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血-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方的枪炮声开始密集起来,传令兵飞骑而至,大声禀报道:“第三师一团三营开始冲锋了!”萧云贵微微颔首后,大声说道:“让其他两个营从左右两翼包抄迂回过去,务必先行击溃当面的敌人!三师二团准备加入冲锋!”
    传令兵大声领命后前去传令,萧云贵举起望远镜,只见太平军士兵开始向法军发起冲锋,三色旗下的法军士兵则采用双排士兵布阵,尽量保护自己的侧翼,但人数上的劣势让他们三面受敌,捉襟见肘起来。
    太平军士兵则采用散兵分段式冲锋,散兵线如同波浪一般前进。前排士兵不断站立射击,然后等后排士兵上前继续开火压制。然后交替上前。
    双方士兵使用的都是精度颇高的线膛火枪,在三、四百米的距离上。双方的伤亡都开始大量增加。法军士兵枪法精准,占据了地利,太平军士兵射术也不差,但因为人数优势、排布散兵线和军装迷彩的关系,也有一定优势,相反法军士兵的大红裤子太过扎眼,而且排列紧凑,是相当好的活靶子。
    在法军士兵看来,太平军士兵冲锋时候身子压得很低。而且跑起来还相当狡猾,总是左拐右躲的,时不时还趴在地上,各种战术动作令人眼花缭乱,非常没有法军那种冲锋起来一往无前的气势,对此法军士兵们相当的鄙夷。但他们也发现,敌人的这种战术动作非常实用,很难打中敌人。
    临近一百米的时候,太平军的冲锋更加快捷起来。陡然加快的冲锋节奏和一往无前的气势让法军大吃一惊,这段距离上的冲锋仿佛让法军士兵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自由射击,准备刺刀!粉碎敌人的冲锋!”布杰少校大声下达着命令,八百多米的法军阵线遭到三面冲锋。他做好了苦战的准备,他必须守住这里,等待左翼和右翼的援兵到来。如果他们现在后撤,将会把自己的后背完全裸露给敌人。
    很快太平军的刺刀逼了上来。法军士兵也爆发出巨大的呐喊声,双方士兵飞快的绞杀在一起。刺刀寒光闪耀,鲜血四散纷飞,士兵垂死的惨叫声,都显示了刺刀肉搏战的残酷。
    刺刀让长矛退出了历史舞台,它让热兵器和冷兵器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刺刀战术直到二次大战后期自动武器的大量发展之后,才逐渐减少应用,直到二十一世纪,刺刀才逐渐消失了。此时的太平军和法军虽然都装备了较为先进的线膛火枪,但没有一名将军会认为能用对射彻底击溃敌人,最后还是要依靠刺刀冲锋来解决问题,因此太平军在建军的时候并没有放弃刺刀战术的联系,相反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这种战术。
    不论是法军还是太平军,甚至是英军、俄军等**队的士兵,在这个时代他们都喜欢使用刺刀,刺刀能够迅速的击溃敌人,摧毁敌人的斗志,很多士兵都认为,刺刀有时候比枪弹更加可靠,它不必理会天气,不必担心哑火,在近距离的厮杀中它是士兵的可靠朋友。
    法军的阵线在此前的对射中稍显凌乱,但法军士兵觉得敌方更加凌乱,散兵线中间出现了一个个的空隙,都是可以很好利用的,但最后十米距离上,敌人的变化让法军士兵瞠目结舌。太平军士兵的散兵线飞快的变化起来,最近的三名士兵互相靠拢,和最近的三人组相互呼应,组成一个个的小型战斗团体,法军的阵线虽然人员密集,但交手之后却发现他们一时间无法击溃第一排的敌人散兵,随着后续敌人散兵的赶到,空隙很快被堵住,双方的厮杀更加残酷起来。
    这次太平军冲锋之前没有在五十米的距离上投掷手雷,主要是因为敌人居高临下,投掷的手雷有可能滚落回来伤及自己人,所以太平军的手雷使用操典里面有一条规定,那就是严禁在密集冲锋时,向位于山坡地带的敌人投掷手雷。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军的刺刀,它和法军使用的直锥式刺刀有非常大的不同,太平军的刺刀还是扁刃的刀型刺刀,上面还有两道血槽,这样刺中敌人后,会造成更大的伤口,而血槽的作用更加歹毒,就是放血的作用。
    法军士兵高大强壮,经历过克里米亚战争的血腥厮杀,太平军第一军的部队则是转战千里,和清军厮杀多年的精锐部队,在刺刀和枪长上都差不多,正是旗鼓相当的一场厮杀。
    双方第一个照面就有百余名士兵阵亡,但法军居高临下多少占据了一些优势,不过随着太平军三个方向上的士兵加入战斗,法军人数上的劣势开始显露无疑,法军没能击溃太平军的冲锋,反而在太平军的刺刀面前逐渐败退下来。
    二十分钟后,法军终于崩溃,残存的不足四百余人逃下山丘,太平军并没有追赶,而是原地排列起横阵,无情的对着逃散的法军开火。
    超过两百名法军倒在了逃亡的路上,他们没能坚持到援军的到来,布杰少校头部受伤,被士兵救了回来,他非常懊丧,想不到他的精锐部队只抵抗了不到四十五分钟的时间,要知道他的部队可是在克里米亚击溃过数倍的俄军的,他没想到在遥远的东方会遭此大败。
    当萧云贵踏上那座山丘的时候,他注视着一具具被抬下去的士兵尸体,心里也倒抽了一口凉气,不愧是老牌殖民帝国的士兵,在人数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还给太平军造成了一比一的损失,要不是太平军的武器和战术以及军队纪律等等经历了长时间的训练,光靠以前的太平军吃败仗是一定的。也难怪,历史上英法联军攻陷京城才伤亡多少人?严苛的纪律、为国而战的思想、科学的战略战术,这就是近代军队和封建军队的区别所在。
    萧云贵听完战损报告后,沉声说道:“命令一团、二团在土丘上隐蔽,三团顶上去,准备引诱敌人来到土丘正面的开阔地上,炮团在土丘和后准备,骑兵团在土丘两翼侧后准备……”萧云贵的命令下达后,太平军各部飞快的调动起来……
    格兰特和蒙托邦是在半路上遇到布杰少校败退的军队,蒙托邦很懊悔,为什么要让布杰少校帅先去抢占马驹河,他没有料到太平军能够如此快的完成渡河,还以为能够在桥头给太平军迎头痛击,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蒙托邦和格兰特交换了意见,只能继续率领部队上前,在野战中击溃敌人,然后从容的向天津后撤。
    来到刚才布杰少校失败的土丘战场三英里处,只见对面一支太平军已经完成了列阵,和法军一样,他们排出了双排的大横阵,远远看去好像一条迷彩绿的长线,但没有后备力量,远处的山丘上只有十几名将领一般的人影在那里晃动,没有看到敌人在山丘上布阵。
    “为什么敌人不驻守在山丘上?”格兰特很奇怪,蒙托邦也是非常奇怪,但山丘的青青绿草间,他从望远镜内没有看到敌人的士兵,这本来就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可能敌人在山丘后面布阵,我们看不到。”蒙托邦怀疑敌人在山丘后面布置了一个陷阱,格兰特点点头说道:“我们可以抢先攻占山丘,占据这个唯一的制高点,然后反击敌人,这就要看谁更快了。”
    蒙托邦表示赞同,最后两人商量决定,法军在中路和左翼展开攻击,英军负责敌人的右翼,骑兵需要在敌人步兵崩溃后,迅速冲上山丘占据那里。
    命令下达之后,联军兵力迅速展开,数排大横阵列队完毕,他们排着紧凑的队形朝着山丘开始进发。一开始,他们保持严整的军容和步伐,节省体力下是正常的行军脚步,临近八百米后是小碎步,到达四百米之后,法军中路横阵开始了第一轮齐射。
    太平军的士兵们第一排趴在地上,第二排采取跪姿,没有站立射击的,他们两排横阵在四百米的时候就开始和联军展开对射,而且是很凌乱的自由射击。
    蒙托邦看了之后笑道:“看来敌人也不怎么纪律严明嘛,这样的还击方式太过草率了。”格兰特却紧闭嘴巴,他觉得太平军这是在故意示弱,难道那山丘上有什么古怪的埋伏?格兰特皱眉说道:“我们应该让炮兵不要轰击对面横阵的敌人,应该朝着山丘开炮!”(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四章 老旧战术
    就在格兰特和蒙托邦商议,准备让炮兵轰击太平军横阵后面的土丘之时,土丘上杏黄大旗下萧云贵淡淡的对传令兵道:“命令炮团开火,压制敌人炮兵。”然后对着钱江等随从人员说道:“转到山丘后面避炮吧,敌人的炮火马上就要来了。命令潜伏在这里的一团、二团士兵,无论敌人炮火多么猛烈,都要先撑住。”
    果然,当杏黄大旗慢慢悠悠的消失在山丘后面的时候,联军的炮火开始倾泻下来,两个野战炮中队的炮火还是非常猛烈的,但很快太平军的炮火也开始怒吼起来,试图压制联军的火炮。
    英军的阿姆斯特朗大炮共有三种类型,6磅的山炮或小型野战炮(64毫米);马拉炮的一种9磅炮(76毫米)和12磅野战炮。经过膛线的改装后,火炮的炮弹能打得更远,也打得更准。但太平军的火炮也通过改装了膛线,很大一部分技术源自于英军的这种阿姆斯特朗大炮,这场炮战更像是一场英军炮兵之间的内战。在兵器技术和科技几乎完全相等的时候,考验的仅仅是炮手们的计算能力和操作熟练程度了。但有一点太平军占据了微弱的优势,他们一个团的火炮数量比英军两个炮兵中队的火炮数量多了十二门。
    “该死的,敌人的炮兵躲在山丘后面,他们一定早就计算好了我们可能设置炮兵阵地的位置!”格兰特面色铁青起来,这片战场是太平军挑选的,布杰少校撤退之后。太平军有充足的时间观察战场,而联军则是匆忙赶来然后投入战斗。这显得有些不公平。
    很快英军的炮兵压制不住敌人的火炮,敌人的炮弹越来越多。而自己这边还击能力越来越弱,随着两门12磅野战炮被击毁,英军炮兵匆忙开始转移阵地,他们早已经放弃了对山丘的轰击。
    “接下来就看步兵小伙子们的了。”蒙托邦希望步兵们能够尽快击溃当面的敌人,然后冲锋过去抢占山丘,接下来联军的骑兵就可以冲锋上去屠杀敌人败兵了。
    400码的距离上,联军士兵开始朝敌人进行了第一次齐射,太平军的横阵有超过一百名士兵倒地,多数都是采用跪姿瞄准准备射击的士兵倒地。但太平军的士兵们彷如铸铁一般凝住不动。
    虽然已经过了排队枪毙的年代,但不可否认的是,步兵阵线还是在老式的线性阵列上保证齐射的开火数量之时,带来的战果才是最大的,给敌人的震撼也是最大的。膛线火枪让排队枪毙的战术开始体现出落后,所以太平军在步兵操典中取消了布列横阵之时,第二排士兵站立射击的战术,变成第一排趴下,第二排跪姿。这样至少能够减少一定程度的伤亡。
    联军继续前进,300码的距离上,太平军开始第一次齐射还击,密密麻麻的联军士兵惨叫着倒地。至少有三百多人当场伤亡。格兰特看到这一幕,面色铁青的说道:“太平军早就在研究如何与我们野战了,看来当初他们让士兵跪着、趴着射击。而绝少采用站立姿态射击,这并不是出于胆小畏惧。而是为了更好的保存自己啊。”蒙托邦则沉默了半晌才说道:“我们也不能再用对付清军的战术来对付太平军了。”
    联军的战线随着太平军的齐射过后出现了一些慌乱,本来按照常规战术。步兵在齐射火力之后,敌人出现混乱之时,就是发起冲锋的最好时机,但这一次太平军步兵居然没有趁势冲锋,他们转过身去,一个个猫着腰迅速的朝山丘逃去。
    这是什么情况?联军士兵和军官都觉得匪夷所思,但敌人既然开始撤退,那他们就该前进,更加坚定的冲锋前进!于是联军几列方阵士兵都开始发起追击,骑兵也在后面跃跃欲试。
    不得不说联军部队的精锐,他们在快速的追击当中,还能大体上保持着阵列,假如太平军士兵调头准备反戈一击,那么他们也能够迅速的调整好阵型,在此发动齐射给予敌人最强烈的打击。
    就在联军追击到山丘脚下之时,前面的太平军士兵忽然转身趴了下来,而山丘上的绿草之间忽然密密麻麻的冒出无数的太平军士兵来,这一变化让联军士兵们目瞪口呆。
    “太平军士兵的迷彩服天然的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让我们很难发现他们,前面部队忽然后撤,将我们的部队引入他们的火力包围圈中,这种战术我们英国的军队也经常使用,很不幸这一次我们落入了敌人的圈套中……”格兰特在多年后的回忆录中如此回忆道,这是他与太平军面对面的第一次战争,因此印象非常的深刻。
    “敌人的战术和编制简练、灵活,中下级军官指挥富有艺术的气息,他们总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局中把握住战争进程的脉络,这点上看,太平军这支黄种人的军队,他们的作战战术已经远远领先于我们了……”蒙托邦将军则偏重于总结战术层面的东西,他在战后的日记中非常沮丧的如此写道。
    随着作战武器经历了深刻的技术革命,线膛火枪、火炮的革新让武器有了长足的发展,武器的射程增加,精度提高,射速加快,显然在编制、战术和后勤支援方面也需要作相应改革。在拿破仑发展了军、师编制之后,在编制和战术方面,如果说不是倒退的话,起码经历了相当长的停滞时期。1815年至1845年之间著名的一场冲突——即俄土战争(1828…1829)中,所使用的陈旧步兵战术就是明显例子。俄国人放弃了拿破仑的集中兵力的战术和战略原则,同样,法国和英国部队仍然坚持阅兵的操练而损害了战斗训练。直到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步兵方阵和空心方阵在远东战场上还是保持了优势,因为英法联军遇上的是武器和战术整整落后一个时代的满清军队。
    编制和战术适应武器的变化较为缓慢。大部分原因在于新武器要求战场兵力配置分散,而职业军人却害怕一旦军队过于分散会失去控制。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今他们遇到了武器和战术均有创新的太平军,早在太平军进行编制改革和军队大规模整训的时候,西王就非常有预见性的让部队采用了更加适应今后战争的编制,同时战术上既保留了方阵战术,又对更加先进的散兵战术进行了研究和发展。
    散兵战术要求军队有良好的通讯和基层军官的指挥素养,太平军中专门的传令兵和通讯兵让军队的通讯能做到很好的指挥,同时大量基层骨干军官的培训是在军校和战争中让他们成长起来的。
    在这一点上,英法联军为他们的保守付出了代价,甚至在后世历史上。晚于二次鸦片战争的美国南北内战中,美**队还在采用英法落后的战术,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大量士兵在方阵的对射当中死于远度和精度都优于滑膛枪的线膛枪下。也是通过美国南北内战之后,美国人在后期才逐渐屏弃了旧时的落后战术,开始了新的战术使用。
    而太平军的领导者是一位穿越者,他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看待事情的发展,自然有着无与伦比的先进行,于是他的先见之明让联军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被动局面。
    当山丘上埋伏的太平军向山丘脚下的联军士兵开火的时候,金属风暴刮起的腥风血雨令联军损失惨重。他们排着密集的横阵就是非常好的靶子,在宽度达到一英里的战线上,不到200码的近距离上,太平军的精准射击令联军在这种打击下几乎崩溃了。
    无奈之下。格兰特和蒙托邦不约而同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