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逐鹿记-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涿窬浚暇梗谡庵痪又校H沃鞴俚慕旒负跞鲎孕畚溆�
当然也不是说这一千人全是如此,还是有一部分下层士卒来自流民,经过严格训练的时间还不长,如非如此,在刚才的那一轮攻击中,长芦卫所就已告破了。
攻上这段城墙的那一小队士卒就全是来自雄武营的精锐,因此,他们爬上城楼后
能轻易地将守军杀光和驱散。
在这一轮攻击中,于弄仁将他所有的兵力都投了进来,连一点预备队都没有保留,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在天黑之前破城。
李靖冲入敌军的重围之中,仗着娴熟的刀法,瞬间砍翻几人,一时之间,所向披靡,无可抵挡。
然而,眼前这批人并非才上战阵的初哥,他们并没有被李靖的声势吓到,而是迅速排好阵型。将李靖包围起来。使他不得寸进一步。
在那些人身后,敌军正不断地从架好的云梯爬上城楼。
李靖左冲右突,杀了几个人。自己地身上也平添了几处伤口,然而,他面前地敌人却越来越多,让他很有点无处使力的感觉。
—
密集的长枪不断地刺将过来,当李靖将它们格挡开来,横刀又夹杂着凌厉地寒风破空而来。让他避无可避。
李靖不得不向后退去,背靠着冰冷的城墙,抵挡着敌人的攻势,就算是在敌人的合围之中,他仍时不时有所斩获,只是,他无力将敌人驱赶下城楼了,只能目视越来越多的敌军爬上城楼。
还好。在最关键的时刻,他地亲卫们终于冲了上来,与他并肩作战,将敌人阻挡在这段城墙上。敌人想向城墙的另一端杀去,那里却被许多沙石和鹿等障碍物堵塞住了。李靖在每一段城墙上都放置了不少障碍物,一旦某段城墙被攻破,相邻的守军就会将那些障碍物推倒,割断相互之间的联系。
若要移开这些障碍物,敌军需要花一定的时间,这段时间决定了攻守双方的生与死。
李靖安排的预备队从后面源源不断地赶了上来,他们中大部分只是拿起武器没多久的民夫,然而,这些人大多来自流民聚居点,在神官们地引导下,这些人对高畅充满了爱戴和敬畏,所以,就算是面临生与死的紧要关头,他们仍然没有失去应有的斗志。
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李靖和他地亲卫们很快就将城墙上的敌人赶了下去。
很快,他们又朝其他地方赶去,那里也陷入了危局,现在,攻守双方不但要比拼消耗,还要比拼战斗意志,谁先顶不住,谁就会失败!
城墙下地于弄仁目睹着面前的攻防大战,心急如焚,他仅有的一只手不停地挥舞着,嘴里不断地咒骂着,为某个局部战斗的失利而惋惜,又为某个局部战斗的胜利而高兴。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他预料中的那样顺利。
眼看城上的防线已经岌岌可危,就像一层纸一样,只要轻轻一捅,就能捅破,然而,攻城的部队就像强弩之末,未能穿缡。
要比拼战斗意志,宇文家的这队人马是比不上高畅军的。
城内的人知道他们在为什么而作战,城外的人却未可知!
在损失了大量兵力之后,负责前线指挥的将官下达了撤军的命令,他之所以下这个命令,纯粹是迫不得已。
士卒们已经开始溃退了,城头上的血战让他们胆寒不已,有的人甚至就那样从城头上往下跳了下来。
于弄仁驱动战马,来到城楼之下,他大声咒骂着那些逃兵,用力地挥舞手中的横刀,将几个躲避不及的逃兵砍翻,即便如此,士兵们的溃败依然无法阻止。
“嗖!”
一只箭矢从城楼上破空而来,于弄仁正好在马上扭动身体,那一箭正中他的左肩,他惨叫一声,掉落马下,战马迈开四蹄,朝远方奔去,于弄仁就这样挂在马上,随之而去,惨哼声越来越远。
李靖放下长弓,厉声大喝。
“开门!”
他身侧的亲兵用力敲打战鼓,卫所的大门缓缓打开。
一只五十人的骑兵从城门冲杀出去,激起了阵阵烟尘,在骑兵们的追杀下,那些溃兵撒开双腿,亡命向前奔逃,他们本已低落的士气在这突然的袭击下低落得更是无可复加,他们扔下武器,丢盔卸甲,这样,他们可以跑得更加快一点。
就算是在最危急的时候,李靖也没有让这些骑兵去参加守城,就是准备在这样的时刻派上用场。
没有人猜到李靖的打算,就算是刘兰成也没有想到李靖会这样做。
当前营的溃兵冲到后营来时,他并没有做好迎敌的准备,后营的那些士卒一个个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根本没有想到城内的守军会冲杀出来。
其实,不等骑兵冲杀过来,在那些溃兵的冲击下,后营的那些士卒就已经崩溃了,他们同前营的那些伙伴一样,撒开双腿跑了起来,有很多人甚至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看见同伴们在奔逃,他们也随之一起。
总之,一定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然大家才不会这样逃跑。
这个时候,就算是刘兰成智比武侯,勇比吕布,也不可能挽回败局了,他唯有长叹一声,在几个亲卫的簇拥下,往远方奔去。
第三集 第一百一十八章 五月二十日 (七)
更新时间:2008…9…4 15:08:20 本章字数:3759
时三刻。
蓟县城下,桑干河边,高畅军大营。
风往北吹,旌旗猎猎飞舞,坐在大帐之内,偶尔能听见蓬蓬的声音,那是生牛皮和毡布搭就的大帐被风扑打的声响。
曹旦坐在左侧武将的第二位,他低垂着头,目光一直落在脚尖前一尺的地方,表面上看,他似乎在闭着眼睛养神,实际上,那两只竖立着的耳朵一点也不曾放过帅座上坐着的高畅的讲话。
明日就是敌我双方决战的日子了,高畅召集了各营将领前来,正在向他们发布明日的作战计划。
高畅的北征大军共有四万余人,其中,有一万多人是辎重兵,这些辎重兵大部分都没有经过良好的训练,和民夫差不多,只能做一些修建工事,后勤转运之类的琐事,若非万不得已,高畅不会将他们派上战场,若是这些不懂阵法,不会列阵的辎重兵加入到战场,只会把正规军的作战节奏扰乱,得不偿失。
这一万多人大部分被高畅留在了桑干河对岸的笼火城内,让他们看守后方基地,这些人野战派不上用场,守城应该还凑合。
所以,高畅军最后参加决战的兵力只有三万人。
与之相比,幽州军方面的兵力要多一些,这一次决战,罗艺几乎掏空了蓟县城内所有的精壮,他的兵力一共有五万人。
当然,这其中只有两万正规军,五千虎贲铁骑,一万多的重步兵。其余那三万人是强征入伍的民壮。
幽州地处边塞。百姓大多半农半牧,由于长时期处在胡人地威胁下,边地地青状个个都有一身好武艺。他们的单兵素质,和正规军相比差不到哪里去,唯一的差别就是他们没有经过训练,大规模地团体配合作战方面几乎一无所知,罗艺将自己的亲卫分了一百多人到这些民壮之中,担任他们的头目。指挥他们作战,这些人被罗艺安排在了后方,战事不顺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来承担主力部队的压力,如果不能力挽狂澜,至少也可以为主力部队的撤退争取时间,战事若是顺利,这些人就会派上大用场了,顺风地战役。就算没有经过多少训练的士兵也是会打的。
不过,幽州穷困,罗艺拿不出那么多的铠甲和武器来装备那些民壮,这些人的武器和铠甲都是自己准备的。未免有些参差不齐,除了少部分大户人家的子弟外。他们的武器和装备都简陋得有些过分。
所以,虽然幽州军地兵力比高畅军要多,两者的实力却相差不多,明日一战,若是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将会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目前,要想预测双方地胜负,为时尚早啊!
“各位!有何异议?”
讲述完明日的作战计划和兵力部署后,高畅沉声问道,视线在帐内诸将身上缓缓划过。
关于明日地作战计划,高畅的部署很简单,并没有摆什么深奥神秘的奇门大阵,只是摆了一个简单的雁行阵而已。
雁行阵,兵力配置如大雁飞行时的斜行,这阵法能充分发挥弓弩手的威力,由于这时代的作战大多以短兵相接为主,弓箭的射程和威力都不算强大,要是面对身披重甲的士卒,在五十步以外,弓箭对他们的伤害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两军对决的时候,排雁行阵的部队并不多。
不过,这个阵法非常适合高畅军。
高畅发明了一种连珠弩,使得弩箭的发射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将弩箭的射程和威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他治下的铁工厂有着很强的生产能力,故而,在他军中有着大量的弓弩手,有着这么多的弓弩手,在决战的时候,他自然会将他们派上用场,排出雁行阵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当然,针对幽州军骑兵凶猛的特点,高畅也将雁行阵做了小小的改变。
这个阵法又有着鹤翼阵的特点。
鹤翼阵,主将位于阵形中后,以重兵围护,左右张开如鹤的双翅,是一种攻守兼备的阵形,鹤翼阵强调左右包抄,对主将的应变能力要求很高,要求他必须具有良好的军事素养,有较高的战术指挥能力,两翼张合自如,既可用于抄袭敌军两侧,又可合力夹击突入阵型中部之敌,大将本阵防卫应严,防止被敌突破;两翼应当机动灵活,密切协同,攻击猛烈,否则就不能达到目的。
高畅布下的这个大阵既有鹤翼阵攻守兼备的特点,又能发挥本方弓弩手的威力,从阵法的角度来说,几乎没有什么缺点可言,他手下的那些大将也找不出这个阵法的破绽来
—
只是,阵法就是阵法,纸上谈兵的时候都是完美的,一旦实战,效果如何,就只有天知道了,在战场上,有时候,一个很小的细节就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败,所谓战争,总是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变数。
在高畅的布阵中,担任左翼作战任务的乃是高雅贤和刘雅部,刘雅位于第一线,高雅贤位于第二线;担任右翼作战任务的则是董康买和曹旦部,董康买部位于第一线,曹旦位于第二线;高畅的中军则有管小楼率领,他率领高畅的主力部队布下一个厚实的阵型,在他的后面,就是高畅的帅旗。
高畅希望能以自己为饵,吸引罗艺的主力来袭,然后,利用中军部队层层抵抗,延缓敌方前进的步伐,在合适的时候,两翼的高畅军再合拢,将对方吃掉。
面对高畅的询问,众将皆沉默不语。
高畅微微叹了口气,他抿着嘴,眉头微微蹙起。
他在自己手下的那些将领心中,已经成为了战神的化身,他们不敢也不会质疑他的任何决定,凡是他所说的话,都是真理,凡是他所做的事情,都是万分正确的!
这就是将自己神化之后的恶果啊!
当然,这些将领和那些普通士兵和下级军官不一样,在他们中间,真正将高畅当作神灵的不多,只是,一直以来,高畅战无不胜的形象实在是太高大了,他们认为他几乎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然而,高畅自己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战无不胜的神灵。
他只是比他们多了几世的经验,和他们相比,就像一个八十岁的老年人和还未走出家乡的幼儿比较一般,有经验当然是好事,但是,有经验就并不表示他不会犯错。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这样的俗语,高畅至少可以找出几箩筐来,所以,他才会为当下的状况感到担忧,在他的麾下,能够提出不同意见的人只有寥寥几个,能够当面反对他的更是屈指可数。
徐胜治,李靖,除了这两个人之外,应该就没有了吧?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就拿那个未来的敌人李世民来说吧?他自己固然雄才大略,能够成事却也和他手下人才众多脱不了干系!若没有那么文人武将的帮助,他恐怕也不会有日后那样的成就吧?
一方面,高畅希望能竖立自己的威严,让别人对他感到敬畏;另一方面,他又希望有人能站出来反对他,能够提出不同的意见。
说起来,这还真是一件矛盾的事情啊!
“既然你们都没有什么意见,那就退下去吧!好好整合部队,明日一早,列阵出战!”
说话之间,高畅挥了挥手,很有些意兴阑珊的意思。
各位将领应了声是,朝高畅行了个军礼,随后鱼贯而出,走出帐去。
待众将退出大帐之后,一人从布帘后走了出来,正是崔安澜,他肃立在高畅身侧,弯着腰,低着头,一声不吭。
“那边有消息了吗?”
高畅并没有望着崔安澜,他平视着前方,轻声说道。
崔安澜缓缓摇了摇头,说道。
“还没有具体的消息,不过卑职一直在盯着,大战之前,对方的警戒心很好,许多联系通道都断了,消息传递不易!”
高畅转过头,盯着他,厉声说道。
“这件事情一定腰抓紧,明早之前,必须和那边取得联系,明日一战的存亡关键,就在于此!”
“是!”
崔安澜猛地低下头,腰弯的更低了。
“还有,那个人的事情也不要放松,绝不能出任何意外,不然。
高畅没有说不然会什么,崔安澜却也懂得他话中的意思。
“卑职明白,若事情办不好,卑职愿提头来见!”
高畅紧盯着他,半晌不语,随后,他挥了挥手。
“你下去吧,小心行事!”
“卑职告退!”
崔安澜深深地鞠了个躬,退了下去。
帐内除了高畅再无旁人,他长叹了一口气,虽然,他在众将面前摆出了一副此战必胜的神情,实际上,对于明日的战事,他并没有百分百必胜的把握。
百分之百必胜!
或许只有真正的神灵才能做到吧?
高畅嘴角微微翘起,冷笑了一声。
第三集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五月二十日 (八)
更新时间:2008…9…4 15:08:20 本章字数:4013
“驾!”
曹子风轻喝一声,轻甩马鞭,身下的战马长嘶一声,扬起前蹄,前冲而去,晚风伴随着和煦的夕照迎面而来,颇有几分清爽之意。
在曹子风身后,十来骑随他一起冲下山冈,漾起一地烟尘。
曹子风本是曹氏族人,原本一直在曹旦帐下效力,后来,高畅为了限制手下将官拥兵自重,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军行动,曹旦的直属部队中,除了一部分老弱被清除出队伍之外,有一部分曹氏族人也被调离了军队,被分派到别的军营之中,曹子风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位。
曹子风被调到了董康买营中,担任斥候小队的队正一职,这职位和他在曹旦营中的职位相当,只是,在董康买营中,自然比不上在曹旦军中任职那般愉快,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那时,在他身旁的都是他的本家兄弟,现在,大部分同伴都是异乡人。
不过,在表面上,曹子风并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的情绪,而是尽心尽力地融入了队伍之中,认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他从小习武,本事自然是有的,来到营中以后,在单挑对阵中,很快就击败了几个挑头闹事的刺头人物,与此同时,他并没有倨傲的神色流露于表面,反倒对士兵们表现出了自己亲和的一面,因此,很快得到了手下的认同,毕竟,对这些普通士卒来说,跟随一个武艺高强的主官,比起跟随一个武艺糟糕的统领来说。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