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春梦-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了几天,便入朝销假谢恩。那天又蒙召见,备加慰勉。
贾政自陈迂拙,难胜户部之任。皇上降旨道:“历来管度支的,人人都要见长,他们一见长,百姓就吃苦了。朕此番用你,就取你这个‘拙’字,好替国家多留点元气。”贾政听了,只有称颂圣明,不敢再有他说。当时下来,即到户部上任,又另定日期,至内阁翰林院上任。到了翰林院,由典簿引贾政先往土地祠,拜过韩文公,然后至大堂上正中坐了。学士、讲读、编检、庶常,一班一班的见过,贾蕙也在学士班中。贾政对各翰林不免一番周旋,又因自己并非科举出身,瞧着大家说道:“适从何来,遽集于此?未免增我惭愧。”一时传为佳话。
此时年关已近,贾政因户部饭银公费较厚,于分给族中年物之外,又酌量各人家计情形,提另帮助银两,族中莫不感激。
三十晚上,照例举行宗祠春祭,代字辈是贾代懦、贾代佐、贾代修领头,自“文”字辈贾敕起,至“木”字辈贾桪止,与祭的有六十余人。贾权本是荫生,又中过举人,也穿着公服随同行礼。那些规矩礼节,悉如往年,无须细述。贾政候祭祀礼毕,面约阖族远近长幼,于新年正月初十日,在荣国府荣桂堂春宴。
大家都道:“咱们自己人,何必多此一举?”贾政只说有事商量,所以老一两辈的都答应准到。新年上,贾兰贾蕙退直下来,忙着拜年、团拜和来往宴会,赶碌了好几日。过了人日,便抽空看着家人、小厮们将荣桂堂收拾布置一番,好安排宴席。
那天申牌时分,阖族老老少少的陆续来到,贾政率同贾兰贾蕙亲自让坐。先说些新年吉祥的话,随后贾政说道:“一向为公事忙碌,和各位太爷弟兄们都没得时常亲近。今天奉请,一来敦叙宗谊,二来因我年衰力绌,早晚就要告退归田,想替咱们族中筹个持久之策。咱们自先代以来,在朝在野都是守定‘忠孝’二字,但愿父兄子弟们永守先训、不坠家风,这就是我的余望。”贾代儒道:“二老爷名成身退,固然是好事。但是我们世臣之家,受恩深重,还该尽力朝事。若朝局坏了,纵有绿野平泉,那容得你去安享呢?”贾敕道:“儒太爷说的不错。古人把国家比做大厦,原要大家去支撑的,短了一根梁、一根柱,就站不住了。二哥还要三思。”贾政道:“我向来性情迂拙,办那工部一条边的事,还可勉强。如今调了户部,自揣才力实在干不下去。若果于朝事有益,就粉身碎骨也不敢辞,那是那么回事呢?眼下外头有个珍侄儿,朝里也还有个兰小子、蕙小子可以接得上去,只可让他们报答罢。”代修道:“二老爷毕竟是老成宿望,只要坐在朝上,大家都有个宗仰,比他们小辈又不同了。况且圣眷正隆,也未必肯放你去。”贾政道:“我一时也还不走,只心里如此决定,不能不和大家说说。此刻且谈正经的事。”
说着,便从护书中取出一张单子,开的是维持阖族几条办法,递给代儒、代修等同看。代儒看那第一条,是家学田租收项,每年提出三成,积攒下来,做族中子弟进学中举的奖励。
第二条,是族中年老家贫,或是孤寡无依的,都定出每年养赡费,由祭田收租盈余项下支给。第三条,是族中贫寒子弟到家学读书的,由学田项下酌给膏火,但以真心向学、实系赤贫者为限。第四条,是族中在京病故,其坟墓或乏人祭扫,或是贫寒无力,每年清明、中元,由宗祠派人去上祭培土。第五条,是由宗祠拨款,另设感化所,凡族中不肖子弟,由族长训戒不悛,便收在感化所认真教导,并量其资质授以学艺。第六条,是修订贾氏宗谱,每十年增修一次,公推族中老辈主办,其费由宗祠田租拨用。
代儒细看了一遍,道:“这上头件件都是该办的,难得政老想得如此周到,我先替阖族感谢。”贾政道:“我是怕一个人的精神或许还有想不到的,所以要和大家商量。”代修道:“这就很周密了,我们一时也想不起,回去细想想,如果有见到的,再商议补上罢。”贾敕道:“这‘感化所’用意就很深,眼前正用得着。廊子下的芸儿、后街的芹儿,都是不务正的,芸儿幸亏遇着好丈人,把他收了去。那芹儿更流落的不成样,正该收在感化所管教管教。”贾兰问道:“那芸儿的丈人是谁?”贾敕道:“就是这里管事姓林的。”随后大家又商量修谱之事,公推代儒主办,又另推贾敕贾致二人帮他。贾政见诸事商议已定,便吩咐摆席。代儒代佐等坐了一席,“文”字辈以下,各依辈行、年齿序坐。大家开怀畅饮,谈谈笑笑,直到定更方散。
此时李纨宝钗将年事忙过,便捡出西山别墅图样,发交管事的,传给各木厂,开出做法、估定工价。贾政做工部堂司官多年,屡次承修陵工,待那些木厂向来宽厚,没有一个不感激的,所以估得格外核实。当下说定,由两家木厂承办,一交雨水,天气渐暖,便即开工。交了清明,又命管事们传知花匠,赶着布置花树,按园中指定栽树之处,分别栽种。京师花匠另有绝技,就是几丈高的树,也能移种包活。除掉栽种雏嫩花树外,也补种了一百多棵的大树,一面由山子匠布置假山,全用的旧太湖石。贾兰贾蕙每日都要入直,实在没空,只可托了贾蔷贾蓝二人时常到那里监工。贾政公余之暇,也偶然坐个小车出去看视。他自从调任户部,也有两个多月,虽不长于综核,却还虚心。那左侍郎刘师晏,由本部司员出身,倒是个理财老手。贾政一切事推他当家,又和他商议、整顿了好些事,如革除库丁积弊,严定核销期限,以及豁除火耗,禁绝外销,都是贾政任内奏准的。
那一天从户部衙门回来,李纨正在王夫人处,说起杨学士因要告终养回南,催着把权哥儿的喜事趁他在京办了,以免将来送亲费事。王夫人也想看着重孙子媳妇娶进了门,然后再搬到西山别墅,听见此言,甚为合意。却因权哥儿会试在即,又想榜后再定喜期,倘或中了,再办一回“玉堂归娶”岂不有趣?贾政道:“你想先替权儿完婚也是正理,至于‘玉堂归娶’,别人家看着希罕,咱们家兰儿蕙儿都是这样的,再照样来一回也没多大意思。我不久就要告退,还是趁早办了为是。”王夫人告诉李纨,命贾兰与杨学士接洽,只在二月内定期。随后择定了二月十六,回明贾政。贾政吩咐一切从简,概不惊动亲友,贾兰只可遵命。究竟他们祖孙现居显要,此等婚嫁大礼,如何瞒得人住?喜期前几天,送礼的便络绎不绝。当天,世爵贵官和王妃、诰命等送礼道喜的,越发多了,不免也要传戏备席,分头款待,比往回更见赶碌。所喜杨氏出自诗礼名门,端丽贤淑,自王夫人以下皆十分满意。
贾政见家事粗了,一到闰二月,连请了两次十天的假,紧跟着便奏请开缺,并密保刘侍郎自代。皇上优诏不许,只赏假一个月,派刘师晏暂署户部尚书之缺。在上头也算是格外体恤,无奈贾政退志坚决,赶着又做了一道剀切奏疏,缕述下情,再申前请。皇上传谕军机,仍旧拟旨慰留。还亏贾兰再三碰头恳求,这才另下旨意:“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贾政,再疏沥辞,情词恳切,加恩赏给太子太傅衔,准其致仕,并赏食全俸。伊曾孙举人贾权,着赏给贡士,准其一体殿试,以示优眷。”这道旨意下来,举朝臣工见贾政名成身退,莫不羡慕。贾赦却觉得圣眷如此,坚决乞休,未免近于迂执。
次日,贾政专折谢恩。又另折恳辞恩泽侯世爵,奉旨着贾蕙兼袭。荣宁街上那些人家,见贾府门前,连日都有报喜的吵嚷,说道:“到底他们府里是娘娘的娘家,娘娘虽过去了,皇上还有些偏心。”又有人说道:“他们家四姑娘,皇上要封他娘娘还不愿意,若是别人家,巴望还巴望不到呢。”
贾蕙入朝谢恩,皇上又单另召见,先问贾政的病状,又问到从前册封越裳之事,面加奖勉。原来贾蕙那回在越裳拒绝权臣,力尊国体。海外藩邦,如缅甸、南掌、波斯、真腊诸国闻知其事,无不仰望丰采。凡有藩邦使臣来朝的,都要问贾天使多大年纪,如今做的什么官,所以皇上十分在意。那天召对的时刻很久,朝中各大臣揣度上意,都估量贾蕙早晚就要大用的。
果然不多几时,便超升了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管理四译馆事务,其中也有为事择人之意。
过了王夫人的散生日,贾政便拟搬往西山别墅居住,亲自同王夫人去看了两回。正值春光明媚,园花半开,那房子布置不疏不密,刚好合祝王夫人自甚欢喜,只贾政尚觉得未免奢费。那天回来,即拣定了迁移吉期,眼看日子渐近,李纨宝钗同至王夫人处,请示带那些人去。王夫人道:“到乡下去住,还用那些排场么?我想只带玉钏儿、绣鸾、绣凤几个贴身丫头,此外再带几个老婆子做做粗事,也尽够了。”李纨道:“周姨娘呢?”王夫人道:“他横竖就是那两个丫头,让他带去就完了。”宝钗道:“到那里,厨房是要用的,大厨房人太多,家里也放不下。太太看柳嫂子那人怎么样?若是把他带了去,预备上下二三十人的饭食,一定办得了,比外来的厨子究竟好一点。”王夫人道:“我也想带他去,也还得两三个帮手,蒸蒸饭、送送菜,都要人的。”李纨道:“他这里手下原有两个婆子,叫他们跟了去,也不用提另找人了。”宝钗道:“老爷用的几个小厮,那个得用,我们不大知道。请老爷挑定了,吩咐下去,好叫他们预备。”贾政道:“我昨儿说给林之孝了。”
正说着,廊外丫头们回道:“三姑奶奶来了。”不知探春来此又有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上一页  
第六十回 扶杖看花弟兄互侍 倾囊施药宛若双旌
话说探春因贾政、王夫人不日要搬往西山居住,这天赶到贾府,想帮着料理。走到堂屋里,便听见李纨宝钗和王夫人说话的声音,忙即进屋,向贾政王夫人请了安,便问道:“我听说老爷、太太后儿就要搬到西山去,都布置好了么?”王夫人道:“我昨儿同老爷去看过,家具、铺垫差不多都齐了,只短门帘和窗户帘,叫他们赶着做哪。”探春道:“太太带那几个去呢?”王夫人道:“到那里越简单越好,刚才和你嫂子们都商量妥了。”探春道:“山里太空旷,我叫五营拨了一哨,驻在那隔壁庙里,早晚常出来梭巡。有什么事,可以找他们。”
贾政道:“那倒用不着,我向来最恨那种官派。到了乡下,就做乡下人。咱们既没带重赀,外头也没有怨家,怕的什么?”
探春道:“眼下青纱障要起了,到底有他们保重点,又不驻在咱们那里。横竖为保卫地方,平常也是要派的。”贾政道:“只要不摆在我的面前,我就不管了。”探春又问道:“老爷那些书箱都带去么?”贾政道:“前一向兰儿蕙儿都在城里头,他们抽着空帮我都理了,只带去二十几箱,剩下的留在家里。都有单子,你们空的时候再点点罢。”又说了一回闲话,贾政因有客来拜,踱了出去。
探春便同宝钗入园,一路往秋爽斋。走过蜂腰桥,那棵大杏树已含蕊将放,满树通红。探春道:“今年春晚,这时候才开到杏花,往年早已开过了。”宝钗道:“就是前几天那场雨,骤然一冷,把花儿又憋回去,等着咱们到西山去看花呢。”探春道:“老爷、太太要搬了去,你和大嫂子肩子更重了。”宝钗道:“家里这些事,往常我们办惯的,太太也不过拿个大谱。倒是亲友家应酬,往后都得我们去,添了许多麻烦。这还不要紧,我担心的是老爷不在家,哥儿们又住在海淀,家里没个正经人,有起事来,只靠着管事们,未必都了得了。”探春道:“我看蓝小子、蔷小子都还不错,有事可以叫他们帮着跑跑。蓝小子也是个京官,就对付官面,也还去得。我再从营里拨几个人来看看门户,包管没事。只老爷面前别提起,一知道,又说是闹官派了。”说着,已到秋爽斋。
探春令翠墨沏茶,一面让宝钗在廊间坐下,说些闲话。宝钗道:“我听说你在城里头办了许多好事,到底办些什么?”
探春道:“那里够一说呢,无非是习艺所、栖流所、养老院、孤贫院、敬节堂、育婴堂,都是极平常的事。他们没人肯办,见我们办了,倒觉得是希罕。”宝钗道:“施医局办了没有?”
探春道:“我也想到了,只是不容易办。那官医必得用好的,若用那二五眼的,倒要耽误病人。既办了,决不止办一处,那里找这些好官医去呢?这一件就是个难题。”宝钗道:“我平时替那些穷人着想,最怕的是害玻没钱请大夫,又没钱抓药,一患了要紧的病,十有八九是死。因此想办一种施医局,带着施药,只拣那经验成方,配成各种丸药、膏药,他们拿回去,自己就能治了。万一遇到疑难的病,成方治不了的,再令官医施诊。那汤药也由局子里施给他,他看办得动么?”探春道:“依我说,还是先从施药办起,果然找到妥当官医,那时候再带着施诊。若一挂了施诊的牌子,找不着好医生,必至滥竽充数。不是行善,倒是造孽了。”
一时翠墨换上新茶,二人喝着,探春又替宝钗将施药之事,仔细计划了一回,忽然“嗳”了一声,道:“这件事还是办不成的。既讲究施药,总要多救人,那远处病人,有不知道的,也有不能走远路的,那能都到咱们家来讨?其势必得内外各城遍设分所。管分所的又得精细,又得妥实,又要没别的事,那里找这许多人去?”宝钗道:“咱们家去做倒不难,族里人就不少,大概都没有事,挑十个八个妥当的,还挑得出。他们家寒的,按月另给津贴,还有个不尽心的么?”探春道:“这么着,还可以养些族中穷人,倒是一举两得。我想,那分所规模不要甚大,或是借庙里几间房子,或是附设在铺户里头,开销越省越好,省下来都用在施药上,岂不多得实惠?”当下商定了,又说了几件别的事,那晚,探春便在秋爽斋住下。
次日同李纨宝钗帮着王夫人归着什物,有的带去,有的留下。留下的也有分别,不要紧的收在库房,要紧的搬到李纨或宝钗处,以免有盗窃等事。那些带去的粗重东西,先用大敞车运去。到移居那天,只有五六辆大鞍后挡车,预备贾政、王夫人、周姨娘和李纨宝钗等分坐。余外还有十几辆小车,预备丫环、婆子们拼坐,并随带铺盖、衣包什物。探春同李纨、宝钗、惜春、湘云,送贾政、王夫人、周姨娘至内仪门,上了车,跟班小厮们骑马,前引后随、一阵风的去了。又看那些丫环、婆子们上车,挨挨挤挤、说说笑笑。这个说,我漏下梳头匣子了,还得拿去。那个说,你压了太太的包袱了。又有的说,你瞧把我的石榴花儿都挤掉了。好半天方才坐齐。贾政、王夫人的车,早已走了一大段的路。随后,李纨惜春坐了一辆,宝钗湘云坐了一辆,探春把跟来巡弁巡卒多人先打发回去,只带了几匹从骑,和李纨宝钗的车一同出了西门。
一路全是青石铺的大道,夹道遍栽杨柳,此时新阴初满,袅娜迎人。车马在柳阴中走着,觉得气候分外清润,迎面西山,远近层叠、青翠绕城。渐往西去,那山色更看得清楚。紫的一片是山石,绿的一片是新生的草树,红的一片是山上太阳的影子,黑的一片是浮云盖住的阴岩。还有半红半翠、乍黄乍黑的,五色缤纷,十分绚丽。走过几处溪水,有许多村妇就着水边捣衣,见一阵车马走过,都回过头来瞧瞧。眼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