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见证权力-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ぜ胺降穆吠ㄏ蚝畏剑舛杂谝晃涣斓既死此凳俏藜壑Α!   �
    对华盛顿的新政治家来说,危险在于他们的生活从现实起步,记者也是如此。诱惑不断,因为这个世界上到处流传着热闹的小道消息。如果你能发现,哪怕是片片断断炙手可热的“内部消息”,你就可以在最豪华的饭店就餐,甚至可以在有线新闻中上镜。但是那些成功地掌握着国家命运的领导人们,虽然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但大部分时间是在不胜寒的高处,那里少了许多喧闹的琐事。正如罗纳德·.A·.赫菲茨所说,一个领导必须“站在阳台上”,高瞻远瞩,这样他才能行之有效地投身到纷繁复杂的行动中。没有人比邱吉尔更热衷于事物的细节,他丰富的历史知识使他能站在高处,更清楚地看到事件的波澜起伏,它们因何而起,又要如何发展。    
    尼克松一直习惯于以几十年或几百年的跨度审时度势,所以他总是考虑工作的重点应是什么。在《论坛》中,他认为在做出政治决策时,他不是要看明天报上的评论,而是后天的头条新闻。当然事情并非完全如此,他过于关注,可以说是过分地关注后天的头条新闻。但他关注媒体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反响,这不仅仅使他成为一名出色的总统,也使他成为一位优秀的战略家。他的远见卓识超越现代的其他几位总统,主要基于他对历史的通晓和深入了解。    
    作为撰稿人,我们必须阅读大量的书籍,寻找好的历史素材,然后编排到讲演稿中去,这样会使他的讲演更生动,更令人鼓舞。尼克松特别喜欢那些奠基伟人的话,像林肯、罗斯福、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的。对尼克松来说,詹姆斯·麦迪逊和约翰·亚当斯要比乔治·华盛顿更重要,但是尼克松却不喜欢杰斐逊和安德鲁·杰克逊。邱吉尔对他来说有永远挖掘不完的好素材,当然,他也不会忘记戴高乐,他那里也有取之不尽的材料。    
    尼克松曾经请雷·普赖斯编辑一本他喜欢的轶事,这样他可以把它放在案头。在玫瑰园里等待迎接来自俄克拉荷马的杰西夫妇时,有空翻一翻。我们立即编纂这本书,大约囊括了100则轶事,尼克松对我们编的作品极为惊喜。后来,我们其中的一位最好的撰稿人詹姆斯·C·休姆斯写的一本题为《如何在短期内练出好口才》一书,里面记录了许多尼克松的轶事,至今我还把这本书推荐给那些年轻的撰稿人。    
    令人惊讶的是,今天的政治家不认为用历史去说话能提高领导者自身的地位。尽管克林顿很聪明,他却很少愿意引经据典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继任他的两位总统候选人无一对此感兴趣。可是,尼克松、杜鲁门、罗斯福、林肯还有其他的政治家深知掌握历史的重要性。    
    霍尔德曼在日记里有这样的记录:一次吃早饭时,尼克松告诉议员代表团,迪斯雷利曾借用他竞选对手的部分议程,扩大了投票权。在接下来的选举中,被扩大进来但却并不感恩戴德地抛弃了迪斯雷利,投了他的竞选对手威廉·格莱德斯通的票。在场的人都笑了,尼克松解释道,他只不过是想推行自己的改革议程(改革内容的一部分是借鉴民主党的),希望选举结果有利于他们。当总统以这种口气和国会议员们谈话时,他们觉得总统是以平等的方式在和他们交谈,而不是高高在上。他们又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    
    尼克松与权威人士在谈论过去时,更显示出他的出类拔萃、技压群芳。他知道如果他讲述伟人的事迹,他的听众会认为他就是伟人。人们愿意接近尼克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想要自己接触历史,听尼克松讲话对他本人来说是一种赞誉,对听者来说是一种启迪。这些故事很鼓舞人,但也令人伤感。它们在尼克松犯错误时,曾鼓舞他,使他变得坚强。曾有一段时间,尼克松仿佛成了命运的宠儿。    
    学习伟人们的人生业绩,尼克松获得了另一样宝贵的财富:行动的榜样。迪斯雷利当然是其中的一个,也是值得学习的一个。这位19世纪晚期保守党的首相,以提出选举维新党议程而闻名,在英国他有“福利国家之父”的美称。迪斯雷利的领导拓宽了保守党的基础,形成保守党自己的传统。1969年尼克松吸收帕特·莫伊尼汉进入白宫作为他的两个顾问之一,就是效仿了迪斯雷利。在以后,又提出了意义重大的改革建议,尽管一些议案没有通过,但是大部分都通过了,像环保、癌症研究、工作场所安全以及教育方面。历史学家梅尔文·斯莫的新著《理查德·尼克松的总统生涯》根据国内有关记录,将其中一章定名为“迪斯雷利第二化身”,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尼克松寻找的榜样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尼克松认为没有人能像查尔斯·戴高乐那样伟大。尼克松非常崇敬戴高乐在二战中所领导的抵抗运动,不仅如此,当大多数人唾弃尼克松时,戴高乐仍旧十分尊重尼克松。20世纪60年代两次竞选失败后,尼克松遍访各国的首都。那时,他看上去像一个身无分文的破产者。当时各国政要都认为不便会见尼克松,尼克松被安排与一些低职官员和美国外办人员进餐。戴高乐却有敏锐的眼光,认为尼克松早晚有一天会成为美国总统。他热情地迎接了尼克松,尼克松和妻子帕特一起被邀请到爱丽舍宫,当戴高乐预测他总有一天会站在美国的“最高位置”上时,他亦点头默许。真诚比保持友情更重要,尼克松一直是戴高乐忠实的追随者。    
    戴高乐确实有着非凡的影响力,他具有尼克松所拥有的同样的优点:站在未来高度,审视当代的领袖们。尼克松尤其欣赏30年代的戴高乐,他当时不过是法国军队中的一名中校,却能预测到战争性质的变化。内燃机的发明将会改变按部就班的战略,戴高乐在他的《未来的军队》中写道,“这个机器将改变我们的命运。”在争论马其诺防线是否会有效地阻止德国进攻法国时,戴高乐是孤立的,然而不到十年,历史就证明了戴高乐的正确。戴高乐给尼克松灌输了这样的信念:一位领袖,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白宫里都必须把智慧和天才结合起来,以取得科学的预见。    
    戴高乐帮助尼克松看到了人们不仅有物质需求,他们还有更高的要求。领导者如果把群众号召起来,就会引起革命性变革。无论在公共场合还是在私下,他经常引用戴高乐在法国抵抗运动时的那句话,“如果没有伟大之处,法国将不能称为法国。”像戴高乐一样,尼克松也是位狂热爱国者,他想赋予美国以更高的理想。1969年他就职时曾说,“我们鼓起勇气去创造伟大。”1972年他再度竞选时,曾号召美国人进行一场新的革命。虽然尼克松不能以戴高乐的方式鼓舞人们,但是在探索他自己和美国如何达到崇高的目标上,作为一位总统,他扩大了实现目标的视野。    
    模仿像戴高乐这样的欧洲领导人也有不足之处,有时也许会闹出笑话。一天白宫的卫兵们穿着尼克松指定的统一服装进行操练,以示庄重,但看上去就像理想国中的国王卫队。记者们看到此情此景不禁哄堂大笑,尼克松不得不迅速离开现场。制服没被送到史密森博物院,而是捐给了大学的礼仪队。可能还是吉尔伯特&沙利文品牌呢,谁知道呢?芽    
    另外一个严重的过失就是尼克松实行了他的个人英雄主义的管理方法。戴高乐孤芳自赏,独断独行。“这个国家,唯我独尊。”路易十四曾经这么说过,戴高乐也会这样说。当他代表人民讲话时,他对与他们融合在一起不感兴趣。他不大关注政界人士、新闻界人士或其他有识之士。他自大自负,这不是几个世纪前法兰西的传统,也不是现代的拿破仑的传统,他不会轻易改掉他性格的这一面。人们很难想象像戴高乐这样的领袖会在英、美受欢迎,因为他缺乏民主气质。    
    对尼克松来说,效仿戴高乐只能使他更加暴露缺陷。尼克松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是一位孤独的人,性格内向,很腼腆。他喜欢独立思考或者与亨利·基辛格这样的伙伴一起工作。他不欣赏政治的喧嚣,实际上他也没有深入到民主的领导艺术中去。尼克松远离争议,从来不致力搞个人关系网,而是恪守正统的民主政治传统。他坚信行使权力与实际领导在本质上是一回事,但是在一个民主政体中,它们又是不同的。我们在下一章将详细地解释这一点,因为它是尼克松最后失败的根源所在。    
    这里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历史是领导人的无价之宝。人们应该聪明地借鉴历史,尼克松当然从总统职位上学到了许多,如果不把戴高乐当作自己的榜样,而能向代表美国最好的总统的特迪·罗斯福、威尔逊、艾森豪威尔学习的话,尼克松的政治生涯会走得更远。他敬仰他们,但他却选择以戴高乐为榜样,这真是幸事中的不幸。    
    


理查德·尼克松2瑕不掩玉(4)

    保持神秘感    
    戴高乐把自己包装在神秘面纱之下,迷倒了尼克松。他的秘密到底在哪里?领导人怎样才能让普通人成为自己的忠实信徒?这对尼克松来说极具诱惑力,尼克松仔细研究戴高乐,直到他心目中的这位英雄去世后,他才在戴高乐1932年在法国军事学院做的一系列讲演中找到了部分答案。那时的戴高乐还未成名。这些讲演部分被编辑成书,名为《利剑之刃》,该书是珍品,在美国很难找到,尼克松称之为“领导手册”,至今我还把部分章节推荐给学生。    
    戴高乐认为领导者“在下属面前必须显示出自信心,必须维护自己的权威。当然,有些人骨子里就散发出权威,有人说那是与生俱来的,那权威就像液体在自动流淌出来,却很难说出它到底包含着什么。”戴高乐解释道,“权威高于职位、军衔所带来的权力,权威来自于别人对你的尊敬、对你的爱戴,它的影响力十分巨大。”    
    戴高乐认为,为了获得这种权威,领导者不仅要具备伟大的品格,他还必须与公众保持距离。“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没有神秘感也就没有了威望,因为人们一旦对你熟悉起来,敬慕就会消失。所有的宗教都有自己的教堂,对于自己亲人来说谁都不是英雄。”戴高乐并没有象其他的政客那样,塑造一个虚假的自我,而是努力在公众与真实的自我面前加大距离,从而提高了他在公众面前的知名度,这一切做得那么真实,因此增加了他的个人魅力。    
    如果哪位美国领导人效仿戴高乐过了头,他就不能成为好的榜样。尼克松告诉我,他是多么希望能够以戴高乐的方式召开新闻发布会:一年两次站在爱丽舍宫里,在水晶吊灯下面,面对着千余名记者,召开新闻发布会。戴高乐身着军装,可以就他自己喜欢的问题单独谈上20多分钟,然后回答问题。问题最多不超过三个,而且是他的新闻办公室事先安排好的,然后他就可以大模大样地离开房间。我想美国有半打儿总统喜欢这样的风范,特别是尼克松、卡特、布什。但是尼克松却说:“这样做不对。”    
    没有一个美国领导人愿意像戴高乐那样过隐居的生活,从互相谦让的民主政治中退出来。戴高乐有如下精辟的观点:他认为领导人对自己要有保留,应该给自己充分的空间并有时间思考,保留大部分的隐私。领袖不一定要在公众面前制造或展示一个虚假的自我,谁自欺欺人,谁就会倒台。领导人必须真实地面对人民,就像他真实地面对自己一样。    
    孤独的人往往需要思考的空间,尼克松有时白天会躲进寂静的书房,通常是在老办公楼里或者在白宫驻地楼上的书房里,远离椭圆形办公室的繁忙事务和拘泥的礼节,这样做他可以有机会去思考、书写材料并对当天的事情作出决策。我们曾经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劝说年轻而且风华正茂的克林顿划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他这样做了之后,发现做事更有效率。    
    必须承认,尼克松躲在老办公楼里时,也浪费了大量时间。他不是在思考,而是给霍尔德曼打电话叫他来闲谈,一谈就是四个小时或者更长,或者就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给他的下属下几道长达几页的指令(我认为最有趣的就是霍尔德曼给白宫副官传达的一份备忘录,是尼克松的指示:“总统希望保龄球员能够前来,陪尼克松夫人和女儿翠西打保龄球,越快越好。”)。但是仍然不容怀疑,那些远离政务的时光使尼克松做出了他任职期间意义深远的决策。    
    从尼克松身上我了解到总统获得私人空间,可以使其大受其益。在今天的疗养政治中,政治领袖们有一种冲动,他们要在电视上表达内心的感受。我们对他们了解得太多了,他们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克林顿在音乐电视上告诉我们有关于他内裤的事,这已经达到底线。许多人会告诉我们他们婚姻的原动力、他们子女的问题,以及当他们失去自己兄弟姐妹时内心受到的痛楚。选民们应该认清并评估他们所选举的人的品质。可是电视上,政客们对其生活夸夸其谈,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应该象富兰克林·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里根那样,保全和捍卫神圣的自我。    
    尼克松欣赏这一点,不喜欢作为总统而过多地抛头露面。他要确保无论是助手还是新闻界都不能打探到他的私生活。他的妻子帕特从来没有想要成为公众人物,她也从未这样做过。他的两个女儿朱莉和翠西在他当选总统后,都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但她们都没有成为名人。就像克林顿成功地把保护外衣穿在了切尔西身上一样,尼克松对他的女儿也是这么做的。每个人都从中受益。    
    自从在电视上发表了有关财政演讲的那个晚上,尼克松认识到了黄金时段的电视威力。与其他总统相比,他在电视上出现在黄金时段的次数要多一些,6年内共有32次讲演和新闻发布会。他非常聪明地认识到不应过多地抛头露面,他告诉我说:“在电视黄金时段露面,每年不应超过4次,但每一次都要奏效。”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尼克松说克林顿在公共场合露面过多了,大大降低了他的效力。他的观众在关掉电视。对于尼克松而言,领导人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留有悬念,这样人们就非常想知道他就某个问题是怎么说的。当然他不能完全预见未来,也不应该嗦嗦。    
    在外交事务中创造出神秘的气氛也十分重要。鲍勃·霍尔德曼在他的论文集中写到:一天,他们在海滩上散步,尼克松谈及国际政治中的“狂人理论”,即如果其他的民族认为尼克松很强硬、爱报复,甚至有点疯狂的话,他们就不会挡住美国的路。谁知道他下一个要打击谁呢?传记作者琼·霍夫广泛地搜集这方面的材料,却很难找到支持霍尔德曼的观点的理论。但是作为下属,我们了解尼克松有时故意做出一连串儿古怪的行为或者发出一些危险信号,好让对手失去警觉。    
    有时我们觉得他做过了头。1972年圣诞节,越南和平局面几乎已定局,可尼克松这时非常残忍地命令空袭越南海防港,致使群众上街游行,新闻界强烈抗议。这次空袭的时间过长,我们也担心这样会令无辜的人丧生,也许会断送和平的机会。难道总统的行经已经过头了吗?但是后来证实我们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