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史-第4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者哉?请下明诏,自非官吏干没,并旷然除之。民困既苏,则灾沴自弭。
陛下登极初,召用直臣石星、李已,臣工无不庆幸。近则赵参鲁纠中涓而谪
为典史,余懋学陈时政而锢之终身,他如胡执礼、裴应章、侯于赵、赵焕等封事
累上,一切置之,如初政何?臣请擢参鲁京职,还懋学故官,为人臣进言者劝。
疏奏,居正以疏中王安石语侵己,大怒,调旨切责;以其词及懋学,执下诏
狱,穷治党与。应祯濒死无所承,乃谪戍定海。给事中严用和、御史刘天衢等疏
救,不听。方应祯下狱,给事中徐贞明偕御史李祯、乔岩入视之。锦衣帅余荫以
闻,三人亦坐谪。
十一年,用御史孙继先言,召复官。帝将幸昌平阅寿宫,而蓟镇告警,应祯
止帝勿行,且陈边备甚悉。优诏答之。俄擢南京大理寺丞。将行,奏荐海内知名
士三十七人。寻移疾归,三年而卒。赠本寺右少卿。应祯与同邑刘台同举进士,
为御史,同忤居正得祸,乡人并祠祀之。
王用汲,字明受,晋江人。为诸生时,郡被倭,客兵横市中。会御史按部至,
用汲言状。知府曰:“此何与诸生事?”用汲曰:“范希文秀才时,以天下为己
任,矧乡井之祸乃不关诸生耶?”举隆庆二年进士,授淮安推官。稍迁常德同知,
入为户部员外郎。
万历六年,首辅张居正归葬其亲,湖广诸司毕会。巡按御史赵应元独不往,
居正嗛之。及应元事竣得代,即以病请。佥都御史王篆者,居正客也,素憾应
元,且迎合居正意,属都御史陈炌劾应元规避,遂除名。用汲不胜愤,乃上言:
御史应元以不会葬得罪辅臣,遂为都御史炌所论,坐托疾欺罔削籍,臣窃
恨之。夫疾病人所时有,今在廷大小诸臣,曾以病请者何限。御史陆万钟、刘光
国、陈用宾皆以巡方事讫引疾,与应元不异也,炌何不并劾之?即炌当世宗
朝,亦养病十余年。后夤缘攀附,骤列要津。以退为进,宜莫如炌。己则行之,
而反以责人,何以服天下?陛下但见炌论劾应元,以为恣情趋避,罪当罢斥。
至其意所从来,陛下何由知之。如昨岁星变考察,将以弭灾也,而所挫抑者,半
不附宰臣之人。如翰林习孔教,则以邹元标之故;礼部张程,则以刘台之故;刑
部浮躁独多于他部,则以艾穆、沈思孝而推戈;考后劣转赵志皋,又以吴中行、
赵用贤而迁怒。盖能得辅臣之心,则虽屡经论列之潘晟,且得以不次蒙恩;苟失
辅臣之心,则虽素负才名之张岳,难免以不及论调。臣不意陛下省灾塞咎之举,
仅为宰臣酬恩报怨之私。且凡附宰臣者,亦各藉以酬其私,可不为太息矣哉!
孟子曰:“逢君之恶其罪大。”臣则谓逢相之恶其罪更大也。陛下天纵圣明,
从谏勿咈。诸臣熟知其然,争欲碎首批鳞以自见。陛下欲织锦绮,则抚臣、按
臣言之;欲采珍异,则部臣、科臣言之;欲取太仓光禄,则台臣、科臣又言之。
陛下悉见嘉纳,或遂停止,或不为例。至若辅臣意之所向,不论是否,无敢一言
以正其非,且有先意结其欢,望风张其焰者,是臣所谓逢也。今大臣未有不逢相
之恶者,炌特其较著者尔。
以臣观之,天下无事不私,无人不私,独陛下一人公耳。陛下又不躬自听断,
而委政于众所阿奉之大臣。大臣益得成其私而无所顾忌,小臣益苦行私而无所诉
告,是驱天下而使之奔走乎私门矣。陛下何不日取庶政而勤习之,内外章奏躬自
省览,先以意可否焉,然后宣付辅臣,俾之商榷。阅习既久,智虑益弘,几微隐
伏之间,自无逃于天鉴。夫威福者,陛下所当自出;乾纲者,陛下所当独揽。寄
之于人,不谓之旁落,则谓之倒持。政柄一移,积重难返,此又臣所日夜深虑,
不独为应元一事已也。
疏入,居正大怒,欲下狱廷杖。会次辅吕调阳在告,张四维拟削用汲籍,帝
从之。居正以罪轻,移怒四维,厉色待之者累日。用汲归,屏居郭外,布衣讲授,
足不贱城市。居正死,起补刑部。未上,擢广东佥事。寻召为尚宝卿,进大理少
卿。会法司议胡槚、龙宗武杀吴仕期狱,傅以谪戍。用汲驳奏曰:“按律,刑
部及大小官吏,不依法律、听从上司主使、出入人罪者,罪如之。盖谓如上文,
罪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之律也。仕期之死,槚非主使者乎?宗武非听上司
主使者乎?今仅谪戍,不知所遵何律也。”上欲用用汲言,阁臣申时行等谓仕期
自毙,宜减等,狱遂定。寻迁顺天府尹。历南京刑部尚书,致仕。
用汲为人刚正,遇事敢为。自尹京后,累迁皆在南,以强直故也。卒,赠太
子太保,谥恭质。
吴中行,字子道,武进人。父性,兄可行,皆进士。性,尚宝丞。可行,检
讨。中行甫冠,举乡试,性诫无躁进,遂不赴会试。隆庆五年成进士,选庶吉士,
授编修。大学士张居正,中行座主也。万历五年,居正遭父丧,夺情视事。御史
曾士楚、吏科都给事中陈三谟倡疏奏留,举朝和之,中行独愤。适彗出西南,长
竟天,诏百官修省,中行乃首上疏曰:“居正父子异地分暌,音容不接者十有九
年。一旦长弃数千里外,陛下不使匍匐星奔,凭棺一恸,必欲其违心抑情,衔哀
茹痛于庙堂之上,而责以訏谟远猷,调元熙载,岂情也哉!居正每自言谨守圣贤
义理,祖宗法度。宰我欲短丧,子曰:‘予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王子请数
月之丧,孟子曰:‘虽加一日愈于已。’圣贤之训何如也?在律,虽编氓小吏,
匿丧有禁;惟武人得墨衰从事,非所以处辅弼也。即云起复有故事,亦未有一日
不出国门,而遽起视事者。祖宗之制何如也?事系万古纲常,四方视听,惟今日
无过举,然后后世无遗议。销变之道,无逾此者。”
疏既上,以副封白居正。居正愕然曰:“疏进耶?”中行曰:“未进不敢白
也。”明日,赵用贤疏入。又明日,艾穆、沈思孝疏入。居正怒,谋于冯保,欲
廷杖之。翰林院侍讲赵志皋、张位、于慎行、张一桂、田一俊、李长春,修撰习
孔教、沈懋学俱具疏救,格不入。学士王锡爵乃会词臣数十人,求解于居正,弗
纳。遂杖中行等四人。明日,进士邹元标疏争,亦廷杖,五人者,直声震天下。
中行、用贤并称吴、赵。南京御史朱鸿谟疏救五人,亦被斥。中行等受杖毕,校
尉以布曳出长安门,舁以板扉,即日驱出都城。中行气息已绝,中书舍人秦柱挟
医至,投药一匕,乃苏。舆疾南归,刲去腐肉数十脔,大者盈掌,深至寸,一肢
遂空。
九年,大计京官,列五人察籍,锢不复叙。居正死,士楚当按苏、松,怃然
曰:“吾何面目见吴、赵二公!”遂引疾去。三谟已擢太常少卿,寻与士楚俱被
劾削籍。廷臣交荐中行,召复故官,进右中允,直经筵。大学士许国攻李植、江
东之,诋中行、用贤为其党。中行奏辨,因乞罢,不许。再迁右谕德。御史蔡系
周劾植,复侵中行,中行求去,章四上。诏赐白金、文绮,驰传归。言者屡荐,
执政抑不召。久之,起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同里佥事徐常吉尝讼中行,事
已解,给事中王嘉谟复摭旧事劾之,命家居俟召。寻卒。后赠礼部右侍郎。
子亮、元,从子宗达。亮官御史,坐累贬官,终大理少御。元,江西布政使。
宗达,少傅、建极殿大学士。亮尚志节,与顾宪成诸人善。而元深疾东林,所辑
《吾徵录》,诋毁不遗力。兄弟异趣如此。
赵用贤,字汝师,常熟人。父承谦,广东参议。用贤举隆庆五年进士,选庶
吉士。万历初,授检讨。张居正父丧夺情,用贤抗疏曰:“臣窃怪居正能以君臣
之义效忠于数年,不能以父子之情少尽于一日。臣又窃怪居正之勋望积以数年,
而陛下忽败之一旦。莫若如先朝杨溥、李贤故事,听其暂还守制,刻期赴阙,庶
父子音容乖暌阻绝于十有九年者,得区区稍伸其痛于临穴凭棺之一恸也。国家设
台谏以司法纪、任纠绳,乃今哓哓为辅臣请留,背公议而徇私情,蔑至性而创异
论。臣愚窃惧士气之日靡,国是之日淆也。”疏入,与中行同杖除名。用贤体素
肥,肉溃落如掌,其妻腊而藏之。用贤有女许御史吴之彦子镇。之彦惧及,深结
居正,得巡抚福建。过里门,不为用贤礼,且坐镇于其弟下,曰:“婢子也”,
以激用贤。用贤怒,已察知其受居正党王篆指,遂反币告绝。之彦大喜。
居正死之明年,用贤复故官,进右赞善。江东之、李植辈争向之,物望皆属
焉。而用贤性刚,负气傲物,数訾议大臣得失,申时行、许国等忌之。会植、东
之攻时行,国遂力诋植、东之,而阴斥用贤、中行,谓:“昔之专恣在权贵,今
乃在下僚;昔颠倒是非在小人,今乃在君子。意气感激,偶成一二事,遂自负不
世之节,号召浮薄喜事之人,党同伐异,罔上行私,其风不可长。”于是用贤抗
辨求去,极言朋党之说,小人以之去君子、空人国,词甚激愤。帝不听其去。党
论之兴,遂自此始。
寻充经筵讲官。再迁右庶子,改南京祭酒。荐举人王之士、邓元锡、刘元卿,
清修积学。又请建储,宥言官李沂罪。居三年,擢南京礼部右侍郎。以吏部郎中
赵南星荐,改北部。寻以本官兼教习庶吉士。
二十一年,王锡爵复入内阁。初,用贤徙南,中行、思孝、植、东之已前贬,
或罢去,故执政安之。及是,用贤复以争三王并封语侵锡爵,为所衔。会改吏部
左侍郎,与文选郎顾宪成辨论人才,群情益附,锡爵不便也。用贤故所绝婚吴之
彦者,锡爵里人,时以佥事论罢,使其子镇讦用贤论财逐婿,蔑法弃伦。用贤疏
辨,乞休。诏礼官平议。尚书罗万化以之彦其门生,引嫌力辞。锡爵乃上议曰:
“用贤轻绝,之彦缓发,均失也。今赵女已嫁,难问初盟;吴男未婚,无容反坐。
欲折其衷,宜听用贤引疾,而曲贷之彦。”诏从之。用贤遂免归。户部郎中杨应
宿、郑材复力诋用贤,请据律行法。都御史李世达、侍郎李祯疏直用贤,斥两人
谗谄,遂为所攻。高攀龙、吴弘济、谭一召、孙继有、安希范辈皆坐论救褫职。
自是朋党论益炽。中行、用贤、植、东之创于前,元标、南星、宪成、攀龙继之。
言事者益裁量执政,执政日与枝拄,水火薄射,讫于明亡云。
用贤长身耸肩,议论风发,有经济大略。苏、松、嘉、湖诸府,财赋敌天下
半,民生坐困。用贤官庶子时,与进士袁黄商榷数十昼夜,条十四事上之。时行、
锡爵以为吴人不当言吴事,调旨切责,寝不行。家居四年卒。天启初,赠太子少
保、礼部尚书,谥文毅。
孙士春、士锦,崇祯十年同举进士。士春,字景之。第三人及第,授编修。
明年,兵部尚书杨嗣昌夺情视事,未几入阁。少詹事黄道周劾之,下狱。士春上
疏曰:“嗣昌墨衰视事,既已罔效,陛下简入纶扉,自应力辞新命。乃阅其奏牍,
徒计岁月久近间,绝无哀痛恻怛之念,何奸悖一至此也!陛下破格夺情,曰人才
不足故耳。不知人才所以不振,正由爱功名、薄忠孝致之。且无事不讲储材,有
事轻言破格,非用人无弊之道也。臣祖用贤,首论故相夺情,几毙杖下,腊败肉
示子孙。臣敢背家学,负明主,坐视纲常扫地哉?”帝怒,谪广东布政司照磨。
祖孙并以攻执政夺情斥,士论重之。后复故官,终左中允。
艾穆,字和父,平江人。以乡举署阜城教谕,邻郡诸生赵南星、乔璧星皆就
学焉。入为国子助教。张居正知穆名,欲用为诰敕房中书舍人,不应。万历初,
擢刑部主事。进员外郎,录囚陕西。时居正法严,决囚不如额者罪。穆与御史议,
止决二人。御史惧不称,穆曰:“我终不以人命博官也。”还朝,居正盛气谯让。
穆曰:“主上冲年,小臣体好生德,佐公平允之治,有罪甘之。”揖而退。
及居正遭丧夺情,穆私居叹息,遂与主事沈思孝抗疏谏曰:“自居正夺情,
妖星突见,光逼中天。言官曾士楚、陈三谟甘犯清议,率先请留,人心顿死,举
国如狂。今星变未销,火灾继起。臣敢自爱其死,不洒血一为陛下言之!陛下之
留居正也,动曰为社稷故。夫社稷所重,莫如纲常。而元辅大臣者,纲常之表也。
纲常不顾,何社稷之能安?且事偶一为之者,例也;而万世不易者,先王之制也。
今弃先王之制,而从近代之例,如之何其可也。居正今以例留,腆颜就列矣。异
时国家有大庆贺、大祭祀,为元辅者,欲避则害君臣之义,欲出则伤父子之情。
臣不知陛下何以处居正,居正又何以自处也!徐庶以母故辞于昭烈曰:‘臣方寸
乱矣。’居正独非人子而方寸不乱耶?位极人臣,反不修匹夫常节,何以对天下
后世!臣闻古圣帝明王劝人以孝矣,未闻从而夺之也。为人臣者,移孝以事君矣,
未闻为所夺也。以礼义廉耻风天下犹恐不足,顾乃夺之,使天下为人子者,皆忘
三年之爱于其父,常纪坠矣。异时即欲以法度整齐之,何可得耶!陛下诚眷居正,
当爱之以德,使奔丧终制,以全大节;则纲常植而朝廷正,朝廷正而百官万民莫
不一于正,灾变无不可弭矣。”
时吴中行、赵用贤请令居正奔丧,葬毕还朝,而穆、思孝直请令终制,故居
正尤怒。中行、用贤杖六十,穆、思孝皆八十加梏堣,置之诏狱。越三日,以
门扉舁出城,穆遣戍凉州。创重不省人事,既而复苏,遂诣戍所。穆,居正乡人
也。居正语人曰:“昔严分宜时未有同乡攻击者,我不得比分宜矣。”九年,大
计,复置穆、思孝察籍。
及居正死,言官交荐,起户部员外郎。迁西川佥事,屡迁太仆少卿。十九年
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故崇阳知县周应中、宾州知州叶春及行义过人,
穆举以自代,不报。既之官,有告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叛者,贵州巡抚叶梦熊请征
之。蜀人多言应龙强,未易轻举,穆亦不欲加兵,与梦熊异。朝命两抚臣会勘,
应龙不愿赴贵州,乃逮至重庆,对簿论斩,输赎,放之还。穆病归,未几卒。后
应龙复叛,议者追咎穆,夺其职。
乔璧星,临城人。官右佥都御史,亦巡抚四川。
叶春及,归善人。由乡举授福清教谕。上书陈时政,溃{三万言。终户
部郎中。
沈思孝,字纯父,嘉兴人。举隆庆二年进士。又三年,谒选。高拱署吏部,
欲留为属曹,思孝辞焉,乃授番禺知县。殷正茂总制两广,欲听民与番人互市,
且开海口诸山征其税,思孝持不可。
万历初,举卓异,又为刑部主事。张居正父丧夺情,与艾穆合疏谏。廷杖,
戍神电卫。居正死,召复官,进光禄少卿。政府恶李植、江东之及思孝辈。思孝
迁太常少卿,御史龚仲庆希指诋之,思孝遂求去,不许。寻迁顺天府尹,坐宽纵
冒籍举人,贬三秩视事。思孝御三品服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