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夫当国-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文年让士兵们留在小院子里,他与袁肃以及另外两名军官跟着张举人走进大厅。
此时大厅里面聚集着不少人,大部分应该是张家的亲属,还有一些女眷和孩童。在大厅旁侧专门收拾了一片空地,地上简单铺有席子或布单,安置了七、八名受伤的人。女人在低声啜泣,孩童们则躲在妇人的怀抱里或睡或闹,那些伤员有的毫无动静,有的则哀号不止。大厅后门和侧门都有手持不同武器的青壮把守,这间厅堂俨然就像是一处临时避难所一样。
厅堂上的人看见官军走进来,原本绷紧的气氛总算缓和了一些,不管这些官军是不是来迟,最起码现在能给人几分安全感。
张举人在主座上坐了下来,神情一下子变得疲倦而彷徨,之前激动的态度一扫全无。
陈文年侧过身子对袁肃说道:“梓镜,你既与张举人认识,还是由你去问话。我先去询问其他人,稍后我们再合对合对。”
袁肃点了点头,随后走到张举人面前,既然陈文年会去询问其他人,那早晚会了解清楚昨晚发生劫案的细节经过,自己没必要再向张举人问这方面的问题。略作一番思索,他平静的开口问道:“张大人,府上眼下伤亡如何,需不需要我们从城内调派医务到此?”
张举人彷佛情闻言触动,眼圈忽的一红,浑身上下渐渐颤抖起来。他伸出一只手撑住自己的额头,似乎担心情绪失控之下会摔倒下去。起伏的喘了几口气之后,他沉声说道:“这些挨千刀的恶贼,抢X劫身外之物也就罢了,为何还要害人性命,老夫的内人和次子在昨晚的事故中双双遇害,连同还有十多位家丁仆从……”说到这里,喉头被一腔伤悲哽咽住,后面的话再也说不出口。
听到这里,不禁袁肃吃惊不小,不远处的陈文年同样露出沉重的脸色。
袁肃万万没想到这些贼人竟如此凶狠,常言道“做贼心虚”,但是发生在张府的入室抢X劫行为非但没有半点心虚的样子,反而显得十分猖獗狂妄。他凝重的吐出一口气,神情肃然的说道:“张大人,对于您的遭遇我感到很抱歉,还请节哀。下官现在不能做出太多的保证,但是我承诺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将这些凶手缉拿归案,也必然会给予这些凶手最严厉的惩罚。”
他说出这番话时一副正义凛然的气势,语气更是铿锵有力,虽然终归是一句没有太多实用的空话,但仍然能给人带来了一种安慰。
张举人苦闷的点了点头,长叹一声之后,他又说道:“那些恶徒还掳走了府上的女眷,当真是禽兽不如。”
袁肃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线索,之前他曾听外面的护院枪手提到过,昨晚那些歹徒劫走了几百石的粮草,如果再加上掳走人质的话,那这伙歹徒逃跑的速度不可能太快,也不可能藏匿的周全,倒是能够方便官军追查下去。
一念及此,他赶紧追问道:“府上有多少女眷遭到劫持?”
张举人缓缓的摇了摇头,说道:“尚未可知,不过,老夫的侄女现在下落不明,有人说她从偏门逃出去,也有人说好像被那些恶贼劫走,唉,唉!”
袁肃脸色微有变化,再次问道:“是张涵玲,张小姐吗?”
张举人苦恼的说道:“正是……”
袁肃一时哭笑不得,他劝慰的说道:“张大人大可宽心,张小姐目前正在我们七十九标标部,今日早上若不是张小姐前来通报,我们根本不可能这么快知道安山镇发生事故。”
张举人立刻抬起头来,脸上伤感的神色消弱了一些,他迫切的问道:“你说什么?张涵玲在滦州城?是她赶去通知你们的?”
袁肃点了点头,确认的说道:“正是如此,张大人不必担心,张小姐和她的一名丫鬟现在很安全。那么,除了张小姐之外,府上到底有没有人遭到劫持?”
张举人所有心思都放在张涵玲身上,只要张涵玲没有出意外,其他人是否被劫持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他情不自禁的站起身来,快速的说道:“张涵玲没事总算是一个好消息,府上缺了多少人老夫也不清楚,眼下整个宅院一片乱糟糟,谁都理不出一个头绪来!”
袁肃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看情形得由自己这边调查之后才能知道真实情况。
就在这时,门外的小院子传来一阵动静,很快赵山河倒提着一柄步枪走进了大厅。
陈文年迎上去问道:“怎么样?”
赵山河脸色有几分沉重,简略的说道:“我们把宅子逛了一遍,失火的地方是后院粮仓,我已经留了几个人帮忙灭火了。在后院那边遇到一些府上的人,我向他们问过话,他们说昨晚在反抗的时候打死了一个贼人,还带我们去见了贼人的尸体。”
陈文年切声说道:“那尸体是什么人,你和你的手下有没有认得的?”
无奈的摇了摇头后,赵山河不动声色的说道:“我们都认过,不过那尸体一半都被烧焦了,认不出是谁。而且尸体的衣服也是寻常打扮,无论是鞋子还是内衣都看不出是逃兵。”
陈文年禁不住皱起了眉头,不过不等他再次开口,赵山河将手中提着的步枪递了过去,下意识的压低声音又说道:“陈大人,这是被击毙贼人使用的步枪。”
从赵山河手里接过步枪,陈文年一眼就认出这支枪的制式,他又将枪杆子朝下,仔细检查了一下枪栓上的厂记,只见枪栓正中央有着斑驳模糊的“北洋”二字,“北洋”二字下面还有“二三六”三个数字。“北洋”代表的是北洋机械局,“二三六”则是代表光绪二十三年六月,虽然七十九标目前的枪支不算完全统一,但大部分枪支都是这个型号,也是这个产期。
陈文年缓缓的点了点头,表情很快严肃起来,他看了赵山河一眼,说道:“十之八九不会有错了。才短短四天的时间,这些人居然连衣裳都换了,可见他们很有可能就藏身在滦州附近的村镇上。”
赵山河接着说道:“除此之外,那些家丁还告诉我,这些贼子似乎很熟悉府院的路径,闯入大院后直接先去了帐房,然后又去后院的粮仓,并且行动十分利索,有人掩护、有人搬东西,还有人套马车、牛车。不过因为东西很多,前后确实花了一段时间来拖拉,至于双方交战有没有一个钟头还不好说,当时情况很紧张,大家也没顾上那么多。”
陈文年沉思了片刻,喃喃自语似的说道:“看来,还有得追!”
这时,袁肃走了过来,问道:“陈大人,赵大人,可有线索?”
陈文年把手里的步枪递到袁肃手里,又简单说了一下线索,最后果断的说道:“这样吧,梓镜你先留在这里主持善后,我和老赵带人出去分头追踪,料定这些贼人带了一堆东西走不了多远。就算追不到,最起码也能找到一些追查下去的新线索。”
袁肃没有异议,他之前就想过派人尝试着去追踪贼人撤退的方向,至于让谁去追那是次要。他立刻把这件事告诉了张举人,张举人身负丧妻丧子之痛,早就对那些恶徒恨入骨髓,自然全力支持官军立刻采取行动。不仅如此,张举人还吩咐管家将府上剩余的几匹座马牵了出来,任凭官军使用。
陈文年、赵山河各带了十五名士兵,每人配上一匹马,先在镇子上打听了一阵,看看有没有镇民注意到那伙贼人向哪个方向逃跑。在得到一些不太确定的线索之后,二人立刻朝着大概方向追了出去。
在接下来的几个钟点里,袁肃组织留在张府的士兵和张府家丁进行一番善后处理,先是将伤员和死者分别集中起来;之后又找来几个识字的人,分别给几位头脑还很清楚的人做了一份笔录,虽然军营没有这样的规矩,但袁肃相信这些笔录今后必然还有用得着的地方。
期间,他也派人去了一趟镇外,把那些还不敢返回的镇民们都召集回来,又组织这些镇民当中的青壮和有医疗经验的人来张府帮忙。
第32章,另有想法
一直忙到正午,不仅袁肃感到有些饥饿,许多张府的家人经过一夜折腾,都显出一副又饿又乏的样子,还有那些来帮忙的镇民也一个个打不起精神来。袁肃本打算请示张举人,希望张府的厨子能准备一些热食,但是看到张举人独自呆坐中堂大厅内,沉浸在妻子亡故的哀痛之中,他一时没好意思去打搅。
最终,袁肃找到黄管家,让其去吩咐下人赶紧生火造饭,就算经过再大的劫难,人总是要吃一口饭才是。
好在黄管家通情达理,立刻答应下来,然后小跑着去厨房安排午饭。
午饭简单的用过,大家都恢复了一些体力。下午继续忙到快三点钟的光景,滦州城派了一名骑兵来到张府,一番通报之后,袁肃在前厅见到这名骑兵。
骑兵不是新军打扮,而是穿着一身深紫色马褂,带着笠式圆顶帽。询问之后才知道,对方是滦州知州衙门派来的听差。
“我家大人听闻安山镇发生事故,特派小人前来慰问,若有需要府衙出力的地方,大人只管吩咐一声。”听差毕恭毕敬的说道。
袁肃不难猜到,像张举人这样身份背景特殊的人物,地方州府的官员当然不敢轻视,一旦张举人家中有什么风吹草动,肯定要在第一时间上门来探望一番。他把目前的情况简单告诉了对方,也下意识提到了张举人妻子命丧此次事故。
“若你们大人真要帮忙,那就立刻拟出一檄告示,通知周边城镇加强防盗,另外召集地方大户,动员商团、民团做好联防预案。”袁肃最后说道。
他刚把这话说完,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计划,这个计划正好与“商团”、“民团”有关,或许可借这几日发生的事件好好利用一番。
“竟发生如此骇人听闻的事,那些贼人当真是太狠毒了。”听差一脸震惊的说道。
“近日滦州祸事连连,这天下已然不太平了。我们七十九标孤掌难鸣,这几日总是顾此失彼,要想保境安民必然要大家齐心协力才是。”袁肃知道之前刚发生石门镇事件,为了给七十九标挣几分面子,他故意说出了这番话。
“袁大人说的是,请袁大人放心,刚才的话小的已经都记得了,等回城里之后一定如实汇禀我家大人。”听差郑重其事的说道。
“如此就好。另外,你可以顺便再替我带一句话给王大人,就说等我返回滦州城后,会尽快去拜会王大人,仔细商榷关于滦州治安的相关事宜。”袁肃补充的说道。
听差虽然感到有些疑惑,但是这种事自然不是他这个下人敢多嘴的,于是只是应诺了一番。随后他又用“请示”的语气询问袁肃,是否可以当面向张举人代传知州大人的慰问。
袁肃毕竟是外人,这种交际的事情不方便多嘴,于是他将听差带到府内引见给黄管家,由黄管家来决定现在是否方便安排见面。
黄管家知道张举人平日与知州王磷同交情不浅,此时王磷同好心派人来慰问,也不好意思把人家拒在门外,因此还是引到中堂与张举人见了面。
张举人见到这名听差之后,只是在恍恍惚惚的精神状况下,敷衍的应答了几声。他现在没有心思见客,就算是一番好意的慰问也是挑在这个时间。
不过就在听差准备告辞返回滦州时,张举人忽然想到自己的侄女张涵玲还在城内。尽管这个时候待在城内要更安全一些,但考虑到一个女孩子留在军营当中到底是有诸多不便。于是他立刻找来黄管家,让黄管家亲自带人驾着马车去城将张涵玲接回来。
不仅如此,张举人还特意找到袁肃,希望袁肃能派一些士兵沿途护送马车。
袁肃没有推辞,马上吩咐尚且留在府邸的孙连仲,带上五名士兵陪同马车一起进城,回到标部后顺便把这里的情况向张建功汇报一番。
在黄管家准备马车时,袁肃还过去叮嘱了一些话,他告诉黄管家张小姐今早到滦州时并没有多穿衣服,也没有穿鞋子,让黄管家随便捎带一些衣服鞋子过去,省得让张小姐和那小丫鬟受冻。黄管家连忙感激了一番,然后派仆人去收拾了一些张小姐衣物。
陈文年、赵山河等人返回安山镇时,已经是过了下午四点钟。
袁肃来到大门口迎接他们,只见包括陈文年和赵山河在内,众人一个个都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样子。无论是军中的战马还是张举人府上借的马,全部累得连打响鼻的声音都软弱无力,其中好几匹马明显掉了一圈膘。
好在众人费尽力气并不是一无所获,队伍还带回来一架牛车,车上倒是还有几袋没来得及搬走的粮食。
不等袁肃上前来询问,陈文年在跳下马背后立刻说了一下情况,他与赵山河从镇子西南边追出去,一直追到靖安镇的地头然后兵分两路分头继续追。他一路往南,赵山河则带队继续往西,后来在靖安镇南边的一片林子里找到这辆牛车,而且还发现了车辙脚印的痕迹。
沿着这些痕迹追踪了一阵,痕迹一直持续滦河岸边,只可惜过了滦河之后竟然没了踪迹。
至此陈文年已经追了二、三十里的路途,又是跋山又是涉水,早已是人困马乏,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打马返回。行到安山镇外时,陈文年又与赵山河不期相遇,赵山河向西追踪自然是无功而返。
袁肃将他留在张府的善后工作做了简单汇报,还将准备好的笔录交到陈文年手里。
陈文年看着厚厚一叠抄录的口供,倒是有些莫名其妙,他们军队又不是县衙、州衙,何必需要这些累赘之物?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随便看了几眼后就交还给袁肃。
之后,众人来到中堂大厅,把事情向张举人做了交代。
不过为了让张举人安心一些,陈文年故意说已经追查到线索,只是今日天色太晚,而且涉及的地方又有越界跨界的问题,因此只好先返回来准备好一些手续以及补充一些物资,等明日一早再继续追查下去。
张举人从一开始就没指望官军能立刻抓住那些歹徒,但是看到这些人辛苦了一整天,心中多多少少有几分慰籍。他对陈文年说了一些客套话,然后吩咐厨立刻准备酒食慰劳一番。
陈文年、赵山河这些人一整天颗粒未进,所有人早就饿得不行,酒食端上来之后,众人什么都顾不上,一阵狼吞虎咽将晚饭席卷而过。
天色渐渐向晚,袁肃等人不方便再安山镇留宿,但是考虑到张家刚刚遭遇事故,因此还是商议留一支队伍在张府驻下来。袁肃找到张举人说了一下他们的安排,张举人自然巴不得有官军留下来,好歹是一个照应,当即便吩咐下人去把收拾几间客房让官军住宿。
陈文年、袁肃先后与留驻张府的士兵叮嘱了一些话,随后又向张举人告辞,便集合了队伍返回滦州城。一路上陈文年、赵山河与袁肃三人详细讨论了一下这次张府遭劫之事,既然之前有家丁说这些贼人闯入府内后,不仅熟悉路径,而且还分工明确,可见是经过了周密的事先谋划,甚至有可能与张家内部的人有勾结。
不过袁肃再经过一阵深思之后却说道:“未必是张家有内鬼,若这次抢X劫张家的人真是咱们七十九标的逃兵,我倒是知道咱们七十九标当中有一些人曾经去过张家,而且这些人一定记得张家院子的情况。”
陈文年和赵山河齐齐的看向袁肃,二人都是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但是没过多久陈文年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立刻说道:“你的意思,是说上次岳大人派你去安山镇征收保境军资时,跟着你的那些人?”
当初征收保境军资的事情,陈文年身为标部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