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逼上梁山-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可惜,蔡京的盘算,再一次落空了,李民根本没有控制林灵素和徐知常的后手,就连李民交给林灵素和徐知常他们的那些,也不是徐知常瞎搞出来的,就是林灵素提供的五雷玉书。
故此,李民虽然看了那封蔡京伪造的书信后,很生气,甚至有些害怕。可还是忍了下来。不动声色的回了一封书信,好好的表扬和安抚了林灵素和徐知常。
以至于蔡京在看到李民的回信后,大吃一惊。深深惊叹李民的涵养和心机。认为还是小看了李民,短时却是不敢再针对李民用些什么手段了。怕李民看出来,找他蔡京的麻烦。
毕竟,蔡京深知李民如今在赵佶心目中的影响力,实在不小。而李民又已经主动退出了朝中的权力圈。他蔡京的各项工程也进行的很顺利,没必要为了一个以后的有可能,就在现在弄一个鱼死网破。让别人得了便宜。
而这时,缺少权力斗争经验的李民。却还不知道他因为无法惩戒林灵素和徐知常而进行的韬光养晦。却是吓住了蔡京。
此时的李民,正自烦恼如何提高自身的电能控制力,增强自身电能的控制。要知道,李民若是有**力,却又如何怕人看穿,却又如何制不了徐知常和林灵素?而且,现在徐知常和林灵素还正在按他李民的要求,不断的往这里送小孩来。那些小孩,也总是要教的。可连他李民到今为止,还没有真正的练出放电。却又如何教人?若是这电能始终不能突破,那今后的法师培养,又如何能实现?十年后,又如何指望的上他们?
故此,李民在把一些琐事都分摊了出去,日常管理上了轨道之后,却把全部心神,都用在了御雷心经之上。
当然,这也跟李民以前看的小说太杂有关,尤其是现在李民不仅穿越了,而且连随便教的徒弟都练出异能来了。再加上李民手边不仅有五雷玉书的正本,而且还真的靠这本书练出点什么来了。李民潜意识中,却是走入了修真的幻想,自认为,若是花十年的工夫,能修真有成,自然可以改变世界。却是有些魔症了。
不过,正所谓世界是想象出来的。人类想飞天,人类最终上了月球。有了想法,就有了动力和可能。而在李民穷翻了五雷玉书之后,还真找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科技成果――天雷瓶!
按书中记载:御雷心经练到大成之后,已经能随心所欲的操控雷电了。可一个人身体所能容纳的电能,却是有极限的。别说是大范围的雷云风暴,以及顶级的,足以覆盖十几里范围的大型禁忌雷法天罚。就是一个单体的雷霆霹雳,就足以消耗掉一个人积攒的全部电能。而威力,却只有自然天雷的千分之一。
这时,单靠自身积攒的雷电之力,已经不足以使用几次雷法了,操控雷电的技巧,以及一次性输出雷电威力的大小,已经不是限制雷法威力的关键了,自身的电能不足,才是限制雷法威力的关键。
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五雷正法的始祖汪真人,苦经专研,炼制了外丹,用以解决了这个电能存储的问题。而这个外丹的基础,就是这个天雷瓶。乃是用上等晶石,以御雷心经秘法构建而成。乃是五雷正法的最终应用。
据说,这个天雷瓶,可以收纳自然界百次闪电的电能。当初创建这个天雷瓶的老祖,只是炼制了五颗外丹,就已经天下无敌了。事后不过十几年,就飞升。
想来也是,既然五雷**的始祖,连雷电都能操控了,又怎么可能不研究存储电能的东西。
李民只是看到这里,就已经神往无比了。更何况,这个天雷瓶的应用,在李民看来,简直就是一个超级的蓄电池。只不过,能存纳百次雷电的超级蓄电池,李民即使在现代也没听说过,那些核电站,水力发电站什么的,存这些电能没什么,可随身带的电池,哪个能存这么多的电量?更别说这些天雷瓶,还可以炼制成外丹,与人体连接在一起。这简直太高科技了。
若不是李民真的按照这御雷心经练出了电能,李民是万万不会相信的。可如今,这超级蓄电池,却是李民有可能突破当前境界的唯一希望。要知道,李民并不是用自然雷电刺激出来的完整天雷体,他自从靠着静电,一举突破到如今地步。电量已经存储到自身当前境界的极限了。可按着御雷心经的记载,却始终突破不到下一层。可若是有了这外挂的天雷瓶,即使李民仍然突破不了,李民弄些电击枪出来,却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只是,那个天雷瓶,书上说的简单,可真的制作起来,却就难了。且不说,天雷瓶炼制好后,要由操控者,以自身的电能,反复洗练天雷瓶,直到在天雷瓶中产生自然的回路印记。而后以气机连接自身,形成外丹。单只是制作那天雷瓶所需的上等晶石,李民就不知道是什么。要知道,那书上可说的是要纯正无暇的云雷晶石。李民问过了,连他手下最爱鼓捣这些的徐神翁,都不知道那是什么晶石,李民却又上那找去?
好在,那天雷瓶的制作方法,却与李民以前中学时,被物理老师整蛊的莱顿瓶制作,有些类似。只是,当中叠加的,却叫什么紫雷火铜,以及精金。却让李民与那云雷晶石一样,搞不清楚这些东西是什么。
只是,李民现在已经处于半魔症的状态,又怎么可能放弃?尤其是这个天雷瓶还跟李民知道的莱顿瓶有些类似。
李民索性不在考虑什么材料,只当做莱顿瓶制作。反正莱顿瓶也能存储一些电量。最多,就当作实验了。
可要炼制莱顿瓶,也需要玻璃啊。李民以前虽然在学校,也听老师讲过,可工作几年,具体的步骤,也全都还给老师了。让他炼制玻璃,却是别指望了。
好在,李民如今新收的那个徒弟徐神翁,却是这方面的狂热者。李民只是把炼砂成晶石的可能性一说,却又得到一个意外的惊喜。
⒈⒈第四回 新政
天佑元年十二月。高俅领禁军十万,赶赴淮南。领军驻守,严防叛军李民,挥军过江。
这赵佶觉得今年气数不好,天下叛乱的太多,却是又改年号了。取名天佑,意图上天庇佑。可这天佑的年号一出,却是与李民来的那个年代的大宋年号,正式产生了分歧,从此历史走向,也是截然不同了。蝴蝶的效应,正式出现。
而且,这个年号虽然寓意不错,可上天,却未必会因为赵佶更改个年号,就会庇护他。自古,天心就民心,不行善政,民心皆怨,那是不可能有什么庇护出现的。
尤其是赵佶派来领军的这个人,那对李民来说,更是利好。
那高俅,可是老早就暗中投靠了李民。此次高俅领军前来,更是事先暗中给李民送了密信,不仅阐明了大宋朝廷向吐番、大理、安南等国借兵的政治举动,更暗中表示了准备一到淮南,控制了淮南之后,就直接把淮南贡献出来,挑明旗帜的投靠李民。
对此,李民派人回信高俅,令其不比着急投降,先在淮南稳定下来,而后,与李民合演一出戏,假打假闹,拖上一年半载,待李民平定了东南各处动乱,以及痛击了吐番,大理、安南等国的援兵之后,待李民正式讨伐大宋,进攻京都的时候,再来投靠李民。
高俅获信后,自然按计而行。此时对高俅来说,天下乱世已成,大宋兵力匮乏,连平乱都需要借助外力。那已经足以显证大宋的江山,已经是到了穷途末路,摇摇欲坠了。显证了当初他高俅的推断:二日并空,必有一日落的先见之明。这赵佶就是那要落的太阳,而这李民就是新生地朝阳。
故此,高俅才会在这相对的局势明朗的情况下,自请率兵来讨伐李民。
而这高俅虽然早就暗中投靠了李民,朝中大臣,更多知高俅与李民交好。可这高俅却是不愧有奸臣之名。一干的大臣,包括蔡京和梁师成在内,愣是没有一个想到在李民已经被定性为叛臣,尤其是在东南兴兵的情况下,这高俅还会与李民有瓜葛。毕竟,李民红的时候,连赵佶都与李民交好,巴及李民的大臣更是不计其数。高俅这么一个奸臣小人,讨好李民。那是一点都不奇怪的。而此时李民倒了,高俅这奸臣,自然要与李民划清界限的。请缨讨伐李民,也是一个不错地政治举动。
所以,蔡京、梁师成这等老谋深算的奸贼,都没有一个怀疑高俅用心的。可见高俅平日里的无能弄臣形象,是多么的成功了。
而至于赵佶,他是一手把高俅提拔起来的,对高球更是放心。尤其是现在禁军当中空饷暴露,李民叛乱了,种家军也叛乱了。赵佶除了他身边的这几个人之外。也是真没几个可信的了。高俅病好请缨,更是合了赵佶心愿。
如此,一个皆大欢喜的平稳局面,就在淮南与金陵之间地长江水面上上演了。
李民军兵,是不是渡江北上,多于高俅兵马交锋几日,而后不敌败退。而高俅更是沿江打造船只,日夜操练水军,准备渡江南下。
那战报、捷报。如雪片一般的,不断传回朝中,令赵佶好生的兴奋安心,觉得还是这个心腹高俅,关键地时刻顶用。而至于高俅停留江北,并没有渡江讨伐李民,更是称赞沉稳。
毕竟,高俅之前,种家军和童贯。早已把扬州水军和淮安水军折腾光了。而且童贯的兵马只有十万,连那童贯近三十万的军兵都打不过李民。高俅能用十万军兵防御住李民的进攻。更有反击之举,赵佶已经是知足了。
此时,赵佶只求高俅能守住江北,把守住通往京都的要道。容他腾出工夫来,再招新兵,整军训练之后,再讨李民。
只不过,赵佶不知道的是,那高俅与李民打的热闹,却全都是假打,帮李民练兵而已。甚至,别说李民的主力了,就是李民的本身,也是没在这里。
李民哪去了?
李民回返了苏州,传谕东南,召开了第一届公务员招收大会。
本次公务员招收条件,不问出身,但必须有当地百姓推举拥护,官样文称,就是得其民望。
对此,百姓拥护,原本地官僚体制,也不抵触。毕竟,得其民望,也算是如今这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之一。只是不问出身,稍稍让东南士子有些诋毁。
要知道,李民虽然用出了新名词,公务员招收大会,可在百姓,以及这些士子的眼中,依然还是新王朝招收官员人才。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早就在大宋王朝的风气下,成了时人的思想习惯了。即使是最穷苦的百信,也是认为读书人尊贵,乃是理所应当的事。甚至,贫寒之家,为了供养一个读书人,父母姐妹皆下地务农干活,哪怕有病累死,也决不让一个有着秀才希望的读书人下地务农,帮衬家用,免得落了读书人身份,无能考取秀才。晋身官宦。
好在,此次公务员招收大会,除了这一点之外,也不过把时下的文章诗词等考核,变成了时政考核。对此,却是当今读书人地强项。
如今大宋虽然重文轻武,国防低下。可不以言论罪人,却是华夏历代最开明的时刻,别说是那虽然号称康乾盛世,可实际上不仅大兴文字狱,更随意篡改历史,借修四库全书之命大毁汉家书籍的时代要好,甚至比某些西方民主自有言论的世界,还要言论开放。
这谈论时政,不过就是相当于殿试的策论考证。当今的读书人,平常在酒楼茶馆谈论的,可就是这些。
只不过。在这考核之中,光是空谈可不行,还需拿出具体地解决之道。这就稍稍的难了一些。
不过,越是如此,平日里有本事,却没机会在大宋这个官僚机构中施展,上进地人才,却更是抱着一试地态度,参加了报考。
历时一个月。李民最终得县官、法官七百二十人。
而直到李民挑完人才,众人才诧异的发觉,李民竟然把原本县官一身总揽地职能给分开了。县官只处理政务,如耕种,修道,税收等等。而日常的捕盗,审案等等,则归了法官。
而除此之外,每个地方。更由百姓推举乡老三名,皆是地方五十以上有德望之长者,每年一选举。拥有为百姓直言之权。即当地法官,县官,有不公之处,可直报下议院。
下议院得报,必须立刻派遣调查组暗访,于三月之内,回应处理三老上书,使地方吏治透明化。
李民此策一出,尽皆哗然。那些新投李民的部下。全都稍稍有些不适应李民的廉政吏治。
只不过,如今李民掌控军权,苏杭等地地愿大宋官僚体系,投降了李民之后,只是代理地方长官,服从也得服从,不服从也得服从。
此却是帝制比民主制,乃至民主集权制强悍的地方了。李民身为教主,李民军军队的绝对统帅。他的法令,有着军队的绝对支持,等闲投降的县官,府官,又能有什么可对抗的。
何况,此时的李民已经招收了七百二十人的备用县官、法官,原先地那帮官员不同意,只不过是给李民立法增添几个威慑的头颅罢了。
而至于那些新进报考公务员的,虽然最终地结果稍稍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可是他们能在此时看到李民那些公务员报考条件来投奔李民。自然也是有些热血之爱民之才。自认清廉,自然更不会反对。
故此。李民又是历时一月,把苏杭等府县的官员,全都肃整一番。新的政法分权,以及乡老监督制全都在李民的强权下,彻底展开,虽然有一批在李民起兵时,投靠李民的贪官、赃官,意图反抗李民新政而脑袋落地,可是李民管辖境内的百姓,不无对李民信心大增,空前的希望李民一统江山。
要知道,此时百姓推举出来的乡老,那绝绝对对乃是他们各自村乡地族老厚德之人。这些人,那可是绝对为自家百姓族人说话的,有着他们的监督,百姓自然放心。而断案以及行政的法官、县官,在百姓的监督下,处事自然要公允。。
新王朝,新吏治,这开头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变形,自然要比那大宋此时贪官污吏当道,要得人心的多。
而李民除按照当初在二龙山与李纲闲聊订下的体制,整顿了吏治之外。对与那占据宜州,反叛了方腊地愈道安,并没有加以关注。毕竟这愈道安原先还是方腊的部下,这方腊的人,还是让方腊处理去罢了。他李民只需一步步的巩固现有的地盘,随着民望的扩大,这东南等地,早晚都会安定的。而他李民手下的部队,也会彻底对他李民产生归属感。
而这两个月之中,方腊跑了折家军,对与那愈道安,也是愤恨不已。自领大军三十万,调了他手下的原本护国大将军司行方,镇国大将军厉天闰,以及本家地侄儿方杰,全力攻打愈道安。
却也是取得了不小地成果。愈道安已是退守了宜山。
只不过,愈道安最近却是说服了当地的瑶族头人支持,暗中打了方腊一个突击,令方腊大军溃败。
李民闻报,当即暗暗头疼。要知道他此时连江南等地还没有彻底安抚呢,只是暂时靠着自身地名望与异能,慑服了大量的杂牌军归顺,完成了对东南的统一。现在却又面临民族问题。那少数民族问题,即使在李民出生的那个时代,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新中国大一统的环境下,那还不仅有着少数民族有待政策,而且更有着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等行政区域。
这要是处理不好。他东南这个新建立的行政区域,那可是不得安宁的。甚至拖上个五六年,十几年,那都是又可能的。
而李民现在,却是没有时间和他们耗,这不仅是吐番、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