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齐书-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数千卷。太保、平原王隆之与愔邻宅,愔尝见其门外有富胡数人,谓左右曰:
“我门前幸无此物。”性周密畏慎,恒若不足,每闻后命,愀然变色。
文宣大渐,以常山、长广二王位地亲逼,深以后事为念。愔与尚书左仆射平
秦王归彦、侍中燕子献、黄门侍郎郑子默受遗诏辅政,并以二王威望先重,咸有
猜忌之心。初在晋阳,以大行在殡,天子谅暗,议令常山王在东馆,欲奏之事,
皆先谘决。二旬而止。仍欲以常山王随梓宫之邺,留长广王镇晋阳。执政复生疑
贰,两王又俱从至于邺。子献立计,欲处太皇太后于北宫,政归皇太后。又自天
保八年已来,爵赏多滥,至是,愔先自表解其开府封王,诸叨窃恩荣者皆从黜免。
由是嬖宠失职之徒,尽归心二叔。高归彦初虽同德,后寻反动,以疏忌之迹尽告
两王。可朱浑天和又每云:“若不诛二王,少主无自安之理。”宋钦道面奏帝,
称二叔威权既重,宜速去之。帝不许曰:“可与令公共详其事。”愔等议出二王
为刺史。以帝仁慈,恐不可所奏,乃通启皇太后,具述安危。有宫人李昌仪者,
北豫州刺史高仲密之妻,坐仲密事入宫,太后以昌仪宗情,甚相昵爱。太后以启
示之,昌仪密启太皇太后。愔等又议不可令二王俱出,乃奏以长广王为大司马、
并州刺史,常山王为太师、录尚书事。及二王拜职,于尚书省大会百僚,愔等并
将同赴。子默止之,云:“事不可量,不可轻脱。”愔云:“吾等至诚体国,岂
有常山拜职,有不赴之理,何为忽有此虑?”长广旦伏家僮数十人于录尚书后室,
仍与席上勋贵数人相知。并与诸勋胄约,行酒至愔等,我各劝双杯,彼必致辞。
我一曰“捉酒”,二曰“捉酒,”三曰“何不捉,”尔辈即捉。及宴如之。愔大
言曰:“诸王构逆,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侯,赤心奉国,未应及此。”常
山王欲缓之,长广王曰:“不可。”于是愔及天和、钦道皆被拳杖乱殴击,头面
血流,各十人持之。使薛孤延、康买执子默于尚药局。子默曰:“不用智者言,
以至于此,岂非命也!”二叔率高归彦、贺拔仁、斛律金拥愔等唐突入云龙门。
见都督叱利骚,招之不进,使骑杀之。开府成休宁拒门,归彦喻之,乃得入。送
愔等于御前。长广王及归彦在朱华门外。太皇太后临昭阳殿,太后及帝侧立。常
山王以砖叩头,进而言曰:“臣与陛下骨肉相连。杨遵彦等欲擅朝权,威福自己,
王公以还,皆重足屏气。共相唇齿,以成乱阶,若不早图,必为宗社之害。臣与
湛等为国事重,贺拔仁、斛律金等惜献皇帝基业,共执遵彦等领入宫,未敢刑戮,
专辄之失,罪合万死。”帝时默然,领军刘桃枝之徒陛卫,叩刀仰视,帝不睨之,
太皇太后令却仗,不肯。又厉声曰:“奴辈即今头落。”乃却。因问杨郎何在,
贺拔仁曰:“一目已出。”太皇太后怆然曰:“杨郎何所能,留使不好耶!”乃
让帝曰:“此等怀逆,欲杀我二儿,次及我,尔何纵之?”帝犹不能言。太皇太
后怒且悲,王公皆泣。太皇太后曰:“岂可使我母子受汉老妪斟酌。”太后拜谢。
常山王叩头不止。太皇太后谓帝:“何不安尉尔叔?”帝乃曰:“天子亦不敢与
叔惜,岂敢惜此汉辈?但愿乞儿性命,儿自下殿去,此等任叔父处分。”遂皆斩
之。长广王以子默昔谗己作诏书,故先拔其舌,截其手。太皇太后临愔丧,哭曰:
“杨郎忠而获罪。”以御金为之一眼,亲内之,曰:“以表我意。”常山王亦悔
杀之。先是童谣曰:“白羊头尾秃,羖⺶历头生角。”又曰:“羊羊吃野草,不
吃野草远我道,不远打尔脑。”又曰:“阿麽姑祸也,道人姑夫死也。”羊为愔
也,“角”文为用刀,“道人”谓废帝小名,太原公主尝作尼,故曰“阿麽姑”,
愔子献、天和皆帝姑夫云。于是乃以天子之命下诏罪之,罪止一身,家口不问。
寻复簿录五家,王晞固谏,乃各没一房,孩幼兄弟皆除名。
遵彦死,仍以中书令赵彦深代总机务。鸿胪少卿阳休之私谓人曰:“将涉千
里,杀骐骥而策蹇驴,可悲之甚。”愔所著诗赋表奏书讼甚多,诛后散失,门生
鸠集所得者万馀言。
燕子献,字季则,广汉下洛人。少时相者谓之曰:“使役在胡代,富贵在齐
赵。”其后,遇宇文氏称霸关中,用为典签,将命使于茹茹。子献欲验相者之言,
来归。高祖见之大悦,尚淮阳公主,甚被待遇。显祖时,官至侍中、开府。济南
即位之后,委任弥重,除右仆射。子献素多力,头又少发,当狼狈之际,排众走
出省门,斛律光逐而擒之。子献叹曰:“丈夫为计迟,遂至于此矣。”
可朱浑天和,道元之季弟也。以道无勋重,尚东平公主。累迁领军大将军、
开府。济南王即位,加特进,改博陵公,与杨愔同被杀。
宋钦道,广平人,魏吏部尚书弁孙也。初为大将军主簿,典书记。后为黄门
侍郎。又令在东宫教太子习事。时郑子默以文学见知,亦备亲宠。钦道本文法吏,
不甚谙识古今,凡有疑事,必询于子默。二人幸于两宫,虽诸王贵臣莫不敬惮。
钦道又迁秘书监。与杨愔同诛,赠吏部尚书、赵州刺史。
郑颐,字子默,彭城人。高祖据,魏彭城守,自荥阳徙焉。颐聪敏,颇涉文
义。初为太原公东阁祭酒,与宋钦道特相友爱,钦道每师事之。杨愔始轻宋、郑,
不为之礼。俄而自结人主,与参顾命。钦道复旧与济南款狎,共相引致,无所不
言。乾明初,拜散骑常侍。二人权势之重,与愔相埒。愔见害之时,邢子才流涕
曰:“杨令君虽其人,死日恨不得一佳伴。”颐后与愔同诏追赠殿中尚书、广州
刺史。颐弟抗,字子信,颇有文学。武平末,兼左右郎中,待诏文林馆。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七
○裴让之(弟诹之谳之)皇甫和李构张宴之陆卬王松年刘祎
裴让之,字士礼。年十六丧父,殆不胜哀,其母辛氏泣抚之曰:“弃我灭性,
得为孝子乎?”由是自勉。辛氏高明妇则,又闲礼度。夫丧,诸子多幼弱,广延
师友,或亲自教授。内外亲属有吉凶礼制,多取则焉。
让之少好学,有文情,清明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
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上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与杨
愔友善,相遇则清谈竟日。愔每云:“此人风流警拔,裴文季为不亡矣。”梁使
至,帝令让之摄主客郎。
第二弟诹之奔关右,兄弟五人皆拘系。神武问曰:“诹之何在?”答曰:
“昔吴、蜀二国,诸葛兄弟各得遂心,况让之老母在,君臣分定,失忠与孝,愚
夫不为。伏愿明公以诚信待物,若以不信处物,物亦安能自信?以此定霸,犹却
行而求道耳。”神武善其言,兄弟俱释。历文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后兼
散骑常侍,聘梁。文襄尝入朝,让之导引,容仪蕴藉,文襄目之曰:“士礼佳舍
人。”迁长兼中书侍郎,领舍人。
齐受禅,静帝逊居别宫,与诸臣别,让之流涕殻ъぁR圆握埔亲ⅲ饽枷
男。帝欲以为黄门郎,或言其体重,不堪趋侍,乃除清河太守。至郡未几,杨愔
谓让之诸弟曰:“我与贤兄交款,企闻善政。适有人从清河来,云奸吏敛迹,盗
贼清靖。期月之期,翻然更速。”清河有二豪吏田转贵、孙舍兴久吏奸猾,多有
侵削,因事遂胁人取财。计赃依律不至死。让之以其乱法,杀之。时清河王岳为
司州牧,遣部从事案之。侍中高德政旧与让之不协,案奏言:“当陛下受禅之时,
让之眷恋魏朝,呜咽流涕,比为内官,情非所愿。”既而杨愔请救之,云:“罪
不合死。”文宣大怒,谓愔曰:“欲得与裴让之同冢耶!”于是无敢言者。事奏,
竟赐死于家。
诹之,字士正,少好儒学,释褐太学博士。尝从常景借书百卷,十许日便返。
景疑其不能读,每卷策问,应答无遗。景叹曰:“应奉五行俱下,祢衡一览便记,
今复见之于裴生矣。”杨愔阖门改葬,托诹之顿作十馀墓志,文皆可观。让之、
诹之及皇甫和弟亮并知名于洛下,时人语曰:“诹胜于让,和不如亮。”司空高
乾致书曰:“相屈为户曹参军。”诹之复书不受署。沛王开大司马府,辟为记室。
迁邺后,诹之留在河南,西魏领军独孤信入据金墉,以诹之为开府属,号曰“洛
阳遗彦。”信败,诹之居南山,洛州刺史王元轨召为中从事。西师忽至,寻退,
遂随西师入关。周文帝以为大行台仓曹郎中,卒。赠徐州刺史。
谳之,字士平,七岁便勤学,早知名。累迁司徒主簿。杨愔每称叹云:“河
东士族,京官不少,唯此家兄弟,全无乡音。”谳之虽年少,不妄交游,唯与陇
西辛术、赵郡李绘、顿丘李构、清河崔瞻为忘年之友。昭帝梓宫将还邺,转仪曹
郎,尤悉历代故事、仪注,丧礼皆能裁正。为永昌太守,客旅过郡,出私财供给,
民间无所预,代去日,为吏人所怀。齐亡仕周,卒伊川太守。
皇甫和,字长谐,安定朝那人,其先因官寓居汉中。祖澄,南齐秦、梁二州
刺史。父徽,字子玄,梁安定、略阳二郡守。魏正始二年,随其妻父夏侯道迁入
魏,道迁别上勋书,欲以徽为元谋。徽曰:“创谋之始,本不关预,虽贪荣赏,
内愧于心。”遂拒而不许。梁州刺史羊灵祐重其敦实,表为征虏府司马,卒。和
十一而孤,母夏侯氏,才明有礼则,亲授以经书。及长,深沉有雅量,尤明礼仪,
宗亲吉凶,多相谘访。卒于济阴太守。
李构,字祖基,黎阳人。祖平,魏尚书仆射。构少以方正见称,释褐开府参
军,累迁谯州刺史,卒。
构从父弟庶,魏大司农谐子。方雅好学,风流规检,甚有家风。稍迁临漳令。
《魏书》出,庶与卢斐、王松年等讼其不平,并系狱。魏收书王慧龙自云太原人,
又言王琼不善事;卢同附《卢玄传》;李平为陈留人,云其家贫贱。故裴等致讼,
语杨愔云:“魏收合诛。”愔党助魏收,遂白显祖罪斐等,并髡头,鞭二百。庶
死于临漳狱中,庶兄岳痛之,终身不历临漳县门。
张宴之,字熙德。幼孤有至性,为母郑氏教诲,动依礼典。从尔朱荣平元颢,
赐爵武成子,累迁尚书二千石郎中。高岳征颍川,复以为都督中兵参军兼记室。
宴之文士,兼有武干,每与岳帷帐之谋,又常以短兵接刃,亲获首级,深为岳所
嗟赏。天保初,文宣为高阳王纳宴之女为妃,令赴晋阳成礼。宴之后园陪宴,坐
客皆赋诗。宴之诗云:“天下有道,主明臣直,虽休勿休,永贻世则。”文宣笑
曰:“得卿箴讽,深以慰怀。”后行北徐州事,寻即真,为吏人所爱。御史崔子
武督察州郡,至北徐州,无所案劾,唯得百姓所制《清德颂》数篇。乃叹曰:
“本求罪状,遂闻颂声。”迁兖州刺史,未拜,卒。赠齐州刺史。
陆卬,字云驹。少机悟,美风神,好学不倦,博览群书,五经多通大义。善
属文,甚为河间邢邵所赏。邵又与卬父子彰交游,尝谓子彰曰:“吾以卿老蚌,
遂出明珠,意欲为群拜纪可乎?”由是名誉日高,儒雅摚穑人菩怼F鸺以
外散骑侍郎,历文襄大将军主簿,中书舍人,兼中书侍郎,以本职兼太子洗马。
自梁、魏通和,岁有交聘,卬每兼官燕接。在帝席赋诗,卬必先成,虽未能尽工,
以敏速见美。
除中书侍郎,修国史。以父忧去职,居丧尽礼,哀毁骨立。诏以本官起。文
襄时镇邺,嘉其至行,亲诣门以慰勉之。卬母魏上庸公主,初封蓝田,高明妇人
也,甚有志操。卬昆季六人,并主所生。故邢邵常谓人云:“蓝田生玉,固不虚
矣。”主教训诸子,皆禀义方,虽创巨痛深,出于天性,然动依礼度,亦母氏之
训焉。卬兄弟相率庐于墓侧,负土成坟,朝廷深所嗟尚,发诏褒扬,改其所居里
为孝终里。服竟当袭,不忍嗣侯。
天保初,常山王荐卬器干,文宣面授给事黄门侍郎,迁吏部郎中。上洛王思
宗为清都尹,辟为邑中正,食贝丘县干。遭母丧,哀慕毁悴,殆不胜丧,至沉笃,
顿昧伏枕。又感风疾。第五弟抟遇疾临终,谓其兄弟曰:“大兄尫病如此,性至
慈爱,抟之死日,必不得使大兄知之,哭泣声必不可闻彻,致有感恸。”家人至
于祖载,方始告之。卬闻而悲痛,一恸便绝,年四十八。卬自在朝,笃慎固密,
不说人短,不伐己长,言论清远,有人伦鉴裁,朝野甚悲惜之。赠卫将军、青州
刺史,谥曰文。所著文章十四卷,行于世。齐之效庙诸歌,多卬所制。子乂嗣,
袭爵始平侯。
王松年,少知名。文襄临并州,辟为主簿,累迁通直散骑常侍,副李纬使梁。
还,历位尚书郎中。魏收撰《魏书》成,松年有谤言,文宣怒,禁止之,仍加杖
罚。岁馀得免,除临漳令,迁司马、别驾、本州大中正。孝昭擢拜给事黄门侍郎。
帝每赐坐,与论政事,甚善之。孝昭崩,松年驰驿至邺都宣遗诏,发言涕泗,迄
于宣罢,容色无改,辞吐谐韵。宣讫,号恸自绝于地,百官莫不感恸。还晋阳,
兼侍中,护梓宫还邺。诸旧臣避形迹,无敢尽哀,唯松年哭甚流涕,朝士咸恐。
武成虽忿松年恋旧情切,亦雅重之。以本官加散骑常侍,食高邑县干,参定律令,
前后大事多委焉。兼御史中丞。发晋阳之邺,在道遇疾卒。赠吏部尚书、并州刺
史,谥曰平。第三子邵,最知名。
刘祎,字彦英,彭城人。父世明,魏兖州刺史。祎性弘裕,有威重,容止可
观,虽昵友密交,朝夕游处,莫不加敬。好学,善《三礼》,吉凶仪制,尤所留
心。魏孝昌中,释巾太学博士。累迁睢州刺史,边人服其威信,甚得疆埸之和。
世宗辅政,降书褒奖,云:“以卿家世忠纯,奕代冠冕,贤弟贤子,并与吾共事,
怀抱相托,亦自依然。宜勖心力,以副所委,莫虑不富贵。”秩满,迳归乡里侍
父疾,竟不入朝。父丧,沉顿累年,非杖不起。世宗致辟,祎称疾不动。五子,
璿、玘、璞、瑗、瓒,并有志节,为世所称。
卷三十六 列传第二十八
○邢邵
邢邵,字子才,河间啵耍禾U曛蟆8蛤埃汗饴磺洹I坌∽旨
少时有避,遂不行名。年五岁,魏吏部郎清河崔亮见而奇之,曰:“此子后当大
成,位望通显。”十岁便能属文,雅有才思,聪明强记,日诵万馀言。族兄峦,
有人伦鉴,谓子弟曰:“宗室中有此儿,非常人也。”少在洛阳,会天下无事,
与时名胜专以山水游宴为娱,不暇勤业。尝因霖雨,乃读《汉书》,五日,略能
遍记之。后因饮谑倦,方广寻经史,五行俱下,一览便记,无所遗忘。文章典丽,
既赡且速。年未二十,名动衣冠。尝与右北平阳固、河东裴伯茂、从兄罘、河南
陆道晖等至北海王昕舍宿饮,相与赋诗,凡数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