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书-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背厥伪,崇厥诚。勿愆勿忘,一乎三代之彝典,归于道德仁义,用保我祖宗之丕

命。荷天之休,克绥我万方,永康我黎庶。戒之哉!戒之哉!朕言之不再。”

柱国泰洎庶僚百辟拜手稽首曰:“‘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惟三

五之王,率繇此道,用臻于刑措。自时厥后,历千载而未闻。惟帝念功,将反叔

世,逖致于雍。庸锡降丕命于我群臣。博哉王言,非言之难,行之实难。罔不有

初,鲜克有终。《商书》曰:‘终始惟一,德乃日新。’惟帝敬厥始,慎厥终,

以跻日新之德,则我群臣,敢不夙夜对扬休哉。惟兹大谊,未光于四表,以迈种

德,俾九域幽遐,咸昭奉元后之明训,率迁于道,永膺无疆之休。”

帝曰:“钦哉。”

自是之后,文笔皆依此体。

绰性俭素,不治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

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太祖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太祖或出游,常

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已。绰尝谓治国之道,

当爱民如慈父,训民如严师。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

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太祖痛惜之,哀动左右。

及将葬,乃谓公卿等曰:“苏尚书平生谦退,敦尚俭约。吾欲全其素志,便恐悠

悠之徒,有所未达;如其厚加赠谥,又乖宿昔相知之道。进退惟谷,孤有疑焉。”

尚书令史麻瑶越次而进曰:“昔晏子,齐之贤大夫,一狐裘三十年。及其死也,

遗车一乘。齐侯不夺其志。绰既操履清白,谦挹自居,愚谓宜从俭约,以彰其美。”

太祖称善,因荐瑶于朝廷。及绰归葬武功,唯载以布车一乘。太祖与群公,皆步

送出同州郭门外。太祖亲于车后酹酒而言曰:“尚书平生为事,妻子兄弟不知者,

吾皆知之。惟尔知吾心,吾知尔意。方欲共定天下,不幸遂舍我去,奈何!”因

举声恸哭,不觉失卮于手。至葬日,又遣使祭以太牢,太祖自为其文。

绰又著《佛性论》、《七经论》,并行于世。明帝二年,以绰配享太祖庙庭。

子威嗣。

威少有父风,袭爵美阳伯。娶晋公护女新兴公主,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进爵怀道县公。建德初,稍迁御伯下大夫。大象末,开府仪同大将军。

隋开皇初,以绰著名前代,乃下诏曰:“昔汉高钦无忌之义,魏武挹子干之

风,前代名贤,后王斯重。魏故度支尚书、美阳伯苏绰,文雅政事,遗迹可称。

展力前王;垂声著绩。宜开土宇,用旌善人。”于是追封邳国公,邑二千户。

绰弟椿,字令钦。性廉慎,沉勇有决断。正光中,关右贼乱,椿应募讨之,

授荡寇将军。累功迁奉朝请、厉威将军、中散大夫,赐爵美阳子,加都督、持节、

平西将军、太中大夫。大统初,拜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赐姓贺兰氏。四年,

出为武都郡守。改授西夏州长史,除帅都督,行弘农郡事。

椿当官强济,特为太祖所知。十四年,置当州乡帅,自非乡望允当众心,不

得预焉。乃令驿追椿领乡兵。其年,破盘头氐有功,除散骑常侍,加大都督。十

六年,征随郡,军还,除武功郡守。既为本邑,以清俭自居,小大之政,必尽忠

恕。寻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爵为侯。武成二年,进位骠骑大将

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保定三年,卒。子植嗣。

史臣曰:《书》云:“惟后非贤弗乂,惟贤非后罔食”。是以知人则哲,有

国之所先;用之则行,为下之常道。若乃庖厨、胥靡、种德、微管之臣,罕闻于

世;黜鲁、逐荆、抱关、执戟之士,无乏于时。斯固《典》、《谟》所以昭则,

《风》、《雅》所以兴刺也。诚能监前事之得丧,劳虚己于吐握,其知贤也必用,

其授爵也勿疑,则舜、禹、汤、武之德可连衡矣,稷、契、伊、吕之流可比肩矣。

太祖提剑而起,百度草创。施约法之制于竞逐之辰,修治定之礼于鼎峙之日。终

能斫雕为朴,变奢从俭,风化既被,而下肃上尊;疆场屡扰,而内亲外附。斯盖

苏令绰之力也。名冠当时,庆流后嗣,宜哉。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六

◎卢辩

卢辩,字景宣,范阳涿人。累世儒学。父靖,太常丞。辩少好学,博通经籍。

举秀才,为太学博士。以《大戴礼》未有解诂,辩乃注之。其兄景裕为当时硕儒,

谓辩曰:“昔侍中注《小戴》,今尔注《大戴》,庶纂前修矣。”

及帝入关,事起仓卒,辩不及至家,单马而从。或问辩曰:“得辞家不?”

辩曰:“门外之治,以义断恩,复何辞也。”孝武至长安,授给事黄门侍郎,领

著作。太祖以辩有儒术,甚礼之,朝廷大议,常召顾问。赵青雀之乱,魏太子出

居渭北。辩时随从,亦不告家人。其执志敢决,皆此类也。寻除太常卿、太子少

傅。魏太子及诸王等,皆行束修之礼,受业于辩。进爵范阳公,转少师。

自魏末离乱,孝武西迁,朝章礼度,湮坠咸尽。辩因时制宜,皆合轨度。性

强记默契,能断大事。凡所创制,处之不疑。累迁尚书右仆射。世宗即位,进位

大将军。帝尝与诸公幸其第,儒者荣之。出为宜州刺史。薨,配食太祖庙庭。子

慎。

初,太祖欲行《周官》,命苏绰专掌其事。未几而绰卒,乃令辩成之。于是

依《周礼》建六官,置公、卿、大夫、士,并撰次朝仪,车服器用,多依古礼,

革汉、魏之法。事并施行。今录辩所述六官著之于篇。天官府管冢宰等众职,地

官府领司徒等众职,春官府领宗伯等众职,夏官府领司马等众职,秋官府领司寇

等众职,冬官府领司空等众职。史虽具载,文多不录。

辩所述六官,太祖以魏恭帝三年始命行之。自兹厥后,世有损益。宣帝嗣位,

事不师古,官员班品,随意变革。至如初置四辅官,及六府诸司复置中大夫,并

御正、内史增置上大夫等,则载于外史。余则朝出夕改,莫能详录。于时虽行

《周礼》,其内外众职,又兼用秦汉等官。今略举其名号及命数,附之于左。其

纪传内更有余官而于此不载者,亦史阙文也。

柱国大将军,大将军。右正九命。

骠骑、车骑等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牧。右九命。

骠骑、车骑等将军,左、右光禄大夫,户三万以上州刺史。右正八命。

征东、征西、征南、征北、中军、镇军、抚军等将军,左、右金紫光禄大夫,

大都督,户二万以上州刺史,京兆尹。右八命。

平东、平西、平南、平北、前、后将军,左、右将军,左、右银青光禄大夫,

帅都督,户一万以上州刺史,柱国大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右正七命。

冠军、辅国等将军,太中、中散等大夫,都督,户五千以上州刺史,户一万

五千以上郡守。右七命。

镇远、建忠等将军,谏议、诚议等大夫,别将,开府长史、司马、司录,户

不满五千以下州刺史,户一万以上郡守,大呼药。右正六命。

中坚、宁朔等将军;左、右中郎将;仪同府、正八命州长史,司马,司录;

户五千以上郡守;小呼药。右六命。

宁远、扬烈等将军;左、右员外常侍;统军;骠骑车骑府、八命州长史,司

马,司录;柱国大将军府中郎掾属;户一千以上郡守;长安、万年县令。右正五

命。

伏波、轻车等将军;奉车、奉骑等都尉;四征中镇抚军府、正七命州长史,

司马,司录;开府府中郎掾属;户不满千以下郡守;户七千以上县令;正八命州

呼药。右五命。

宣威、明威等将军;武贲、冗从等给事;仪同府中郎掾属;柱国大将军府列

曹参军;四平前后左右将军府、七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正八命州别驾;户四

千以上县令;八命州呼药。右正四命。

襄威、厉威将军;给事中;奉朝请;军主;开府列曹参军;冠军辅国府、正

六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正七命州别驾;正八命州治中;七命郡丞;户二千以

上县令;正七命州呼药。右四命。

威烈、讨寇将军,左、右员外侍郎,幢主,仪同府、正八命州列曹参军,柱

国府参军。镇远建忠中坚宁朔府长史、司马,正六命州别驾,正七命州治中,正

六命郡丞,户五百以上县令,七命州呼药。右正三命。

荡寇、荡难将军,武骑常侍、侍郎,开府府参军,骠骑车骑府、八命州列曹

参军,宁远扬烈伏波轻车府长史,正六命州治中,六命郡丞,户不满五百以下县

令,戍主,正六命州呼药。右三命。

殄寇、殄难将军,强弩、积弩司马,四征中镇抚军府、正七命州列曹参军,

正五命郡丞。右正二命。

扫寇、扫难将军,武骑、武威司马,四平前后左右府、七命州列曹参军,戍

副,五命郡丞。右二命。

旷野、横野将军,殿中、员外二司马,冠军辅国府、正六命州列曹参军。右

正一命。

武威、武牙将军,淮海、山林二都尉,镇远建忠中坚宁朔宁远扬烈伏波轻车

府列曹参军。右一命。

周制:封郡县五等爵者,皆加开国;授柱国大将军、开府、仪同者,并加使

侍节、大都督;其开府又加骠骑大将军、侍中;其仪同又加车骑大将军、散骑常

侍;其授总管刺史,则加使持节、诸军事。以此为常。大象元年,诏总管刺史及

行兵者,加持节,余悉罢之。建德四年,增置上柱国大将军,改仪同三司为仪同

大将军。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李贤(子端弟远)远子植基

李贤,字贤和,其先陇西成纪人也。曾祖富,魏太武时以子都督讨两山屠各

殁于阵,赠宁西将军、陇西郡守。祖斌,袭领父兵,镇于高平,因家焉。父文保,

早卒。魏大统末,以贤兄弟著勋,追赠泾原东秦三州刺史、司空。

贤幼有志节,不妄举动。尝出游,遇一老人,须眉皓白,谓之曰:“我年八

十,观士多矣,未有如卿者。必为台牧,卿其勉之。”九岁,从师受业,略观大

旨而已,不寻章句。或谓之曰:“学不精勤,不如不学。”贤曰:“夫人各有志,

贤岂能强学待问,领徒授业耶!唯当粗闻教义,补己不足。至如忠孝之道,实铭

之于心。”问者惭服。年十四,遭父丧,抚训诸弟,友爱甚笃。

魏永安中,万俟丑奴据岐、泾等诸州反叛,魏孝庄遣尔朱天光率兵击破之。

其党万俟道洛、费连少浑犹据原州,未知丑奴已败。天光遣使造贤,令密图道洛。

天光率兵续进。会贼党万俟阿宝战败逃还,私告贤曰:“丑奴已败,王师行至此。

阿宝以性命相投,愿能存济。”贤因令阿宝伪为丑奴使,绐道洛等曰:“今已破

台军,须与公计事,令阿宝权守原州,公宜速往。”道洛等信之,是日便发。既

出而天光至,遂克原州。道洛乃将麾下六千人奔于牵屯山。天光见贤曰:“道洛

之出,子之力也。”贤又率乡人出马千匹以助军,天光大悦。时原州亢旱,天光

以乏水草,乃退舍城东五十里,牧马息兵。令都督长孙邪利行原州事,以贤为主

簿。道洛复乘虚忽至。时贼党千余人在城中,密为内应,引道洛入城,遂杀邪利。

贤复率乡人殊死拒战,道洛乃退走。又有贼帅达符显围逼州城,昼夜攻战,屡被

摧衄。贤间道赴雍州,诣天光请援。天光许之,贤乃返。而贼营垒四合,无因入

城。候日向夕,乃伪负薪,与贼樵采者俱得至城下。城中垂布引之,贼众方觉,

乃弓弩乱发。射之不中,遂得入城,告以大军将至。贼闻之,便即散走。累迁威

烈将军、殿中将军、高平令。

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太祖西征。贤与其弟远、穆等密应侯莫陈崇。以功

授都督,仍守原州。及大军将至秦州,悦弃城走。太祖令兄子导勒兵追之,以贤

为前驱。转战四百余里,至牵屯山及之,悦自刭于阵。贤亦被重疮,马中流矢。

太祖嘉之,赏奴婢、布帛及杂畜等,授持节、抚军大将军、都督。

魏孝武西迁,太祖令贤率骑兵迎卫。时山东之众,多欲逃归。帝乃令贤以精

骑三百为殿,众皆惮之,莫敢亡叛。封下封县公,邑一千户。俄授左都督、安东

将军,还镇原州。

大统二年,州民豆卢狼害都督大野树儿等,据州城反。贤乃招集豪杰与之谋

曰:“贼起仓卒,便诛二将,其势虽盛,其志已骄。然其政令莫施,唯以残剥为

业。夫以羁旅之贼,而驭乌合之众,势自离解。今若从中击之,贼必丧胆。如吾

计者,指日取之。”众皆从焉。贤乃率敢死士三百人,分为两道,乘夜鼓噪而出。

群贼大惊,一战而败。狼乃斩关遁走。贤轻与三骑追斩之。迁原州长史,寻行原

州事。

四年,莫折后炽连结贼党,所在寇掠。贤率乡兵与行泾州事史宁讨之。后炽

列阵以待。贤谓宁曰:“贼聚结岁久,徒众甚多,数州之人,皆为其用。我若总

一阵并力击之,彼既同恶相济,理必总萃于我。其势不分,众寡莫敌。我便救尾,

无以制之。今若令诸军分为数队,多设旗鼓,掎角而前,以胁诸栅。公别统精兵,

直指后炽,按甲而待,莫与交锋。后炽欲前,则惮公之锐。诸栅欲出,则惧我疑

兵。令其进不得战,退不得走,以候其懈,击之必破。后炽一败,则众栅不攻自

拔矣。”宁不从,屡战频北。贤乃率数百骑径掩后炽营,收其妻子、僮隶五百余

人,并辎重等。属后炽与宁战胜,方欲追奔,忽闻贤至,乃弃宁与贤接战。贤手

斩十余级,生获六人,贼遂大败。后炽单骑遁走。师还,以功赏奴婢四十口,杂

畜数百头。

八年,授原州刺史。贤虽少从戎旅,而颇闲政事,抚导乡里,甚得民和。十

二年,随独孤信征凉州,平之。又抚慰张掖等五郡而还。俄而茹茹围逼州城,剽

掠居民,驱拥畜牧。贤欲出战,大都督王德犹豫未决。贤固请,德乃从之。贤勒

兵将出,贼密知之,乃引军退。贤因率骑士追击,斩二百余级,捕虏百余人,获

驼马牛羊二万头,财物不可胜计。所掠之人,还得安堵。加授使持节、车骑大将

军、仪同三司。

十六年,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太祖之奉魏太子西巡也,至原州,

遂幸贤第,让齿而坐,行乡饮酒礼焉。其后,太祖又至原州,令贤乘辂,备仪服,

以诸侯会遇礼相见。然后幸贤弟,欢宴终日。凡是亲族,颁赐有差。

魏恭帝元年,进爵河西郡公,增邑通前二千户。后以弟子植被诛,贤坐除名。

俄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时荆州群蛮反,开府潘招讨之。令贤与贺

若敦率骑士七千,别道邀截,击蛮帅文子荣,大破之。遂于平州北筑汶阳城以镇

之。寻治郢州刺史。时以巴、湘初附,诏贤总监诸军,略定,乃迁江夏民二千余

户以实安州,并筑甑山城而还。保定二年,诏复贤官爵,仍授瓜州刺史。

高祖及齐王宪之在襁褓也,以避忌,不利居宫中。太祖令于贤家处之,六载

乃还宫。因赐贤妻吴姓宇文氏,养为侄女,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