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史-第5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年二月,南安侯郝永忠驻桂林,恶城外团练兵,尽破水东十八村,杀戮无
算,与式耜构难。式耜力调剂,永忠乃驻兴安。大兵前驱至灵川,永忠战败,
奔入桂林,请王即夕西走。式耜力争,不听。左右皆请速驾,式耜又争。王曰:
“卿不过欲予死社稷尔。”式耜为泣下沾衣。王甫行,永忠即大掠,捶杀太常卿
黄太元。式耜家亦被掠,家人矫腾蛟令箭,乃出城。日中,赵印选诸营自灵川至,
亦大掠,城内外如洗。永忠走柳州,印选等走永宁。明日,式耜息城中余烬,安
抚远近。焦琏及诸镇周金、汤兆佐、胡一青等各率所部至,腾蛟军亦至。三月,
大兵知桂林有变,来袭,抵北门。腾蛟督诸将拒战,城获全。时王驻南宁,式耜
遣使慰三宫起居。王始知式耜无恙,为泣下。
闰三月,广东李成栋、江西金声桓皆叛大清,据地归,式耜请王还桂林。王
从成栋请,将赴广州。式耜虑成栋挟王自专,如刘承胤事,力争之,乃驻肇庆。
十一月,永州、宝庆、衡州并复。式耜以机会可乘,请王还桂林,图出楚之计,
不纳。庆国公陈邦传守浔州,自称世守广西,欲如黔国公例。式耜特疏劾之,会
中外多争者,邦传乃止。广西巡抚鲁可藻自署衔巡抚两广,式耜亦疏驳之。式耜
身在外,政有阙,必疏谏。尝曰:“臣与主上患难相随,休戚与共,不同他臣。
一切大政,自得与闻。”王为褒纳。而是时成栋子元胤专朝政,知敬式耜,袁彭
年、丁时魁、金堡等遂争相倚附。六年正月,时魁等逐朱天麟,不欲何吾驺为首
辅。召式耜入直,以文渊印畀之,式耜终不入也。未几,腾蛟、声桓、成栋相继
败殁,国势大危。朝士方植党相角,式耜不能禁。
七年正月,南雄破。王惧,走梧州。诸大臣讦时魁等下狱,式耜七疏论救。
胡执恭之擅封孙可望也,式耜疏请斩之。皆不纳。九月,全州破。开国公赵印选
居桂林,卫国公胡一青守榕江,与宁远伯王永祚皆惧不出兵,大兵遂入严关。十
月,一青、永祚入桂林分饷,榕江无戍兵,大兵益深入。十一月五日,式耜檄印
选出,不肯行,再趣之,则尽室逃。一青及武陵侯杨国栋、绥宁伯蒲缨、宁武伯
马养麟亦逃去。永祚迎降,城中无一兵。式耜端坐府中,家人亦散。部将戚良勋
请式耜上马速走,式耜坚不听,叱退之。俄总督张同敞至,誓偕死,乃相对饮酒,
一老兵侍。召中军徐高付以敕印,属驰送王。是夕,两人秉烛危坐。黎明,数骑
至。式耜曰:“吾两人待死久矣”,遂与偕行,至则踞坐于地。谕之降,不听,
幽于民舍。两人日赋诗倡和,得百余首。至闰十一月十有七日,将就刑,天大雷
电,空中震击者三,远近称异,遂与同敞俱死。同敞,大学士居正曾孙,事见《
居正传》。
时桂林殉难者光禄少卿汪皞投水死。其破平乐也,守将镇西将军朱旻如自刭。
有周震者,官中书舍人,居全州,慷慨尚气节,武冈失,全州危,震邀文武
将吏盟于神,誓死拒守。条城守事宜,上之留守瞿式耜。式耜即题为御史,监全
州军。无何,郝永忠、卢鼎自全州撤兵还桂林。守全诸将议举城降,震力争不可,
众怒杀之,全州遂失。
赞曰:何腾蛟、瞿式耜崎岖危难之中,介然以艰贞自守。虽其设施经画,未
能一睹厥效,要亦时势使然。其于鞠躬尽瘁之操,无少亏损,固未可以是为訾议
也。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明
代二百七十余年养士之报,其在斯乎!其在斯乎!
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循吏
明太祖惩元季吏治纵弛,民生凋敝,重绳贪吏,置之严典。府州县吏来朝,
陛辞,谕曰:“天下新定,百姓财力俱困,如鸟初飞,木初植,勿拔其羽,勿撼
其根。然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贪者必朘人以肥己,尔等戒之。”洪武五年,下
诏有司考课,首学校、农桑诸实政。日照知县马亮善督运,无课农兴士效,立命
黜之。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指,吏治焕然丕变矣。下逮仁、宣,抚
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英、武之际,内外多故,而民心无土崩
瓦解之虞者,亦由吏鲜贪残,故祸乱易弭也。嘉、隆以后,资格既重甲科,县令
多以廉卓被征,梯取台省,而龚、黄之治,或未之覯焉。神宗末年,征发频仍,
矿税四出,海内骚然烦费,郡县不克修举厥职。而庙堂考课,一切以虚文从事,
不复加意循良之选。吏治既以日媮,民生由之益蹙。仁、宣之盛,邈乎不可复
追,而太祖之法蔑如矣。重内轻外,实政不修,谓非在上者不加之意使然乎!
汉史丞相黄霸,唐史节度使韦丹,皆入《循吏传》中。今自守令超擢至公卿
有勋德者,事皆别见,故采其终于庶僚,政绩可纪者,作《循吏传》。
○陈灌方克勤吴履(廖钦等)高斗南(余彦诚等)史诚祖(吴祥等)
谢子襄(黄信中夏升)贝秉彝(刘孟雍等)万观叶宗人王源翟溥福
李信圭(孙浩等)张宗琏李骥(王莹等)李湘赵豫(赵登等)曾泉
范衷周济范希正(刘纲)段坚陈钢丁积田铎唐侃汤绍恩徐九
思庞嵩张淳陈幼学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后
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
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
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
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
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
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
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方克勤,字去矜,宁海人。元末,台州盗起,吴江同知金刚奴奉行省命,募
水兵御之。克勤献策弗纳,逃之山中。洪武二年辟县训导,母老辞归。四年征至
京师,吏部试第二,特授济宁知府。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岁乃税。吏征率不俟期,
民谓诏旨不信,辄弃去,田复荒。克勤与民约,税如期。区田为九等,以差等征
发,吏不得为奸,野以日辟。又立社学数百区,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盛夏,
守将督民夫筑城,克勤曰:“民方耕耘不暇,奈何重困之畚锸。”请之中书省,
得罢役。先是久旱,遂大澍。济宁人歌之曰:“孰罢我役?使君之力。孰活我黍?
使君之雨。使君勿去,我民父母。”视事三年,户口增数倍,一郡饶足。
克勤为治,以德化为本,不喜近名,尝曰:“近名必立威,立威必殃民,吾
不忍也。”自奉简素,一布袍十年不易,日不再肉食。太祖用法严,士大夫多被
谪,过济宁者,克勤辄周恤之。永嘉侯朱亮祖尝率舟师赴北平,水涸,役夫五千
浚河。克勤不能止,泣祷于天。忽大雨,水深数尺,舟遂达,民以为神。八年入
朝,太祖嘉其绩,赐宴,遣还郡。寻为属吏程贡所诬,谪役江浦,复以空印事连,
逮死。
子孝闻、孝孺。孝闻,十三丧母,蔬食终制。孝孺,自有传。
吴履,字德基,兰溪人。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李文忠镇浙
东,聘为郡学正。久之,举于朝,授南康丞。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居数
月,摘发奸伏如老狱吏,则皆大惊,相率敛迹。履乃改崇宽大,与民休息。知县
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尽絷其乡邻。履阅狱问故,立释
之,乃白以中。以中益怒,曰:“丞慢我。”履曰:“犯公者一人耳,其邻何罪?
今絷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以中意乃解。邑有淫祠,每祀辄有蛇
出户,民指为神。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绝。为丞六年,百姓爱之。
迁安化知县。大姓易氏保险自守,江阴侯吴良将击之,召履计事。履曰:“
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良欲籍
农故为兵者,民大恐。履曰:“世清矣,民安于农。请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
勿强。”迁濰州知州。山东兵常以牛羊代秋税,履与民计曰:“牛羊有死瘠患,
不若输粟便。”他日,上官令民送牛羊之陕西,他县民多破家,濰民独完。会改
州为县,召履还,濰民皆涕泣奔送。履遂乞骸骨归。
是时河内丞廖钦并以廉能称。居八年,调吴江,后坐事谪戍。久之,以老病
放归。道河内,河内民竞持羊酒为寿,且遗之缣,须臾裒数百匹。钦固辞不得,
一夕遁去。
他若兴化丞周舟以绩最,特擢吏部主事。民争乞留,乃遣还之。归安丞高彬、
曹县主簿刘郁、衡山主簿纪惟正、沾化典史杜濩皆坐事,以部民乞宥,复其官,
而惟正立擢陕西参议。其后州县之佐贰知名者,在仁、宣时则易州判官张友闻、
寿州判官许敏、许州判官王通、灵璧丞田诚、安平丞耿福缘、嘉定丞戴肃、大名
丞贺祯、昌邑主簿刘整、襄垣主簿乔育、贵池典史黄金兰、深泽典史高闻;英、
景时则养利判官汪浩、泰州判官王思旻、上海丞张祯、吴江丞王懋本、历城丞熊
观、黔阳主簿古初、云南南安州琅井巡检李保。或超迁,或迁任,皆因部民请云。
高斗南,字拱极,陕西徽州人。貌魁梧,语音若钟。洪武中,由荐举授四川
定远知县。才识精敏,多善政。二十九年,与知府永州余彦诚,知县齐东郑敏、
仪真康彦民、岳池王佐、安肃范志远、当涂孟廉及丞怀宁苏亿、休宁甘镛、当涂
赵森并坐事,先后被征。其耆民奔走阙下,具列善政以闻。太祖嘉之,赐袭衣宝
钞遣还,并赐耆民道路费。诸人既还任,政绩益著。寻举天下廉吏数人,斗南与
焉,列其名于《彰善榜》、《圣政记》以示劝。九载绩最,擢云南新兴知州,新
兴人爱之不异定远。居数年,以衰老乞归,荐子吏科给事中恂自代,成祖许之。
年七十而卒。
恂,字士信,博学能诗文。官新兴,从大军征交址,有协赞功。师旋,卒于
官。
彦诚,德兴人。初知安陆州,以征税愆期,当就逮,其父老伏阙乞留。太祖
赐宴嘉赏,遣还,父老亦预宴。久之,擢知永州府,终河东盐运使。
敏,常坐事被逮,部民数千人守阙下求宥。帝宴劳,复其官,赐钞百锭,衣
三袭。居数年,考满入朝。部民复走京师,乞再任,帝从其请。及是,再获宥。
彦民,泰和人。洪武二十七年进士。先知青田,调仪真,后历巴陵、天台,
并著名绩。永乐初罢归。洪熙元年,御史巡按至天台。县民二百余人言彦民廉公
有为,乞还之天台,慰民望。御史以闻,宣宗叹曰:“彦民去天台二十余年,民
犹思之,其有善政可知。”乃用为江宁县丞。
亿、廉、森三人既释还,明年复以事当逮。县民又走阙下颂其廉勤,帝亦释
之。
时太祖操重典绳群下,守令坐小过辄逮系。闻其贤,旋遣还,且加赏赉,有
因以超擢者。二十九年,知县灵璧周荣、宜春沈昌、昌乐于子仁,丞新化叶宗并
坐事逮讯,部民为叩阍。太祖喜,立擢四人为知府,荣河南,昌南安,子仁登州,
宗黄州。由是长吏竞劝,一时多循良之绩焉。
荣,字国华,蓬莱人。初为灵璧丞,坐累逮下刑部,耆老群赴辇下称其贤。
帝赐钞八十锭,绮罗衣各一袭。礼部宴荣及耆老而还之。无何,擢荣灵璧知县。
及知河南,亦有声。后建言称旨,擢河南左布政使。
史诚祖,解州人。洪武末,诣阙陈盐法利弊。太祖纳之,授汶上知县,为治
廉平宽简。永乐七年,成祖北巡,遣御史考核郡县长吏贤否,还言诚祖治第一。
赐玺书劳之曰:“守令承流宣化,所以安利元元。朕统御天下,夙夜求贤,共图
治理。往往下询民间,皆言苦吏苛急,能副朕心者实鲜。尔敦厚老成,恪共乃职;
持身励志,一于廉公。平赋均徭,政清讼简,民心悦戴,境内称安。方古良吏,
亦复何让。特擢尔济宁知州,仍视汶上县事。其益共乃职,慎终如始,以永嘉誉,
钦哉。”并赐内酝一尊,织金纱衣一袭,钞千贯。御史又言贪吏虐民无若易州同
知张腾,遂征下狱。诚祖既得旌,益勤于治。土田增辟,户口繁滋,益编户十四
里。成祖过汶上,欲徙其民数百家于胶州,诚祖奏免之。屡当迁职,辄为民奏留。
阅二十九年,竟卒于任。士民哀号,留葬城南,岁时奉祀。
是时,县令多久任。蠡县吴祥,永乐时知嵩县,至宣德中,阅三十二年卒于
任。临汾李信,永乐时由国子生授遵化知县,至宣德中,阅二十七年始擢无为知
州。以年老不欲赴,遂乞归。涓县房岩,宣德间为邹县知县,至正统中,阅二十
余年卒于任,吏民皆爱戴之。而吉水知县武进钱本忠有廉名,诖误罢官。父老奔
走,号泣乞留,郡人胡广力保之,得还任。民闻本忠复来,空闾井迎拜。永乐中
卒官,民哀慕,留葬吉水,争负土营坟,其得民如诚祖云。
谢子襄,名衮,以字行,新淦人。建文中,由荐举授青田知县。永乐七年,
与钱塘知县黄信中、开化知县夏升并九载课最,当迁。其部民相率诉于上官,乞
再任,上官以闻。帝嘉之,即擢子襄处州知府,信中杭州,升衢州,俾得治其故
县。子襄治处州,声绩益著。郡有虎患。岁旱蝗。祷于神,大雨二日,蝗尽死,
虎亦循去。有盗窃官钞,子襄檄城隍神。盗方阅钞密室,忽疾风卷堕市中,盗即
伏罪。民鬻牛于市,将屠之。牛逸至子襄前,俯首若有诉,乃捐俸赎还其主。叛
卒吴米据山谷为乱,朝廷发兵讨之,一郡汹汹。子襄力止军城中毋出,而自以计
掩捕之,获其魁,余悉解散。为人廉谨,历官三十年,不以家累自随。二十二年
卒。
信中,余干人。先知乐清县。奸人绐寡妇至京,诬告乡人谋叛,而己逸去。
有司系其妇以闻,诏行所司会鞫。信中廉得其情,力诋为诬,获全者甚众。盗杀
一家三人,狱久不决。信中祷于神,得真盗,远近称之。升,盐城人。
贝秉彝,名恒,以字行,上虞人。永乐二年进士。授邵阳知县,以忧去,补
东阿。善决狱,能以礼义导民。岁大侵,上平籴备荒议。帝从之,班下郡县如东
阿式。邑西南有巨浸,积潦为田害。秉彝相视高下,凿渠,引入大清河,涸之,
得沃壤数百顷,民食其利。尤善综画,凡废铁、败皮、朽索、故纸悉藏之。暇令
工匠煮胶、铸杵、捣纸、绞索贮于库。会成祖北巡,敕有司建席殿。秉彝出所贮
济用,工遂速竣。帝将召之,东阿耆老百余人诣阙自言,愿留贝令,帝许之。九
载考满入都,诏进一阶,仍还东阿。尝坐累,罚役京师。民竞代其役,三罚三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