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春梦-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找蛔撸惶於际夭涣嗣矗克蘖巳耍趋暝隆⑶镂聘米吡耍 毕懔獾溃骸澳堑共蝗弧D腔乇Χ彻ィ暝碌笔本鸵跃「巳サ摹:罄从只刈矗挥醒吵桑哦匀怂档摹>菸铱此霾换嶙呦四翘趼返摹1鹑宋揖筒恢懒恕!�
晴雯道:“从前看那麝月,只跟着袭人脚跟儿走,说话也没有痛快气,想不到他倒有这样的志气!二爷这些年只在我们身上争气要强,也应该有一两个替他挣个面子。都像袭人似的,那可栽到底了。”
鸳鸯道:“太太那们疼宝玉,这一来可不坑坏了?”香菱道:“可不是,哭得死去活来的!亏得兰哥儿中了,三姑娘也回来住下,大家劝着,这才好点。”迎春道:“三姑娘嫁到周家,那边处得可好?”香菱道:“听说公婆都很疼他,姑爷人品不错,又有才干。嫁得这们远,大家替他担心,可倒好了。”
迎春道:“这也是各人的命。”鸳鸯道:“琏二奶奶什么病死的?有人说冤鬼闹的,真有这种事么?”香菱道:“那时候我月分大了,总没到那边去。只听说病重的时候,见神见鬼的吓唬人,只怕总有点冤孽罢。”
大家只顾说话,不曾理会黛玉。还是金钏儿回身拿茶碗,瞧见他伏在几上,拿袖子遮着脸,似乎掩泪,却又无声。连唤了几声林姑娘,都没有答应。晴雯又唤道:“林姑娘睡着了么?不要着了凉。”黛玉也只佯睡不理。
原来黛玉听说宝玉出家,一时万感交集,眼泪再也制不住,哭得眼睛都肿了!怕他们瞧见笑话,没法子借此遮盖。众人也揣知一二,不便招呼他,便悄悄的散了。晴雯、金钏儿替送至宫门外方回。见黛玉已挪在炕上,侧身向壁而卧。金钏儿拿了一条金绒毯,替他盖上,自与晴雯谈话。
金钏儿道:“刚才香菱说琏二奶奶也不在世上了。他是册子上的人,怎么没到这里来呢?”晴雯道:“他早被地府提去了,刚才我们在二姑娘那里说了半天,还对了册子,你没有知道罢了。”金钏儿道:“琏二奶奶那人,吃亏的就是私心太重。他干的那些坏事,也无非损人利己。弄了许多梯己钱,也带不了去,还得受罪,多不值得!若说那借刀杀人的手段,真是又狠又辣,尤家二姨儿倒自己认命,三姨儿至今提起他来,还是咬牙切齿的呢!”晴雯道:“这一向二姨儿、三姨儿好久没来了,他们若常来,替姑娘解解闷儿也好。”金钏儿道:“二姨儿那人倒很随和,就是怕人家瞧不起他。三姨儿又不是那样,他受了柳老道的委屈,至今还是想着他,什么事都不在心上,那里肯常出来呢?”晴雯道:“你怎么知道的这们清楚?”金钏儿道:“也是在司里听他们闲说话说出来的。还听说这姓柳的跟香菱的老子甄老道,都拜的是一个师父,如今连宝二爷也在那里。那山名叫大荒山,又说是青埂峰留青洞,只不知那山是在什么地方。”晴雯道:“那地方横竖咱们去不了,考究他做什么?你任什么事,都知道得比我多,怎么二爷为什么出家你倒不知道?巴巴的去问香菱,可叫他怎么说呢?”金钏儿道:“这们说你是知道的了!说给我也好明白。”晴雯故意为难不语。
金钏儿撅着小嘴道:“人家怎么告诉你的呢!”晴雯道:“我是听宝珠说的,不知对不对。他说宝二爷到地府去寻这一位,没有寻着,又独睡了好几天,等他去托梦,也没梦见;这才动了出家的念头。刚好遇见送玉的和尚,还变出一个潇湘妃子,给宝二爷看看。从此,便拿定主意要跟和尚去。宝姑娘和袭人劝了多少回,也劝不下来。你说他出家为的是什么呢?”
正说着,侍女将晚饭摆上。晴钏二人又来请黛玉,黛玉道:“我不饿,你们吃罢。”二人去了。
黛玉已将他们的话都听在心里,方信宝玉确是为自己去出家。往复思量,柔肠寸断。一个在青埂峰月夜牵情,一个在绛珠宫春宵掩泪,这不是精诚相照,生死不渝么?
如今又要说荣国府的事了。那回,李纨许了探春、湘云,到荷花开时重举诗社。一转眼间,过了荷花生日,李纨不曾提起社事,探春诸人也不曾催他。原来忠靖侯史鼎差竣回京,将湘云接回史府住了多日,便少个提倡之人。又因荣府重重喜事,正值忙碌之际,一时顾不到此。
先是贾政在工部升了郎中,又因承办万年吉地工程,赏给三四品京堂,不久便补了太常卿。他并不以升迁为喜,却喜从此可免外放,安心在京供职。那些世族旧交,自有一番庆贺。
王夫人又病着,堂客来了,只有李纨、探春忙着接待,又约了尤氏婆媳同来照料,忙了好几天才罢。
接着,又值蕙哥儿满月,各家送礼的更多。收礼、发赏以及接待来客,都要亲自料理。那天,连南安王太妃、东平王妃、北静王妃俱来道贺,王夫人扶病出来款待,直到摆了喜筵,坐到半席才走。那些世爵诰命来道喜的,只可由尤氏、李纨、探春等迎送安席。送了一起,又来一起,走进走出,忙得不了。
当天,提着精神不觉辛苦,歇了一两天,才显出乏来。
到了六月中旬,又是贾兰文定之期,那订婚的便是梅翰林的幼女。此时,贾兰玉堂新贵,王相国、虞尚书两家之外,也还有些世家贵阀托媒来说,大家都看着是乘龙快婿,如何倒定了一个穷翰林人家呢?要知道贾政虽出身门荫,向来看重书香,并无门第俗见。此次贾兰姻事,他和王夫人都不做主意,只问李纨。李纨本怕那贵族闺媛不免骄奢习气;又依王夫人的意思,问过贾兰。贾兰心中也只想挑一个诗礼旧家、德容兼备的闺秀。
可巧薛宝琴夫妇随侍梅翰林起复来京。宝琴回到薛家,闻薛蝌说知薛姨妈尚住在贾府,便来此相见。在王夫人处坐了一会,即至宝钗房中,宝钗抱着蕙哥儿见礼。宝琴见他非常可爱,笑道:“我要早晚生个姑娘,一定给姐姐做小媳妇。”又和薛姨妈、宝钗闲话。无意中说起梅翰林尚有一幼女待字,相貌如何端丽,性情如何柔婉,诗词做得都好,兼通琴棋书画,在南边有才女之目。算起年纪,比贾兰只小两岁。宝钗便要替兰哥儿做媒,宝琴道:“我们那边门第家道都比不上这里,老爷、太太和大嫂子未必肯要罢?”宝钗道:“老爷太太决不计较这些的。你只看那巧姐儿,还嫁到乡下去呢。只辈分上似乎差点。”
宝琴道:“这碍什么,横竖是绕弯子的亲戚,各认各的就是了。只是一件,这亲事要成了,我和姐姐的亲家可结不上啦!”
大家笑了一回。
宝琴去后,宝钗先和李纨商量,李纨自是合意。然后回了贾政王夫人,贾政也知道那梅翰林的祖上梅学士,是著名经学的老儒,更为欢喜。便说定六月间过喜帖,明年二月成婚。到下定那天,庚帖之外,鹅酒衣饰,一切从俗。因屡次惊动外客,此次只请至亲近族,热闹了一天。那些礼节,无庸细叙。
此时,周姑爷已来京考试荫生,奉旨内用侍卫。因图入直近便,在城内看定住宅,不日移居,屡次催探春家去料理。探春见贾府忙事已过,过两天便回明王夫人,要搬回周家去祝王夫人自不便强留,却要留他暂住三两天,和李纨、宝钗、平儿将家事计议一番,想个整顿持久之策。即时又打发玉钏儿请宝二奶奶就来。
一时,宝钗来了,王夫人道:“前一向我病着,你又在月子里,难为他们三个人,忙了好些日子,都办得有条有理的。如今你三妹妹要家去,你大嫂子太长厚,平儿又面软,以后这个担子,全在你的身上。趁三妹妹还没走,你们仔细商量,怎么整顿整顿。别像从前拖一天算一天的才好。”宝钗道:“既要整顿,保不住就要得罪人。就是老爷、太太也许紧着一点,这件事太太得拿点主意,我们才好办去。”王夫人道:“这是当然的,你们不好说的,只管回我就是了。”宝钗应了下来,即同探春至议事厅。又打发人请了李纨、平儿,大家商议。从那天起,便分头调取档册,仔细核对。将应兴应革的,分条开了出来。
原来贾府向来的习惯,有几种流弊:一则管事权重,出入侵扣成为惯常。二则行当太多,漫无稽察,冒支复领在所不免。
三则家人豪纵,不服约束。四则庄产收入,私自分肥;佃户下情,壅于上达。五则一年出入,毫无准备;滥挪滥用,亏空日深。这五件也是那公府侯门历来的积习。
那一天,在议事厅商议此事,那厅上两张长案,全堆着各项清册。探春拿着档册,正在核对,说道:“我对起来有应裁的,他们还在那里开支;也有这边支了一份,那边又支了一份的,只不过名目上大同小异。从前凤姐姐那么精明,也没有看出来么?”平儿道:“是那几项呢?”探春指着给他看道:“你看,这哥儿学房里八两银子,我们上回看账,就吩咐他们裁掉的,如今这账上还有。只宝二爷、兰哥儿两份没开上。环三爷如今走得无影无踪,又从不上学,那账上还替他领着呢!”
平儿道:“上回三姑娘说了之后,奶奶就吩咐他们裁了。这是后来赵姨奶奶过去,太太说环三爷的零用没人管,仍旧支给他八两银子。每次都是太太房里彩云领去,大概还是他领着呢!”
探春道:“眼下就该停了。就是彩云去领,管事的也该回明请示,怎么随他胡乱支去呢?”平儿道:“他们因为环三爷早晚要家来的,所以暂时照支,也是有的。”
探春看下去,又指出一条,说道:“你看,这大账上,每月开支马号牲口喂养二百四十两,那仓库上又支着草料刍豆杂粮,这不明明是重复的。从前就没瞧见么?”平儿道:“这仓库上支的草料刍粮,不专是喂骡马的。连园子里喂的大鹿、锦鸡和一切鸟兽,也都在其内。只没有把拨给马号的提出裁掉,是当时的疏忽。也因为各行当的零碎账,向来都在管事的手里,我们只看的是大账,就被他混过去了。”探春道:“这就不是当家的正理。一家子要节省,总得先从零碎账上考较,别看着鸡零狗碎,十文八文的,积起来就是大数了。所以,大账不大会错的,那零碎账倒不可不看。今天,若不对那零碎账,还被他们朦着呢!”
李纨道:“还有一件要紧的,各房既都有月钱,为什么零碎东西都叫买办去买,在大账上开支?那不也是重复么?以后各房买东西,各归各房去算,大账上不能管的。”探春道:“大嫂子说的很对。宁可各房月钱不够,再替他们酌量添点,这界限不可不画清了。若不然,那月钱岂不是白贴的么?”平儿道:“这层我们奶奶在的时候,何曾不想到,就是怕奶奶姑娘们受了委屈。若是这们办,先得从太太上房里办起,别人就没得说的了!”
宝钗道:“凡事要执简御繁,以后账目不要分出这们许多名色,只分经常、临时两项,就清楚了。”平儿道:“若减去名目,先得把各行当酌量裁减,多一个香炉,就多一个鬼。况且,又没有人稽核,凭他们开销,那里真有办清公事的呢?”
大家都说有理。当下,就把各行当管事名册,一同看了,那个可裁,那个应留,都拿笔做个暗记。
宝钗道:“我还有一个条陈,你们看可行则行。我想:靠咱们几个人的耳目精神,那里都招呼得到,又不便到外头去,所看的无非是纸片上的事。我们这样人家,过于苛细,也失了大体。只有在管事里头,挑一两个老成可靠的,叫他总司稽核。有什么错儿,我们只问他。”探春道:“这个人可不容易,又要心细,又要操守好,又要大家都服他。若用错了人,流弊更大。他一个人总揽一切,把这府里搬空了,咱们还不理会呢!”
宝钗道:“我看吴新登、林之孝这两个就好,又都是多年陈人,有什么靠不住的?再说,还有琏二哥在上头看着呢。”
探春道:“陈人也不一定可靠,那赖大不是几辈子用的么?只有叫他们帮着稽核,万不可全交给他。这一层再商量罢。我想根本上还在开源,单靠零碎节省,饶挨尽了骂,也济不了什么事。咱们先把出进的账,大概齐的估一估,到底还有多少进项?对抵下来,还短多少?那里头都是照着老规矩,当然有许多用不着的,趁今天就裁了。各房下用项,从老爷太太起,少不得都要受点委屈。省下来自然还是不够,可就差不多了!咱们再把东边庄产整理起来,把那些荒地都开了,慢慢的出的少,进的多,将来还许有敷余的日子呢?”
宝钗正捧着一本档册,在那里看着。听到此,笑道:“食之者寡,生之者众,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就是这个道理。这才是治本之策呢!”李纨道:“开源是正办,只是要开那荒地,也得先垫下本钱去,不是眼前能救急的。”宝钗道:“只要是有指望的用项,就挪借也还容易。眼前已经是临渴掘井,可不要再因循下去,那就晚了!”
说着,柳五儿同着婆子们将他们四个人的饭送来。碧月、侍书、莺儿、丰儿等七手八脚,连忙摆上。李纨等便就板床上吃饭。探春李纨面南,宝钗面西,平儿面东,碗箸无声,厅宇肃静。一时吃罢,又散坐说些闲话。
李纨瞧见一个大棉纸包,上有签条,写的是契纸文书。忙说道:“咱们只顾对账,那包文契还没点呢!”宝钗打开纸包,一张一张的细点。府第花园及近畿房产,文契俱在。也有由贾琏典押出去的,都有字据可查。只是东边庄产荒地各项文书,一件也没有了。忙传管文契的家人陈瑞进来盘问,陈瑞回道:“所有的都呈上来了。”探春又亲自查点一回,仍没有东边地契在内,大家无不惊讶!
探春叹道:“我还指着他有多少的生发,怎么凭空的会丢了呢?”宝钗道:“若丢了一两件,或许是拿出去过税,忘记归进。这大批的文书,那里有全丢的道理?趁早赶紧根究,还来得及。”当下,探春立时震怒,严谕那陈瑞:“勒令即日寻出,若寻不着,那可别怪我们。不管你是有脸的没脸的,定要送官究办!”陈瑞闻言也十分惶恐,只得跪下磕头道:“这包裹委实是二爷看着加封的。既在奴才手里管着,奴才也说不得。只求奶奶姑奶奶格外宽限,容奴才上紧查访。”
看官:你道那文契如何能整套失掉呢?说起来又有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欲知此中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上一页 
第十三回 盗田契环儿通贼 馈野产巧姐宁亲
话说探春、李纨、宝钗等因失了庄田文契,责成管事的认真寻访,这原是当然的办法。可是,管事们如何寻得着呢?忙乱了好多日,总没有着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
原来这一批庄田文契,乃是贾环偷了出去的。那回,贾环掳去贾沅的女儿,被贾政知晓,一时盛怒,声言“要把这孽畜活活打死”。彩云听了这话,心中慌急,背地打发人通知贾环,叫他赶紧逃命。贾环也知京城里万躲不住,急欲逃出京去,只是缺乏资斧,彷徨无计。那天夜里,偷着溜回荣府,初意想到收管金银器皿处,偷些金器出去,变价充用。及至走到那里,看守严密,无从下手。刚好走过文契房,那管文契的陈瑞不在房里。
此人本是管缎疋库的,因善于钻营,得贾琏提拔重用。向来胆小怕鬼,听人说从前大观园里许多花神木怪,又说是晴雯的姑表嫂子,被妖怪爬过墙去吸了精,当时致死,吓得不敢在府里住着。一到夜晚,听得风吹草动,就连忙溜了,只交给手下小厮们看守。那些小厮年纪尚轻,岂有不贪玩的,见头儿走了,也趁空各去闲逛。
贾环走过,见无人看守,正好下手,忙将橱锁扭开,取出各项文契。心想本京房产一经典押,必要到府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