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书-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台吏部郎中、开府掾。寻除雍州别驾。

大统初,加车骑将军,俄迁卫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从太祖东讨,为行台左

丞。时初复河东,以本官兼盐池都将。四年,东魏攻正平郡,陷之,遂欲经略盐

池,庆之守御有备,乃引军退。河桥之役,大军不利,河北守令弃城走,庆之独

因盐池,抗拒强敌。时论称其仁勇。六年,行河东郡事。九年,入为丞相府右长

史,兼给事黄门侍郎,除度支尚书。复行河东郡事。迁通直散骑常侍、南荆州刺

史,加仪同三司。

庆之位遇虽隆,而率性俭素,车马衣服,亦不尚华侈。志量淹和,有儒者风

度。特为当时所重。又以其经明行修,令与卢诞等教授诸王。魏废帝二年,拜秘

书监。寻卒于位。子加陵,主寝上士。庆之族子昂。

昂字进君。年数岁,便有成人志行。有善相人者,谓其父仲略曰:“公家虽

世载冠冕,然名德富贵,莫有及此儿者。”仲略亦重昂志气,深以为然。年十八,

侯景辟为行台郎中,加镇远将军。景后来附,昂遂入朝。除丞相府行参军。大统

十四年,追论归朝之勋,封襄城县男,邑二百户,转丞相府田曹参军。

及尉迟迥伐蜀,昂占募从军。蜀平,以功授辅国将军,都督。迥仍表昂为龙

州长史,领龙安郡事。州带山谷,旧俗生梗。昂威惠洽著,吏民畏而爱之。成都

一方之会,风俗舛杂。迥以昂达于从政,复表昂行成都令。昂到县,即与诸生祭

文翁学堂,因共欢宴。谓诸生曰:“子孝臣忠,师严友信,立身之要,如斯而已。

若不事斯语,何以成名。各宜自勉,克成令誉。”昂言切理至,诸生等并深感悟,

归而告其父老曰:“辛君教诫如此,不可违之。”于是井邑肃然,咸从其化。迁

梓潼郡守,进位帅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六官建,入为司隶上士,袭爵繁昌县

公。

世宗初,授天官府上士,加大都督。武成二年,授小职方下大夫,治小兵部。

保定二年,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转小吏部。四年,大军东讨,昂与大将军

权景宣下豫州,以功赏布帛二百匹。

时益州殷阜,军国所资。经涂艰险,每苦劫盗。诏昂使于梁、益,军民之务,

皆委决焉。昂抚导荒梗,安置城镇,数年之中,颇得宁静。天和初,陆腾讨信州

群蛮,历时未克。高祖诏昂使于通、渠等诸州运粮馈之。时临、信、楚、合等诸

州民庶,亦多从逆。昂谕以祸福,赴者如归。乃令老弱负粮,壮夫拒战,咸愿为

用,莫有怨者。使还,属巴州万荣郡民反叛,攻围郡城,遏绝山路。昂谓其同侣

曰:“凶狡狂悖,一至于此!若待上闻,或淹旬月,孤城无援,必沦寇党。欲救

近溺,宁暇远求越人。苟利百姓,专之可也。”于是遂募开、通二州,得三千人,

倍道兼行,出其不意。又令其众皆作中国歌,直趣贼垒。贼既不以为虞,谓有大

军赴救,于是望风瓦解,郡境获宁。朝廷嘉其权以济事,诏梁州总管、杞国公亮

即于军中赏昂奴婢二十口、缯彩四百匹。亮又以昂威信布于宕渠,遂表为渠州刺

史。俄转通州刺史。昂推诚布信,甚得夷獠欢心。秩满还京,首领皆随昂诣阙朝

觐。以昂化洽夷华,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时晋公护执政,昂稍被护亲待,高祖以是颇衔之。及护诛,加之捶楚,因此

遂卒。

昂族人仲景,好学,有雅量。其高祖钦,后赵吏部尚书、雍州刺史,子孙因

家焉。父欢,魏陇州刺史、朱阳公。仲景年十八,举文学,对策高第。拜司空府

主簿,迁员外散骑侍郎。建德中,位至内史下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卒于官。子

衡。

王子直,字孝正,京兆杜陵人也。世为郡右族。父琳,州主簿、东雍州长史。

子直性节俭,有干能。魏正光中,州辟主簿,起家奉朝请。除太尉府水曹行参军,

加明威将军。时梁人围寿春,临淮王元彧率军赴援,子直以本官参彧军事。与梁

人战,斩其军主夏侯景超,梁人乃退。淮南民庶因兵寇之后,犹聚为盗。彧令子

直招抚之,旬日之间,咸来复业,自合肥以北,安堵如旧。永安初,拜员外散骑

常侍、鸿胪少卿。普泰初,进后军将军、太中大夫。贺拔岳入关,以子直为开府

主簿,迁行台郎中。魏孝武西迁,封山北县男,邑二百户。

大统初,汉炽屠各阻兵于南山,与陇东屠各共为唇齿。太祖令子直率泾州步

骑五千讨破之,南山平。太祖嘉之,赐书劳问。除尚书左外兵郎中。三年,进车

骑将军,兼中书舍人。四年,从太祖解洛阳围,经河桥战,兼尚书左丞,出为秦

州总管府司马。时凉州刺史宇文仲和据州逆命,子直从陇右大都督独孤信讨平之。

复入为大行台郎中,兼丞相府记室。吐谷浑寇西平,以子直兼尚书兵部郎中,出

陇右经略之,大破浑众于长宁川,浑贼遁走。十五年,进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

除太子中庶子,领齐王友。寻行冯翊郡事。十六年,魏齐王廓出牧秦陇,复以子

直为秦州别驾,仍领王友。随、陆初平,授安州长史,领别驾,加帅都督。转并

州长史。

魏废帝元年,拜使持节、大都督,行瓜州事。子直性清静,务以德政化民,

西土悦附。魏恭帝初,征拜黄门侍郎。卒于位。子宣礼,柱国府参军事。

杜杲,字子晖,京兆杜陵人也。祖建,魏辅国将军,赠豫州刺史。父皎,仪

同三司、武都郡守。杲学涉经史,有当世干略。其族父瓒,清贞有识鉴,深器重

之。常曰:“吾家千里驹也。”瓒时仕魏为黄门侍郎,兼度支尚书、卫大将军、

西道行台、尚孝武妹新丰公主,因荐之于朝廷。永熙三年,起家奉朝请,累迁辅

国将军、成州长史、汉阳郡守。世宗初,转修城郡守。属凤州人仇周贡等构乱,

攻逼修城,杲信洽于民,部内遂无叛者。寻而开府赵昶诸军进讨,杲率郡兵与昶

合势,遂破平之。入为司会上士。

初,陈文帝弟安成王顼为质于梁,及江陵平,顼随例迁长安。陈人请之,太

祖许而未遣。至是,帝欲归之,命杲使焉。陈文帝大悦,即遣使报聘,并赂黔中

数州之地。仍请画野分疆,永敦邻好。以杲奉使称旨,进授都督,治小御伯,更

往分界焉。陈人于是以鲁山归我。帝乃拜顼柱国大将军,诏杲送之还国。陈文帝

谓杲曰:“家弟今蒙礼遣,实是周朝之惠。然不还彼鲁山,亦恐未能及此。”杲

答曰:“安成之在关中,乃咸阳一布衣耳。然是陈之介弟,其价岂止一城。本朝

亲睦九族,恕己及物,上遵太祖遗旨,下思继好之义。所以发德音者,盖为此也。

若知止侔鲁山,固当不贪一镇。况鲁山梁之旧地,梁即本朝蕃臣,若以始未言之,

鲁山自合归国。云以寻常之土,易己骨肉之亲,使臣犹谓不可,何以闻诸朝廷。”

陈文帝惭恧久之,乃曰:“前言戏之耳。”自是接遇有加常礼。及杲还,命引升

殿,亲降御座,执手以别。朝廷嘉之,授大都督、小载师下大夫,治小纳言,复

聘于陈。中山公训为蒲州总管,以杲为府司马、州治中,兼知州府事。加使持节、

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及华皎来附,诏令卫公直督元定等援之。与陈人交战,我师不利,元定等并

没。自是,连兵不息,东南骚动。高祖患之,乃授杲御正中大夫,使于陈,论保

境息民之意。陈宣帝遣其黄门侍郎徐陵谓杲曰:“两国通好,本欲救患分灾,彼

朝受我叛人,何也?”杲答曰:“陈主昔在本朝,非慕义而至,上授以柱国,位

极人臣,子女玉帛,备礼将送,遂主社稷,孰谓非恩。郝烈之徒,边民狂狡,曾

未报德,而先纳之。今受华氏,正是相报。过自彼始,岂在本朝。”陵曰:“彼

纳华皎,志图吞噬。此受郝烈,容之而已。且华皎方州列将,窃邑叛亡。郝烈一

百许户,脱身逃窜。大小有异,岂得同年而语乎?”杲曰:“大小虽殊,受降一

也。若论先后,本朝无失。”陵曰:“周朝送主上还国,既以为恩;卫公共元定

渡江,孰云非怨。计恩之与怨,亦足相埒。”杲曰:“元定等兵败身囚,其怨已

灭。陈主负扆冯玉,其恩犹在。且怨繇彼国,恩起本朝,以怨酬恩,未之闻也。”

陵乃笑而不答。杲因谓之曰:“今三方鼎立,各图进取,苟有衅隙,实启敌心。

本朝与陈,日敦邻睦,輶轩往返,积有岁年。比为疆场之事,遂为仇敌,构怨连

兵,略无宁岁,鹬蚌狗兔,势不俱全。若使齐寇乘之,则彼此危矣。孰与心忿悔

祸,迁虑改图,陈国息争桑之心,本朝弘灌瓜之义,张旃拭玉,修好如初,共为

掎角,以取齐氏。非唯两主之庆,实亦兆庶赖之。”陵具以闻,陈宣帝许之。遂

遣使来聘。

武帝建德初,为司城中大夫,使于陈。陈宣帝谓杲曰:“长湖公军人等虽筑

馆处之,然恐不能无北风之恋。王褒、庾信之徒既羁旅关中,亦当有南枝之思耳。”

杲揣陈宣意,欲以元定军将士易王褒等。乃答之曰:“长湖总戎失律,临难苟免,

既不死节,安用以为。且犹牛之一毛,何能损益。本朝之议,初未及此。”陈宣

帝乃止。及杲还至石头,又遣谓之曰:“若欲合从,共图齐氏,能以樊、邓见与,

方可表信。”杲答曰:“合从图齐,岂唯弊邑之利。必须城镇,宜待之于齐。先

索汉南,使者不敢闻命。还,除司仓中大夫。

后四年,迁温州刺史,赐爵义兴县伯。大象元年,征拜御正中大夫,复使于

陈。二年,除申州刺史,加开府仪同大将军,进爵为侯,邑一千三百户。除同州

司会。隋开皇元年,以杲为同州总监,进爵为公。俄迁工部尚书。二年,除西南

道行台兵部尚书。寻以疾卒。子运,大象末,宣纳上士。杲兄长晖,位至仪同三

司。

史臣曰:韦、辛、皇甫之徒,并关右之旧族也。或纡组登朝,获当官之誉;

或张旃出境,有专对之才。既茂国猷,克隆家业。美矣夫!

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二

○尉迟运王轨宇文神举宇文孝伯颜之仪(乐运)

尉迟运,大司空、吴国公纲之子也。少强济,志在立功。魏大统十六年,以

父勋封安喜县侯,邑一千户。孝闵帝践阼,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俄而帝废,朝议欲尊立世宗,乃令运奉迎于岐州。以预定策勋,进爵周城县公,

增邑五百户。保定元年,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三年,从杨忠攻齐之并

州,以功别封第二子端保城县侯,邑一千户。四年,出为陇州刺史。地带汧、渭,

民俗难治。运垂情抚纳,甚得时誉。天和五年,入为小右武伯。六年,迁左武伯

中大夫。寻加军司马,武伯如故。运既职兼文武,甚见委任。齐将斛律明月寇汾

北,运从齐公宪御之,攻拔其伏龙城。进爵广业郡公,增邑八百户。

建德元年,授右侍伯,转右司卫。时宣帝在东宫,亲狎谄佞,数有罪失。高

祖于朝臣内选忠谅鲠正者以匡弼之。于是以运为右宫正。三年,帝幸云阳宫,又

令运以本官兼司武,与长孙览辅皇太子居守。俄而卫刺王直作乱,率其党袭肃章

门。览惧,走行在所。运时偶在门中,直兵奄至,不暇命左右,乃手自阖门。直

党与运争门,斫伤运手指,仅而得闭。直既不得入,乃纵火烧门。运惧火尽,直

党得进,乃取宫中材木及床等以益火,更以膏油灌之,火势转炽。久之,直不得

进,乃退。运率留守兵,因其退以击之,直大败而走。是日微运,宫中已不守矣。

高祖嘉之,授大将军,赐以直田宅、妓乐、金帛、车马及什物等,不可胜数。

四年,出为同州、蒲津、潼关等六防诸军事、同州刺史。高祖将伐齐,召运

参议。东夏底定,颇有力焉。五年,拜柱国,进爵卢国公,邑五千户。宣政元年,

转司武上大夫,总宿卫军事。高祖崩于云阳宫,秘未发丧,运总侍卫兵还京师。

宣帝即位,授上柱国。运之为宫正也,数进谏于帝。帝不能纳,反疏忌之。

时运又与王轨、宇文孝伯等皆为高祖所亲待,轨屡言帝失于高祖。帝谓运预其事,

愈更衔之。及轨被诛,运惧及于祸,问计于宇文孝伯。语在《孝伯传》。寻而得

出为秦州总管,秦渭等六州诸军事、秦州刺史。然运至州,犹惧不免。大象元年

二月,遂以忧薨于州,时年四十一。赠大后丞、秦渭河鄯成洮文等七州诸军事、

秦州刺史。谥曰中。子靖嗣。大象末,仪同大将军。

王轨,太原祁人也,小名沙门,汉司徒允之后。世为州郡冠族。累叶仕魏,

赐姓乌丸氏。父光,少雄武,有将帅才略。每从征讨,频有战功。太祖知其勇决,

遇之甚厚。位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平原县公。

轨性质直,慷慨有远量。临事强正,人不敢干。起家事辅城公。及高祖即位,

授前侍下士。俄转左侍上士,颇被识顾。累迁内史上士、内史下大夫,加授仪同

三司。自此亲遇弥重,遂处腹心之任。时晋公护专政,高祖密欲图之。以轨沉毅

有识度,堪属以大事,遂问以可否。轨赞成之。

建德初,转内史中大夫,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又拜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封上

黄县公,邑一千户,军国之政,皆参预焉。五年,高祖总戎东伐,六军围晋州。

刺史崔景嵩守城北面,夜中密遣送款。诏令轨率众应之,未明,士皆登城鼓噪。

齐人骇惧,因即退走。遂克晋州,擒其城主特进、海昌王尉相贵,俘甲士八千人。

于是遂从平并、邺。以功进位上大将军,进爵郯国公,邑三千户。

及陈将吴明彻入寇吕梁,徐州总管梁士彦频与战不利,乃退保州城,不敢复

出。明彻遂堰清水以灌之,列船舰于城下,以图攻取。诏以轨为行军总管,率诸

军赴救。轨潜于清水入淮口,多竖大木,以铁锁贯车轮,横截水流,以断其船路。

方欲密决其堰以毙之,明彻知之,惧,乃破堰遽退,冀乘决水之势,以得入淮。

比至清口,川流已阔,水势亦衰,船舰并碍于车轮,不复得过。轨因率兵围而蹙

之。唯有骑将萧摩诃以二千骑先走,得免。明彻及将士三万余人,并器械辎重,

并就俘获。陈之锐卒,于是歼焉。高祖嘉之,进位柱国,仍拜徐州总管、七州十

五镇诸军事。轨性严重,多谋略,兼有吕梁之捷,威振敌境。陈人甚惮之。

宣帝之征吐谷浑也,高祖令轨与宇文孝伯并从,军中进取,皆委轨等,帝仰

成而已。时宫尹郑译、王端等并得幸帝。帝在军中,颇有失德,译等皆预焉。军

还,轨等言之于高祖。高祖大怒,乃挞帝,除译等名,仍加捶楚。帝因此大衔之。

轨又尝与小内史贺若弼言及此事,且言皇太子必不克负荷。弼深以为然,劝轨陈

之。轨后因侍坐,乃谓高祖曰:“皇太子仁孝无闻,复多凉德,恐不了陛下家事。

愚臣短暗,不足以论是非。陛下恒以贺若弼有文武奇才,识度宏远,而弼比每对

臣,深以此事为虑。”高祖召弼问之。弼乃诡对曰:“皇太子养德春宫,未闻有

过。未审陛下,何从得闻此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