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齐书-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献等西行,言相与复仇。帝在晋阳宫,与毛夫人亦见焉。遂渐危笃。备禳厌之事,
或煮油四洒,或持炬烧逐。诸厉方出殿梁,骑栋上,歌呼自若,了无惧容。时有
天狗下,乃于其所讲武以厌之。有兔惊马,帝坠而绝肋。太后视疾,问济南所在
者三,帝不对。太后怒曰:“杀之耶?不用吾言,死其宜矣!”临终之际,唯扶
服床枕,叩头求哀。遣使诏追长广王入纂大统,手书云:“宜将吾妻子置一好处,
勿学前人也。”
论曰:神武平定四方,威权在己,迁邺之后,虽主器有人,号令所加,政皆
自出。文宣因循鸿业,内外叶从,自朝及野,群心属望,东魏之地,举国乐推,
曾未期月,遂登宸极。始则存心政事,风化肃然,数年之间,朝野安出。其后纵
酒肆欲,事极猖狂,昏邪残暴,近代未有,飨国不永,实由斯疾。济南继业,大
革其弊,风教粲然,摚鸪菩摇9呻鸥ㄥ觯浠池食希炔荒茉藓氲赖拢湍狼
懿,又不能远虑防身,深谋卫主,应断不断,自取其咎。臣既诛夷,君寿废辱,
皆任非其器之所致尔。孝昭早居台阁,故事通明,人吏之间,无所不委。文宣崩
后,大革前弊。及临尊极,留心更深,时人服其明而识其细也。情好稽古,率由
礼度,将封先代之胤,且敦学校之风,征召英贤,文武毕集。于时周氏朝政移于
宰臣,主将相猜,不无危殆。乃眷关右,实怀兼并之志,经谋宏远,实当代之明
主,而降年不永,其故何哉?岂幽显之间,实有报复,将齐之基宇止在于斯,帝
欲大之,天不许也?
卷七 帝纪第七
◎武成
世祖武成皇帝,讳湛,神武皇帝第九子,孝昭皇帝之母弟也。仪表瑰杰,神
武尤所钟爱。神武方招怀荒远,乃为帝聘蠕蠕太子庵罗辰女,号“邻和公主”。
帝时年八岁,冠服端严,神情闲远,华戎叹异。元象中,封长广郡公。天保初,
进爵为王,拜尚书令,寻兼司徒,迁太尉。乾明初,杨愔等密相疏忌,以帝为大
司马,领并州刺史。帝既与孝昭谋诛诸执政,迁太傅、录尚书事、领京畿大都督。
皇建初,进位右丞相。孝昭幸晋阳,帝以懿亲居守邺,政事咸见委托。二年,孝
昭崩,遗诏征帝入统大位。及晋阳宫,发丧于崇德殿。皇太后令所司宣遗诏,左
丞相斛律金率百僚敦劝,三奏,乃许之。
大宁元年冬十一月癸丑,皇帝即位于南宫,大赦,改皇建二年为大宁。乙卯,
以司徒、平秦王归彦为太傅,以尚书右仆射、赵郡王睿为尚书令,以太尉尉粲为
太保,以尚书令段韶为大司马,以丰州刺史娄睿为司空,以太傅、平阳王淹为太
宰,以太保、彭城王浟为太师、录尚书事,以冀州刺史、博陵王济为太尉,以
中书监、任城王潜为尚书左仆射,以并州刺史斛律光为右仆射,封孝昭皇帝太子
百年为乐陵郡王。庚申,诏大使巡行天下,求政善恶,问人疾苦,擢进贤良。是
岁,周武帝保定元年。
河清元年春正月乙亥,车驾至自晋阳。辛巳,祀南郊。壬午,享太庙。丙戌,
立妃胡氏为皇后,子纬为皇太子。大赦,内外百官普加泛级,诸为父后者赐爵一
级。己亥,以前定州刺史、冯翊王润为尚书左仆射。诏断屠杀以顺春令。二月丁
未,以太宰、平阳王淹为青州刺史、太傅、领司徒,以领军大将军、宗师、平秦
王归彦为太宰、冀州刺史。乙卯,以兼尚书令、任城王湝为司徒。诏散骑常侍
崔瞻聘于陈。夏四月辛丑,皇太后娄氏崩。乙巳,青州刺史上言,今月庚寅河、
济清。以河、济清,改大宁二年为河清,降罪人各有差。五月甲申,祔葬武明皇
后于义平陵。己丑,以尚书右仆射斛律光为尚书令。秋七月,太宰、冀州刺史、
平秦王归彦据州反,诏大司马段韶、司空娄睿讨擒之。乙未,斩归彦并其三子及
党与二十人于都市。丁酉,以大司马段韶为太傅,以司空娄睿为司徒,以太傅、
平阳王淹为太宰,以尚书令斛律光为司空,以太子太傅、赵郡王睿为尚书令,中
书监、河间王孝琬为尚书左仆射。癸亥,行幸晋阳。陈人来聘。冬十一月丁丑,
诏兼散骑常侍封孝琰使于陈。十二月丙辰,车驾至自晋阳。是岁,杀太原王绍德。
二年春正月乙亥,帝诏临朝堂策试秀才。以太子少傅魏收为兼尚书右仆射。
己卯,兼右仆射魏收以阿纵除名。丁丑,以武明皇后配祭北郊。辛卯,帝临都亭
录见囚,降在京罪人各有差。三月乙丑,诏司空斛律光督五营军士筑戍于轵关。
壬申,室韦国遣使朝贡。丙戌,以兼尚书右仆射赵彦深为左仆射。夏四月,并、
汾、晋、东雍、南汾五州虫旱伤稼,遣使赈恤。戊午,陈人来聘。五月壬午,诏
以城南双堂闰位之苑,乃造大总持寺。六月乙巳,齐州言济、河水口见八龙升天。
乙卯,诏兼散骑常侍崔子武使于陈。庚申,司州牧、河南王孝瑜薨。秋八月辛丑,
诏以三台宫为大兴圣寺。冬十二月癸巳,陈人来聘。己酉,周将杨忠帅突厥阿史
那木汗等二十余万人自恒州分为三道,杀掠吏人。是时,大雨雪连月,南北千余
里平地数尺,霜昼下,雨血于太原。戊午,帝至晋阳。己未,周军逼并州,又遣
大将军达奚武帅众数万至东雍及晋州,与突厥相应。是岁,室韦、库莫奚、靺羯、
契丹并遣使朝贡。
三年春正月庚申朔,周军至城下而陈,战于城西。周军及突厥大败,人畜死
者相枕,数百里不绝。诏平原王段韶追出塞而还。三月辛酉,以律令班下,大赦。
己巳,盗杀太师、彭城王浟。庚辰,以司空斛律光为司徒,以侍中、武兴王普
为尚书左仆射。甲申,以尚书令、冯翊王润为司空。夏四月辛卯,诏兼散骑常侍
皇甫亮使于陈。五月甲子,帝至自晋阳。壬午,以尚书令、赵郡王睿为录尚书事,
以前司徒娄睿为太尉。甲申,以太傅段韶为太师。丁亥,以太尉、任城王湝为
大将军。壬辰,行幸晋阳。六月庚子,大雨昼夜不息,至甲辰乃止。是月,晋阳
讹言有鬼兵,百姓竞击铜铁以捍之。杀乐陵王百年。归宇文媪于周。秋九月乙丑,
封皇子绰为南阳王,俨为东平王。是月,归阎媪于周。陈人来聘。突厥寇幽州,
入长城,虏掠而还。闰月乙未,诏遣十二使巡行水潦州,免其租调。乙巳,突厥
寇幽州。周军三道并出,使其将尉迟迥寇洛阳,杨檦入轵关,权景宣趣悬瓠。
冬十一月甲午,迥等围洛阳。戊戌,诏兼散骑常侍刘逖使于陈。甲辰,太尉娄睿
大破周军于轵关,擒杨檦。
十二月乙卯,豫州刺史王士良以城降周将权景宣。丁巳,帝自晋阳南讨。己
未,太宰、平阳王淹薨。壬戌,太师段韶大破尉迟迥等,解洛阳围。丁卯,帝至
洛阳,免洛州经周军处一年租赋,赦州城内死罪已下囚。己巳,以太师段韶为太
宰,以司徒斛律光为太尉,并州刺史兰陵王长恭为尚书令。壬申,帝至武牢,经
滑台,次于黎阳,所经减降罪人。丙子,车驾至自洛阳。是岁,高丽、靺羯、新
罗并遣使朝贡。山东大水,饥死者不可胜计,诏发赈给,事竟不行。
四年春正月癸卯,以大将军、任城王湝为大司马。辛未,幸晋阳。二月甲
寅,诏以新罗国王金真兴为使持节、东夷校尉、乐浪郡公、新罗王。壬申,以年
谷不登,禁酤酒。己卯,诏减百官食禀各有差。三月戊子,诏给西兖、梁、沧、
赵州,司州之东郡、阳平、清河、武都,冀州之长乐、渤海遭水潦之处贫下户粟,
各有差。家别斗升而已,又多不付。是月,彗星见;有物陨于殿庭,如赤漆鼓带
小铃;殿上石自起,两两相对。又有神见于后园万寿堂前山穴中,其体壮大,不
辩其面,两齿绝白,长出于唇,帝直宿嫔御已下七百人咸见焉。帝又梦之。夏四
月戊午,大将军、东安王娄睿坐事免。乙亥,陈人来聘。太史奏天文有变,其占
当有易王。丙子,乃使太宰段韶兼太尉,持节奉皇帝玺绶传位于皇太子,大赦,
改元为天统元年,百官进级降罪各有差。又诏皇太子妃斛律氏为皇后。于是群公
上尊号为太上皇帝,军国大事咸以奏闻。始将传政,使内参乘子尚乘驿送诏书于
邺。子尚出晋阳城,见人骑随后,忽失之,尚未至邺而其言已布矣。
天统四年十二月辛未,太上皇帝崩于邺宫乾寿堂,时年三十二,谥曰武成皇
帝,庙号世祖。五年二月甲申,葬于永平陵。
卷八 帝纪第八
◎后主幼主
后主讳纬,字仁纲,武成皇帝之长子也。母曰胡皇后,梦于海上坐玉盆,日
入裙下,遂有娠。天保七年五月五日,生帝于并州邸。帝少美容仪,武成特所爱
宠,拜王世子。及武成入纂大业,大宁二年正月丙戌,立为皇太子。河清四年,
武成禅位于帝。
天统元年夏四月丙子,皇帝即位于晋阳宫,大赦,改河清四年为天统。丁丑,
以太保贺拔仁为太师,太尉侯莫陈相为太保,司空、冯翊王润为司徒,录尚书事、
赵郡王睿为司空,尚书左仆射、河间王孝琬为尚书令。戊寅,以瀛州刺史尉粲为
太尉,斛律光为大将军,东安王娄睿为太尉,尚书右仆射赵彦深为左仆射。六月
壬戌,彗星出文昌东北,其大如手,后稍长,乃至丈余,百日乃灭。己巳,太上
皇帝诏兼散骑常侍王季高使于陈。秋七月乙未,太上皇帝诏增置都水使者一人。
冬十一月癸未,太上皇帝至自晋阳。己丑,太上皇帝诏改“太祖献武皇帝”为
“神武皇帝”,庙号“高祖”,“献明皇后”为“武明皇后”;其“文宣”谥号
委有司议定。十二月庚戌,太上皇帝狩于北郊。壬子,狩于南郊。乙卯,狩于西
郊。壬戌,太上皇帝幸晋阳。丁卯,帝至自晋阳。庚午,有司奏改“高祖文宣皇
帝”为“威宗景烈皇帝。”是岁,高丽、契丹、靺鞨并遣使朝贡。河南大疫。
二年丙戌春正月辛卯,祀圆丘。癸巳,袷祭于太庙,诏降罪人各有差。丙申,
以吏部尚书尉瑾为尚书右仆射。庚子,行幸晋阳。二月庚戌,太上皇帝至自晋阳。
壬子,陈人来聘。三月乙巳,太上皇帝诏以三台施兴圣寺。以旱故,降禁囚。夏
四月,陈文帝殂。五月乙酉,以兼尚书左仆射、武兴王普为尚书令。己亥,封太
上皇帝子俨为东平王,仁弘为齐安王,仁坚为北平王,仁英为高平王,仁光为淮
南王。六月,太上皇帝诏兼散骑常侍韦道儒聘于陈。秋八月,太上皇帝幸晋阳。
冬十月乙卯,以太保侯莫陈相为太傅,大司马、任城王湝为太保,太尉娄睿为
大司马,徙冯翊王润为太尉,开府仪同三司韩祖念为司徒。十一月,大雨雪,盗
窃太庙御服。十二月乙丑,陈人来聘。是岁,杀河间王孝琬。突厥、靺鞨国并遣
使朝贡。于周为天和元年。
三年春正月壬辰,太上皇帝至自晋阳。乙未,大雪,平地二尺。戊戌,太上
皇帝诏京官执事散官三品已上各举三人,五品已上各举二人;称事七品已上及殿
中侍御史、尚书都检校御史、主书及门下录事各举一人。邺宫九龙殿灾,延烧西
廊。二月壬寅朔,帝加元服,大赦,九州职人各进四级,内外百官普进二级。夏
四月癸丑,太上皇帝诏兼散骑常侍司马幼之使于陈。五月甲午,太上皇帝诏以领
军大将军、东平王俨为尚书令。乙未,大风昼晦,发屋拔树。六月己未,太上皇
帝诏封皇子仁几为西河王,仁约为乐浪王,仁俭为颍川王,仁雅为安乐王,仁统
为丹阳王,仁谦为东海王。闰六月辛巳,左丞相斛律金薨。壬午,太上皇帝诏尚
书令、东平王俨录尚书事,以尚书左仆射赵彦深为尚书令,并省尚书左仆射娄定
远为尚书左仆射,中书监徐之才为右仆射。秋八月辛未,太上皇帝诏以太保、任
城王湝为太师,太尉、冯翊王润为大司马,太宰段韶为左丞相,太师贺拔仁为
右丞相,太傅侯莫陈相为太宰,大司马娄睿为太傅,大将军斛律光为太保,司徒
韩祖念为大将军,司空、赵郡王睿为太尉,尚书令、东平王俨为司徒。九月己酉,
太上皇帝诏:“诸寺署所绾杂保户姓高者,天保之初虽有优敕,权假力用未免者,
今可悉蠲杂户,任属郡县,一准平人。”丁巳,太上皇帝幸晋阳。是秋,山东大
水,人饥,僵尸满道。冬十月,突厥、大莫娄、室韦、百济、靺鞨等国各遣使朝
贡。十一月丙午,以晋阳大明殿成故,大赦,文武百官进二级,免并州居城、太
原一郡来年租赋。癸未,太上皇帝至自晋阳。十二月己巳,太上皇帝诏以故左丞
相、赵郡王琛配飨神武庙庭。
四年正月,诏以故清河王岳、河东王潘相乐十人并配飨神武庙庭。癸亥,太
上皇帝诏兼散骑常侍郑大护使于陈。三月乙巳,太上皇帝诏以司徒、东平王俨为
大将军,南阳王绰为司徒,开府仪同三司徐显秀为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广宁王
孝珩为尚书令。夏四月辛未,邺宫昭阳殿灾,及宣光、瑶华等殿。辛巳,太上皇
帝幸晋阳。五月癸卯,以尚书右仆射胡长仁为左仆射,中书监和士开为右仆射。
壬戌,太上皇帝至自晋阳。自正月不雨至于是月。六月甲子朔,大雨。甲申,大
风,拔木折树。是月,彗星见于东井。秋九月丙申,周人来通和,太上皇帝诏侍
中斛斯文略报聘于周。冬十月辛巳,以尚书令、广宁王孝珩为录尚书,左仆射胡
长仁为尚书令,右仆射和士开为左仆射,中书监唐邕为右仆射。十一月壬辰,太
上皇帝诏兼散骑常侍李翥使于陈。是月,陈安成王顼废其主伯宗而自立。十二月
辛未,太上皇帝崩。丙子,大赦,九州职人普加四级,内外百官并加两级。戊寅,
上太上皇后尊号为皇太后。甲申,诏细作之务及所在百工悉罢之。又诏掖庭、晋
阳、中山官人等及邺下、并州太官官口二处,其年六十已上及有癃患者,仰所司
简放。庚寅,诏天保七年已来诸家缘坐配流者,所在令还。是岁,契丹、靺鞨国
并遣使朝贡。
五年春正月辛亥,诏以金凤等三台未入寺者施大兴圣寺。是月,杀定州刺史、
博陵王济。二月乙丑,诏应宫刑者普免刑为官口。又诏禁网捕鹰鹞及畜养笼放之
物。癸酉,大莫娄国遣使朝贡。己丑,改东平王俨为琅邪王。诏侍中叱列长叉使
于周。是月,杀太尉、赵郡王睿。三月丁酉,以司空徐显秀为太尉,并省尚书令
娄定远为司空。是月,行幸晋阳。夏四月甲子,诏以并州尚书省为大基圣寺,晋
祠为大崇皇寺。乙丑,车驾至自晋阳。秋七月己丑,诏降罪人各有差。戊申,诏
使巡省河北诸州无雨处,境内偏旱者优免租调。冬十月壬戌,诏禁造酒。十一月
辛丑,诏以太保斛律光为太傅,大司马、冯翊王润为太保,大将军、琅邪王俨为
大司马。十二月庚午,以开府仪同三司、兰陵王长恭为尚书令。庚辰,以中书监
魏收为尚书右仆射。
武平元年春正月乙酉朔,改元。太师、并州刺史、东安王娄睿薨。戊申,诏
兼散骑常侍裴献之聘于陈。二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