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正德秘史-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庖磺卸荚谥煊窀盏囊饬现小�
“皇上,不知道您对目前皇家学院的状况是否满意?”唐伯虎笑吟吟的问道,其实他从朱玉刚的脸上早就看出了他的态度,但是听他亲口夸赞毕竟是不同的。
果然,朱玉刚连连点头,含笑说道:“不错,不错,朕离京没有多久,学院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你一定花了不少的精力,就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的话,大明的军队一定会逐渐强盛起来的!朕真该好好的奖励你啊!”
唐伯虎诚惶诚恐的连连说道:“不敢,不敢!臣做这些事情是应该的,皇上对臣那么信任,难道臣敢不尽全力吗?再说了学院能有现在的成绩也不是伯虎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全体师生一起努力的结果,而且如果没有王大人领导有方的话,学院也不会这么快就有成绩了,皇上要嘉奖的话就给王大人吧!”
“哈哈,伯虎过谦了,不过,说到王大人,他也应该回京了。朕想也是时候有番作为了。”朱玉刚眼我昂远方,意味深长的说道。
“臣也好久没见到王大人了,前几日见到司马明带领着一些治水的人才,说是要去沧州赴任,臣想他和王大人应该交接完了,相信过不了几天,王大人就能回京助皇上一臂之力了。”唐伯虎的猜测符合朱玉刚的心意,所以他微微笑着。
“伯安自然是朕所倚重的,但是伯虎也不能袖手旁观呀,朕一向是非常看重你的。”朱玉刚忽然神色凝重,问道,“伯虎对当前的局势如何看待?朕想听听你的心里话。”
唐伯虎神色之间略显犹豫,但他很快下定了决心,说道:“皇上想知道臣的心里话,那么请皇上先回答臣的一个问题。”
朱玉刚一愣,不知道唐伯虎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他想姑且听听他要问什么吧,于是笑道:“伯虎想问什么尽管开口问吧。”
唐伯虎鼓足勇气问道:“臣斗胆问皇上一句,皇上是想做一个守成的君主还是做一个开拓的君主?”
朱玉刚又是一愣,不解唐伯虎为何会问这样的问题,他凝视着唐伯虎,想从他的眼神中发现一丝原因,不料唐伯虎却避开了他。朱玉刚脑筋一转,故意笑道:“那么伯虎认为朕想做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
唐伯虎突然笑了,说道:“臣已经知道皇上的心思了,皇上的确是臣值得追随的君主,臣惟有竭力报效,才对得起皇上的赏识。”
唐伯虎的这些话实质上非常无礼,皇上是否值得追随并不是他一个臣子可以评价的,他们只有服从而已,不过,朱玉刚并不着恼,越是有才华的人才会如此说话,唯唯诺诺的人不是他所喜欢的。他问道:“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开拓的皇帝呢?”
“当今天下,百弊丛生,虽然奢华,但实际上虚有其表,如不即刻进行变革,不出三年,天下即将大乱,现在并无战事,正是皇上一展宏图的大好机会,臣恳请皇上马上进行这方面的改革,以为将来之计。”
朱玉刚暗想,三年之后,历史上的正德早就死了,难道自己将会改变历史吗?他暗暗心惊,说道:“愿闻其详。”
第四十三章 改革风暴
唐伯虎胸有成竹的说道:“皇上雄才大略,在军事上极富远见,创立军事学院,培养了众多的后备人才,臣可以预见,不出三年,这些学员充实到各军中后,必将极大的增强我军的战斗力。到那时,皇上的理想就可以逐一实现了。”
朱玉刚不住的点头,被一个臣子这样含蓄的称赞,他心里还是禁不住的得意起来,说道:“伯虎说的不错,知我者伯虎是也,你继续说下去吧。”
唐伯虎突然神色变得凝重起来,话锋一转道:“但是不管实行什么样的变革,或者说实现什么样的宏图大愿,都要以强大的经济为基础的,而我们大明现在经济薄弱,仅仅能够维持现有的状况,如果要开展大规模的计划,恐怕会入不敷出,国库将会支撑不住,到时候不仅难成大事,还会遗留后患。”
“那怎样才能使大明的经济强大起来呢?”朱玉刚谦虚的问道。
“巩固农业,发展工商,改革税制,发明科技,开通贸易。”唐伯虎稳稳说出二十个沉甸甸的字来,然后满怀渴望的看着朱玉刚,似乎要得到他的认可。
朱玉刚听在耳里,却是一惊,他疑惑的看了唐伯虎一眼,怎么也想不通,他说的那些话,有些名词分明是现代才有的,他又是如何知道的?不过,以朱玉刚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唐伯虎的这些计划是非常正确地。现代国家,有哪一个不是在这上面倾注全力的?但是在明代,毕竟还是封建社会,提出这样的方案来还是具有超前意识的,即使是从唐伯虎的口中说出来。WAP。sdxsw。朱玉刚仍然感到惊讶,难道唐伯虎有未卜先知地本事?朱玉刚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唐伯虎得到朱玉刚的鼓励,于是。将他筹谋良久的治国方略详详细细的向朱玉刚描述了一番,朱玉刚眼望远方,展现在他面前地是一副波澜壮阔的蓝图,他的心禁不住猛烈跳动起来,自己竟然要成为大明的中兴之主了!他强忍住激动的心情,说道:“伯虎深知朕意,朕也早有此念,不过,此事牵涉甚广,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定要思虑周全才能下手啊,否则的话朕怕会功亏一篑。你先拟好一个详尽的方案来,待伯安回京后,再从长计议。”
唐伯虎听到朱玉刚已然采纳了他的意见,心中大喜,忙说道:“请皇上放心,您对臣那么信任,臣敢不尽力吗?据臣估计,王大人应该就在这两天回京了。”
“好。朕就等着那一天了!”朱玉刚两眼放出光来,兴冲冲的回了宫。
朱玉刚走后,唐伯虎就把手头的工作交给了他地副手,现在学院已经上了轨道,只要不出什么意外,那么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他的手下就能应付自如了。唐伯虎自己就钻进了屋子,将他多年来思虑的心血一五一十的记录了下来。
三日后,唐伯虎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宫去面圣。手_打_小_说_网首发WWW。sdxsw。他得到消息,王阳明已于昨日回宫,那么休息一天后,以他的性情,今天一定会进宫的,自己这时候去。时机刚刚好。
太监通报后。唐伯虎一脚跨进了御书房,还未来得及行礼。就听见朱玉刚哈哈大笑道:“伯虎,你来得正是时候,朕正想派人去传你入宫呢!快到这边来!”
唐伯虎抬眼一看,欣喜的发现王阳明已经在了,他正笑吟吟地望着自己,而他的下首还坐着一个风度儒雅的青年大臣,他定睛一看,此人正是官拜左副都御史的戎帅。他朝二人点头微笑,急忙走了过去,坐在了最下方。
朱玉刚待他坐定后,收起脸上的笑容,正色道:“今日把大家叫来,实是有要事相托,你们三个是朕最值得信任的人,希望你们能助朕一臂之里,完成朕振兴大明的志愿!”
戎帅站起身来,欠身说道:“请皇上放心,臣等唯皇上马首是瞻,愿为皇上鞠躬尽瘁,再说大明的振兴也是吾等的心愿。”
王阳明和唐伯虎二人也连忙表态,朱玉刚挥挥手,示意戎帅坐下来,然后他说道:“你们对朕地忠心朕是知道的,但是此事不是光*忠心就能办成的,因为将来有无限的艰难险阻会等着你们,而且朕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朕相信你们,你们也要相信朕地决心。”
朱玉刚说到这儿,顿了一下,眼光扫到唐伯虎地脸上,说道:“伯虎,前几日,朕叫你拟的方案呢,好了没有?”
“回皇上,臣已经拟好了。手**打**小说网”唐伯虎掏出早已准备好地折子,递了过去。
朱玉刚接过来,却并没有看,而是把它交给了王阳明,说道:“伯安,你和允汉先瞧瞧,再说说你们的想法。”
王阳明接过折子,打开仔细看了起来,他的眉头一会儿紧皱,一会儿舒展,旁边忐忑不安的唐伯虎也紧张到了极点,一颗心七上八下的,生怕王阳明突然吐出一个不字来。过了片刻,王阳明终于合上了折子,又把它交到了戎帅手中,并且点了点头。
戎帅微微一笑,低头细看,不出朱玉刚意料,他兴奋的说道:“唐兄的想法和王大人的一样啊,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唐伯虎连连摇手说道:“不敢,不敢,戎大人过誉了,伯虎怎敢和王大人相提并论呢?”
朱玉刚呵呵笑道:“伯虎,你不用谦虚了,咱们先听听伯安是如何说的吧!”阳明清清嗓子说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首先要成立一个部门来领导变革之事,这个部门臣已经想好了名字,叫做计划部,和六部并列,当然它只是暂时性的一个部门,等到将来变革完成,就可以将它裁撤,请皇上定夺。”
朱玉刚点头同意,说道:“就依伯安所说去设立,接下去呢?”
“接下来委派一个信得过的大臣统筹全局。”说到这儿王阳明顿了一下,似乎怕朱玉刚误会,说道,“当然皇上能够亲自坐镇是最好不过了。然后,如伯虎所说,再在计划部之下分设各个支部,每个部门也委派一个得力干将,层层分派下去,就能形成一个体系,从农、商、矿、税等处着手,由上而下,循序渐进,相信不久就能有一个大的改观,至于具体的细节,伯虎的这份折子中已经说得很详细了,臣就不多作饶舌了。”王阳明说完,放下手中的折子,一个小太监走过来又将它交到了朱玉刚的手中。
“好!”朱玉刚猛的一拍手,大声叫喊,把在座的众人都吓了一跳,看到王阳明等人的表情,朱玉刚哈哈大笑道,“伯安的想法真的说到朕的心里去了,那么一切就按伯安说的去做,朕明日就下旨,即刻开始这场振兴大明的改革!”
朱玉刚扫视着眼前极度兴奋的三人,又关切的说道:“今日三位爱卿辛苦了,就在此用膳吧,朕已经吩咐御膳房准备了酒食,咱们君臣几个就开怀畅饮一番吧!”
王阳明三人一听,喜出望外,急忙站起身来谢恩:“多谢皇上恩典,臣等感激不尽。”
当日君臣几人尽兴的畅谈,直到黄昏十分,王阳明等人才各自回了府上,他们要养精蓄锐,因为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明天就要开始了!
第二天,朱玉刚一上朝就传达了昨日商议好的旨意,就像他事先所意料的那样,一些老成持重的大臣果然站出来反对了,他们的意思不外乎是祖宗定下来的规矩不可轻易改变,动则会动摇国家的根本,这时候自然不用朱玉刚亲自去驳斥他们,王阳明等人早就按捺不住了,首先由戎帅出马,他一一列举了以往制度的缺点,并且结合当前的形势,说明再这样下去的话,国家将会逐渐衰弱,很有可能走上蒙古人的老路,不过却是倒了过来,将会被蒙古人赶出京城。当然他的话是非常无礼的,但是因为有朱玉刚的纵容,众人也拿他没办法,况且戎帅说的话句句在理,大家也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所以人人都张口结舌,竟然无从辩驳。
接下来,就是王阳明的表演时间了,他就从新法的种种优越之处谈起,给众人描绘了一副强盛的大明的蓝图,而且他的话中还隐含了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将得到极大的保障的意思,看到众人没有反应,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王阳明又暗示所谓的利益还将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这才看到大家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变化,他欣喜的将他的计划和盘托出,有的人察颜观色,发现皇上的脸上一直含着笑意,于是就开始附和王阳明的看法了。当然也有一些人的眼光也不错,他们早就看到了大明潜在的危机,但是一直苦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向皇上进谏,如今有此良机,又不担负风险,所以也站在了王阳明一边。
第四十四章 立杆见影
局势开始渐渐明朗,虽然仍有少数顽固分子坚持他们的反对意见,但是大多数的人都同意了王阳明等人提出的想法,不管他们是否处于真心,只要不反对,或者说将来不横加阻扰坏事,朱玉刚就谢天谢地了。王阳明的话说完后,朝上出现了一阵寂静,人人都望着朱玉刚,他知道该自己说话了,他要用自己天子的权威一锤定音!
朱玉刚凝望了一眼众人,缓缓说道:“形势的发展已经刻不容缓,所谓变革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朕想,大家作为大明的臣子,吃朝廷的俸禄,一定是都想着国家能够繁荣昌盛的,也许想法各有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样,所以朕也不会计较大家刚才说的话。朕已经决定,从即日起朝廷就要开始变法改革,将各种陈旧、落后的规章制度逐一废除,取而代之新的章程,当然,这些作为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朕决定如果这次改革失败,朕一人承担全部的责任,与众爱卿无关!”朱玉刚的话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他猛的一拳砸在龙案上,震得龙椅也晃动了几下,脸上显示得是一副坚毅、果断的神情,显而易见他的决心是非常坚决的,这既是向众大臣表示他的态度,也是在鼓励他们,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果然,众人见朱玉刚如此表态,再也不能站在那儿不声不吭稳如泰山了,纷纷说道:“皇上万万不要这样说。臣等愿与皇上同甘共苦,共同进退,如有什么难以预料的后果,就由臣来承担吧!”
形势既然发展到了这一步,那些刚开始一直反对地大臣。手**打**小说网此刻也是如坐针毡,再冷眼旁观下去,不仅要成为众矢之敌,恐怕真的要惹得龙颜大怒了。于是也上奏说愿意和皇上一齐度过难关。
朱玉刚暗暗得意,说道:“好,朕即日下旨,在六部之外新成立一个计划部,尚书一职就由王阳明兼任。”
王阳明一听,大急,刚想拒绝,朱玉刚就堵住了他的话道:“你不必多说,朕意已决,相信你不会让朕失望的。再说在朕心目中,除了你之外,再无第二人可以担此重任了。”
“计划部尚书负责统筹总帅变革事宜,并且有向朕的专奏权,可以随时进宫面朕,任何人不得无故阻拦,违者杀无赦!”
“是,谨遵圣命!”
“计划部之下再按原来地六部分为六科,每科设正副主事二人为领导。直接对尚书负责,具体督导各科的变革,主事如有不同意见,可以见朕提出。从明日起,朝廷的重心要转移到改革上来,各部,各大臣都要全力支持,不得懈怠!”朱玉刚将他的施政纲领一一道出,然后注意着众人地反应。众大臣纷纷交头接耳。虽然听不清他们具体说的什么,但是朱玉刚可以断定他们一定在议论此方案的可施行性有多大,于是笑眯眯的望着他们,任由他们说话。不一会儿,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臣站了出来,朱玉刚定睛一看。手**打**小说网原来是李东阳。心里顿时轻松了不少,李东阳身为大学士。本来就依附于他,现在年纪老迈,想必他更不会与他背道而驰了。
“皇上英明,臣代表内阁大学士赞同皇上的方案,皇上大可放心。”李东阳果然没有和朱玉刚唱对台戏。
朱玉刚大喜,继续说道:“如此甚好,只要朝廷上下团结一心,相信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大家的。另外,朕心目中还有几个人选,如戎帅、唐伯虎、古孝天等人都要将委以重任,其他的人选就由王阳明一手挑选,不必向朕请示。”
众人一听都是一愣,继而面面相觑起来,因为朱玉刚所提到的这几个除了王阳明可以让他们感到信服之外,其他的几个人都是朝中新冒出来,而且和皇上走得比较近地,所以他们不免怀疑上述几人的才能。皇上既然下了决心要变革,那么为了变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