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醒风流-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功名成就,何患无淑女配合,婚姻事有个定数,父亲何必挂心。若得锄除奸恶,振起朝纲,也不枉食禄皇家,克副为国为民之任。”挺庵点首道:“孩儿若具如此大志,吾即致身于君,死亦瞑目矣。”父子两人,在衙中说说话话。每日只闻得某官擢用,某官革黜,纷纷不一,大都俱是韩侂冑所为。进的是士人,退的是君子。

忽一日,长班进来禀道:“启老爷,赵老爷不知为甚事,奉旨革职.”梅公大惊道:“这是为什么事?”公子道:“毕竟是韩侂冑那奸贼。爹爹说饮酒间口角,他便怀恨,就弄计中伤了。”梅公点首道:“是也。”吩咐打轿,公子就着徐魁跟随去。一径到赵家门首,只见家人早巳搬运行李,就作起程的光景。梅公不胜骇异。家人进禀,赵汝愚出来迎接道:“正要过来奉别,不期年兄玉临,最妙的了。”遂携手同进后书房坐定。挺庵问道:“年兄为着甚事,促忙束装?小弟适才闻报,将信将疑,故此特来问候,不意果有此事。”赵汝愚道:“可恨那韩侂冑这奸贼,为前日在府上起的祸端,在圣上面前,诬以同姓居相位,将不利于社稷。况倡引伪学,谋为不轨,宜〔革〕职罢去。”挺庵道;“年兄何不随即上一辩疏,表明真伪,岂可隐忍受此不白之冤。”赵汝愚道:“目今贼烽四起,权奸用亭,使弟朽骨得归故里,此乃恩旨万幸的了。纵使此番辩白,势必更生谤议,被其中伤,莫若顺受而去之为妙。但可惜好端端一个天下,断送于奸贼之手。”挺庵听说到此处,不觉发指冲冠,咬牙切齿道:“不过一言小隙,便诬陷大臣含冤而去,难道把社稷生民,坐视不理,听其倾复。罢!我梅馥今日誓与此贼做个死对头,势不两立的了。弟今晚回去,连夜修本,数尽权奸之恶,昭雪忠直之冤,将此贼碎尸万段以谢天下,方快吾心。”赵汝愚道:“我倒劝年兄,大厦将倾,非一木所能支。年兄莫若明哲保身,何苦自投罗网。”挺庵把案一拍道:“忠良尽已迁徙,满朝俱是奸党,只有年兄与弟两人,今年兄罢去,弟若再杜门钳口,坐视不救,则平日之忠肝义胆何在?倘进微言,幸得感悟圣心,并年兄亦得起复,共襄国事,庶不负吾一点赤衷耳。”正议论间,赵家人进来禀道:“老爷行囊俱收拾停当。”赵汝愚一向做官清廉,住所并无资蓄,惟有残书数卷。只带小童一个,名唤文儿,老仆一人,名叫周成。旨意一下,巴不得脱离虎穴,故此收拾起身得快。正是:

笼鸡有食汤锅近,

野雀无粮天地宽。

却说赵汝愚就辞别起身。挺庵道:“仓卒中小弟未曾备得杯酒奉饯。”唤徐魁吩咐道:“你先到城外去,借一个空闲的庵舍,治酒等候,我同赵老爷就来了。”赵汝愚因平日为人不趋炎附势,朝中相契的少,此日或有假意来送行的,赵汝愚先吩咐家人,倘有大小官员来送行,俱婉言辞谢,不必通报。故此惟梅挺庵与赵汝愚二人,不乘马轿,携手同步出城外。徐魁接到一个庵内,名叫云水庵。酒肴早巳完备,二人逊位坐下。因此处耳目嘈杂,不便谈及正务,略把家常世事,闲叙了几句。二人互相酬酢,痛饮一回。天色将暮,赵汝愚起身辞谢道:“今日一别,未知何日再得相会,年兄凡事须要相时而动,不可急骤,恐取祸患。”再三叮咛,分手而别。有一首《长相思》的词,单道赵汝愚归去的意道:

青云志,山水情。

各人心事不相伦,

归帆江上轻。

子侯门,仆欢迎。

今朝闲暇抚瑶琴,

落得酒盈樽。

赵汝愚怡然就道,毫不介意。倒是梅挺庵,快快如有所失,直待回首望不见赵汝愚,然后一路忿恨归家。梅公子迎着道:“父亲为何这晚回来?”挺庵将罢去情由,送别的事,细细说了一遍。梅公子道:“父亲主意若何?挺庵道:“我今连夜修本,誓与此贼,势不两立。”梅公子道;“父亲且须斟酌,赵年伯已去,孤掌难鸣。倘此本一上,触怒奸恶,矫命贾祸,有谁救援?”挺庵拍案说道;“人臣为国为民,当临难不苟,若望人救援,非所〔谓〕社稷之臣也。况人生在世,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要死得其义,宁敢遑顾身家。吾此一举,七尺之躯,听命于天矣。主意已决,不必再计。”遂进书房,灯下缮写停当。正是:

一字一泪词意切,

望得君王悔悟心。

父子二人,互相捧诵,赞叹不已道:“本内忠奸洞晰,词意恳切,自然感格圣心,中兴之兆,全在此一举矣。”时听漏下三鼓,入朝尚早。梅公子身子困倦,和衣睡倒榻上。挺庵又将细细检阅一番,亦觉精神疲顿,隐几假寐。但见一人,金幞红袍,对梅挺庵道:“兄的忠心为国,真可钦敬,但恐无补于国家,当以愚父子为前鉴。”挺庵方要问个详细,被梅公子喊叫惊醒,却是南柯一梦。挺庵将梦中事述与公子听了。因问你又为何喊叫。公子道:“好奇怪,孩儿刚朦胧睡去,只见四、五个红袍官长,两眼泪流,对孩儿若有话说,一时惧怕惊醒。据孩儿看来,这必是梅氏祖宗。上此奏牍,恐非吉兆。”挺庵望空拜祷。大哭道:“岳武穆,岳武穆,吾不敢效你之精忠,然梅馥亦不是畏死的。倘忠灵不爽,使奸恶伏辜,朝纲复振,则吾之一死,比生岂不胜过万倍。”又拜道:“祖宗、祖宗,馥虽未尝建功立业,光耀祖宗,今保佑上此一本,感格天心,乃见祖宗阴灵所护。”拜一回,口中祈祷一回,不觉五更三点时分,即忙端笏入朝,指望面圣痛谏一番。谁知事不由人,正值天子有疾,不视朝。只得将本付与接本官送进,归来候旨不题。正是:

咫尺龙颜隔九重,

良言何得达天聪。

可怜空抱扶危志,

留得忠名千古风。

却说那接本官,被韩侂冑一向嘱咐,倘有关系的奏章,俱按捺不上。那官巴不得奉承他,不拘什么奏章,俱要开看。此日将梅挺庵本揭开一看,大惊道:“此事非同小可,险些儿被圣上见了,大为利害,自当捺起,图个安静。倘韩大人看见,怎肯干休。这是梅老儿自来惹祸,我落得将去讨好。”正在喃喃自言自语,韩f定冑恰好撞来问道:“你在这里独自一个说些什么?这奏章是谁的?”那接本官,满面堆笑,鞠躬将本递上道:“大人洪福齐天,不然几乎弄出事来。”韩侂冑揭开看道:

国子祭酒臣梅馥谨奏。为黜奸远佞,进贤礼士,以固社稷,以振纪纲事:臣度今之急务,在于外靖强,寇,内抑权奸。然其间有先后之分,轻重之势,贵于,端本清源,正心术以得其要耳。古来隆盛之世,都口吁啡垂裳而理者,未有君子远黜,小人秉政而期获文明之治也。故欲靖外之强寇,必先制内之权奸,欲制内之权奸,必重用迁外之忠良。忠良进而权奸不得肆其欲,权奸制而忠良得以展其谋。则恢复之功,易如反掌,而隆盛之风,何难再见于今日也。臣所谓权奸,莫过于韩侂冑。排斥正士,引用邪党,侮弄朝政,荼毒土民,罪恶滔天,不能殚述。如朱熹等阐发正心诚意之学,实万世治平之纲领,诬以伪学革黜,吏部尚书赵汝愚,勋劳着社稷,精忠贯天地,卒受黯伤而去。诬陷忠良共计一百十五员。边寇猖獗,奏牍如山,俱蛊蔽而不上达。内无敢谏之士,外无勇死之兵。将见朝纲日替,而国势渐不可知矣。此臣之痛哭流涕,不忍言而又不敢不言者也。仰祈圣鉴,俯察愚衷。请速诛韩促冑,以快人心,召升赵汝愚,以广贤路。道学尊而教化立,主术端而臣下服。愿陛下上畏天命之不易,追念二帝之徂艰,当朝儆夕惕,而励精图治者也。则社稷幸甚,万民幸甚。臣冒死谨奏,俯伏待罪之至。

看罢,大怒道:“梅馥这老狗,我姑容你在朝,不来计较你,你倒来捋虎须,我且先下手为强。”假御笔批了“冒忠欺君,诬害大臣”的罪,立时处斩。看官听说,难道杀一个大臣,竟不通知圣上就是这般容易。不知韩,侂冑当日陷害了无数忠良,不单是梅挺庵一人。要知奸臣弄权,蛊惑天子,无所不为。秦桧十二金牌,不过敢于矫诏,忍心害理,毫无忌惮,朝廷便断送他手里,这是闲话。

且说假圣旨一下,那些校尉,如狼如虎,蜂拥奉法,那个敢说圣旨是真是假。梅挺庵看了旨意,面不改色。公子大哭道:“孩儿真千古不孝之罪人!昔日父亲欲休官隐去,被孩儿劝阻,谁知今日受此奇冤惨祸。”挺庵道:“陷亲不义,谓之不孝。今使为父的做一个忘身报国的忠臣,此乃千古大孝的榜样。事巳如此,不必悲痛。”附耳说道:“奸险不测,恐移祸于汝。况你初到这里,外人并未识面,速速收拾行李,归家发愤读书,异日继我之志,倘得膂力皇家,那时复仇除恶,岂不是忠孝两尽。”不待校尉催促,拂袖而去。到法场.上,看的人人发指,闻的个个堕泪。临刑仰天大骂奸贼韩侂冑数声,真个气冲牛斗,精贯日月,望北遥望,口占一绝云:

一死何足惜,

奸雄恨不除。

忠魂终未已,

日日绕丹墀。

天下显隐土宦,俱钦敬他的忠心贯日。许多吊赠诗词,不能悉载。在下曾记得一,二云:

义气凌千古,

忠心拜九重。

片言期悟主,

一死恨奸雄。

落日悲邻笛,秋风咽断鸿。

西台月暗冷,

血泪染苍穹。

又云,

江山如旧故人非,

一点丹心付夕晖。

漠漠层云愁不散,

茫茫四海恨重围。

风尘久失烟霞侣,

涕泪空沾薜荔衣。

掩映庵扉几枝柳,

数声哀切暮鸦归。

梅公子看见父亲受刑惨死,好不悲痛,哭得苑而复廷。恐奸恶移祸,只得依父命,吩咐徐魁:“你在此将老爷尸首买棺盛殓,暂寄寺院,料理定妥回来,我先收拾行李潜往去也。”梅公子星夜回去。这里徐魁买一具上好棺木,盛殓了,就借前日送别赵汝愚的云水庵内停寄。又备了一桌菜蔬祭奠。大哭,哭得庵中僧人,都流泪起来。徐魁安顿停当,然后回家。真个:

哭到伤心处,

旁人也泪流。

第三回 义埋金愤志读书 悲荡产呼号惊宦

大厦原非一木支,

欲将独力拄倾危。

痴儿不了官中事,

男子要为天下奇。

当日奸谀皆胆落,

平生忠义只心知。

端能饱吃新州饭,

在处江山足护持。

话说梅公子独自一个悄悄回家,一路上好不凄楚伤心。不几日,到了家中,虚空排起孝堂,设个灵位,备些祭礼拜奠,放声大哭道:“父亲捐身为国,固已尽忠于朝廷。孩儿蒙恩抚育,未得答报于罔极。早失怙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何造物之处我太刻也!不共戴之仇,何日可报?矢青云之志,誓不俱生。冥冥之中,当必有以佑我矣。”哭奠了一回,恰徐魁也回来了,将买棺收殓,寄柩云水庵的事,细细述了一遍。那梅公子哀痛迫切,苦志守孝之情,不必细述。

且说梅挺庵父子,平日不喜广交结纳,况世态炎凉,若梅挺庵衣锦荣归,自然车马填门。如今闻他死了,那些趋炎附势的,谁肯来睬这个穷公子。连向日看管房产的家人,看见公子回来如此光景,也安身不牢,竟自别寻头路去了。只有几个道学老朋友,过来吊慰了一番。自此门庭冷落,正合了梅公子的心,正好杜门不出,潜心诵读。向所遗薄田百亩,俱是秀水县的水田,大熟年时,每亩不过收得五、六斗,兼连年水旱不均,钱粮也支持不来,那里有蓄积餬口。亏了徐魁,在外做些小生意,每日趁得几分,聊充薪水之费。梅公子只是用心读书,那个贫字,倒也不在心上,将就挨过日子罢了。过了两日,谁知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忽然从天降下咸阳一炬,竟把这几间房子,烧得干干净净。梅公子只抱得残书数卷,此外并无一物余剩,弄得主仆二人,走头没路。有一首词,单道梅公子连遭颠沛的苦楚:

时乖运艰,困英雄这般。总有满腹文章翰,难医目下饥寒。指望灾星退远,谁知火德来垣。造物生才非易,故遭如此淹蹇。右调《清平乐》

话说梅公子做人,最傲气的。看他取这个表字,便见他一生为人的秉性,虽到此地位,他岂肯去吞声哑气,仰面求人。主仆二人,踌躇了一回,无家可投,无路可奔。欲待要到赵汝愚处栖依,又无盘费。即去亦未知他肯留不肯留。前后思量,不觉呜呜咽咽,哭将起来。正在悲伤之际,一个和尚走来,一看,大凉道:“呀!原来是梅公子,大相公为何在此悲哭?”梅公子抬头一看,认得是园觉师父。遂拭泪将被火焚得罄尽、无处栖依的话说罢又哭。园觉道:“阿弥陀佛,先老爷这样精忠报国,不过遗得这几间房子,相公所赖安身读书的,今又回禄了。或佛天借此颠沛,磨励相公的志气。有二句话说得好,『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相公且休要悲伤,贫僧有一个计较在此,荒剎幽僻,尽可朝夕诵读。”梅公子致谢道:“如今只剩两个光身子,弄得一无所有,怎好白白搅扰佛家,于心何安。”园觉道:“相公说那里话,从来天运循环转,富贵轮流做,谁人保得无落难的日子。但恐伏侍不周,相公幸勿见责。”于是园觉携了梅公子的手,徐魁捧著书,一路闲话,同到寺中。正是:

却到水穷山尽处,

忽现山河大地来。

这和尚法号叫做园觉,就在西门外万寿庵内出家,庵内只有四、五个僧人,虽出去应酬经忏,却也多是苦修行的,不比别个寺中饮酒食肉之徒。这庵当初亏梅挺庵护法起造,园觉不忘旧德,一见梅公子落难,便慨然留在庵中,供给读书,犹如见了亲生父母一般。当今世态恶薄,忘恩负义,即至亲骨肉也不肯,而况吃施主穿施主的和尚,也难得园觉这样义气。

且说园觉携了梅公子的手,同至庵中,开了一间小房,却也精洁幽雅,尽可娱目。中间挂--幅观音大士像,一盏禅灯,一炉好香。侧里设一张竹榻,挂一条梅花纸帐。庭子内栽着些野草闲花。梅公子进去一看,却悲中带喜,感谢道:“多蒙师父厚德,好一个洁净所在,正可读书。”园觉道:“相公你只管用心诵读,以图大事。每日粗茶淡饭,贫僧自当支持送进,不必分心过虑。”梅公子再三感激致谢,园觉自出去料理不题。

话说徐魁,见主人有了安身处,便觉放心,将书放在桌上,复身再到回禄处看看,或有烧剩的家伙木料,拾些来做柴烧也是好的。走不多几步,正撞着了赵汝愚的家人周成。问道:“周阿叔,你从那里来?”周成惊喜道:“正好,我特来寻你们相公,老爷差我送书问候。方才到府上,看见被火烧得可怜。问近侧人家,多不知相公下落,正在此忧闷,无处寻访,不意撞着老哥,快些领我去。你们相公的命运,为何这样不济?”徐魁道:“周阿叔,不要说起,我们相公是一个娇养书生,怎受得这般狼狈,叫我有力没用处,幸亏这里师父救星。”未及说完,早到书房门首。梅公子见了周成,不觉悲喜交集。悲的比往日见时,荣辱大不相同,喜的今遭患难,幸有故人相访。急问道:“你家老爷可得知我家老爷的事么?”周成道:“怎么不知,半路上就闻得凶信。老爷一时悲愤,兼冒风寒,至今调理未愈。料相公必定回家,不能自来吊奠,特遣小人聊具奠仪,致书问候。不意相公房子又被火焚,遭此折挫。我今回去,若老爷得知,自然更增悲痛。”

说罢,解开行李,将书信并奠仪一封,双手奉上。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