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冠图全传-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主见其忠义,心中亦为之感动。是日允准,发兵相助。
吴三桂得清主允准发兵相助,不敢久留,即日拜辞大清主,急带兵赶回山海关,一程东下,适遇贼将刘文崇领兵数万,奉命来探消息,出关迎敌。却被吴将军挥兵杀得片甲不存大败,引残兵远远逃走。吴将军乘势斩关而人。且屯扎三军,相机而动慢表。
再言李自成虽得踞京城,只每每忧虑、犹恐勤王兵会集来攻。首虑者吴三桂、左良玉等驻兵在外屯扎,要差发两员将官,左右分途,招安二人,说诱彼投于我,加封官爵,方得无患。一天发出伪檄文,上写着:大顺国奉夫承运皇帝诏曰:兹应运龙兴,豪杰响从。且会尔明既衰,历数当灭。至尔明将唐通、左光宣、李显志、杜明等,早知天命,倒戈投朕。朕甚嘉焉,故厚赏奖封,托以重任。惟昧于进退者,虽有孙传廷之智、周遇吉之勇、蔡懋德之艺,皆无所用,枉取杀身之祸耳,甚至全家诛戮。此乃不审时度势,以至灾及其身,妻子并罹惨祸。兹今天命已改,明裔潜降。汝故明武将,徒拥孤兵,乌能有济?盍若弃昏就明,舍灭趋兴,则身享令名,功垂奕世。倘仍迷而不悟,只徒后悔,噬脐靡及矣。
且说李自成发申伪檄文,以诱惑明之将士,望其退散者。却言吴三桂引兵出关,真个势如破竹。所到力攻贼营,奋勇夺城,并将自成伪檄文四路收毁。当日李自成闻报,三桂引兵东下,夺回数关。自成一心忧虑。有故明的降将唐通,特来见自成,言吾当日为官,与吴三桂势均匹敌,互相推重,趁今大势已归新主,料想吴三桂独为难成。吾若善言相劝,彼必去害就利,断无不降我主之理。倘果执迷不降,当以大兵急击之,除此大患,有何难哉?不须我主介怀。”也不知他说得三桂否,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十八回 泄天机铁冠图开 日轮升妖魔星坠
却说李自成闻唐将军说,喜曰:“若能招得吴三桂投降,汝与彼二人,皆封王爵世袭。若子若孙,同享富贵。加赏黄金万两,白银五万,以犒其军。将军可速往也。”是日,詹通领命,自成又复发兵三十万,与之便宜行事。倘三桂仍不允降,奋兵挫击之。
唐通刻日登程,引了大兵,赶赴山海关,离吴三桂大营百里外屯扎营盘。然后单刀匹马,后面远远四名勇士,暗随至吴营。一到了,传知军校请进。二雄相见札毕,分宾主而坐。小军献茶毕,有唐通先开言曰:“久仰吴将军重任边疆,功绩汗马之劳,名扬四海。岂料劳而无功,尽被奸臣贪赂,败坏国政,君后俱亡,太子被拘,至明无主可护以复仇。今天下生灵涂炭已久,正当返循环以兴。且新主豁胸博度,爱重英豪,虽无尧舜之仁,亦颇有汤武之功。久己渴望将军威名远播,如降许封王位,在诸臣之上而无疑也。”当下吴三桂明言忍耐性情,伪作诈容曰:“前三天两名来使,说得言语支离,使我一时忿躁了,遂至过于决裂。但去后复思,吾父现在被自成拘留下,尤恐一时之触怒,父亲性命旦夕不保,某正在悔恨莫及。今幸唐将军驾临,又叨赐教一番,金石良言,正使某茅塞顿开。自当改弦易辙,共建不世之功。惟我已先约会东兵,其国大兵深入内境,势不能压回。定须奋力一战,杀彼将兵溃败,不有奔北归国,先立微功,然后卷甲趋朝,以俘献王,岂不悦重赏。未知唐将军意下如何?”唐通一闻此语,大喜曰:“如此妙极!我今大兵三十万,现屯扎百里外山上,可随吴将军铁橙,两军相攻。”吴三桂曰:“若得将军助力,战无不克矣。但某亲往彼国,约之会兵而来,反与他构战,似非事之所宜者。还托将军大兵先出,敌东兵一阵。然彼必恃其军是主兵,彼果是客兵,吾必协力助战。有恃心必轻视易故之,待我兵却从后夹攻之,一战而擒灭矣!”唐通喜色扬扬,不知是计,当即告别。准约在明日出兵对敌。此日,吴三桂受其金银,尽将犒赏了三军,人人喜跃。
次日,唐通领了大兵三十万,尽出与大清兵对敌交锋。岂知清兵十分精锐,一阵杀得贼兵纷纷倒退,被杀死许多。唐通亲自督阵,见大势倒败,急忙挥兵退走十余里。已跑近三桂大营,只望三桂有兵接应帮助。忽左山侧一声炮响,大队军兵将贼兵拦截住,大杀一阵。贼兵前后受敌,散亡殆尽了。唐通又被吴三桂大刀伤了左肩,流血不止,负痛拼命奔逃。按三十万兵,只败剩二三万残兵,急奔小路同走。一连三四天,又无粒食。唐通与二三万败残兵尽受饥寒,只顾奔逃,回见自成。只有唐通既受重伤,且一路奔逃饥枵,心中忿恨吴三桂。
一回见自成,自成不胜愤怒。次日,即点调大兵六十万,战将一百员,与吴三桂大战。正在胜负未分,不意大清兵大队排山倒海般杀上,喊声如雷。贼兵怎能抵敌,左右精锐军马,登时阵脚驻扎不定,大溃倒散。自成大惊,顾不得众将兵了。忙乱之际,拍马先奔。贼众四散,只恨逃走不及。死者十之七八,逃散的十余万,贼之副将皆已阵亡不少。
话说李闯见大清兵屡战屡胜,终日闷闷不乐,传令排驾到宝藏库里游玩,观看宝物,以散愁怀。进了宝藏库,只见两边桌上摆列无数奇怪状的古玩器皿,自己一件不识。看见东角上一张九龙凿花桌,桌上放着一个封皮铁柜,不知里面藏着甚么东西。便唤库吏到跟前查问。库吏道:“此是明始祖洪武皇帝传下的。传说内有画图三张,系铁冠道人所进,不知藏着甚么天机秘奥。”李闯闻言,就吩咐打开封皮铁锁,取出来一看。库吏不敢怠慢,忙开了锁,把铁盖揭开一看,果有三轴图画,并无别物。李闯就叫展开观看,第一幅写着些彩云,托定无数天兵天将,一个个金光满体,瑞气腾腾,拿住十八个孩儿,你抢我夺,好似要生食一般;又展开第二幅来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大人,披发悬梁,身穿蓝衣,左脚脱赤,右脚穿红鞋一只;又展开第三幅观看,更加奇了,上面只写着“天下万万年”五个大字。李闯看罢,一些不晓,遂吩咐卷起,仍复放回柜中,传旨排驾回宫。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十九回 牛金星放火烧宫 李自成弃北逃陕
却说李自成会齐各处人马,与三桂复战。被三桂会合大清之兵,杀得自成大败,追至永平城。自成复兵再战,三桂又杀败之,自成见一连两败,折损兵百万,将士十去六七,心中恐惧,只得收集残兵人永平城。发令众将,将四城谨守,日夜亲自巡逻。有吴三桂在城外面屯扎大营,次日约战。自成复再以十八营军兵尽出,又三十余万,以抗拒明兵。三桂奋勇,身先士卒,喝挥杀上。贼兵又败,死者十五六万,遍野尸骸,堆积垒垒。自成忧心,愤恨吴三桂,一连几阵,败于彼手,愤怒难消,乃杀了吴骧,尽戮其家口,共计三十八人。将吴骧首级,悬放城上。三桂见了,恸哭披发,堕于马下,血泪交流。大小三军,人人感愤,个个拔刀砍地,誓必杀贼以报老将军之仇。又复扶归吴元戎回大营,众将安慰劝解。
再言此日李自成忖思,三军屡败,折兵损将,死的十之六七,及阵败逃散又不少,所剩存者,仅得二十万兵而已。李自成即传集众文武,商议战守之策。牛金星道:“北国之兵固属厉害,更兼以吴三桂乘愤鼓励三军,如何抵敌?不如我们弃了京城,搬运辎重,走回山陕去罢。”宋炯道:“我主不要惊慌。可修书一封,待微臣亲带去湖广,请八大王张献忠起兵前来,同心协力,杀退吴三桂人马,约他平分天下,他必然应允。”李自成闻言大喜,忙修书交与宋炯,带领二十名喽啰,多携珠宝,实时拜别而去。
这个矮贼本来并无家小,带喽啰出了京城,谁料他甚知机,这一去是有心逃脱的。行到中途,便把蒙药灌醉了众喽啰,改装逃走,削发出家,永无踪迹。所以张、李二贼受天诛时,全军覆没,宋炯不在其内。
再说李自成自打发宋炯带书前去,望其早日请得献忠起兵回来,望日如年,许久不见宋炯回转,心中忧虑,寝食不安。有牛金星奏道:“今军师许久不见请得救兵回来,倘吴三桂来攻,城内兵微将寡,如无救兵,此城难保。况城内人心未定,难以坚守。我等军兵,断不可在此久留。又燕京之地,不似山陕险固,即略败可守。为今之计,莫若退入关西,乃系保守上策。”李闯道:“丞相之言,正合孤意,即当速行。”牛金星道:“速归山陕,固属上策。但城内金银堆积如山,仓粮不胜捆载,岂可抛弃,以遗他人受用?金银固要带去,仓凛又当烧毁,然后方可出城。”李闯闻言,赞道“有理。”至次早发令,大小三军,速收拾行李,备办百辆骡马车子,以便搬载宝货向西方而去。即人宫吩咐圆圆整备行装,带她逃走,以避吴三桂之兵。圆圆道:“妾闻当日吴骧招子投降,吴将军立意卷甲归顺。因妾之故,又复兴兵。今兵临城下,妾何惜一死,以报君恩。但恐吴将军痛恨更深,拼命与王死敌。妾若跟随我主西行,又怕吴将军穷迫不舍。我主自度,若能敌得他过,妾愿束装跟随,若自度不能万全,不若留下妾身,以息他心。妾当掉三寸不烂之舌,说他勿追大王,以报大王知遇之恩。”李闯听信其言,次早即把圆圆寄在西天仙庵内,后传齐人马,搬齐金银珠宝,其余贵重器物,不胜搬载,又用骡马拖曳,拘带妇女三四万人,于初更时候,命军士放火烧仓,带齐子女玉帛,从彰义门出城,向西方逃走。
是晚,吴三桂兵屯城外,见城中火发,已知闯贼逃走。即传令各营兵将,不必入城救火,速速分路追贼,不容迟慢,三军得令,连夜急追贼众。
斯时,贼众所驮带的车辆,都满载珠宝之物。走至卢沟桥,经由固安境土一路而去。抛弃金银贵重之物,填塞道路,所带妇女,多星散逃走。贼军忙乱之时,全无纪律,不能拘管得住。贼众畏惧吴三桂引兵追赶,一路多有逃散的。李闯走到保定府,又被吴三桂追到,只得且败且走,尽弃其辎重妇女,向西奔逃。
逃至真定府,欲暂时驻歇,望见后面尘头冲起,知追兵已近。只得又命牛金星布成阵势、以待追兵。果见吴三桂大队人马到来,两阵对圆,李闯命李过出马,吴三桂拍马当先,挺枪杀进。李过持刀迎敌,战了几个回合,败下阵来。三桂挥兵杀进,众将踊跃赴敌。混战一场,杀得贼兵尸横遍野。李闯见牛金星死于乱军之中,即拍马先走。贼众胆怯心虚,随着李闯跑走。李过断后,诸军拼命奔逃。
李闯闻得山西全省,已被大清兵夺回,不敢走太原一路,直奔陕西西安府驻兵,将西安城四门紧闭,分兵把守。驻了几天,又恐吴三桂引兵来攻,与弟李过商议道:“闻张献忠现在湖广,我们何不带兵南走,与献忠一合,然后再图进取?”兄弟商议已定,遂连夜弃却西安,赴湖广。人到界内,始知张献忠又不在三楚之地,已带兵人西川去了,李闯大失所望,无奈何,即收拾残军,向武昌进发。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回 定四海虎贲三千 子万民龙飞九五
话说李闯走到武昌府,走得人困马乏,传令军士暂在罗公山中驻扎。这罗公山在城外二十余里,山上有玄帝庙,一连五座,正中大殿极宽广,山下村乡稠密,合计乡民有四十多万。只因近日京城失陷,万民无主,流贼猖獗,乡民齐心设法防御,富者捐资财,贫者出力,多设兵器,练习武艺。
一日,乡民齐集庙中联盟祭奠,是时李闯在山下扎营,心中纳闷,约束军士谨守营寨,自己单人匹马,登山游玩,以散愁怀。一路行来,觉花放鸟啼,尽是伤心之景。想起当初自米脂县反监,与众兄弟起义,逢州攻破,逢县投降,纵遇败亡,旋集饥民,军威复振,不上数年,遂夺了明朝天下,改号称尊,何等英雄!何等受用!岂期今日屡败不振,军士逃亡殆尽,能将并元一存。当日宋炯说我有天子之贵,又送我龙穴安葬先人。到于今大事不成,他又弃我而逃,弄得我无地容身,想做个太平乞儿都不得。术士之言,真害人不浅也!又转念想道:“非关宋炯之言不验,或者我相命风水原是极贵的,不合毒死父母,兼之杀戮太过,地理虽有,天理全无。所以上天不容,山坟被人挖掘,致有今日,原与宋炯无干。”
李闯一头想,一头行,不觉行到玄帝庙前,遂下马人庙观看。看见有中元圣帝像,塑得怒目睁眉,威严凛凛,即拜叩于阶上,禀道:“玄帝爷爷在上,我李自成出兵数载,马上战功虽成帝业,讵被吴三桂借助北兵,大败至此,恳圣帝庇佑,军威复振,平定山河,誓必再塑金身,创新庙字,以酬帝德。”禀祝一番,正欲抽身而起,霎时一阵头昏眼花,双脚软屈,似有神物击背一般。当先庙内众乡民见他从外而入,生得剑眉虎目,颧骨高露,头带雁翅金盔,身穿锁龙金甲,手持画戟,腰插铜鞭,状貌怪异,踪迹可疑。众人正在围看,忽见他仆倒在地,众百姓将他拿住,牵出庙外荒地,捆绑起来。正欲审问他来历,一时喧传起来,聚集满山百姓,各执兵器齐集。内有一个新迁来往的少年,从人丛中走出来一看,认得李闯,系前时逼死他母亲的仇人,就对众人说知。众人齐声怒骂,霎时间刀枪如雨,立刻将闯贼剁为肉酱。又望见山下有军营屯扎,一时鼓噪,拥下山来。
当下山脚贼众,见李闯上山许久不回,正欲差人寻访,不意大队人马杀下山来,蜂拥人营,逢人便杀。众贼心慌,不辨哪里人马,又疑吴三桂大兵预伏山中,伤弓之鸟,都是胆破心慌,各寻生路,不战而逃。乡民穷追,追至河边,李过等一万余人,见前无去路,尽投入河中而死。水面排满尸骸,武昌的鱼,人不敢食。乡民回山设筵畅饮,以庆幸闯贼之灭。而吴三桂未之知也。当日吴三桂追李闯入陕西界内,远探不见贼人踪影。是时正值五月中旬,天气暑热,军士走得汗如雨下,人困马倦。吴三桂传令择地安营后,仍再行打听消息。
且说大清于五月初一日,已经定鼎于北京,安抚万民,民心大定。先调亲王大将军,统兵征剿江南。兵到南京,南京提督马士英,靖国公黄得功,镇海伯郑鸿逢及曹总兵,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赵广恩,俱已阵亡。徐州爵主王铎、钱谦益,开城迎降。田雄。马得功等把宏光帝夫妻绑献军前受质,江南一带平伏。亲王大将军奏凯班师回朝复旨,按下不题。且说吴三桂命军士往四处打听李闯逃往何方下落,军士回报,李闯在武昌罗公山被乡民杀死,余党又被乡民追至河边截杀,余者投水而死。三桂闻得中华有主,又闻得江南平伏,明朝已绝,即传令拔寨班师返京,解甲上殿,朝见圣主。将剿灭李闯,一一奏闻。圣主知吴将军请求救兵,为主复仇,劳于疆场,战功浩大,赐封王位于云南,乃宠赍极品,开国元勋,恩波倍厚矣。三桂将夺回之金银,犒赏三军。回家设祭父母,并三十余口灵魂。及后闻李闯留下圆圆在天仙庵,即差人接进府中,一见悲喜交集。及奉圣旨往云南开府,遂携圆圆赴任。按下不表。
且表张献忠当初人南京,被黄得功总兵、刘良佐二人大破之。献忠惧而奔,即引兵人湖广武昌府,大肆杀戮军民子女,不下一二百万,尸骸填满江上,郊野尸积如山。又人长沙,伪造官殿,分授伪官各府州县。不一月后,被左良玉引兵大败之,尽复全省。故献忠驻足不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