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史-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置县。东有铜山,泌水出焉。又北有潕水,东北有瀙水,下流俱入汝水。又

象河关在县东北,有巡检司。)

桐柏(府东南。本唐县之桐柏镇巡检司。成化十二年十二月改置县,而移巡

检司於毛家集。东有桐柏山,淮水所经,下流至南直安东县入海,行二千三百余

里。又东有大复山。西北有胎簪山,淮水所出。又西有澧水,亦曰醴水,下流入

泌水。)

南召(府北。成化十二年十二月以南阳县南召堡置。北有丹霞山,一名留山。

北有鲁阳关,即三鸦路口也,与鲁山县界。有鸦路镇巡检司,成化十二年十二月

移於洼石口。)

邓州(元治穰县。)洪武二年二月,县废。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县。十四年五

月复省入州。(南有析隈山。西北有白崖山。北有湍水,又东有涅水,亦名赵河,

自北来入焉。)东北距府百二十里。领县三:

内乡(州北少西。东有熊耳山,湍水所出。西南有淅水,又有丹水。又北有

菊潭。东北有金斗山巡检司,后废。又西北有西硖口关巡检司。又西南有党子口

关。又西有武关,路出陕西商州。)

新野(州东南。西有清水,又有湍水,又北有沘水,东有棘水,皆流入於

淯水。)

淅川(州西。成化六年析内乡县地置。东南有太白山。又有丹崖山。东有均

水,又西南有淅水,北有丹水俱流入焉,南入於汉水。西北有花园头巡检司,又

有荆子口关。又西有峡口镇,南接湖广均州界。)

裕州洪武初,以州治方城县省入。(东北有方城山,渚水出焉,下流入沘

水。)西南距府百二十里。领县二:

舞阳(州东北。汝水在县北,旧入西平县界,元末於涡河堨断其流,使东

归颍,而西平之水始别为汝源。南有潕水,亦曰舞水,又有瀙水,下流俱入

於汝宁府之汝水。西南有沙水,即瑽水也。又北有澧水,下流归故汝水。)

叶(州北少东。北有黄城山,一名长城山,有汝水。又北有湛水,流入汝。

东北有沙水,一名瑽水,又名泜水,又北有昆水入焉,下流入於汝。又北有昆

阳关。)

怀庆府(元怀庆路,直隶中书省。)洪武元年十月为府,属河南分省。领县

六。东南距布政司三百里。

河内(倚。永乐二十二年建卫王府。正统三年除。八年,郑王府自陕西凤翔

府迁此。北有太行山,又有碗子城山,上有关。又有沁河,源出山西沁源县,流

入府境,下流至武陟入大河。又有丹河,自泽州流入,注於沁河。又西有柏乡城,

崇祯四年筑。)

济源(府西。元属孟州。洪武十年五月改属府。南滨大河。西有王屋山,接

山西垣曲县界,济水出焉。西北有琮山,溴水出焉。又东北有沁水,经两山之间,

一名枋口水。又西北有轵关。西有邵原镇巡检司。)

修武(府东少北。西有沁水。)

武陟(府东。大河在县南。东有沁河,至南贾口入焉。又东北有莲花池,万

历十五年,沁河决此。又西北有宁郭城,景泰中筑。)

孟(府南少西。元孟州。洪武初,以州治河阳县省入。十年五月降为县。西

南滨大河。)

温(府东南。元属孟州。洪武十年五月改属府。南滨大河,溴水自西北流入

焉。又西南有济水,旧自济源县流经沇河镇,南注於河,后其道尽入河中。)

卫辉府(元卫辉路,直隶中书省。)洪武元年八月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

领县六。东南距布政司一百六十里。

汲(倚。弘治四年八月建汝王府。嘉靖二十年除。隆庆五年二月建潞王府。

北有卫河,源出辉县,下流至北直静海县入海,行二千余里,又东北有淇门镇。)

胙城(府东少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汲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新乡(府西南。北有卫河。西北有清水。又西南有大河故道,正统十三年河

决县之八柳树由此,寻塞。西有古沁河,永乐十三年后,时决时涸。)

获嘉(府西少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新乡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大河旧在

县南。天顺六年中,河自武陟徙入原武,而县界之流绝。北有清水,又有小丹河

合焉。)

淇(府北。元淇州,后废。洪武元年九月复置。十二月降为县。西北有淇水,

又清水自东北流入焉,下流入於卫河。)

辉(府西北。元辉州,后废。洪武元年九月复置。十二月降为县。西有太行

山。西北有白鹿山。又有苏门山,一名百门山,山有百门泉,泉通百道,其下流

为卫水,故又名卫源。又西南有清水。又西北有侯赵川、西有鸭子口二巡检司。)

彰德府(元彰德路,直隶中书省。)洪武元年闰七月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

领州一,县六。南距布政司三百六十里。

安阳(倚。永乐二年四月建赵王府。元末,县废。洪武元年九月复置。东北

有韩陵山。西北有铜山,旧产铜。北有安阳河,本名洹水,自林县流入,至北直

内黄县入卫河。又北有浊漳水。)

临漳(府东北。元末废。洪武元年九月复置。西有清、浊二漳水,合流於此,

曰交漳口,入北直界。又有滏水,下流入於漳河。西南又有洹水。)

汤阴(府南。元末废。洪武元年九月复置。西有荡水,经县治北,下流入卫

水。)

林(府西,少南。元林州,后废。洪武元年九月复置。二年四月降为县。西

北有隆虑山,亦曰林虑,洹水出焉。又西南有天平山。西有太行山。又北有浊漳

水,自山西平顺县流入。)

磁州(元治滏阳县,属广平路,后州县俱废。)洪武元年十一月复置州,属

广平府。二年四月来属。(西北有神麇山,滏水出焉。又南有清漳水。北有车骑

关巡检司。)南距府七十里。领县二:

武安(州西北。元末废。洪武元年十一月复置。东南有滏山,滏水出焉。西

南有磁山,产磁石。东北有洺河,流入北直邯郸县界。又西有固镇巡检司。)

涉(州西少北。元属真定路,后废。洪武元年十一月复置,属真定府。二年

四月来属。南有涉水,即清漳水也,自山西黎城县流入。又东北有偏店巡检司,

后移於县西南之吾而峪口。)

汝州(元属南阳府。)洪武初,以州治梁县省入。成化十二年九月直隶布政

司。(东南有霍山。又有鱼齿山,涉水出於此,入叶县界。又西南有鸣皋山。又

有空峒山。南有汝水。西有广成泽。)领县四。东北距布政司四百九十里。

鲁山(州西南。东有鲁山。西有尧山,瑽水所出,西南有波水流入焉。又西

北有歇马岭关巡检司。)

郏(州东少南。东南有汝水,西有扈涧水流入焉。)

宝丰(州东南。成化十一年四月析汝州地置。南有汝水,又有瑽水。)

伊阳(州西少南。成化十二年十二月以汝州之伊阙故县置,析嵩及鲁山二县

地益之。西有伊阳山。又有尧山,即天息山也,上有分水岭,瑽水出焉,俗又名

沙水。又南有汝水。西有伊水。西南有上店镇巡检司,成化十二年十二月移於常

界岭。又有普浗关巡检司,废。)

陕西《禹贡》雍、梁二州之域。元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治奉元路。)又

置甘肃等处行中书省。(治甘州路。)洪武二年四月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治

西安府。)三年十二月置西安都卫。(与行中书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卫为陕

西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八,属州二十一,县

九十有五。(为里三千五百九十七。)东至华阴,(与河南、山西界。)南至紫

阳,(与湖广、四川界。)北至河套,西至肃州。(外为边地。)距南京二千四

百三十里,京师二千六百五十里。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二十九万四千五百二十六,

口二百三十一万六千五百六十九。弘治四年,户三十万六千六百四十四,口三百

九十一万二千三百七十。万历六年,户三十九万四千四百二十三,口四百五十万

二千六十七。

西安府(元奉元路,属陕西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为西安府。领州六,县

三十一:

长安(倚。治西偏。洪武三年四月建秦王府。北有龙首山。南有终南山。西

南有太一山,又有子午谷,谷中有关。北有渭水,源出鸟鼠山,流经县界,至华

阴入黄河。又西有沣水。又西北有镐水,合滮水,又南有潏水,亦曰氵穴水,

合涝水,俱北流入渭。)

咸宁(倚。治东偏。渭水在南。东有浐水,合霸水流入渭。)

咸阳(府西北。旧治在渭河北,洪武二年徙於渭南。东北有泾水,东入渭。

东南有沣水,北入渭。)

泾阳(府北。西北有甘泉山。南有泾水,源自头山,流经县界,至高陵

县入谓。又北有冶谷水,合清谷水,下流入谓。)

兴平(府西少北。南有渭水。)

临潼(府东少北。东南有骊山,有温泉。北有渭水。西有潼水,又东有戏水,

俱北入渭。又东有泠水,一曰零水,至零口镇亦入渭。又南有煮盐驿,旧产盐。)

渭南(府东。元属华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属府。北有渭水。)

蓝田(府东南。南有七盘山,旁有纟争坡,谓之七盘十二纟争,蓝关之险道。

又有峣山。东南有蓝田山,有关。西有霸水,西北有长水,亦曰荆溪,又南有辋

谷水,亦曰辋川,俱注於霸水。)

鄠(府西南。南有牛首山,涝水出焉。北有渭水。西南有甘泉,西有氵美陂,

俱流合涝水,注於渭。又沣水在南,合高观谷、太平谷诸水,入长安县界。)

盩厔(府西南。西南有骆谷,谷长四百二十里,谷口有关。谷中有十八盘、

又有柴家关二巡检司。北有渭水。南有龙水,西南有黑水流入焉。又东有骆谷水,

东南有芒水,并北入谓。)

高陵(府东北。西南有渭水,泾水自西北流合焉。)

富平(府东北。元属耀州。万历三十六年改属府。西南有荆山。西北有漆沮

水,旧经白水县南入洛,自郑渠堙废,不复东入洛矣。东北有美原巡检司,寻废。)

三原(府北少东。元属耀州。弘治三年十一月改属府。西北有尧门山。东北

有漆沮水。西有清水,下流注於渭。)

醴泉(府西北。元属乾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属府。西北有九峻山,又

有武将山。东有泾水,又有甘谷水,流合焉。)

华州(南有少华山。北有渭水,与同州界。西有赤水,分大小二流,又有石

桥水,俱北注渭。)西距府二百里。领县二:

华阴(州东。南有华山,亦曰太华,即西岳也。东有牛心谷。西南有车箱谷。

东北有大河,自朝邑县流入,至渭口,与渭水合,所谓渭汭也。南有敷水,北入

渭。东北有潼水,入於大河。东有潼关。洪武七年置潼关守御千户所。九年十一

月升为卫,属河南都司。永乐六年直隶中军都督府。)

蒲城(州西北。东有洛水。又西有西卤池,南有东卤池,旧产盐。)

商州洪武七年五月降为县。成化十三年三月仍为州。(东南有商洛山。西有

熊耳山,伊水所出。南有丹崖山,旧产铜。又有冢岭山,洛水所出,下流至河南

汜水县入大河。又南有丹水,流入河南内乡县界。东有武关、西有秦岭二巡检司。

又东有龙驹寨。)西北距府二百二十里。领县四:

商南(州东少南。成化十三年三月以商县之层峰驿置,寻徙治於沭河西。西

南有两河,即丹水也,东有沭河,南有挟川,俱入焉。东有富水堡巡检司。)

雒南(州北少东。元曰洛南,属商州。洪武七年五月改属华州。成化十三年

三月复来属。天启初,改洛为雒。东北有鱼难山,鱼难水出焉,西北有玄扈山,

玄扈水出焉,俱北入於洛。东南有三要、东北有石家坡二巡检司。)

山阳(州南少东。本商县之丰阳巡检司,成化十二年十二月改为县,而移巡

检司於县东南之漫川里,仍故名。东南有天柱山。西南有甲河,流入湖广上津县

界,注於汉水。又东有竹林关巡检司。)

镇安(州西南。景泰三年以咸宁县野猪坪置,属府。天顺七年二月迁治谢家

湾。成化十三年三月改属州。西有泎水,合县南洵水入洵阳县界,注於汉江。

北有旧县、西有五郎坝二巡检司。)

同州(北有商原。南有渭水。西南有沮水,一名洛水。)西南距府二百六十

里。领县五:

朝邑(州东。东有大河。南有渭水。又有洛水,旧自县南经华阴县西北葫芦

滩入谓;成化中,自县南赵渡镇径入於河,不复入渭。东北有临晋关,一名大庆

关,即浦津关也,旧属浦州,洪武九年八月来属。有浦津关巡检司。)

郃阳(州东北。东有黄河。)

韩城(州东北。西有梁山,一名吕梁山,滨大河。东北有龙门山,夹河对峙。)

澄城(州北,西有洛水。)

白水(州西北。南有故城。洪武初,徙於今治。西有洛水,白水流入焉。西

北有马莲滩巡检司。)

耀州(东有沮水,西有漆水流入焉。又有清水,流入三原县界。)南距府百

八十里。领县一:

同官(州东北。北有神水峡,峡内有金锁关巡检司。又西北有北高山,漆水

出焉,东南流与同官川水合。又东有沮水,南有安公谷水,其下流合於沮水。)

乾州(西北有梁山,接岐山县界。其南有漠谷,漠谷水经其下,流为武水。

又东北有甘谷水。又西有武亭水。)东南距府百六十里。领县二:

武功(州西南。西南有太白山,又有武功山。东南有忄享物山。南有渭水。

又西有漠谷水,又有武亭水,自县东北流合焉。俱汇於湋水。)

永寿(州北。东有泾水。西南有锦川河,下流为漠谷水。有土副巡检司。又

有穆陵关。)

邠州(元直隶陕西行省。)洪武中来属,以州治新平县省入。(北有泾水。

西南有白土川,亦名漆水,东南注於渭水。与入洛之漆异。)东南距府三百五十

里。领县三:

淳化(州东。南有黄嵚山。西有泾水。东有清水,南流入耀州界。)

三水(州东北。成化十三年九月析淳化县地置。东南有石门山。东有三水河,

一名汃水,西南流入泾水。东南有石门巡检司。)

长武(州西北。万历十一年三月以邠州宜禄镇置。北有泾水,自泾州流入。

南有汭水,一名宜禄水,亦自泾州流入,径县东停口镇,与黑水河合,入於泾水。

西有窑店巡检司,本名宜禄,治宜禄镇。弘治十七年迁於正东之冉杏,仍故

名。万历十一年又迁,更名。)

凤翔府(元属陕西行省。)洪武二年三月因之。领州一,县七。东距布政司

三百四十里。

凤翔(倚。永乐二十二年建郑王府。正统八年迁於河南怀庆府。东北有杜阳

山,杜水所出。西北有雍山,雍水出焉,下流合漆水入渭。又东南有横水,亦曰

横渠,东入渭。)

岐山(府东。东北有岐山。又有梁山。又北有武将山。南有渭水,西北有岐

水,又东有湋水,俱流入扶凤县界。又南有斜谷水,北入渭。)

宝鸡(府西南。东南有陈仓山。西南有大散岭,大散关在焉。又有和尚原,

接凤县界。南有渭河,东有汧河流入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