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史-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府官拜位于庭中道上之东西,设百官侍立位于庭中,东西向。至日,列甲士,
陈仪仗,设乐如常。诸王诣东宫门外幄次,皇太子常服出,乐作。升座,乐止。
引礼导诸王入就殿门外位。初行,乐作,就位,乐止。导诣殿东门入,乐作。内
赞引至位,北向立,乐止。赞跪,王与王府官皆跪,致词曰:“兹遇某节,恭诣
皇太子殿下。”致词毕,王与王府官皆俯伏,兴,乐作。复位,乐止。赞拜,乐
作,王与王府官皆四拜。兴,乐止。礼毕,王及各官以次出。王至后殿,叙家人
礼。东宫及王皆常服,王由文华殿东门入,至后殿。王西向,东宫南向。相见礼
毕,叙坐,东宫正中,南面,诸王列于东西。
嘉靖二十八年,礼部奏,故事,皇太子受朝贺,设座文华殿中,今易黄瓦,
似应避尊。帝曰:“东宫受贺,位当设文华门之左,南向。然侍卫未备,已之。”
隆庆二年册皇太子,诏于文华殿门东间设座受贺。
○大宴仪
汉大朝会,群臣上殿称万岁,举觞。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唐大飨登歌,
或于殿庭设九部伎。宋以春秋仲月及千秋节,大宴群臣,设山楼排场,穷极奢丽。
明制,有大宴、中宴、常宴、小宴。
洪武元年,大宴群臣于奉天殿,三品以上升殿,余列于丹墀,遂定正旦、冬
至圣节宴谨身殿礼。二十六年,重定大宴礼,陈于奉天殿。永乐元年,以郊祀礼
成,大宴。十九年,以北京郊社、宗庙及宫殿成,大宴。宣德、正统间,朝官不
与者,给赐节钱。凡立春、元宵、四月八日、端午、重阳、腊八日,永乐间,俱
于奉天门赐百官宴,用乐。其后皆宴于午门外,不用乐。立春日赐春饼,元宵日
团子,四月八日不落荚,(嘉靖中,改不落荚为麦饼。)端午日凉糕粽,重阳日
糕,腊八日面,俱设午门外,以官品序坐。宣德五年冬,久未雪,十二月大雪,
帝示群臣《喜雪》诗,复赐赏雪宴。群臣进和章,帝择其寓警戒者录之,而为之
序。皇太后圣诞,正统四年赐宴午门。东宫千秋节,永乐间,赐府部堂上、春坊、
科道、近侍锦衣卫及天下进笺官,宴于文华殿。宣德以后,俱宴午门外。凡祀圜
丘、方泽、祈谷、朝日夕月、耕耤、经筵日讲、东宫讲读,皆赐饭。亲蚕,赐内
外命妇饭。纂修校勘书籍,开馆暨书成,皆赐宴。阁臣九年考满,赐宴于礼部,
九卿侍宴。新进士赐宴曰恩荣。
凡大飨,尚宝司设御座于奉天殿,锦衣卫设黄麾于殿外之东西,金吾等卫设
护卫官二十四人于殿东西。教坊司设九奏乐歌于殿内,设大乐于殿外,立三舞杂
队于殿下。光禄寺设酒亭于御座下西,膳亭于御座下东,珍羞醯醢亭于酒膳亭之
东西。设御筵于御座东西,设皇太子座于御座东,西向,诸王以次南,东西相向。
群臣四品以上位于殿内,五品以下位于东西庑,司壶、尚酒、尚食各供事。至期,
仪礼司请升座。驾兴,大乐作。升座,乐止。鸣鞭,皇太子亲王上殿。文武官四
品以上由东西门入,立殿中,五品以下立丹墀,赞拜如仪。光禄寺进御筵,大乐
作。至御前,乐止。内官进花。光禄寺开爵注酒,诣御前,进第一爵。教坊司奏
《炎精之曲》。乐作,内外官皆跪,教坊司跪奏进酒。饮毕,乐止。众官俯伏,
兴,赞拜如仪。各就位坐,序班诣群臣散花。第二爵奏《皇风之曲》。乐作,光
禄寺酌酒御前,序班酌群臣酒。皇帝举酒,群臣亦举酒,乐止。进汤,鼓吹响节
前导,至殿外,鼓吹止。殿上乐作,群臣起立,光禄寺官进汤,群臣复坐。序班
供群臣汤。皇帝举箸,群臣亦举箸,赞馔成,乐止。武舞入,奏《平定天下之舞》。
第三爵奏《眷皇明之曲》。乐作,进酒如初。乐止,奏《抚安四夷之舞》。第
四爵奏《天道传之曲》,进酒、进汤如初,奏《车书会同之舞》。第五爵奏《振
皇纲之曲》,进酒如初,奏《百戏承应舞》。第六爵奏《金陵之曲》,进酒、进
汤如初,奏《八蛮献宝舞》。第七爵奏《长杨之曲》,进酒如初,奏《采莲队子
舞》。第八爵奏《芳醴之曲》,进酒、进汤如初,奏《鱼跃于渊舞》。第九爵奏
《驾六龙之曲》,进酒如初。光禄寺收御爵,序班收群臣盏。进汤,进大膳,大
乐作,群臣起立,进讫复坐,序班供群臣饭食。讫,赞膳成,乐止。撤膳,奏
《百花队舞》。赞撤案,光禄寺撤御案,序班撤群臣案。赞宴成,群臣皆出席,
北向立。赞拜如仪,群臣分东西立。仪礼司奏礼毕,驾兴,乐止,以次出。其中
宴礼如前,但进七爵。常宴如中宴,但一拜三叩头,进酒或三或五而止。
凡宴命妇,坤宁宫设仪仗、女乐。皇后常服升座,皇妃、皇太子妃、王妃、
公主亦常服随出閤,入就位,大小命妇各立于座位后。丞相夫人率诸命妇举御食
案。丞相夫人捧寿花,二品外命妇各举食案于皇妃、皇太子妃、王妃、公主前。
大小命妇各就座位,奉御执事人分进寿花于殿内及东西庑。酒七行,上食五次,
酌酒、进汤、乐作止,并如仪。
○上尊号徽号仪
子无爵父之道。汉高帝感家令之言而尊太公,荀悦非之。晋哀帝欲尊崇皇太
妃,江以为宜告显宗之庙,明事不在己。宋、元志俱载皇太后上尊号仪,而
不行告庙,非礼也。明制,天子登极,奉母后或母妃为皇太后,则上尊号。其后
或以庆典推崇皇太后,则加二字或四字为徽号。世宗时,上两宫皇太后,增至八
字。上徽号致词,而上尊号则止进宝册。
上尊号,自宣宗登极尊皇太后始。先期遣官祭告天地宗社,帝亲告太宗皇帝、
大行皇帝几筵。是日,鸣钟鼓,百官朝服。奉天门设册宝彩舆香亭。中和韶乐及
大乐,设而不作。内官设皇太后宝座,陈仪仗于宫中。设册宝案于宝座前,设皇
帝拜位于丹陛正中,亲王拜位于丹墀内。女乐设而不作。皇帝冕服御奉天门。奉
册宝官以册宝置舆中,内侍举舆,皇帝随舆降阶升辂。百官于金水桥南,北向立,
舆至皆跪,过兴。随至思善门外桥南,北向立。皇帝至思善门内降辂。皇太后升
座。舆至丹陛。皇帝由左门入,至陛右,北向立。亲王冕服各就位。奏四拜,皇
帝及王以下皆四拜。奉册宝官以册宝由殿中门入,立于左。皇帝由殿左门入,至
拜位跪,亲王百官皆跪。奏摚纾嘟帷7畈峁僖圆峁蚪实凼懿嵯灼�
事官跪受,置案左。奏进宝,奉宝官以宝跪进。皇帝受宝,献讫,执事官跪受,
置案右。奏出圭,奏宣册,执事官跪宣读。皇帝俯伏,兴,由左门出,至拜位。
奏四拜,传唱百官同四拜。礼毕,驾兴。是日,皇帝奉皇太后谒奉先殿及几筵,
行谒谢礼。礼毕,皇太后还宫,服燕居冠服,升座。皇帝率皇后、皇妃、亲王、
公主及六尚等女官行庆贺礼。翌日,外命妇四品以上行进表笺礼。宣德以后,仪
同。正统初,尊太皇太后仪同。天顺八年二月,增命妇致词云:“某夫人妾某氏
等,恭惟皇太后陛下尊居慈极,永膺福寿。”弘治十八年,上两宫尊号,改皇太
后致词云:“尊居慈闱,茂隆福寿。”
嘉靖元年二月上尊号,以四宫行礼过劳,分为二日。又以武宗服制未满,庄
肃皇后免朝贺,命妇贺三宫,亦分日。
上徽号,自天顺二年正月奉皇太后始。致词云:“嗣皇帝臣,伏惟皇太后陛
下,功德兼隆,显崇徽号,永膺福寿,率土同欢。”命妇进表庆贺致词云:“某
夫人妾某氏等,恭惟皇太后陛下德同坤厚,允协徽称,寿福无疆,舆情欢戴。”
馀如常仪。后上徽号及加上徽号,仿此。成化二十三年,礼部具仪上,未及皇太
子妃礼,特命增之。
卷五十四 志第三十
◎礼八(嘉礼二)
册皇后仪(册妃嫔仪附)册皇太子及皇太子妃仪
册亲王及王妃仪(册公主仪附)皇帝加元服仪册皇太子皇子冠礼
品官冠礼庶人冠礼
○册皇后仪
古者立后无册命礼。至汉灵帝立宋美人为皇后,始御殿,命太尉持节,奉玺
绶,读册。皇后北面称臣妾,跪受。其后沿为定制,而仪文代各不同。明仪注大
抵参唐、宋之制而用之,太祖初,定制。
凡册皇后,前期三日斋戒,遣官祭告天地、宗庙。前一日,侍仪司设册宝案
于奉天殿御座前,设奉节官位于册案之东,掌节者位于其左,稍退,设承制官位
于其南,俱西向。设正副使受制位于横街于南,北向。设承制宣制官位于其北,
设奉节奉册奉宝官位于其东北,俱西向。设正副使受册宝褥位于受制位之北,北
向。典仪二人位丹陛上南,赞礼二人位正副使北,知班二人位赞礼之南,俱东西
相向。百官及侍从位,如朝仪。
是日早,列卤簿,陈甲士,设乐如仪。内官设皇后受册位及册节宝案于宫中,
设香案于殿上,设权置册宝案于香案前,设女乐于丹陛。质明,正副使及百官入。
鼓三严,皇帝衮冕御奉天殿。礼部官奉册宝,各置于案。诸执事官各人就殿上位
立。乐作,四拜,兴,乐止。承制官奏发皇后册宝,承制讫,由中门出,降自中
陛,至宣制位,曰“有制”。正副使跪,承制官宣制曰:“册妃某氏为皇后,命
卿等持节展礼。”宣毕,由殿西门入。正副使俯伏,兴。执事者举册宝案,由中
门出,降自中陛。奉节官率掌节者前导,至正副使褥位,以案置于北。掌节者脱
节衣,以节授奉节官。奉节官以授正使,正使以授掌节者,掌节者跪受,兴,立
于正使之左。奉节官退。引礼引正使诣受册位,奉册官以册授正使,正使跪受,
置于案。退,复位。副使受宝亦如之。乐作,正副使四拜。兴,乐止。正使随册,
副使随宝,掌节者前导,举案者次之,乐作。出奉天门,乐止。侍仪奏礼毕,驾
兴,百官出。掌节者加节衣,奉册宝官皆摚耍〔岜χ昧つ冢钦檀罄智暗迹�
至中宫门外,乐作。皇后具九龙四凤冠,服祎衣,出閤,至殿上,南向立。乐止,
正副使奉册宝权置于门外所设案上。引礼引正副使及内使监令俱就位。正使诣内
使监令前,称册礼使臣某,副使臣某,奉制授皇后册宝。内使监令入告皇后,出,
复位。引礼引内外命妇入就位。正使奉册授内使监令,内使监令跪受,以授内官。
副使授宝亦如之。各复位。内使监令率奉册奉宝内官入,各置于案。尚仪引皇后
降陛,诣庭中位立。内官奉册宝立于皇后之东西。内使监令称“有制”,尚仪奏
拜。皇后拜,乐作。四拜,兴,乐止。宣制讫,奉册内官以册授读册内官读讫,
以授内使监令。内使监令跪以授皇后,皇后跪受,以授司言。奉宝如前仪。受讫,
以授司宝。尚仪奏拜,皇后拜如前。内使监令出,诣正副使前,称“皇后受册礼
毕”。使者退诣奉天殿横街南,北面西上立,给事中立于正副使东北,西向。正
副使再拜复命曰:“奉制册命皇后礼毕。”又再拜,给事中奏闻,乃退。皇后既
受册宝,升座。引礼引内命妇班首一人,诣殿中贺位跪,致词曰:“兹遇皇后殿
下膺受册宝,正位中宫,妾等不胜欢庆,谨奉贺。”赞拜,乐作。再拜,兴,乐
止。退,复位。又引外命妇班首一人,入就殿上贺位,如内命妇仪。礼毕俱出。
皇后降座,乐作。还閤,乐止。
次日,百官上表笺称贺。皇帝御殿受贺,如常仪。遂卜日,行谒庙礼,先遣
官用牲牢行事,告以皇后将祗见之意。前期,皇后斋三日,内外命妇及执事内官
斋一日。设皇后拜位于庙门外及庙中,设内命妇陪祀位于庙庭南,外命妇陪祀位
于内命妇之南。司赞位皇后拜位之东西,司宾位内命妇之北,司香位香案右。陈
盥洗于阶东,司盥洗官位其所。至日,内外命妇各翟衣集中宫内门外。皇后具九
龙四凤冠,服祎衣。出内宫门,升舆,至外门外降舆,升重翟车。鼓吹设而不作。
尚仪陈仪卫,次外命妇,次内命妇,皆乘车前导。内使监扈从,宿卫陈兵仗前后
导从。皇后至庙门,司宾引命妇先入。皇后降车,司赞导自左门入,就位,北向
立。命妇各就位,北向立。司赞奏拜,司宾赞拜,皇后及命妇皆再拜,兴。司赞
请诣盥洗位,盥手帨抉手,由东陛升,至神位前。司赞奏上香者三,司香捧香于
右,皇后三上讫,导复位,赞拜如前。司赞奏礼毕,皇后出自庙之左门,命妇以
次出。皇后升车,命妇前导,如来仪。过庙,鼓吹振作,皇后入宫。是日,皇帝
宴群臣于谨身殿,皇后宴内外命妇于中宫。皆如正旦宴会仪。
及成祖即位,册皇后徐氏,其制小异。皇帝皮弁服御华盖殿,翰林院官以诏
书用宝讫,然后御奉天殿,传制皇后受册。礼毕,翰林官以诏书授礼部官,礼部
官奉诏书于承天门开读。皇帝还宫,率皇后具服诣奉先殿谒告毕。皇后具服于内
殿,俟皇帝升座。赞引女官导诣拜位,行谢恩礼,乐作。八拜,兴,乐止。礼毕。
次日,皇帝皇后受贺宴会,如前仪。天顺八年,增定亲王于皇帝前庆贺,次诣皇
太后庆贺,次诣皇后前八拜仪。嘉靖十三年,册皇后方氏,礼臣具仪注,有谒告
内殿仪,无谒告太庙世庙之礼,帝命议增。于是礼臣以仪上。先期斋三日,所司
陈设如时祫仪。至日,皇帝御辂,皇后妃御翟车,同诣太庙。命官奉七庙主升神
座讫。皇帝奉高皇帝主,皇后奉高皇后主,出升神座。迎神、上香、奠帛、祼献,
乐作止,皆如仪。次诣世庙行礼,同上仪。隆庆元年增定,颁诏次日,命妇行见
皇后礼。
册妃之仪。自洪武三年册孙氏为贵妃,定皇帝不御殿,承制官宣制曰:“妃
某氏,特封某妃,命卿等持节行礼。”但授册,无宝,馀并如中宫仪。永乐七年,
定册妃礼。皇帝皮弁服御华盖殿,传制。至宣宗立孙贵妃,始授宝,宪宗封万贵
妃,始称皇,非洪武之旧矣。嘉靖十年,帝册九嫔,礼官上仪注。先日,所司陈
设仪仗如朔望仪。至期,皇帝具衮冕,告太庙、世庙讫,易皮弁服,御华盖殿。
百官公服入行礼。正、副使朝服承制,举节册至九嫔宫。九嫔迎于宫门外,随至
拜位。女官宣册,九嫔受册,先后八拜。送节出宫门复命。九嫔随具服候,皇后
率诣奉先殿谒告,及诣皇帝、皇后前谢恩,俱如册妃礼。惟圭用次玉,谷文、银
册少杀于皇妃五分之一。二十年,册德妃张氏,以妃将就室,而帝方静摄,不传
制,不谒告内殿,馀并如旧。
○册皇太子及皇太子妃仪
自汉代始称皇太子,明帝始有临轩、册拜之仪。唐则年长者临轩册授,幼者
遣使内册。宋惟用临轩。元惟用内册,不以长幼。
明兴,定制,册皇太子,所司陈设如册后仪。设皇太子拜位于丹陛上。中严,
皇帝衮冕御谨身殿,皇太子冕服俟于奉天门。外办,皇帝升奉天殿,引礼导皇太
子入奉天东门。乐作,由东阶升至丹陛位,乐止。百官各就丹墀位。乐作,皇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