刘盈有点头疼,这孩子什么都好,还特别精通奇门八卦类的东西,不仅学了张辟疆一手的好医术,连毒术都有所研究,刘盈见他年少有才,也乐得让他从长安太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工部,对方没有让他失望,更加令刘盈惊奇的是,刘瑜还研究了易容。
刘盈当初听着张辟疆和刘瑜声色并茂的解说,当场咋舌,我去,这是武侠么?还易容?
今日刘璃等人顺利混进侍卫,不仅仅是曹奇的相助,更有刘瑜的手笔。
刘盈又好气又好笑,四个孩子刘瑾和刘璃尚武,其中以刘璃为最,十五岁的女孩子再过一两年便是出嫁的年纪,却对习武的热爱一年比一年热忱,那水蛇鞭从不离身,不仅使得一手好鞭术,刀剑舞的也相当精彩。还自己训练了一只十人组成的侍女军,每个女孩儿都有不错的身手。
刘盈听说她晚上睡觉还要抱着自己心爱的长鞭,开玩笑道:“再过一年,璃儿便要大婚了,如此尚武,难不成璃儿也要求自己的夫婿也是武道中的强中手,然后还要将自己的十人侍女军每人配上刀剑,就那么在自己的闺房前站出一个阵势,未来夫婿赢了她们,才能进房?哈哈!”刘盈说这话这是一时玩笑。
没想到刘璃想了想,说道:“如此甚好,多谢父皇提点了!”
“……”你以为自己是孙尚香吗?刘盈黑线。
对于刘璃随着刘瑾去了代国战场,刘盈倒不如曹窋那般生气和担心,自己的孩子,自己还是清楚的。既然喜欢,便去吧,刘璃倒也不是个闹事的性子。有个尚武的公主,出个女将军倒也是个美谈!哈哈~刘盈自己脑补的很欣喜。
却不知,自己此时的一个决定和放纵,让他后悔了多年。
作者有话要说:~~~更了~呵呵~~~再过几章就要完结哦~~~恩恩~作者扭曲了~可能,要开虐了~咳咳~~~顶锅盖逃走~
63
63、再战匈奴(2) 。。。
刘瑾一行十人马不停蹄的赶路,一天一夜后,刘瑾才进入驿站休整。
常年习武,刘璃感觉还好,但是,曹妙就有点不行了。
刘瑾与曹奇两人单独一间房,其余人除了轮流守夜便也是两人一间。
曹奇偷偷的溜进了妹妹的房间,看着面色有些发白的疲惫的妹妹,心里有些心疼,有些后悔。
“早让你不要来了,不听话吧。现在有些难受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