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杂谈-第6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菝蠖囊馔迹庹虐及丛苹凳┑慕ㄒ椤�
1月18日,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陆、海、空军参战部队指战员,发起一江山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
上午8时整,人民解放军开始实施第一次火力准备。空军3个轰炸机大队和2个强击机大队在歼击机的掩护下,飞抵一江山岛和大陈岛上空,对岛上重要目标进行猛烈轰炸扫射。9时后,50余门火炮发射的炮弹飞过海峡,击中一江山岛上的目标区。在人民解放军猛烈的轰炸、炮击下,守军指挥系统瘫痪,官兵仓皇躲避。12时15分至13时22分,登陆输送队第一、第二梯队70余艘登陆艇,满载着5000多名指战员,在空中、地面、海上火力掩护下驶向展开区。
14时,第二次火力准备开始。船载的10门火箭炮对北江岛进行急袭,空军轰炸航空兵3个大队又1个中队,对南、北江岛各主要阵地再度猛烈轰炸,强击航空兵2个大队对登陆地段的前沿阵地进行轮番俯冲轰炸和扫射。14时20分,登陆部队发起攻击。火力支援舰艇一直开到离海岸五六百米处抵近射击,掩护步兵登陆冲击。炮兵利用强击机暂时离去的间隙,进行最后一次火力急袭。登陆艇上的轻重机枪也相继开火。喷火兵以猛烈的火焰攻击岛上守军火力点。陆军与海军之间,海军与空军之间,陆军与空军之间,步兵与炮兵之间,协调一致,保证了登陆部队顺利上陆。
登陆部队采取灵活的小群战术,主动协同,充分利用喷火器的威力,消灭敌各种火力点,向纵深内预定的方向勇猛穿插。第一梯队攻占一江山岛各主要高地后,第二梯队立即投入战斗,歼灭最后一批支撑点。指战员们边打边喊话,发动政治攻势,残存的守敌见大势已去,纷纷缴械投降。17时55分,登陆部队转入防御,清理战场。19日2时前,全部肃清残敌。
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共击毙军官兵519人、俘虏567人,击沉军舰3艘、击伤4艘。人民解放军战亡393人。一江山岛被一举攻克后,浙东前指于1月19日派出3个轰炸机大队飞机轰炸大陈岛。1月20日,海军鱼雷艇部队击伤海军炮舰“宝应”号。
美国军事介入大陈海域,协助台湾军撤离大陈岛
在人民解放军对大陈列岛采取军事行动之前,力图说服美国协助防御大陈。美国犹豫不决,第7舰队并没有大的动作。1955年1月19日,美军第7舰队派出部分舰只驶抵大陈岛外海观望待命。对于台湾当局的紧急求援,美国总统与国务卿杜勒斯、参谋长联席会议****雷德福商议,作出鼓励从大陈列岛撤退,美国为部队提供海空掩护,同时,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关于在台湾海峡停火的提案”的决定。21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采纳了这些决定。24日,艾森豪威尔向国会提出特别咨文,指出:“如果台湾和澎湖列岛落入不友好者的手里”,那就会“在西太平洋的岛屿锁链中造成一个缺口”,“对大陈群岛的炮击是征服台湾的序幕”,美国必须对此采取行动。25日和28日,美国国会众参两院分别通过“授权总统在台湾海峡使用武装部队的紧急决议”即《福摩萨决议案》。
从1月21日至2月8日的18天内,美军先后调集舰艇57艘,其中包括航母6艘、驱逐舰25艘、重巡洋舰3艘、扫雷舰4艘、运输登陆舰19艘和其它舰只,飞机400余架,对浙东海域实施了全面封锁,掌握了大陈岛──台湾──冲绳三角地带的制空权,控制了台湾对大陈岛屿的运输线。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命令战略空军指挥部“以紧急情况为基础”,开始为大规模使用核武器攻击中国大陆选定目标。
面对美国的战争威胁,中国政府毫不示弱。1月24日,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中国人民行使自己的主权,解放中国大陆和许多沿海岛屿的行动,从来没有引起远东局势的紧张。仅仅由于美国政府侵占台湾,庇护蒋介石卖国集团,并不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颠覆活动和战争威胁,才造成目前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中国人民的主权和内政,决不允许他人干涉。”1月28日,毛泽东接见芬兰大使时说:“我们有两条:第一,我们不要战争;第二,如果有人来侵略我们,我们就予以坚决回击。”“美国的原子讹诈,吓不倒中国人民。”
1月19日命令人民解放军航空兵轰炸大陈岛,同时,暂缓发起大陈岛攻岛作战,尽力避免同美军的交战,但继续实施猛烈轰炸。30日,浙东前指命令航空兵1个轰炸机中队再次对大陈岛实施轰炸。
1月30日,美军令普赖德乘“海伦娜”号率第7舰队准备帮助部队从大陈撤退,并通过苏联向中国转达这一信息,希望在美军帮助军撤退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不要采取行动。中国政府接到苏联转达的这一信息,指示人民解放军对从大陈撤退的的美、蒋军不要攻击。
2月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美国政府已命令第7舰队和其他部队帮助军队从大陈岛撤退。2月8日起至12日,美国海、空军出动大批舰艇,起飞2200余架次飞机,帮助军将2。5万名守卫大陈、北麂山岛的军撤到台湾。撤逃时,军将岛上村庄烧为灰烬,1。8万名居民被挟往台湾。2月8日至14日,浙东前指命令所属部队进占北麂山、渔山、披山诸岛。22日,人民解放军又出动飞机轰炸南麂山岛。25日,南麂山岛的守军也撤逃台湾,人民解放军当即占领该岛。至此,浙东沿海岛屿全部解放。
一江山岛登陆战,是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也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惟一一次多军兵种联合渡海登陆作战。这次作战的胜利,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诸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的形成,是人民解放军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人民解放军作战史上崭新的一页。
一江山岛登陆战胜利的意义及影响
一江山登陆战,不仅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改变了台海军事斗争形势和敌我双方战略态势,而且在政治、外交等方面取得了主动和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因此,可以说,一江山岛登陆战,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意义很大,影响深远。
第一,这次作战的胜利,在军事上直接的意义:一是解放了浙东沿海岛屿,清除了台湾军盘踞的向大陆实施袭扰的基地,保证了浙东沿海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全;二是彻底打通了大陆沿海南北航线,标志着美蒋从1949年底开始的对中国大陆沿海的海上军事封锁被完全打破了。
第二,一江山岛登陆战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台湾海峡的斗争形势和战略态势。一江山岛登陆战胜利后,充分显示了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实力,大陈列岛守军退守无据,畏于被歼,被迫在美军帮助下仓皇撤逃。人民解放军仅经过一江山岛一战,即解放了大陈列岛数十个岛屿。同时,大陈列岛全部被攻占,军以台湾本岛为大后方基地,在沿海以金门列岛和大陈列岛南北成犄角之势相互依存、相互支援同大陆对峙的态势和部署被瓦解。大陈岛至金门数百公里海岸和近海海域掌握在人民解放军手中。这样,军在大陆沿海所控制的岛屿仅剩下了金门和马祖。当时,****、****军委制定的解放台湾战役规划是,由北向南,第一步实施大陈战役,第二步攻占金门,第三步实施渡海登陆作战,解放台湾岛。正因为如此,一江山战役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大恐惧和恐慌,极力请求美国介入中国台海的战事。
第三,一江山岛登陆战的胜利,体现了****、****军委高超的作战指导。既表现出敢于斗争的胆略和气魄,又体现出善于斗争的策略艺术。比如制定了许多防止与美军发生正面冲突的政策规定,如飞机不出公海作战;决不误伤美机、美舰;对美军掩护军从大陈岛撤退时,不实施攻击,等等。在确保战争不扩大、制约美军深度介入台海局势、力量对比对我有利的情况下,达成作战目的甚至是战略目的。
第四,一江山岛登陆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不仅显示了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实力,更显示了****、****军委不怕鬼、不信邪,在美国军事威胁面前毫不示弱,一定要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坚定决心和勇气。
一江山岛登陆战人民解放军早已作了筹划,但1955年1月实施,确是由美国同台湾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直接引发的。中国政府和人民解放军以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沿海岛屿包括台湾岛,完全是中国内政,决不允许外国干涉。一江山岛登陆战胜利后,美国受到强烈震动,迫使美国当局必须在岛屿政策上作出抉择,美国国会作出决议:授权美国总统“在他认为对确保台湾和澎湖列岛不受武装进攻时使用武装部队”。美国一方面企图利用联合国提案,迫使中国同意所谓的台湾海峡“停火”,一方面叫嚣向中国沿海和内地实施轰炸甚至使用******袭击相威胁。
面对美国的恫吓,毛泽东在接见芬兰大使进说:“我们有两条:第一我们不要战争,第二,如果有人来侵略我们,我们就予以坚决回击。”国际上这样评价周恩来在国际场合的表现:说中国的态度严峻和毫不妥协。正是中国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国干涉的坚定态度和坚强决心,以及对外国势力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和勇气,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
第五,一江山岛作战的胜利,使中国在国际政治斗争和外交斗争中占据了主动地位。不仅使国际社会认识到由于美国侵略中国领土台湾、并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引发了台海危机,更使台海局势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台海,有利于中国在国际场合宣传对台湾的主权,以及揭露美国侵占中国领土台湾干涉中国内政的事实,对下步以武力解放台湾、反对外国干涉创造条件。更深一步讲,是防止台湾问题固定化,防止国际社会误认为****已默认台海现状,更防止美国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正因为通过作战取得了胜利,使中国反对外国干涉、坚定解放台湾的决心底气更足、腰板更硬。
第六,一江山岛作战的实施并取得胜利,使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中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与国和地区之间的一切争端,中国坚决反对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战争政策和干涉别国内政的行径。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弱国无外交”这一至理明言,在国际事务中体现的十分明显和充分。正因为中国出兵抗美援朝并取得胜利,才使中国在实现印度支那地区和平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进一步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不断增强的国家实力和军事实力,才使中国在国际社会处理国际事务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如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一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大多数爱好和平国家的响应和拥护。通过这一战,中国在1955年提出可以通过和平方式解放台湾,愿意和美国坐下来谈判解决美国侵略中国台湾问题,才得到美国的回应,虽然美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美国又不得不坐下来同中国开始了中美大使级会谈。
一江山岛登陆战对现实台海军事斗争的意义
一江山岛登陆战已经过去50年了,这场作战,对现实台海军事斗争的指导意义可以说更深刻:
一是在指导人民解放军作战力量建设上,这场作战的胜利说明,打现代化的战争,必须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过去的渡海登陆作战,夺取制空权、制海权是先决条件,因此,一江山岛作战胜利是我军加速建设空军、海军作战力量的结果。
当今高技术、信息战条件下,战场高度透明,不仅要夺取制空权、制海权,还要夺取制电磁权、制信息权,甚至是制天权。就是制空权和制海权的作战,也非过去意义上的海空战,过去是航炮对航炮、舰炮对舰炮的对抗;现在是导弹对导弹,是超视距武器和作战力量的交战。先敌发现、先敌打击,是制敌和取胜的先机。同时,渡海登陆作战,必须具有强大的火力优势,拥有先进的渡海、跨海投送兵力的工具,强大的两栖作战力量,具备立体的多手段登陆突击的能力,才能保证登陆作战的成功和胜利。因此,必须按现代战争要求加强武器装备建设,不断增强人民解放军打高技术战争、打信息战的能力。
二是必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论受到外国何种威胁和干涉,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决不能动摇。领土主权是国家和人民最高利益,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损害的情况下,必须果断以军事手段去捍卫,不惜任何代价,不怕任何恫吓和威胁。以高超的策略和敢于斗争的勇气实现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目的。
三是必须研究现代条件下打人民战争的战法。过去战区动员和人民参战的形式,如维护抢修道路,全民防空,防护救护、物质运输和保障,在现代战争中仍发挥作用。但现代人民战争有许多新特点,如民力技术动员、全民防空,防敌精确打击,开展电子对抗和电磁斗争,都是未来战争的新特点。
一江山岛作战,通过攻占一岛实现整个列岛的全部解放,大陈等岛屿守军在人民解放军的威慑下仓皇撤离,人民解放军达成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和军事最高用兵艺术。这一战说明,未来实现台湾的和平统一,反对和制止“”分裂国家的图谋,也必须坚持决不承诺不使用武力。必须以军事实力作后盾,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促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目标
第115章解放军水雷现状及发展
水雷是一种不引人注意,但又非常有效的水下攻击武器。解放军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水雷,最初仿制苏式水雷,60年代后期开始自行研制,先后研制出非触发沉雷、超声水压沉雷、大型空投沉雷、自动定深漂雷、非触发锚雷、编码遥控水雷、火箭水雷、自航水雷、自导水雷等数十种型号,可由舰船、潜艇、飞机和人工多种方式布设,能构成沉雷、锚雷、漂雷、自动跟踪等多种形式的水中雷阵。80年代,海军为强化水雷战,还建造了布雷舰。在可预见的将来,如果台海爆发武装冲突,相信解放军将使用水雷对台实施封锁,以期达到使台屈服的目的。
传统水雷
解放军装备的传统水雷,主要有锚雷、漂雷、沉雷和特种雷等。这些传统水雷技术成熟、造价低廉、装备量大,为解放军水雷战的主力。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起,解放军开始研究和大量装备传统水雷。到80年代后,解放军对传统水雷加以智能化改造,研制出了特种雷,大大提高了水雷战的威力。此外,解放军还装备有训练用的水雷,属特种水雷之列。
锚雷是解放军大量装备的传统水雷之一,目前至少有四种型号,主要用于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船和水中潜艇。最初,解放军研制和装备的锚雷技术含量较低,多使用较为原始的触发引信。20世纪80~90年代,解放军为大中型锚雷研制出了智能化引信。这种引信装有具备编程能力的****微处理机,可接收声、磁、水压的信号输入,可在长时间内任意转入待发状态。可以说,智能化引信系统已使解放军的传统锚雷走进高技术水雷的行列。
“锚一”型水雷是仿制的苏式大型触发式水雷,代号M…1。该型水雷专用于攻击大型水面舰只。“锚二”型水雷是仿制的前苏联式中型触发式水雷,代号M…2。该型水雷专门用于封锁航道和港口。“锚三”型水雷是仿制的苏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