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史-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帝特用士性。士性疏辞,言资望不及国。帝疑其矫,且谓国实使之,遂出国于外,

调士性南京。久之,就迁鸿胪卿,卒。

刘东星,字子明,沁水人。隆庆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大学

士高拱摄吏部,以非时考察,谪蒲城县丞。徙卢氏知县,累迁湖广左布政使。万

历二十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时朝鲜以倭难告。王师调集,悉会天津,

而天津、静海、沧州、河间皆被灾。东星请漕米十万石平粜,民乃济。召为左副

都御史。进吏部右侍郎,以父老请侍养归,濒行而父卒。

二十六年,河决单之黄堌,运道堙阻,起工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理

河漕。初,尚书潘季驯议开黄河上流,循商、虞而下,历丁家道口出徐州小浮桥,

即元贾鲁所浚故道也,朝廷以费巨未果。东星即其地开浚。起曲里铺至三仙台,

抵小浮桥。又浚漕渠自徐、邳至宿。计五阅月工竣,费仅十万。诏嘉其绩,进工

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明年,渠邵伯、界首二湖。又明年,奉开泇河。泇界

滕、峄间,南通淮、海,引漕甚便。前总督翁大立首议开浚,后尚书朱衡、都御

史傅希挚复言之。朝廷数遣官行视,乞无成画。河臣舒应龙尝凿韩庄,工亦中辍。

东星力任其役。初议费百二十万,及工起,费止七万,而渠已成十之三。会有疾,

求去。屡旨慰留。卒官。后李化龙循其遗迹,与李三才共成之,漕永便焉。

东星性俭约。历官三十年,敝衣蔬食如一日。天启初,谥庄靖。

胡瓒,字伯玉,桐城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都水主事。分司南旺司兼督

泉闸,驻济宁。泗水所注,瓒修金口坝遏之。造舟汶上,为桥于宁阳,民不病涉。

河决黄堌,瓒忧之。会刘东星来总河漕,瓒与往复论难。谓黄堌不杜,势且

易黄而漕;漕南北七百里,以涓涓之泉,安能运万千有奇之艘,使及期飞渡?赞

东星浚贾鲁河故道,益治汶、泗间泉数百。寻源竟委,著《泉河史》上之。瓒治

泉,一夫浚一泉,各有分地,省其勤惰而赏罚之。冬则养其余力,不征于官。以

疏浚运道有功,增秩一等。二十七年督修琉璃河桥。三年桥成,省费七万有奇。

累官江西左参政。予告归,久之卒。

徐贞明,字孺东,贵溪人。父九思,见《循吏传》。贞明举隆庆五年进士。

知浙江山阴县,敏而有惠。万历三年,征为工科给事中。会御史傅应祯获罪,贞

明入狱调护,坐贬太平府知事。十三年,累迁尚宝司丞。初,贞明为给事中,上

水利、军班二议,谓:

神京雄据上游,兵食宜取之畿甸,今皆仰给东南。岂西北古称富强地,不足

以实廪而练卒乎?夫赋税所出,括民脂膏,而军船夫役之费,常以数石致一石,

东南之力竭矣。又河流多变,运道多梗,窃有隐忧。闻陕西、河南故渠废堰,在

在有之;山东诸泉,引之率可成田;而畿辅诸郡,或支河所经,或涧泉自出,皆

足以资灌溉。北人未习水利,惟苦水害,不知水害未除,正由水利未兴也。盖水

聚之则为害,散之则为利。今顺天、真定、河间诸郡,桑麻之区,半为沮洳,由

上流十五河之水惟泄于猫儿一湾,欲其不泛滥而壅塞,势不能也。今诚于上流疏

渠浚沟,引之灌田,以杀水势,下流多开支河,以泄横流,其淀之最下者,留以

潴水,稍高者,皆如南人筑圩之制,则水利兴,水患亦除矣。至于永平、滦州抵

沧州、庆云,地皆萑苇,土实膏腴。元虞集欲于京东滨海地筑塘捍水以成稻田。

若仿集意,招徕南人,俾之耕艺,北起辽海,南滨青齐,皆良田也。宜特简宪臣,

假以事权,毋阻浮议,需以岁月,不取近功。或抚穷民而给其牛种,或任富室而

缓其征科,或选择健卒分建屯营,或招徕南人许其占籍。俟有成绩,次及河南、

山东、陕西。庶东南转漕可减,西北储蓄常充,国计永无绌矣。

其议军班则言:

东南民素柔脆,莫任远戍。今数千里勾军,离其骨肉。而军壮出于户丁,帮

解出于里甲,每军不下百金。而军非土著,志不久安,辄赂卫官求归。卫官利其

赂,且可以冒饷也,因而纵之。是困东南之民,而实无补于军政也。宜仿匠班例,

军户应出军者,岁征其钱,而召募土著以足之便。

事皆下所司。兵部尚书谭纶言勾军之制不可废。工部尚书郭朝宾则以水田劳

民,请俟异日。事遂寝。及贞明被谪,至潞河,终以前议可行,乃著《潞水客谈》

以毕其说。其略曰:

西北之地,旱则赤地千里,潦则洪流万顷,惟雨旸时若,庶乐岁无饥,此可

常恃哉?惟水利兴而后旱潦有备,利一。中人治生,必有常稔之田,以国家之全

盛,独待哺于东南,岂计之得哉?水利兴则余粮栖亩皆仓庾之积,利二。东南转

输,其费数倍。若西北有一石之入,则东南省数石之输,久则蠲租之诏可下,东

南民力庶几稍苏,利三。西北无沟洫,故河水横流,而民居多没。修复水田,则

可分河流,杀水患,利四。西北地平旷,寇骑得以长驱。若沟洫尽举,则田野皆

金汤,利五。游民轻去乡土,易于为乱。水利兴则业农者依田里,而游民有所归,

利六。招南人以耕西北之田,则民均而田亦均,利七。东南多漏役之民,西北罹

重徭之苦,以南赋繁而役减,北赋省而徭重也。使田垦而民聚,则赋增而北徭可

减,利八。沿边诸镇有积贮,转输不烦,利九。天下浮户依富家为佃客者何限,

募之为农而简之为兵,屯政无不举矣,利十。塞上之卒,土著者少。屯政举则兵

自足,可以省远募之费,苏班戍之劳,停摄勾之苦,利十一。宗禄浩繁,势将难

继。今自中尉以下,量禄之田,使自食其土,为长子孙计,则宗禄可减,利十二。

修复水利,则仿古井田,可限民名田。而自昔养民之政渐可举行,利十三。民与

地均,可仿古比闾族党之制,而教化渐兴,风俗自美,利十四也。

谭纶见而美之曰:“我历塞上久,知其必可行也。”已而顺天巡抚张国彦、

副使顾养谦行之蓟州、永平、丰润、玉田,皆有效。及是贞明还朝,御史苏瓒、

徐待力言其说可行,而给事中王敬民又特疏论荐,帝乃进贞明少卿,赐之敕,令

往会抚按诸臣勘议。

时瓒方奉命巡关,复献议曰:“治水与垦田相济,未有水不治而田可垦者。

畿辅为患之水莫如卢沟、滹沱二河。卢沟发源于桑乾,滹沱发源于泰戏,源远流

长。又合深、易、濡、泡、沙、滋诸水,散入各淀,而泉渠溪港悉注其中。以故

高桥、白洋诸淀,大者广围一二百里,小亦四五十里。每当夏秋淫潦,膏腴变为

泻卤,菽麦化为萑苇,甚可惜也。今治水之策有三:浚河以决水之壅,疏渠以杀

淀之势,撤曲防以均民之利而已。”帝并下贞明。

贞明乃躬历京东州县,相原隰,度土宜,周览水泉分合,条列事宜以上。户

部尚书毕锵等力赞之,因采贞明疏,议为六事:请郡县有司以垦田勤惰为殿最,

听贞明举劾;地宜稻者以渐劝率,宜黍宜粟者如故,不遽责其成;召募南人,给

衣食农具,俾以一教十;能垦田百亩以上,即为世业,子弟得寄籍入学,其卓有

明效者,仿古孝弟力田科,量授乡遂都鄙之长;垦荒无力者,贷以谷,秋成还官,

旱潦则免;郡县民壮,役止三月,使疏河芟草,而垦田则募专工。帝悉从之。其

年九月,遂命贞明兼监察御史领垦田使,有司挠者劾治。

贞明先诣永平,募南人为倡。至明年二月,已垦至三万九千余亩。又遍历诸

河,穷源竟委,将大行疏浚。而奄人、勋戚之占闲田为业者,恐水田兴而己失其

利也,争言不便,为蜚语闻于帝。帝惑之。三月,阁臣申时行等以风霾陈时政,

力言其利。帝意终不释。御史王之栋,畿辅人也,遂言水田必不可行,且陈开滹

沱不便者十二。帝乃召见时行等,谕令停役。时行等请罢开河,专事垦田。已,

工部议之栋疏,亦如阁臣言。帝卒罢之,而欲追罪建议者,用阁臣言而止。贞明

乃还故官。寻乞假归。十八年卒。

贞明识敏才练,慨然有经世志。京东水田实百世利,事初兴而即为浮议所挠,

论者惜之。初议时,吴人伍袁萃谓贞明曰:“民可使由,不可使知。君所言,得

无太尽耶?”贞明问故。袁萃曰:“北人惧东南漕储派于西北,烦言必起矣。”

贞明默然。已而之栋竟劾奏如袁萃言。

袁萃,字圣起,吴县人。举万历五年会试。又三年释褐,授贵溪知县。擢兵

部主事,进员外郎,署职方事。李成梁子如桢求为锦衣大帅,袁萃力争,寝之。

出为浙江提学佥事。巡抚牒数十人寄学,立却还之。历广东海北道副使。中官李

敬辖珠池,其参随擅杀人,袁萃捕论如法。请告归。所撰《林居漫录》、《弹园

杂志》多贬斥当世公卿大夫,而于李三才、于玉立尤甚云。

赞曰:事功之难立也,始则群疑朋兴,继而忌口交铄,此劳臣任事者所为腐

心也。盛应期诸人治漕营田,所规画为军国久远大计,其奏效或在数十年后。而

当其时浮议滋起,或以辍役,或以罢官,久之乃食其利而思其功。故曰:“可与

乐成,难与虑始。”信夫!

 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第一百十二

○严清宋纁陆光祖孙鑨(子如法)陈有年孙丕扬蔡国珍

杨时乔

严清,字公直,云南后卫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富顺知县。公廉恤民,

治声大起。忧归,补邯郸。入为工部主事,历郎中。董作京师外城,修九陵,吏

无所侵牟,工成加俸。连丁内外艰。服除,补兵部,擢保定知府。故事,岁籍民

充京师库役,清罢之。振荒弭盗,人以比前守吴岳。历迁易州副使,陕西参政,

四川按察使、右布政使。并以清望,荐章十余上。隆庆二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

贵州。未上,改四川。清久宦川中,僚吏惮其风采,相率厉名行,少墨败者。郡

县卒岁团操成都,清罢之。番人入贡,裁为定额。痛绝强宗悍吏,毁者亦众。陕

西贼流入境,巡按御史王廷瞻劾清纵寇。大学士赵贞吉言:“贼起郧、陕,贻害

川徼,即有罪,当罪守土臣,不宜专责巡抚。臣蜀人,深知清约己爱人,省事任

怨。今蜀地岁荒民流,方倚清如父母,奈何弃之!任事臣欲为国家利小民,必得

罪豪右。论者不察,动以深文求之。顷海瑞既去,若清复罢,是任事之臣皆不免

弹击,惟全躯保位为得计矣。”疏奏,不允,命解官听调。清遂不出。

万历二年,起抚山西。未赴,改贵州。历两京大理卿,三迁刑部尚书。张居

正当国,尚书不附丽者独清。居正既卒,籍冯保家,得廷臣馈遗籍,独无清名,

神宗深重焉。会吏部尚书梁梦龙罢,即以清代。日讨故实,辨官材,自丞佐下皆

亲署,无一幸进者。中外师其廉俭,书问几绝。甫半岁,得疾归。帝数问阁臣:

“严尚书病愈否?”十五年,兵部缺尚书,用杨博故事,特诏起补。遣使趣行,

而清疾益甚,不能赴。又三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恭肃。

清初拜尚书,不能具服色,束素犀带以朝。或嘲之曰:“公释褐时,七品玳

瑁带犹在耶?”清笑而已。

宋纁,字伯敬,商丘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永平推官。擢御史,出视西

关,按应天诸府。隆庆改元,再按山西。俺答陷石州,将士捕七十七人,当斩。

纁讯得其诬,释者殆半。静乐民李良雨化为女,纁言此阳衰阴盛之象,宜进君子

退小人,以挽气运。帝嘉纳之。擢顺天府丞,寻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核

缺伍,汰冗兵,罢诸道援兵防御,省饷无算。

万历初,与张居正不合,引疾归。居正卒,廷臣交荐,以故官抚保定。获鹿

诸县饥,先振后以闻。帝以近畿宜俟命,令灾重及地远者便宜振贷,馀俱奏闻。

寻迁南京户部右侍郎。召还部,进左,改督仓场。请减额解赎银,民壮弓兵诸役

已裁者,勿征民间工食。十四年,迁户部尚书。民壮工食已减半,复有请尽蠲者,

纁因并历日诸费奏裁之。有司征赋惧缺额,鞭挞取盈,纁请有司考成,视灾伤为

上下。山西连岁荒,赖社仓获济,纁请推行天下,以纸赎为籴本,不足则劝富人,

或令民输粟给冠带。又言:“边储大计,最重屯田、盐策。近诸边年例银增至三

百六十一万,视弘治初八倍,宜修屯政,商人垦荒中盐。”帝皆称善。圣节赏赉,

诏取部帑银二十万两,纁执奏,不从。潞王将之国,复取银三十万两市珠宝,纁

亦力争,乃减三之一。故事,金花银岁进百万两,帝即位之六年,增二十万,遂

以为常。纁三请停加额,终不许。

纁为户部五年,值四方多灾。为酌盈虚,筹缓急,奏报无需时,上下赖之。

而都御史吴时来以吏部尚书杨巍年老求去,忌纁名出己上,两疏劾,纁因杜门乞

休,帝不许。及巍去,卒以纁代之。巍在部,不能止吏奸,且遇事辄请命政府。

纁绝请寄,奖廉抑贪,罪黠吏百余人,于执政一无所关白。会文选员外郎缺官,

纁拟起邹元标。奏不下,再疏趣之。大学士申时行遂拟旨切责,斥元标南京。顷

之,以序班盛名昭注官有误,时行劾奏之。序班刘文润迁詹事府录事,时行又劾

文润由输粟进,不当任清秩。时殿阁中书无不以赀进者,时行独争一录事。纁知

其意,五疏乞休。福建佥事李琯言:“时行庇巡抚秦翟,而纁议罢之。仇主事

高桂,而纁议用之。以故假小事齮龁,使不得安其位。”帝不纳琯言,亦不允纁

请。无何,纁卒官。诏赠太子太保,谥庄敬。

纁凝重有识,议事不苟。石星代为户部,尝语纁曰:“某郡有奇羡,可济国

需。”纁曰:“朝廷钱谷,宁蓄久不用,勿使搜括无余。主上知物力充羡,则侈

心生矣。”星怃然。有郎言漕粮宜改折,纁曰:“太仓之储,宁红腐不可匮绌,

一旦不继,何所措手?”中外陈奏,帝多不省,或直言指斥,辄曰“此沽名耳”,

不罪。于慎行称帝宽大,纁愀然曰:“言官极论得失,要使人主动心;纵罪及言

官,上意犹有所儆省。概置勿问,则如痿痹不可疗矣。”后果如其言。

陆光祖,字与绳,平湖人。祖淞,父杲,皆进士。淞,光禄卿。杲,刑部主

事。光祖年十七,与父同举于乡。寻登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浚县知县。兵部尚

书赵锦檄畿辅民筑塞垣,光祖言不便。锦怒,劾之。光祖言于巡抚,请输雇值,

民乃安。郡王夺民产,光祖裁以法。

迁南京礼部主事,请急归。补祠祭主事,历仪制郎中。严讷为尚书,雅重光

祖,议无不行。及讷改吏部,调光祖验封郎中,改考功。王崇古、张瀚、方逢时、

王一鹗挂物议,力雪之。既而改文选,益务汲引人才,登进耆硕几尽。又破格擢

廉能吏王化、江东、邵元善、张泽、李珙、郭文通、蔡琮、陈永、谢侃。或由乡

举贡士,或起自书吏。由是下僚竞劝,讷亦推心任之,故光祖得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