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髡匠〔辉谖浜撼鞘械谋N勒剑谖浜和馕У南恼剑髡降哪康脑谡∠娜站腔靼苋站蚴钦嬲谋N牢浜骸>驼铰灾傅嫉牟愦味裕泄矫娴谋硐终媸墙缴袼佟6站蟊居勒獯紊钊胛浜鹤髡剑饕抢┐笕站谥泄目刂瓶占洌裾频降胤奖呲锏厍贝莼俳槭脑偕搅Σ钩渎废撸绱丝梢苑奖憬⒑杭檎锍扇毡尽耙哉窖健钡恼铰阅勘辍S捎诟涸鹉下方サ娜站枰有熘莞浇骰刈髡讲慷樱币诰沤嶂螅趴冀ノ浜海虼诵枰谝桓鲈乱郧埃衷诔そ媳绷桨督行蛘阶急浮V劣谠诒甭返H喂セ魑浜旱娜毡镜诙握降母鞲霾慷樱纠淳驮诨春佑牖坪又洌诤戏始崾欠浅7奖愕模虼司拖冉姓担却セ鞣⑵鸬氖被8涸鹪谀下方サ娜毡镜谑痪诖蟊居姑挥邢麓锖嚎诠ヂ缘淖髡街噶钪埃鸵严仍诹率眨老鹊锹桨睬旆⒍诵蛘焦ナ疲缓笫痪至铰罚哂辛狡茏髡阶氨傅牟ㄌ镏Ф恿炀刈懦そ牢魃希诨慷踊环烙虢佑Σ坏钡那樾蜗拢嵋椎匾痪倩髌平乐卣蚵淼币幼叛杆俅┕碓螅急钢北凭沤涣硗庖恢г诮钡娜站诹ν牛ǖ疽端睦桑蛟诔そ卑兜穆铰罚欢系叵蚨唤刈徘鄙健⑻⒅惫セ泼贰S捎谌站诤嚎诠ヂ钥嫉慕闲蛘街保髡揭馔獾厮忱虼巳辗缴踔寥衔灰桓鲈拢涂梢怨ハ挛浜骸U飧銮岬械南敕ǎ忠萌站冻黾蟮拇邸D下返娜站富庸俑源迥危乐富诱獬』嵴剑杂谧约呵巴镜墓叵捣浅V卮螅坏M芄皇紫裙タ宋浜海肽芄黄恋脑诠タ宋浜褐保呙鸹蟛糠值闹髁ΑR虼烁源迥伟压タ宋浜旱木稣侥勘辏旁诔そ习叮蛭阑诰耪角闹髁Ρ牛驮诰沤肽喜洳挤馈<偃缱约耗芄辉诖思呙鸹慷樱涂梢源蟮ǖ赜鼗毓セ髟梁禾飞系暮厥で乓淮囟匣游浜耗铣返耐罚硬嗪蠓桨浜骸J率瞪希源迥我彩怯行┑P模偃缱约旱牟慷友刈懦そ宦返纳钊胛浜海岣粼诮鞯幕慷樱谢岵嗷髯约旱牟垢摺U庹浅鲁嫌胙υ赖淖髡郊苹迫站匦敕稚⒈Γ婪对诮骷嶂钠笸肌�
25。4 庐山的死亡阵地
七月二十二日,冈村宁次的部队,突击登陆长江南岸的九江附近据点姑塘,与华军爆发激烈的战斗,华军的第四军、五十二军、六十四军、六十六军早有反击的准备,中日双方在星子到德安地区爆发空前的激战。日军第一○六师团,被钉在金官桥阵地,日军无论如何的猛攻,都无法突破华军阵地。华军在造成日军大量的伤亡之后,仍然坚守不退,这时冈村宁次大感震惊,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的下令日军,毫无限制地大量使用毒气进攻华军,但是纵然如此,日军仍然无法攻克德安,也无法顺利沿着长江南岸,朝向武昌进攻。冈村宁次因此再调日军一○一师团,在星子登陆,企图侧击华军阵地,但是华军的七十军军长李觉,率部固守庐山的险峻地形,发挥血战不退的作战意志,在长达四十一天的作战中,不管日军用尽一切的手段,当然包括毒气、飞机轰炸与炮舰的火力支持,就是无法突破华军阵地,反而造成进攻日军近乎歼灭性的损伤。冈村被迫再调第九师团支持作战,但是仍然无法打开战事的僵局。日军在江西北部的长江沿岸,已经陷入死亡阵地的僵持局面:日军三个参战的师团,都打到近乎失去继续作战能力的状态,这三个师团需要补充的兵员,甚至超过了原有的建制。
在中日两军队阵之时,长江地区正好发生严重的瘟疫,不但日军受到感染,华军更是因为普遍的缺乏医药,病死的战士极多。不过南路日军在长江北岸的战事却进展较大,日军第六师团一路进攻,终于在八月三日攻克黄梅。这时白崇禧眼见长江北岸的日军过于深入,于是出动华军攻击日军的后方补给线,准备包抄第六师团。白崇禧指挥华军第七军(张淦)、第十军(徐源泉),在八月二十七日攻克日军后方的潜山与太湖,然后下令江北的华军,围攻在黄梅集结的日军第六师团,准备造成另外一次的台儿庄大捷。这次白崇禧的战略布局虽然高明,但是华军兵力的运用,却没有充裕与足够的筹码(当初李宗仁得到了蒋介石倾全国军力的支持,现在白崇禧却面对华军在全线激战,已经没有重兵可以投入的情况);更为不利的是,长江对于华军是障碍,对于拥有绝对优势海军的日本而言,却是救命的动脉。白崇禧虽然成功地切断日军第六师团的后路,但是日军却由长江支持、补给第六师团。冈村宁次更非等闲之辈,他立刻调动三个支队,加入第六师团,以进行反击战,因此华军被迫后撤。日军于是乘胜追击,对于江北的战略要地广济发动攻击。广济之战进行了八天八夜,整个阵地在中日两军之间,也是几度易手,最后才在九月六日,被日军攻占。这时攻占广济的日军与沿江西上的日军,开始两面合围田家镇。华军在此设有江防的要塞阵地,但是这个要塞在设计的时候,发生严重的错误,
只考虑到迎击由长江一面的作战需要,而在侧后的防御上,几乎没有任何坚固的防御设计。华军在江防要塞上,对于正面进攻的日军,产生极大的杀伤力,但是当日军从广济迂回攻击田家镇之时,整个要塞就无法发挥应有的防御功能。日军第二十七师团,此时又先攻克了田家镇南岸的对应阵地,因此田家镇终于在九月二十九日,中国守军在弹尽援绝之下,被日军所攻陷,于是沿长江进攻武汉的南路日军已经打开了通往武汉的大门,不过日军的攻击力量,也到了暂时无法继续作战的地步。
25。5 万家岭大捷
由于冈村宁次对于在鄱阳湖口的作战,一直无法击败薛岳与张发奎的部队,仍然感到不安,于是决定要在江西北部捕捉与歼灭华军薛岳的主力。冈村宁次一面继续对德安战线,施加正面的压力,一面出动军队,先猛攻右翼的瑞昌,然后向南旋转,迂回深入地突进,企图包抄华军德安战线的后方,以围歼在此力战不退的守军。但是负责迂回攻坚任务的日军第一○六师团,却在九月三十日,在瑞昌西南方的万家岭迷路,因而立刻受到薛岳部队主力的包围。这次薛岳决心完歼这支单独深入的日军,因此立刻调动华军部队,由吴奇伟指挥第四军(欧震)、二九军(李汉魂)、六十六军(叶肇)、七十四军(俞济时)发动联合攻势,设法围歼第一○六师团。中日双方在万家岭血战十四日,其中以七十四军(俞济时)
担纲,牺牲最大,特别是五十八师(冯圣法),更是打到全员上阵的地步,最后连军长俞济时都亲率警卫营支持作战,而受困的日军一○六师团,一直无法打开战线缺口;外围的日本援军受阻,也无法打破包围圈驰援。因此日军一○六师团逐渐感到弹尽援绝地威胁,被华军围在几公里方圆的阵地之中,几乎已经遭到华军的围歼了。万家岭战局的发展,不但受到中外媒体的广泛注意,甚至引起日皇裕仁直接地关切,因为日本自从建军以来,还没有遭到整个师团被围歼的败绩。在日皇、军部以及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的高度关切之下,冈村宁次当然更是想尽一切的办法,来设法救援一○六师团,但是仍然无法达成任务。这时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田俊六只有亲自介入指挥,他不但把所有能出动的空军,都派到万家岭上空,支持与掩护受困的一○六师团,并且紧急出动所有华中派遣军所控制的预备队,组成三个支队,不惜一切代价地投入战场,以救援被困的日军。
事实上,被华军包围的日军一○六师团长淞浦淳六郎中将,几度已经到了准备焚烧军旗,并且要切腹自杀的最后关头。中日两军在万家岭决战的最后两天当中,都分别组织了上百组的敢死队,进行最后的短兵相接的战斗。日军华中派遣军甚至组织了两百人的军官团,空降到日军一○六师团的阵地给予支持。最后一方面是淞浦个人命大,几次华军突击队都在其阵地前擦身而过,一方面是华军已经没有更多的预备队兵力来投入作战,因此他才在最后的千钧一发之际,被日本的援军救出。总计冈村宁次为了要消灭在江西集结的华军部队,让日军的第九、一○一、一○六师团,都打到了失去作战能力的地步,必须进行全师团的整补。华军的抵抗意志竟是如此坚强,更是让日军为之震惊与困惑。
25。6 富金山的恶战
而负责从北路进攻武汉的日本第二军,在日军攻略汉口的战略规划中,原先只是助攻的任务,但是司令官稔彦王中将却有国人的企图心,他准备采取后发先至与攻难于易的高明战略。北路日军按兵不动,就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集结与准备。直到八月二十二日,南路日军已经打得昏天黑地之时,日本第二军才开始沿大别山向西进攻。虽然这里的地形险阻,并不适合大兵团的运动与作战,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华军在此的兵力,也就最为薄弱,这点是被日军料中了。由于第五战区代理长官白崇禧认为日军进攻武汉的主力,是沿长江两岸发动攻击,同时他又想围歼深入的日军第六师团,因此华军的重兵南调长江北岸,在大别山的孙连仲,实在没有多少部队布防。一旦日军发动攻势,白崇禧才发现日军之大胆企图心,竟然要走地形复杂的地区进攻,于是急调大军支持孙连仲。幸而镇守前线的七十一军宋希濂部,在富金山凭险设置阵地,面对装备极其精良的日军第十三师团的进攻,仍然血战不退。尤其是七十一军第三十六师的陈瑞河部,根本就在十天十夜的富金山血战之中,几乎打光了所有的弹药,造成进攻的日军第十三师团,死伤高达一万多人。日本第二军司令官实在无法想象华军是如此地顽强,只有急派第十师团加入战斗,但是仍然无法突破华军的富金山阵地。连日本的报纸都奇怪,究竟镇守这个阵地的华军是何方神圣,日军两个师团合力围攻,都无法打开战局。日军死伤累累,造成全军需要大量的补充兵员,才能继续地发动作战。最后华军终于退出阵地,因为华军仍是血肉之躯,在日军持续猛攻下,弹药枪炮也都有用完的时刻。但是华军富金山阵地之战,却给孙连仲调度兵马迎战,争取到准备的时间,日军在攻占华军富金山阵地之后,同样的分兵两路,北路进攻固始、潢川、罗山,南路进攻商城与沙窝。日军仍是没有想到华军的作战是如此英勇,日军每攻一处阵地,都要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其中以宋希濂部坚守固始、张自忠部血战潢川,孙震部力战罗山,都令日军受到很大的损失。不过由于华军在此区的兵力究竟是最弱的,同时作战的战线也最短,因此日军第二军,终于朝切断平汉铁路的作战目标接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空军,又在此一阶段的战役中,有着不少杰出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苏联支持的飞机与志愿队到达,虽然在数量与质量上,中国空军仍然处于极大的劣势(当时苏联的E型战机功能,远低于日军的零式战机),但是由于华军的战志极高,因此还能屡次对日军发动攻击,沿长江炸毁几十艘以上的军舰,击落数百架的日本飞机,其中单是在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九日,日皇生日的当天,武汉上空爆发空前激烈的空战,中国空军一举击落日机二十九架,自己只损失了五架。因此武汉地区的居民,经常可以看到中日空军在上空决战的镜头,全球的新闻媒体,也为中国空军以寡击众的表现而喝彩。苏联援华的“正义之剑“飞行志愿军,在中国的领空上,总共也有近百人的牺牲,这算是苏联对于中国的抗日战争,最大的贡献。另外苏联也先后卖给中国价值两亿五千万美元的军事装备,可以说是苏联利用中国军民的生命,拖住日军的“回报“。至于苏联原本有意出兵与日军作战的口头成诺,在立法院长孙科两次亲访莫斯科之后,仍然是毫无下文。斯大林是何等的精明,他要的是中国拖住日本,而不是要支持中国以击败日本。斯大林要日本战力弱化到无法与苏联一战,他更要利用中国因战争而残破不堪的时机,继续地侵略中国。
25。7 日军攻陷武汉空城
不过居于优势的日军,终于步步进逼到武汉决战的外围阵地,原本陈诚在武汉四周,投入相当的兵力,一直在赶工,准备建筑相当复杂的防御工事,若是有足够的兵力与战力投入,应该可以进行一场激烈的都市保卫战。但是由于华军已在武汉外围的战斗被过度地消耗,因此没有有效的力量防卫武汉(否则又要重演以急需整补的残兵防卫南京的故事)。蒋介石这次并不坚持要力守武汉。加上日军在几天前,在广东登陆,切断了中国主要的战略物资进口基地,武汉无法继续成为战略物资进口的转运中心,战略地位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由于在北路的日军,在十月十二日顺利的进占信阳,而守军胡宗南部溃败,向西退向南阳,而没有向南的武汉方向退守,造成武汉北方的防线出现兵力的空虚,这时日本第二军既然切断了平汉铁路,日军若是迅速地向南旋转,可以沿着平汉铁路南下发动攻击,对武汉华军的北方防线,形成了明显的侧后威胁。这时,在武汉坐镇指挥的蒋介石,也感到武汉面临日军攻占与包围的危机,在陈诚等人的极力建议之下,蒋介石同意,在华军兵力已经面临耗竭的状况下,不宜在武汉本身进行决战,以避免防守武汉的华军遭到日军的围歼攻击。而日本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对于日本第二军已经攻到武汉北方的消息,简直比李宗仁还要震惊,因为冈村宁次一直将主力放在围歼长江南岸的华军,而与华军发生激烈的缠斗,死伤惨重,所有进军武汉的攻势受阻,现在在眼见北路的第二军,已经攻占信阳,可以快速沿着铁路南下汉口,很可能会比第十一军先攻占武汉。
此时,冈村宁次为了自己能够赢得首先攻占武汉的历史威名,就顾不得从南方包抄武汉的作战计划了,他立刻调整第十一军的作战方针,不再以主力对武汉南部进行迂回攻击,以截断华军退却的路线,而直接由长江北岸直扑武汉。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田俊六,也希望是由自己的嫡系部队攻占武汉,因此冈村命令在长江北岸的日军第六师团,立刻兼程急进、进攻武汉空城。这次田俊六当然是严令第六师团,必须完全遵守军纪,不能在武汉重演南京的烧杀掳掠。为了要争功,冈村宁次要自己统帅第十一军部队,抢先拿下武汉,而没有对华军,进行分进合击的长距离包围作战,结果使得防守武汉周围阵地的华军,得以顺利地由平汉、粤汉铁路以东地区撤出。在十月二十六日,日军第六师团进入长江北岸的汉口,同日,台湾旅团攻入长江南岸的武昌,日军终于攻占了中国的地缘与战略心脏武汉三镇。但是日军并未照原计划形成包围作战、切断华军的撤退路线,因此华军主力仍然可以保持完整建制退出武汉地区,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溃散的局面。同时这次华军撤退之时,对于武汉的重工业与军火工厂,都做了较有系统的破坏,才不至于将在武汉的建设大量地“资敌“。此时由于日本自己认为,只要日军攻占武汉,中国势将屈服,因为日军估计,日本攻占武汉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