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鸦片战争-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到了王宫中。 楚格普德国王对朝廷官员甚为恭敬。 为众人献上了哈达后,又亲自设宴招待众人。
杨露蝉酒量过人,为人豪爽,在席间和楚格普德国王甚为投机。 两人喝到后来,楚格普德硬要拉着杨露蝉结拜为兄弟。 这一席吃得宾主尽欢而散,酒宴过后诸人都坚持回了军中。 只留下了作为亲王的杨露蝉留宿宫中。
第二天,双方进行了会谈。 在友好的气氛下,杨露蝉提出锡金加入中国,成为中国的一个省份。 不过锡金的内政归楚格普德国王自治,政府只是派遣官员协助处理政务,并且楚格普德可以保留一支五百人的卫队,今后锡金的国防和外交都由中国政府处理。 杨露蝉在提出条件后又拿出了一件有力的武器,十一世**凯珠嘉措号召锡金加入中国地亲笔书信。
楚格普德没有马上答应,他立刻召集了锡金国内部进行讨论,随后楚格普德又拜访了恩切寺的朱波道波。噶尔包喇嘛。 朱波道波。噶尔包喇嘛早已经得到了凯珠嘉措的另一封书信。 他的态度很坚定的站在了中国一边。
第三天,楚格普德同意了中国的要求。 随后西藏将军衙门地100、101步兵镇驻守在了锡金。
中国远征军的第三站到了不丹,不丹的掌权者是藏传佛教竺巴噶举派的领袖,听到上国钦差大臣到来,廷布城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在这里杨露蝉只是和不丹重新签署了一份类似于廓尔喀的条约。
在廷布办理完事情,远征军赶回了拉萨。 带着彻底战胜廓尔喀的余威,杨露蝉向班禅**提出了西藏建省的要求,双方经过了几乎一个冬季的谈判,终于达到了西藏建省的协议。
*****************************
洪秀全躲避在深山老林里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他地胡须乱糟糟地,衣服邋里邋遢,浑身散发出一股子臭味。 靠在堆满灰烬的一处山洞里,洪秀全感到身心俱惫,哪天晚上让他留下难以磨灭地记忆。
数不清的军队围住了洪秀全藏身的村庄,他们挨家挨户的查找教里的弟兄,洪秀全躲避在猪圈里逃过了一劫,第二天洪秀全才得知各处的教会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打击,冯云山、萧朝贵和刚刚入会的石达开都已经被抓了起来。 随后几天形势越来越严峻,各处交通要道都画影附像通缉洪秀全,朝廷派出的鹰犬四处出动,搜捕洪秀全。 不得已洪秀全躲避到了山上,这一来便是一个多月。
由于走的时候匆忙,洪秀全所带的干粮不足,若不时林中可以打些野味,挖些野菜充饥,他早已经无法生存了。
马上送给养的就要来了,洪秀全在洞外做好了标记耐心的等候着。 闲等着无事,洪秀全在心里盘算着,这样躲着也不是办法,今日是不是去矿上,把教中的兄弟们动员起来,然后去县里把教中的骨干都救出来。
洞外传来一阵“咕咕”的鸟叫声打断了洪秀全的思考,他猛然醒悟过来,这是和杨秀清约定好的联系方法。 凝神再听了一阵,果然又有“咕咕”的声音传来,这声音有规律响了三次,让洪秀全确定了是杨秀清来了。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一十八保险公司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一十八保险公司
阳光从叶缝间射进树林,躺在地上的洪秀全被光线照耀的睁不开眼睛。 几个身高力大的家伙将他死死按在了地上,转过头洪秀全终于发现了官兵队伍中的杨秀清。 见到洪秀全怨毒的目光盯了过来,杨秀清有些难堪的别过了脑袋。
杨秀清此举也是形势所迫,拜上帝教的组织已经被彻底的瓦解了,他本人也在洪秀全离开后被抓了起来。 在杨秀清关在监狱后,将他养育大的叔父杨庆善日日到狱中劝说。 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也好言相劝,答应既往不咎,而且事后朝廷将量才录用。 不久最先投降的萧朝贵来狱中亲自劝说杨秀清,眼见大势已去,杨秀清只好投了朝廷。
杨秀清投了朝廷以后,当即将洪秀全供了出来。 于是洪秀全没有等到杨秀清的补给,而是等到了朝廷的官兵。
洪秀全被押下山以后,并没有受到严刑酷法。 不久冯云山、萧朝贵、石达开一干人,轮番来劝洪秀全投靠朝廷。 洪秀全原本以为会送了老命,现在听说不仅不死朝廷还将量才录用,思虑再三后终于投了朝廷。
最后石达开被送到了京师讲武堂进修,冯云山、杨秀清被送到了皇家政法学院,萧朝贵到了南京讲武堂进修,洪秀全被任命了一个县官的职务,此事立下大功的韦昌辉在当地武装部任职。 拜上帝教的首脑们被分散以后,骨干被移民到了西北。 余人的那些摇摆不定地信徒都不敢再信什么拜上帝教了。
************************
今天的天气格外的晴朗,圆明园福海风平浪静,湖边的垂柳携手相连,在岸边形成了一条绿色的长廊,一个娇小的女孩在一名美丽的中年贵妇地牵引下游玩在岸边,小孩和妇女不时发出一窜笑声。 这清脆的笑声在打破了皇家园林地清静,多出了一份难得的人间温情。 刘寄挥退了跟在身后的众人。 独自缓缓的跟在后面。 看着眼前的爱女和爱妃,他的心里泛起一丝温馨。 这令他有些黯然的想到他地另一个孩子。 那个远在英国的刘翰。
一声银铃一般的童声在刘寄的身前响起:“皇阿玛跟我们一起玩。 ”
李巧儿喜爱的牵着女儿的手说道:“瑛瑛皇阿玛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不能调皮。 ”
见到女儿嘟着嘴巴,刘寄笑了笑上前摸了摸她的头顶。 原本想把孩子放在头顶上,想起跟在身后记起居注,刘寄将女儿抱了起来说道:“看湖中的蓬岛瑶台,是不是很漂亮。 ”
从岸边往湖中心地岛子望去,山水和建筑交相掩映。 犹如童话中的仙境一般,瑛瑛搂着父亲的脖子问道:“真漂亮,这肯定是皇阿玛造的。 ”
刘寄摇着头说道:“皇阿玛造不出来,修建这些景观的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
“他们是些什么人呢?”
“他们有石匠、木匠、铜匠,还有许多地农夫。 ”
“这些人不是奴才吗?”
这话让刘寄的脸色黑了下来,他严肃的看着怀中的女儿喝道:“谁说的?”
瑛瑛被吓的眼泪汪汪,连哭都不敢哭出来。 李巧儿赶紧跪下说道:“请皇上恕孩子年幼,惩罚臣妾吧。 ”
刘寄的脸色缓和了下来向女儿说道:“瑛瑛。 你记好了。 没有农夫种出粮食我们便没有吃得,没有石匠便修建道路、桥梁、房屋的材料,没有木匠便没有家具,我们一天中消耗使用的东西,没有一样能离开这些劳动者。 他们不是奴才,如果我们在使用着劳动者的产品时。 还要把他们当作奴才,他们起来反抗地日子便不远了。 ”
刘寄沉重地声音让女儿重重的点了点头,李巧儿眼中露出仰慕地神色,向刘寄福道:“皇上金玉良言,臣妾受教了。 臣妾以为,互助会也应该由皇上接管了。 ”
“也好,爱妃今后就专心抚养瑛瑛。 ”
其实互助会早已经由朝廷控制了,在进行救济时,也打出了皇帝的旗号。 各地的官府基本上将其视为朝廷的一个独立部门,互助会也为朝廷做了很多缓和阶级矛盾的工作。 这次正事由朝廷接管。 不过是水到渠成。 互助会被朝廷接管以后。 董海川不在管理互助会的工作,互助会由一个委员会进行管理。 直接对皇帝负责,委员会由六名成员组成,其中三名由户部侍郎、工部侍郎、法部侍郎担任,另外三名从互助会各地理事中选举出来。 以后朝廷的一切救济工作,都由互助会来办理,另外互助会新成立一个下属公司,这个公司的名称叫中华社会保险公司。 中华社会保险公司除了属于互助会领导以外,它的金融业务都由中华银行领导。 也就是说,中华社会保险公司属于双重领导,互助会管理公司的日常事务,中华银行管理公司的资金流动。
将这些事情处理完刘寄接见了进京的石达开、冯云山、杨秀清。 这三人都太平天国缺一不可的人物,若没有了他们那洪秀全根本无所作为。 在圆明园四宜书屋见三人,刘寄内心按不住有些激动。 冯云山的组织社会活动能力不是一般的强,在太平天国的初始阶段,可以说没有冯云山的活动便没有后来的一切。 杨秀清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才能都相当出众。 不过他们三人里,让刘寄最佩服的还是石达开。 若不是刘寄搅乱了时空,那曾国藩在日后一定会说:“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 ”当然左宗棠也会给出“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惧也。 ”不过这一切都不可能出现了,今后曾国藩、左宗棠、石达开都是我中华的良将,他们的枪口只会一致对外。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一十九中亚风雨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一十九中亚风雨
中华六年(1848年)秋季,刘寄收到了远征军在廓尔喀大举获胜的消息。 这则消息的带来的笑容还没有从刘寄的脸上消失,从西域传来了另一则消息。 这则消息有三个渠道传来,一个是第三集团军指挥官曾国藩的奏折,另一个是新疆将军刘发恒,还有一个是新疆巡抚李振祜。 虽然渠道不同,消息倒还是一致:在俄国人新征服的地区巴尔喀什湖以西的中玉兹,阿布赉大汗的孙子肯尼萨尔领导哈萨克族人在中亚爆发武装起义。 起义在俄国人的镇压下失败了,肯尼萨尔带领部分骨干逃到中国境内,俄国人为了追击肯尼萨尔越过中国边境,结果和中国卡伦守军发生冲突,冲突中各有死伤。 事件发生不久第三集团军的29步兵镇赶到冲突地点。 此时,俄国人已经撤离了边境,双方的关系由此变得紧张起来,现在双方都在边境囤积了重兵。
收到这则消息不久,俄国大使的照会边送到了刘寄的案头。 俄国人希望中国将肯尼萨尔交给俄国人处理,作为报酬,俄国人愿意支付一些金钱。
看到照会的内容刘寄不由冷笑起来,俄国人真是穷的可怜,居然将自己的贫穷套到别人身上,以为可以付出一些钱财就可以将肯尼萨尔当货物一般买过去。
一直以来刘寄都在积极的准备一个重大的军事计划,“大泽张弓”计划,大泽张弓计划的核心就是收复大泽(贝加尔湖)。 为此第三集团军驻扎新疆,第四集团军驻扎外蒙。 两个集团军日日都在操练,士兵们所假象地敌军,便是俄国人。 陆军参谋总部拟定的作战计划都已经有了好几套,如今俄国人主动往枪口上撞,刘寄有了向俄国人动手的心思。
中俄战争的爆发必然在国际上引起重大的反响,而且俄国人在欧洲有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 为此刘寄组织了军机处进行了数次讨论。 林则徐、魏源、杜受田等一干重臣,都认为可以拉拢英国共同对付俄国。 至少要让英国保持中立。
军机处的一干大臣们不可避免地谈论到一个话题,此时的欧洲大陆正在爆发一场席卷大半个欧洲地**。 欧洲大陆的强国从法国、普鲁士、奥地利、匈牙利等等,都在忙于扑灭这场**的火焰,这场**导致了欧洲政治格局的改变,法国在这以后成为了法兰西共和国,法皇路易。菲利浦逃亡国外。 在此时的情况下欧洲是无法介入中俄之间的矛盾。
与欧洲列强相比,现在的美国还没有实力卷入亚欧大陆地事务。 只需要稍微的拉拢,美国必然会置身事外。
至于俄国人的太平洋分舰队,不消中国的三的水师联合,只需要北洋水师便足以解决。
不过这场战争的关键还是在陆地上,这将是一场龙熊大战,俄国人陆上的实力的确不可小觑,现在地沙皇尼古拉一世更有欧洲宪兵的称号。
几经讨论之后以定,驻扎广州的第二集团军立刻开赴新疆。 第一集团军除远征藏南的四镇兵力,其余各部立刻开赴外蒙。 朝廷从各部抽调五人组建临时内廷,即时处理有关对俄战争的事务,这五人有包世臣、林则徐、魏源、王鼎、关天培。
内廷刚刚成立便在刘寄的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当天便发出了第一道圣旨。 曾国藩任命为征西大将军,组建对俄西部战区;僧格林沁任命为征北大将军。 组建对俄北部战区。
整个中国都在朝廷地号令中动员起来,从南方开往北方的军列不分昼夜的运送着兵员,水师舰队庞大的战舰航行在南下北上的途中,兵服厂加班加点的赶制着棉衣,边界上的巡逻也比往常更加频繁,两国哨兵的神经都绷的紧紧的,擦枪走火地事件时有发生。
虽然两国地关系越发紧张,可随着冬天的到来,中国保持着蓄势待发地状态,耐心的等候着。
转眼间中华七年(1849年)到来了。 眼看随着天气的暖和一场大战即将到来。 就在这时又有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当时刘寄正在参加北京股票交易所的开幕剪彩。
这家开设在废弃王府中的北京股票交易所,只是第二家证劵公司开设的股票交易所。 作为第一家证圈公司是大德证劵公司。 而中国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是上海股票交易所。 上海股票交易所是乔致庸开办的,其历史已经有二年了。 乔致庸成立了上海股票交易所后,他所属的大德银行在国内的业务蒸蒸日上。 而胡雪岩的凤凰公司也是借着在上海股票交易所上市后融得了大量的资金,这才广开财源,迅速扩大了业务。 在英国学了不少新招的胡雪岩,用了不数年的功夫,便将凤凰公司发展为凤凰集团,进入冶金、机械行业。 胡雪岩最初收购了一家英国人在中国开设的机械公司成立凤凰重工,尔后开始在南方开办钢铁公司,随着又聘请来外国专家制造机床模具、现在已经收购了一些经营不善的国营产业,在机械行业名列前茅。 胡雪岩以拍马难追的速度,迅速崛起成为了新一代中国超级富豪,正是靠了资本市场的出现。 现在北京所开办的这家股票交易所已经不是大德证圈公司的产业,它是另一家另一个山西商人开办的,他们同样也开办了一家银行。 与乔致庸不同的是,这家山西商人,是经商世家。 这就是名噪当世的山西太谷曹家,当年曹邦彦在明洪武年间还不过是一个卖砂锅的。 到了曹家第14代,有一个叫曹三喜的人,他独闯关东做买卖,获利甚丰,当时所谓“关外七厅“均有曹家的商号。 清兵入关,曹三喜又把生意做到关内,先在太谷设号,向全国辐射。 到了现在,在刘寄的资料里,曹家在大江南北有工厂十五座,铺面640余座,资产高达数以千万计,雇员近十万人。 有乡民称“凡是有麻雀飞过的地方都有曹家的商号”。 曹家的产品更是跨出国门,东到日本,北到莫斯科,西到巴黎、伦敦,把国内的钟表、茶叶、布匹、成衣、小五金、缝纫机等等物资输往国外,引进日本的原材料,高丽的人参,俄罗斯的毛皮、木材。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二十南洋血腥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二十南洋血腥
曹家所开办的银行叫信义银行,这家股票交易所曹家也是以信义为名注册了一家信义证劵公司。 对于这样一个商业世家,刘寄相当的重视亲自出席了信义股票交易所的剪彩。
正当刘寄一剪刀落了下去时,有总理大臣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