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史-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月,帝以天下财赋多不理,而江南为甚,苏州一郡,积逋至八百万石,思得才
力重臣往厘之。乃用大学士杨荣荐,迁忱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诸府,总督税粮。
始至,召父老问逋税故。皆言豪户不肯加耗,并征之细民,民贫逃亡,而税
额益缺。忱乃创为平米法,令出耗必均。又请敕工部颁铁斛,下诸县准式,革粮
长之大入小出者。旧例,粮长正副三人,以七月赴南京户部领勘合。既毕,复赍
送部。往反资费,皆科敛充之。忱止设正副各一人,循环赴领。讫事,有司类收
上之部。民大便。忱见诸县收粮无团局,粮长即家贮之,曰:“此致逋之由也。”
遂令诸县于水次置囤,囤设粮头、囤户各一人,名“辖收”。至六七万石以上,
始立粮长一人总之,名“总收”。民持贴赴囤,官为监纳,粮长但奉期会而已。
置拨运、纲运二簿。拨运记支拨起运之数,预计所运京师、通州诸仓耗,以次定
支。纲运听其填注剥浅诸费,归以偿之。支拨羡余,存贮在仓,曰“余米”。次
年余多则加六征,又次年加五征。
初,太祖平吴,尽籍其功臣子弟庄田入官,后恶富民豪并,坐罪没入田产,
皆谓之官田。按其家租籍征之,故苏赋比他府独重。官民田租共二百七十七万石,
而官田之租乃至二百六十二万石,民不能堪。
时宣宗屡下诏减官田租,忱乃与知府况锺曲算累月,减至七十二万余石,他
府以次减,民始少苏。七年,江南大稔,诏令诸府县以官钞平籴备振贷,苏州遂
得米二十九万石。故时公侯禄米、军官月俸皆支于南户部。苏、松民转输南京者,
石加费六斗。忱奏令就各府支给,与船价米一斗,所余五斗,通计米四十万石有
奇,并官钞所籴,共得米七十万余石,遂置仓贮之,名曰“济农”。振贷之外,
岁有余羡。凡纲运、风漂、盗夺者,皆借给于此,秋成,抵数还官。其修圩、筑
岸、开河、浚湖所支口粮,不责偿。耕者借贷,必验中下事力及田多寡给之,秋
与粮并赋,凶岁再振。其奸顽不偿者,后不复给。定为条约以闻。帝嘉奖之。终
忱在任,江南数大郡,小民不知凶荒,两税未尝逋负,忱之力也。
时漕运,军民相半。军船给之官,民则僦舟,加以杂耗,率三石致一石,往
复经年失农业。忱与平江伯陈瑄议,民运至淮安或瓜洲水次交兑,漕军运抵通州。
淮安石加五斗,瓜洲又益五升。其附近并南京军未过江者,即仓交兑,加与过江
米二斗。衬垫芦席,与折米五合。兑军或后期阻风,则令州县支赢米。设廒于
瓜洲水次,迁米贮之,量支余米给守者。由是漕费大省。
民间马草岁运两京,劳费不訾。忱请每束折银三分,南京则轻赍即地买纳。
京师百官月俸,皆持俸帖赴领南京。米贱时,俸贴七八石,仅易银一两。忱请检
重额官田、极贫下户两税,准折纳金花银,每两当米四石,解京兑俸,民出甚少,
而官俸常足。嘉定、昆山诸县岁纳布,疋重三斤抵粮一石。比解,以缕粗见斥者
十八九。忱言:“布缕细必轻,然价益高。今既贵重,势不容细。乞自今不拘轻
重,务取长广如式。”从之。各郡驿马及一切供帐,旧皆领于马头。有耗损,则
马头横科补买。忱令田亩出米升九合,与秋粮俱征,验马上中下直给米。
正统初,淮、扬灾,盐课亏,敕忱巡视。奏令苏州诸府,拨余米一二万石连
扬州盐场,听抵明年田租,灶户得纳盐给米。时米贵盐贱,官得积盐,民得食米,
公私大济。寻敕兼理松江盐课。华亭、上海二县逋课至六十三万余引,灶丁逃亡。
忱谓田赋宜养农夫,盐课宜养灶丁。因上便宜四事,命速行之。忱为节灶户运耗,
得米三万二千余石。亦仿济农仓法,置赡盐仓,益补逃亡缺额。由是盐课大殖。
浙江当造海船五十艘,下忱计度。忱召问都匠,言一艘须米千石。忱以成大事不
宜惜费,第减二十石,奏于朝,竟得报可。以九载秩满,进左侍郎。六年命兼理
湖州、嘉兴二府税粮,又命同刑科都给事中郭瑾录南京刑狱。
忱素乐易。先是,大理卿胡为巡抚,用法严。忱一切治以简易,告讦者辄
不省。或面讦忱:“公不及胡公。”忱笑曰:“胡卿敕旨,在祛除民害;朝廷
命我,但云安抚军民。委寄正不同耳。”既久任江南,与吏民相习若家人父子。
每行村落,屏去驺从,与农夫饷妇相对,从容问所疾苦,为之商略处置。其驭下
也,虽卑官冗吏,悉开心访纳。遇长吏有能,如况锺及松江知府赵豫、常州知府
莫愚、同知赵泰辈,则推心与咨画,务尽其长,故事无不举。常诣松江相视水利,
见嘉定、上海间,沿江生茂草,多淤流,乃浚其上流,使昆山、顾浦诸所水迅流
驶下,壅遂尽涤。暇时以匹马往来江上,见者不知其为巡抚也。历宣德、正统二
十年间,朝廷委任益专。两遭亲丧,皆起复视事。忱以此益发舒,见利害必言,
言无不听。
初,欲减松江官田额,依民田起科。户部郭资、胡濙奏其变乱成法,请罪
之,宣宗切责资等。忱尝言:“吴淞江畔有沙涂柴场百五十顷,水草茂盛,虫蜢
多生其中。请募民开垦,可以足国课,消虫灾。”又言:“丹徒、丹阳二县田没
入江者,赋尚未除。国初蠲税之家,其田多并于富室,宜征其租,没于江者除之,
则额不亏而贫富均。无锡官田赋白米太重,请改征租米。”悉报可。其因灾荒请
蠲贷,及所陈他利病无算。小者用便宜行之,无所顾虑。久之见财赋充溢,益务
广大。修葺廨舍学校、先贤祠墓、桥梁道路,及崇饰寺观,赠遗中朝官,资饷过
客,无稍吝惜。胥吏渔蠹其中,亦不甚訾省。以故屡召人言。
九年,给事中李素等劾忱妄意变更,专擅科敛。忱上章自诉。帝以余米既为
公用,置不问。先是,奸民尹崇礼欲挠忱法,奏忱不当多征耗米,请究问仓库主
者,忱因罢前法。既而两税复逋,民无所赖,咸称不便。忱乃奏按崇礼罪,举行
前法如故。再以九载满,进户部尚书。寻以江西人不得官户部,乃改工部,仍巡
抚。
景泰元年,溧阳民彭守学复讦忱如崇礼言,户部遂请遣御史李鉴等往诸郡稽
核。明年又以给事中金达言,召忱还朝。忱乃自陈:“臣未任事之先,诸郡税粮
无岁不逋。自臣莅任,设法刬弊,节省浮费,于是岁无逋租,更积赢羡。凡向之
公用所须、科取诸民者,悉于余米随时支给。或振贷未还,遇赦宥免,或未估时
值,低昂不一。缘奉宣宗皇帝并太上皇敕谕,许臣便宜行事,以此支用不复具闻。
致守学讦奏,户部遣官追征,实臣出纳不谨,死有余罪。”礼部尚书杨宁言:“
妄费罪乃在忱,今估计余值,悉征于民间,至有弃家逃窜者,乞将正统以前者免
追。”诏许之,召鉴等还。既而言官犹交章劾忱,请正其罪。景帝素知忱贤,大
臣亦多保持之,但令致仕。
然当时言理财者,无出忱右。其治以爱民为本。济农仓之设也,虽与民为期
约,至时多不追取。每岁征收毕,逾正月中旬,辄下檄放粮,曰:“此百姓纳与
朝廷剩数,今还与百姓用之,努力种朝廷田,秋间又纳朝廷税也。”其所弛张变
通,皆可为后法。诸府余米,数多至不可校,公私饶足,施及外郡。景泰初,江
北大饥,都御史王竑从忱贷米三万石。忱为计至来年麦熟,以十万石畀之。
性机警。钱谷钜万,一屈指无遗算。尝阴为册记阴晴风雨。或言某日江中遇
风失米,忱言是日江中无风,其人惊服。有奸民故乱其旧案尝之。忱曰:“汝以
某时就我决事,我为汝断理,敢相绐耶?”三殿重建,诏征牛胶万斤,为彩绘用。
忱适赴京,言库贮牛皮,岁久朽腐,请出煎胶,俟归市皮偿库。土木之变,当国
者议,欲焚通州仓,绝寇资。忱适议事至,言仓米数百万,可充京军一岁饷,令
自往取,则立尽,何至遂付煨烬。顷之,诏趣造盔甲数百万。忱计明盔浴铁工多,
令且沃锡,数日毕办。
忱既被劾,帝命李敏代之,敕无轻易忱法。然自是户部括所积余米为公赋,
储备萧然。其后吴大饥,道殣相望,课逋如故矣。民益思忱不已,即生祠处处
祀之。景泰四年十月卒。谥文襄。况锺等自有传。
赞曰:宋礼、陈瑄治河通运道,为国家经久计,生民被泽无穷。周忱治财赋,
民不扰而廪有余羡。此无他故,殚公心以体国,而才力足以济之。诚异夫造端兴
事,徼一时之功,智笼巧取,为科敛之术者也。然河渠之利,世享其成,而忱之
良法美意,未几而澌灭无余,民用重困。岂非成功之有迹者易以循,而用法之因
人者难其继哉。虽然,见小利而乐纷更,不能不为当日之哓哓者惜也。
卷一百五十四 列传第四十二
○张辅(高士文徐政)黄福刘俊(吕毅刘昱)陈洽(侯保冯贵
伍云陈忠李任等)李彬柳升(崔聚史安陈镛李宗昉潘禋)
梁铭王通(陶季容陈汀)
张辅,字文弼,河间王玉长子也。燕师起,从父力战,为指挥同知。玉殁东
昌,辅嗣职。从战夹河、藁城、彰德、灵璧,皆有功。从入京师,封信安伯,禄
千石,予世券。妹为帝妃。邱福、朱能言辅父子功俱高,不可以私亲故薄其赏。
永乐三年进封新城侯,加禄三百石。
是时安南黎季犛弑其主,自称太上皇,立子苍为帝。其故王之孙陈天平自老
挝来奔,季犛佯请归国。帝遣都督黄中以兵五千送之,前大理卿薛为辅。季犛
伏兵芹站,杀天平,亦死。帝大怒,命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辅为右副将军,
帅丰城侯李彬等十八将军,兵八十万,会左副将军西平侯沐晟,分道进讨。兵部
尚书刘俊赞军事,行部尚书黄福、大理寺卿陈洽给馈饷。
四年十月,能卒于军,辅代领其众。自凭祥进师,度坡垒关,望祭安南境内
山川,檄季犛二十罪。进破隘留、鸡陵二关,道芹站,走其伏兵,抵新福。晟军
亦自云南至,营于白鹤。安南有东、西二都,依宣、洮、沲、富良四江为险,贼
缘江南北岸立栅,聚舟其中,筑城于多邦隘,城栅桥舰相连九百余里,兵众七百
万,欲据险以老辅师。辅自新福移军三带州,造船图进取。会帝闻朱能卒,敕拜
辅为将军,制词以李文忠代开平王常遇春为比,且言乘冬月瘴疠未兴,宜及时灭
贼。十二月,辅军次富良江北,遣骠骑将军朱荣破贼嘉林江,遂与晟合军进攻多
邦城。佯欲他攻以懈贼,令都督黄中等将死士,人持炬火铜角,夜四鼓,越重濠,
云梯傅其城。都指挥蔡福先登,士蚁附而上,角鸣,万炬齐举,城下兵鼓噪继进,
遂入城。贼驱象迎战。辅以画狮蒙马冲之,翼以神机火器。象皆反走,贼大溃。
斩其帅二人,追至伞圆山,尽焚缘江木栅,俘斩无算。进克东都,辑吏民,抚降
附,来归者日以万计。遣别将李彬、陈旭取西都,又分军破贼援兵。季犛焚宫室
仓库逃入海,三江州县皆望风降。
明年春,辅遣清远伯王友等济自注江,悉破筹江、困枚、万劫、普赖诸寨,
斩首三万七千余级。贼将胡杜聚舟盘滩江。辅使降将陈封袭走之,尽得其舟。遂
定东潮、谅江诸府州。寻击破季犛舟师于木丸江,斩首万级,擒其将校百余人,
溺死者无算。追至胶水县闷海口,还军。筑城咸子关,令都督柳升守之。已,贼
由富良江入。辅与晟夹岸迎战。升等以舟师横击,大破之,馘斩数万,江水为赤,
乘胜穷追。时天旱水浅,贼弃舟陆走。官军至,忽大雨水涨,遂毕渡。五月至奇
罗海口,获季犛及其子苍,并伪太子诸王将相大臣等,槛送京师。安南平。得府
州四十八,县一百八十,户三百十二万。求陈氏后不得,遂设交阯布政司,以其
地内属。自唐之亡,交阯沦于蛮服者四百余年,至是复入版图。帝为诏告天下,
诸王百官奉表称贺。
六年夏,辅振旅还京师。再赐宴奉天殿,帝为赋《平安南歌》,进封英国公,
岁禄三千石,予世券。其年冬,陈氏故臣简定复叛。命沐晟讨之,败绩于生厥江。
明年春,复命辅佩征虏将军印,帅师往讨。时简定已僣称越上皇,别立陈季扩为
皇,势张甚。辅就叱览山伐木造舟,招谅江北诸避寇者复业。遂进至慈廉州,破
喝门江,克广威州孔目栅。遇贼咸子关。贼舟六百余,保江东南岸。辅帅陈旭等
以划船战,乘风纵火,擒贼帅二百余人,尽得其舟。追至太平海口。贼将阮景异
以三百艘迎敌,复大破之。于是季扩自言陈氏后,遣使求绍封。辅曰:“向者遍
索陈王后不应,今诈也。吾奉命讨贼,不知其他。”遂遣朱荣、蔡福等以步骑先
进,辅帅舟师继之。自黄江至神投海,会师清化,分道入磊江,获简定于美良山
中,及其党送京帅。八年正月进击贼余党,斩数千人,筑京观,惟季扩未获。帝
留沐晟讨之,召辅班师。谒帝于兴和,命练兵宣府、万全,督运北征。
时陈季扩虽请降,实无悛心。乘辅归,攻剽如故,晟不能制。交人苦中国约
束,又数为吏卒侵扰,往往起附贼,乍服乍叛,将帅益玩寇。九年正月,仍命辅
与沐晟协力进讨。辅至,申军令。都督黄中素骄,违节度。诘之不逊,斩以徇。
将士惕息,无敢不用命者。其年七月破贼帅阮景异于月常江,获船百余,生擒伪
元帅邓宗稷等,又捕斩别部贼首数人。以瘴疠息兵。明年八月击贼于神投海。贼
舟四百余,分三队,锐甚。辅冲其中坚,贼却,左右队迭进,官军与相钩连,殊
死战。自卯至巳,大破贼,擒渠帅七十五人。进军乂安府,贼将降者相继。
十一年冬,与晟会顺州,战爱子江。贼驱象前行。辅戒士卒,一矢落象奴,
二矢射象鼻。象奔还,自蹂其众。裨将杨鸿、韩广、薛聚等乘势继进,矢落如雨,
贼大败。擒其帅五十六人。追至爱母江,尽降其众。明年正月进至政平州。闻
贼屯暹蛮、昆蒲诸栅,遂引兵往。悬崖侧径,骑不得进。辅与将校徒步行山箐中。
夜四鼓抵其巢,悉擒阮景异、邓容等。季扩走老挝,遣指挥师祐以兵索之,破其
三关。遂缚季扩及其孥送京师。贼平。承制,以贼所取占城地,设升、华、思、
义四州,增置卫所,官其降人,留军守之而还。十三年春至京。旋命为交阯总兵
官往镇。而余寇陈月湖等复作乱,辅悉讨平之。十四年冬召还。
辅凡四至交阯,前后建置郡邑及增设驿传递运,规画甚备。交人所畏惟辅。
辅还一年而黎利反,累遣将讨之,无功。至宣德时,柳升败没,王通与贼盟,仓
卒引还。廷议弃交阯,辅争之不能得也。
仁宗即位,掌中军都督府事,进太师,并支二俸。寻命辅所受太师俸于北京
仓支给。时百官俸米皆给于南京,此盖特恩云。成祖丧满二十七日,帝素冠麻衣
以朝。而群臣皆已从吉,惟辅与学士杨士奇服如帝。帝叹曰:“辅,武臣也,而
知礼过六卿。”益见亲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