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东吴吃软饭-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召集将领们商议如何进军合肥的时候,程普叹道:“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要在入夏前攻下合肥,看来是没了可能了,若是贸然进攻,只怕会被主公责骂,在主公的下一封书函送到之前,我军大概也只能如此了。”
甘宁、吕蒙等将也不明所以,明明是建功立业的最好机会,但是为什么主公命令众人耗着,军队长期在外,对于东吴来说,可不一定是好事。
而鲁肃虽然猜到了一些端倪,却也始终想不通,主公命令只进军,不攻城,究竟是何意?
只有庞统最为清楚,而且庞统也非常佩服杨林的能耐,原来在大军出征之前,杨林已经向孙仁说明了此次进军合肥的方略了。
不过虽然是良策,但是若是以杨林的口说出来,只怕程普不会遵从的,因此,杨林便假借孙仁的书函来传达自己的作战方略。
这位军师中郎将,竟然能令东吴的主公对自己言听计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林才是东吴真正的支配者!
庞统是明眼人,也瞧得清楚,杨林在东吴的前途不可限量,看来自己决定随着杨林出征,是正确的选择!
第二十二章招兵
东吴的将士们还蒙在鼓里,不过却也只能在合肥城外守候。
没过几日,后方的粮草送来了,程普命人好生款待运粮官,也小心的嘱咐道:“请劳烦大人转告主公,三军将士迫不及待,望早日攻下合肥,以扬我东吴的威名!”
运粮官不说话,只在帐中用食。
而杨林则陪着一名运粮的军士来到了帐外,两人一步一步的走到僻静处,这位运粮的军士便摘下了头盔,露出一头的秀发。
杨林笑着说道:“仁,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原来这位运粮的军士,正是东吴的主公孙仁,孙仁命运粮官不可声张,自己混入到运粮的队伍中,运粮官一路上诚惶诚恐,好在主公并没有出什么大碍。
见到了杨林,孙仁也是颇为高兴,道:“杨林,我可想你了,这一次出征合肥,若是没了你,我并不放心,但是你却告诉我,这场战争的耗时日久,因此我想要你,只有自己到这里来了。”
自从杨林随军出征之后,孙仁除了每日思念自己的孩子惊天外,还格外的思念杨林。
而对于小惊天,孙仁每日有嫣儿前来报告小惊天的情况,但是杨林,孙仁却并不知道他的情况,久而久之,孙仁便思念了起来,于是才会做出如此冒险的举动。
见四下无人,孙仁便投入了杨林的怀中,杨林抱着孙仁,感受着孙仁的体香,而孙仁,也在杨林的怀中感受到了甜蜜。
两人拥抱了一阵,孙仁才道:“杨林,你曾对我说过,合肥之战的目的,是要将曹操拖垮,因此我才写书信给程普,命他不可贸然进攻,不过,长此以往,恐怕军士们心生倦意,想要回家。”
杨林道:“仁,持久战对我方不利,但是对于曹军却更不利!在前方,曹操厉兵秣马,意图进攻西凉的马腾和汉中的张鲁,可是合肥之战一日没有停歇,曹操就一日不敢进攻这二人,曹操在前线,军队的军饷开支巨大,远胜于我军,因此,如此耗着,对曹操是最不利的!”
在杨林的说服下,孙仁也安心了不少。
正如杨林所言,两军交战,对于双方的损耗都极大,但是东吴只是单线作战,而曹操却是多线作战,只要军队孤悬在外,曹操的屯田之策便没什么效果,合肥之战的时日拖得越久,对于曹操就越是不利。
而此时的东吴,已经不同于往日了。
小小的番薯,已然在东吴的土地里耕种起来,并且没有占用现有的农田,而是种植在那些贫瘠的、农作物不易生长的土地上。
这样一来,东吴的粮食产量增产了好几倍,因此,对于前方的军粮,完全没有问题。
也正是因为如此,孙仁才会放心大胆的施行杨林的作战反略,在合肥与曹军僵持……
杨林又道:“仁,如今东吴形势稳固,百姓们丰衣足食,是时候招兵买马了,无需摊派丁口,这一次招兵,对士兵们提供俸禄,以雇佣的形式,相信民众们会踊跃参军的!”
孙仁纳闷道:“你的意思是……雇佣军吗?”
孙仁的口中,也道出了一个自己觉得生僻的字眼,所谓的征兵,便是规定每家每户必须有人加入军队的一种形式,但按照杨林的说法,似乎是用钱来雇佣军队,这对于孙仁来说,却是颇为陌生的。
杨林又道:“曹操的骑兵甚为强大,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将昔日的青州军归为己用,这边是日后的虎豹骑,在赤壁之战中,我军虽然得胜了,但是却也是吃了虎豹骑的苦头的,若不是虎豹骑奋力保护曹操,只怕曹操早已被我军生擒了;因此,为了和曹操抗衡,我东吴也应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将这支骑兵部队纳入你自己的麾下,由你自己亲自接管,只听从你一人的命令,在危急时刻,这样的一支部队,能够起到关键的作用。”
“自己的亲卫部队?”
孙仁有些纳闷,不过也颇为兴奋。
若是将一支强大的军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么毫无疑问,自己的政权将会更加的稳固!
于是孙仁道:“你说得对,杨林,那么我就照着你的意见,等我回柴桑之后,就开始招兵买马,对召来的士兵经过严格的审核,务必要选拔出一直以一当百的骑兵部队!”
在说完了招兵的事情之后,杨林便问道:“仁,我命你找来的人,你找来了没有?”
孙仁道:“人倒是为你找来了,不过杨林,你要这些人来干什么?这些人可是良莠不齐,也不服从管教,你让他们来,难道是为了协助我军攻城拔寨?”
杨林笑道:“仁,知人者善用,昔日孟尝君养门客三千,其中不也是有鸡鸣狗盗之徒吗?可是这些鸡鸣狗盗之徒,却在关键的时刻帮助了孟尝君,所以,用人当不拘一格,无论是三教九流,还是市井无赖,只要是对我东吴有用之人,都可以被我所用!”
孙仁也乐了,道:“杨林,你就一张嘴皮子厉害,什么事情,我都说不过你,既然如此,这百十名盗墓者,便划入你的麾下了,我倒要看看,你带着这么多贼人,究竟要做出什么事来!”
杨林向孙仁讨要的,竟是百十名盗墓者。
在东吴,盗墓可是非法的勾当,因此盗墓者,往往过着偷鸡摸狗的日子,在东吴的地位极其低下。
但是今次,东吴主公孙仁却破天荒的要召盗墓者进军效力,这实在是令人摸不着头脑。
孙仁也对杨林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法理解,不过既然是杨林的要求,她也无法否认。
杨林向来不会做出毫无意义的事情,今次,孙仁也想瞧瞧,杨林这次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第二十三章突袭
春去夏至,转眼间,合肥之战已经进行了半年多了。
这可以算是历史上进行得最为平静的一场战争了,隔十多天双方才会交锋一次,而双方士卒的战死者几乎没有。
就连曹军的将领们,也对这样的战争有些厌烦了,像这样子打下去,究竟要打到什么时候?
当然,就算敌人消极应战,张辽等将也不敢怠慢,张辽依旧将每日的军情送到曹操处,而曹操也关注着合肥的局势。
东吴的军队一日不撤军,曹操就一日无法安心的进攻马腾和张鲁,可是,东吴的军队似乎是早有预谋一般,竟然在合肥耗着,弄得曹操支援也不是,不支援也不是……
当然,战争是不可能如此风平浪静的发展的。
七月的一天夜里,合肥城中突然出现了变故!
先是听到一阵喊声——
“着火了!”
这阵喊声立即将合肥城内值守的军士们给惊动了,所有人立即向失火的地方奔去,这起火之处,不是别处,正是合肥城中的粮仓。
足够两万多人的大军吃上一年的粮草,竟然莫名其妙的被付之一炬!
张辽等将也被惊醒了,作为主将,张辽忙组织军士救火,军士们从城中各处调来水,尽全力救火。
事到如今,张辽根本就没有时间查明起火的原因,他务必要将损失降到最小。
可是火势甚大,远水救不了近火,张辽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粮仓被大火烧毁,这可是大军的口粮……
不过既然如此,张辽也无能为力,当下,只能使周围的房屋不受波及,在张辽的组织下,军士们忙将烧着的建筑物拉倒。
火势终于被控制了,但是突然间,张辽却听见了爆炸声!
“轰~~~~~~~~~~~~~~~~~”
整个合肥城,都在颤动,可见爆炸的威力之大!
这个声音如此的巨大,并且也非常的熟悉,张辽的心中大叫不好,因为这正是自己在赤壁之战中曾经亲眼见到过的致命武器——火药!
听这声音,这火药的威力,竟然比在赤壁之战中的那些火药的威力还要大!!
“报——”军士立即前来向张辽禀报,“启禀将军,城东被敌人炸开了一个洞,现敌人正从洞中涌入!”
可恶的吴军,竟然用火药将城墙给炸开了,他们竟然会想出如此的手段来。
张辽只觉得背脊一寒,但是事已至此,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抱怨,张辽忙组织本部人马,前去城东迎敌。
曹军已然是乱作一团,而东吴的军士则是有备而来,他们如潮水一般涌入到合肥城中,曹军的士兵根本就无法抵挡。
甘宁大笑道:“曹军的士兵们,没想到我们会这么来进攻吧?今天,定要将你们系数歼灭!”
甘宁手持长刀,见到曹军的士兵就砍,不一会儿,就有十数人死在了他的长刀之下。
合肥城中火光通明,宛如白昼。
不仅仅是甘宁,吕蒙、程普也率着士兵们涌入城中,瞬时间,合肥城已经被东吴的士兵们给占了。
张辽、李典、乐进等将,慌忙中组织军士防守,但是却并没有组织起多少人马。
“曹军败了!曹军败了!”
不知道是谁突然在乱军之中大喊道,曹军的士兵们一听,瞬间就没了斗志。
李典建议道:“将军,要不我们弃城逃了吧!”
但是张辽却对李典的建议嗤之以鼻,道:“李将军,我等受丞相之恩,当以死为报,岂能就这样弃城逃走?”
虽然张辽自己也觉得合肥城大概守不住了,但是身为主将,他却是不能临阵脱逃的。
好在张辽本部所率的骑兵,都是骁勇善战之人,纵是全军都败了,张辽所率的骑兵部队也是不会败的!
在张辽的影响下,李典和乐进也收敛了心神,跟着张辽一起拼杀!
正如张辽所担心的那样,张辽所率骑兵,一路上只看见了曹军的士兵正在不断的阵亡和逃窜,整个合肥城,密密麻麻的全是东吴的士兵。
张辽也受到了东吴军士的顽强阻击,对方仗着人多,气势正盛。
可是张辽所率的骑兵可不是等闲之辈,张辽一声令下,军士们立即向前冲去,转眼间就将吴军的阵型给冲乱了。
吴军见张辽勇猛,便也不敢再以卵击石,只得任由张辽冲向城东。
在城东,几乎就全是东吴的军士,张辽知道,此时的合肥城内,曹军们早已经心胆俱裂,根本就没有办法阻击吴军。
现在唯一能用的,就只有自己麾下的这些骑兵了,当然,李典和乐进也是当世名将,有了他们相助,守城尚有一线希望。
张辽手持长戟,一路冲杀,很快就冲出了一条血路,吴军的士兵们,这才见识到了猛将的厉害。
一人立于马上,正是甘宁,甘宁正杀得正酣,见张辽冲杀过来了,他也来了兴致。
甘宁喝道:“原来是张将军,不愧是昔日吕布麾下的第一猛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世人传你有多么厉害,但是本将军偏不信邪,今日,定要将你生擒了!”
说着,甘宁持长刀与张辽交手。
张辽见甘宁威猛,也不敢怠慢,持长戟还击。
张辽与甘宁斗于马上,而李典和乐进二将,则率领骑兵继续冲杀。
虽然明知不可为,但是李典和乐进二将受张辽感悟,于是也奋勇杀敌,有了将领的身先士卒,军士们也受了影响,便不再那么恐惧,也开始反击吴军了。
不过即便如此,合肥城中的局势,却也是一面倒。
曹军先是粮仓失火,再被东吴被火药炸坏了城墙,从一开始,东吴的士兵们就在气势上占了优势,以至于东吴的军事攻入城中之时,曹军的士兵们根本就没有办法组织起有效的反抗。
直到张辽等将率骑兵冲杀,才使得曹军的局势有了一点起色。
第二十四章退兵
如今吴军依然占据着优势,甘宁孔武有力,单挑张辽,而作为都督,程普却从大局入手,组织军士歼灭残余的曹军。
吕蒙率军突入城中,见到曹军士兵就杀,他年纪尚轻,血气方刚,此次合肥之战,正是他建功立业的机会。
而甘宁战张辽,因为他想要在武力上战胜张辽,因此没有让其余的兵士从旁协助。
可是张辽毕竟是当世名将,勇猛无比,只见他舞得一手长戟密不透风,而甘宁便立即落于下风。
张辽连刺了几戟,甘宁都疲于应付,险些受伤。
“果然厉害!”
甘宁喊了一声,便不再跟张辽独斗,退到了一旁,而张辽也不追,策马去和自己的骑兵部队汇合。
这一次的合肥之战,甘宁和曹军的诸位将军之间的交锋,都没有占到上风,这使他心有不甘,但是这毕竟是战争,他身为将领,不能以自己的一时喜好而耽误的军队的进攻。
于是在退下来之后,甘宁重新率领手下的将士,向合肥城的深处进攻。
此时此刻,其实大局已定,东吴的士兵们,占领了合肥城中的各处要塞,除了张辽所率领的那一支骑兵部队,曹军的士兵们降的降,死的死,再无法对吴军构成威胁。
就连张辽自己,也渐渐的失了信心。
若是在别的时候,在敌人已经实际上控制了合肥城的时候,身为主将的张辽,就应该弃城逃走了。
可是张辽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于是张辽带着李典、乐进两位将军,率领骑兵部队对东吴的阵型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张辽所率的骑兵部队不过一两千人,但是东吴的军事,却有一两万人,张辽的每一次冲杀,都有一种会陷入到敌人的包围圈中的感觉。
可是张辽以顽强的信念支撑着自己的行为,敌人的弓箭密密麻麻的射来,张辽的背上中了几箭,但是张辽却没喊过一声痛,带伤率军冲杀。
张辽要将合肥城从东吴的军士中夺过来,他的脑中,只想着这样一件事情。
跟随着张辽的骑兵部队,却在冲杀中人数越来越少,从两千人,到一千人,很快的,就只剩数百骑了。
李典、乐进共同劝道:“张将军,我们快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退回去,重整阵势,定然能够卷土重来的!”
但是两位副将的劝说,张辽却根本没有听进耳朵里,他依然率着骑兵冲入东吴军队的阵势当中。
纵然是吕布再世,如此拼命的冲杀,也会大量耗损体力的,就算是张辽的体力尚有余力,但是张辽座下的战马,也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
在张辽的脑海中,突然闪过来一个念头,那就是自己今次大概会失败了,合肥城已经是东吴的囊中之物了,自己再怎么拼命,也是无法挽救的。
自己或是死,或会被东吴军擒获,但是,张辽的思想中,根本就没有投降东吴的打算。
自己原本就是吕布手下的将领,已然背叛过主公一次,而对于曹操,张辽不可能再一次背叛!
因此,如果合肥城失守,张辽是不会投降的,他会选择战死沙场!
“东吴的贼子们,让你们瞧瞧我张文远的厉害!”
既然已经没了求生之念,张辽就更加肆无忌惮,他的战力又增加了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