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春梦-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茯苓二钱杭白芍三钱当归心一钱五分
广陈皮二钱北沙参二钱粉甘草五分
灶心土一钱为引
王夫人看了道:“他说的也很对。这方子,你们看怎么样?”李纨道:“老年人气分总是亏的,这里头除了高丽参稍重一点,别的还没什么。”王夫人道:“那就叫他们赶紧抓去罢。”
等到晚上,煎好服了,似乎痰喘轻些,次日便又重了一剂。
那知二剂服了,心痛更甚,神智渐至昏迷,大家焦忧无策。宝钗忽然想起,说道:“咱们索性把仙丹研碎,灌了下去,也许救得回来。”李纨道:“人家都是吞服的,若研碎了,只怕差些,还是你到太虚幻境去问一问罢。”
正在说着,忽见焙茗带笑进来,回道:“二爷家来了。”
李纨道:“那个二爷?是小蕙二爷么?怎么没到就折回来了?”
焙茗笑道:“是我们宝二爷!大奶奶您看,那走进来的不是二爷么?”李纨宝钗从玻璃窗向外看去,果见宝玉穿着家常衣服,仍旧冠金挂玉,从垂花门走进,直至上屋。先见了王夫人,叫声“太太”,便至贾政炕前。见贾政病态昏沉,不觉泪下,忙伸手至贾政口鼻间,试一试呼吸的气,又按按心房及左右脉,回身向王夫人道:“老爷这病还不要紧,太太不用着急。”一面又向宝钗道:“姐姐,你亲自去取一杯净水来罢。”宝钗出去取水。这里宝玉从怀中掏出锦匣,内有一粒金色仙丹,如桐子大小,拿给王夫人看道:“这是元妃娘娘赏的‘夺命丹’,是用北斗天浆炼成的,只这一丸,老爷的病就好了。”少时宝钗将净水取到,宝玉另要了一个干净杯子,一个小银瓢,先就杯中注了四五瓢的水,随即将“夺命丹”放入,口中念念有词。
看着那丹花化在水中,那水变成了黄金颜色,宝玉亲自擎至贾政面前,一瓢一瓢的慢慢灌下。
到底仙丹有回天之力,约有一顿饭的工夫,贾政便已苏醒。
睁开眼瞧见宝玉,就说道:“玉儿,我深悔没有吃你的药。”
歇一会,又说道:“玉儿,你怎么能来的?我别是做梦罢?”
宝玉道:“老爷不是做梦,是宝玉因为老爷欠安,赶着家来的。”
贾政道:“我不信你能够回来,要末我也到了太虚幻境罢?”
说着四下里看看房子,又看看王夫人和李纨、宝钗、探春诸人,微笑道:“也不像太虚幻境,倒把我迷惑住了。”王夫人道:“老爷不用疑惑,是宝玉赶回来,用仙丹救你的。你看那灌药用的杯子、勺子,不还在那儿呢么?”贾政心中这才明白,拉着宝玉的手,叫声“玉儿”,不由得痛哭,宝玉也跟着哭了。
王夫人和李纨、宝钗、探春等痛定思痛,也不禁酸泪迸落,大家哭成一片。
贾琏在书房里,听见上房一片哭声,以为贾政出了事了,连忙同平儿三步两步的跑进去。只见贾政拉着宝玉的手,在那里对哭,还以为看错了人,仔细一瞧,果是宝玉,更为诧异。
平儿忙上前将王夫人等劝住,贾琏也进前向贾政劝道:“老爷病好了,宝兄弟又回来,正该欢喜,怎么倒伤心呢?”贾政止住哭,宝玉方向贾琏见礼道:“琏二哥这回来京,真巧得很,正赶上老爷欠安,兰儿蕙儿都出差去,全仗着你在这里。”贾琏道:“老爷待我恩厚,这还不是应该的?我万想不到在家里会和你见面。”宝玉尚要答言,李纨、探春、惜春等都上前与宝玉相见,这一句、那一句,忙得答不过来。大家见他谈谈笑笑、形态如常,不露一毫仙迹,几乎忘了他是出世的人。
一会儿,贾政吵饿,要东西吃。王夫人忙打发玉钏儿到厨房去吩咐。玉钏儿没回来,贾政又要下地来坐,王夫人道:“老爷刚好了,别累着,还是多养息养息罢。”李纨探春等也纷纷劝阻,倒是宝玉说道:“老爷此时,身子已同好人一样,只管下地来,不要紧的。”于是宝玉探春扶贾政在靠椅上坐下,贾政笑道:“我一向误于讲学家的话,以为‘圣人不语怪’,凡非常的事,即是妖异。从宝玉生下来带着那块玉,我就心里患恶,那仙丹我不肯吃,也是为此。今天这一来才知道,从前所见大错了,怪不得老太太说我哪。”宝玉跪下道:“宝玉种种不肖:小之不能先意承志,大之不能立身显扬,想起来不可为子。不料此番还能够回来服侍老爷,从前种种不肖之罪,老爷就饶了宝玉罢。”贾政将他拉起,又拉着他的手,流泪不止。
王夫人道:“宝玉别招你老爷伤心啦。”
此时天色已晚,大家摆上晚饭,宝钗替宝玉另预备了水果。
王夫人又吩咐收拾内书房给宝玉祝不知宝玉住下没有?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上一页
第六十三回 奉亲舍手规梦蝶庄 题真境敕赐蟠龙榜
话说王夫人吩咐丫环们,将内书房收拾出来给宝玉住,忙着安置床帐,又要宝钗搬过去替他做伴,宝钗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也有了小孙子了,那是什么样儿?只叫莺儿在那里服侍罢。”
此时贾政在躺椅上歪着,探春上前问道:“老爷此刻可还有什么不舒服么?”贾政道:“我全好了,比没病的时候还好呢。”
宝玉又陪着谈了一会,见贾政已愈,便又从怀中取出一颗丹药,亲自调化成水,服侍贾政吃了。王夫人问是何名,宝玉道:“这丹名叫‘丹华’,服下七日,便成了仙体,从此不会有病了。”王夫人道:“宝玉好容易回来了,可别就走!”宝玉笑道:“老爷大好了,宝玉才走呢。”又陪王夫人谈些大荒山、太虚境以及天宫、地府各处情形,王夫人都是闻所未闻。随后说到太虚幻境照样的盖了一所别墅,要接老爷太太去住住,贾政王夫人皆甚乐意。大家服侍贾政睡下。王夫人道:“宝玉也累了大半天,早些歇着去罢。”宝玉答应了,又道:“这往那里去呢?”探春拉着宝钗道:“我们给二哥哥带路。”便引宝玉同至内书房。
那晚上,他们三人谈了许多肺腑的话。探春自小在弟兄姐妹中本和宝玉最好,宝玉把前前后后的筹划都告诉与他,又重托他照顾家里。探春道:“二哥哥这话可多说了,这还用你嘱咐么?”谈至三鼓,宝钗探春才各自回房就寝。
玉钏儿夜里起来走动,见宝玉屋里灯光尚亮,宝玉和莺儿唧唧哝哝的不知说些什么,大概宝钗那几件特别的好处,一定都说给宝玉了。天亮时,莺儿醒来,宝玉还替他盖上纱被,说道:“这天气早晚很凉,为什么把被都打了?凉着了可怎么好?”及至又睡一觉起来,却不见宝玉,还以为他一早出去看花,忙至丁香林、海棠径、苇荡、荷亭各处寻找,那里有宝玉的影子?回至书房,见书架上有几个锦匣,其中一匣较大,封得甚为严密,上有鹅黄签子,写的是“进上仙丹”四字。又有两个小锦匣,没有封固,打开看,各放着仙丹两粒,上有红签,写明给兰侄伉俪、蕙儿夫妇。还有照样两匣,是送给贾珍和探春的。另有一大匣,写明交给宝钗,内贮“寻梦香”约有百支。
莺儿是认得的,忙捧去给宝钗看,说道:“二爷走了,这些东西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放下的。”
此进李纨、探春、惜春也刚起来,听见了,忙都来这屋,问宝玉怎么走的。莺儿道:“早上我醒了,二爷还在屋里呢,等我起来,就没见二爷,差不多整个园子都打到了。”探春又打发人去问门上小厮们,他们也不知道,连大门还没有开。大家梳洗完了,同至上房,向贾政王夫人请早安,就便回明此事。
贾政正在屋内看书,听见了不胜怅惘。王夫人道:“我昨儿晚上再三叮嘱他不要就走,他许我等老爷大好了才走呢,怎么一清早就走了?”宝钗道:“老爷不是大好了么?他这话多半是双关的罢。”探春道:“他还留下进上的仙丹呢。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皇上吃下去不大合适,闹出前朝红丸的案子来,谁担得起这沉重?”王夫人道:“他那丹药,倒是万无一失的。等兰小子回来,遇便替他代奏。如今上头还没生皇太子,若吃下仙丹早生皇嗣,不是一件普天同庆的事么?”
一时贾赦从仪鸾司公所下来,来看贾政。见贾政完全好了,大为惊异。贾政和他说起,宝玉此番回来专为救自己的,还泪流不止。贾赦想出许多话安慰贾政,又道:“可惜昨天上头有差使,没得来和他见面。”贾政留贾赦吃了午饭。饭后,一班门客,詹光、程日兴等都从城内赶来,贾政和贾赦同至外客厅陪他们闲谈。大家见贾政步履轻舰精神充足,不似病后形态,都道:“这若不是神仙的力量,任什么郎中也做不到。”詹光道:“宝二爷超凡入道,还如此尽孝,真是难得!就算神仙传上也找不出第二个呢。”贾赦道:“神仙分明是有的,那宋儒拘墟之见,凡眼前不大看见的,都硬说是虚妄。一帮年轻的人,并没有宋儒的学问,也跟着胡言乱道,要推倒鬼神,更没有道理了。”贾政道:“从前家里他们说什么太虚幻境,我总不信。昨儿眼见宝玉回来,把我从死中救转,这还能够不信么?”
正说着,小厮进来回道:“孙家二姑爷来了,求见二位老爷。”贾政忙摇头道:“快挡驾罢。就说我在病中,不能见客,大老爷也没有来。”原来孙绍祖那回犯罪,托赖贾兰的面子从轻发落,仍旧与贾府绝少往来。此时旧债虽清,贾政还怕他借端讹诈,所以连忙推去不见。等一会,那小厮又进来回道:“孙姑爷在大门上跪着,说他前月背过去,阎王判他受种种刑法,又叫判官把他的心挖出来,提另换了一下,才放他还阳。如今想起从前的事,真不是人干的,只求见见二位老爷磕个头,当面领罚,并没有别的事。在门上磕了头,又给奴才磕头,央求替他再回一声,老爷见他不见呢?”贾赦贾政听了,又是一件希罕事,便吩咐请他进来。
只见孙绍祖穿一件石青半旧长褂,戴着一顶没品级的官帽,走路也变得文静了。一进客厅,抢几步上前,向贾赦贾政磕响头,把头碰在地砖上咚咚的响,额盖上都碰肿了。口中说道:“孙绍祖该死,求二位老爷重重的处罚!”贾赦贾政忙即扶起道:请姑爷坐下说话。孙绍祖再三不敢,说道:“绍祖是个罪人,那配再仰叙亲谊?这回见了二位老爷,便入山诵经拜佛,忏悔自己的罪孽,追荐姑奶奶的冥福。”贾政道:“少年人谁能保得无过?你既知改悔,立志向善,以后还未可限量,不必过于自弃。”孙绍祖道:“姑奶奶那么一个好人,生生的被绍祖蹂躏死了。绍祖恨不能此时将身寸斩,抵还他的苦处,还想什么前程?”见贾赦等无话,便请安告退。贾赦送了他,又坐了一会,便坐车回城。
贾政回至上房,向王夫人、李纨、宝钗等说起孙绍祖换心事,王夫人道:“我小的时候看闲书,看到陆判官替人破肚子换心,以为是文人造出来的谣言,敢则真有这种事!”宝钗道:“二姐姐窝囊了一辈子,我在太虑幻境见着他,还憋着委屈、背地里擦眼抹泪的,姑爷就是变好了,也到不了一块儿,那抵得他的苦处?”说着,刚好探春上来听见了,笑道:“孙绍祖也有这么一天?我听了先痛快痛快!二姐姐那窝囊人,耳朵里那听过这种事?还许吓坏了呢。”那天太阳下去了,探春等还陪着贾政在园子里各处走走,贾政走了半天,也不觉累,比平常更见精神。
又过了两天,李纨、宝钗、平儿和探春、惜春诸人见贾政痊愈,有的悬心家事,有的惦记孩子,有的因住在这里念佛不便,纷纷都要回去。王夫人见他们累了这些天,也不便再留,看着一队车马赶路回城而去。
自从李纨、宝钗住在西山,一切家事都交给梅氏和兰香管理。他们妯娌二人,也照着上辈的规矩,每日会齐了,到议事厅上办事。梅氏出自书香旧家,遇事但持大体。兰香却事事精核,凡是日行之事,必得将祖宗手上的老规矩和李纨宝钗近年办过的样子,仔细查对了,方才酌定办法。那些家人媳妇们,起先打量二位少奶奶年轻,容易蒙混,经过几件事,才觉得梅氏稳慎处不亚李纨,兰香精细处却更胜于宝钗。大家私下里议论了一番,说道:“都没有一个好惹的,咱们宁可慎重点,别把几辈子老脸丢了。”所以李纨宝钗去了多日,家中各事还是井井有条,什么事也没有积搁,到他们回来,可就省心多了。
宝钗算计日子,贾蕙祭岳事竣,数日内便可回京,未免日日悬盼。
不料另有廷寄,赏给贾蕙左都御史衔,钦差前往湖北查办事件。倒是贾兰先回京覆命,皇上即日召见,先问阅兵情形,贾兰奏道:“论操练的情形,山东胜于河南,畿辅又胜于山东,可是自将佐以至士卒,咸知爱戴朝廷、拱卫国家,三省都是一样的,这是最大的成效。”皇上又问到将材,贾兰就所知的保举了几个。公事奏毕,又问到贾政近日身体如何,贾兰道:“臣祖上月中旬患咳喘老病甚危,幸亏臣叔宝玉回来,用仙丹即时救愈,如今倒比先强剑”皇上降旨道:“这贾宝玉,朕从前就要召见登用,据说他出家去了。既是回来,你就传旨给他,明天递牌子候见罢。”贾兰奏道:“臣叔宝玉只在家住了一晚,次日早起便又离家去了。”皇上叹道:“这样人才不肯出来辅佐朝廷,真是可惜。难道朕侧席求贤之意,还没能尽其至诚么?”贾兰奏道:“臣叔宝玉已在大荒山得道成仙,他深感皇上赐封之恩,留下金丹十粒,命臣弟蕙代进。说服了此丹,可保圣寿万龄,皇嗣蕃衍。臣弟奉差未返,因此迟未上呈。”皇上闻知大喜,命将仙丹即日呈进。后来圣躬服了那丹,果然格外康强。贾蕙到京覆命之日,皇上问及宝玉居止踪迹,贾蕙将玉帝赐居太虚幻境,元妃也在那里,都备细奏陈。皇上听了,更为感念。不到一年,又诞生皇子,因此特下一道旨意,赠给宝玉太子太师,加封文妙嘉应公。此是后话。
却说宝玉那天在西山别墅,用仙丹治好了贾政,次日趁莺儿未醒,在园中逛了一遍,便驾云直回太虚幻境。走至赤霞宫内院,侍女们回道:“老太太还没起呢。”此时贾母刚醒,尚歪在炕上。知是宝玉回来,忙唤他进屋,问道:“你老爷好了没有?”宝玉道:“我到家里,见老爷昏迷不醒,就吓慌了。幸而心气还好,先把娘娘给的‘夺命丹’灌下去,当时就醒过来,要起来坐着。晚上又把‘丹华丹’吃了,更显着精神,据他们说,比没病的时候还强呢,老太太放心罢。”贾母道:“你老爷那么看不得你,到末了倒是你救了他,这往后该知道疼你了。”宝玉道:“老爷太太都要来给老太太拜寿呢。”贾母听了更喜,又问道:“三丫头、四丫头都见着了没有?”宝玉道:“这回倒巧,家里人都在那里,琏二哥也见着了。就是兰儿蕙儿都出差去,一时还回不来呢。”说着,刚好凤姐进来,听见“琏二哥”三字,忙问道:“你又说琏二哥什么?”宝玉道:“我这回家去,琏二哥和平嫂子都见着了。”凤姐道:“他们问起我来没有?”宝玉道:“大家都忙着老爷的病,那顾得说别的?”贾母道:“宝玉大远的回来,让他到房里歇歇去罢。”宝玉答应着,便即回身入园。
正值晓日初升,荷风送爽,一路看着园景,不觉已到了留春院。只有花阴绕槛,悄无人声,心想,黛玉还没起呢。及至进房一看,却已在窗下梳头,宝玉蹑手蹑脚的走到黛玉身后,从镜子里露出脸来向黛玉一笑。黛玉也在镜子里瞅他一眼,道:“老爷好了么?”宝玉点点头,黛玉又道:“昨儿晚上宝丫头陪你没有?”宝玉笑道:“有个人陪我,你猜不着。”黛玉笑道:“怎么猜不着?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