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红楼之四爷在上-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十四是否清白需要等宗人府调查结果出来之后才知道,不是随便哪个人说清白就清白的。”胤禛起身弹了弹袖口,淡淡道:“后宫不得干政,看来乌嫔娘娘还是没有吸取教训。朕看乌嫔娘娘精神好得很,想来身体也是没什么大碍的。你是皇阿玛的后宫之人,朕也不便过来走动,有什么事让奴才去请示皇后吧。”
胤禛转身走到门口,停下脚步,“可惜朕的皇额娘去世太早,不能看着朕登基称帝,朕想要给她太后的殊荣也不可得。不过皇额娘对朕最是疼爱,知道朕有今日,想来她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欣慰的。”
说完这话,胤禛便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乌雅氏一口血吐了出来,眼神愤恨的看着门口,“本宫才是你的额娘!”
乌雅氏浑浊的眼中流出一滴泪水来,佟佳氏,佟佳氏,你终于是把我的儿子抢走了……
这一世的胤禛运道实在是极好,因为弘昭和弘寿时常给康熙投喂富含灵气的食物和丹药,使得他在去世之前保留了极大的神智清醒,宣布传位遗诏之时,他清醒的神智给某些野心勃勃之人以极大的震慑,使得他们不敢质疑胤禛继位的合法性。
因为林如海的介入,使得胤禟和胤誐早早的脱离了胤禩和胤祯的团体,也就导致胤禩在康熙宣布传位遗诏的时候,因为没有小伙伴的支持,没能及时布置不利于胤禛的传闻。
而胤禛这一世因为早早的就有林如海的辅佐,比起历史上的他,做出了更多的让人侧目的功绩,也因为有林如海在一旁提点着,他在处理很多事情上的手段也显得更加的圆融,不那么狠绝。虽然有很多官员不喜欢他较真的性格,却也没有达到对他恨之入骨的程度。
因此,对于胤禛的继位,许多人虽然觉得有些遗憾,却也是能够接受的。
如今,一门心思想和胤禛作对的就只有胤禩和胤祯两人。
这两人说起来都是天之骄子,才干也是非凡。
胤禩颇有才名,康熙对他的聪慧也是比较喜爱的,可惜他的心太大,百般算计,得到了广大朝臣的支持,却因此威胁到皇权而被康熙厌弃。
胤祯一直以来也很得康熙的欢心,又有亲娘德妃的宠溺,可说是在蜜罐里长大的。然而,却康熙因为德妃而迁怒,说出“十四阿哥不悌兄长,为人虚浮,屡次谎报战功,实不可堪当大任”这样的话来,将胤祯从云端打入淤泥之中。
有康熙的贬斥之语在前,又有胤祯意图行刺在后,胤祯的名声在文武百官之中是一落千丈,他在灵堂上所说的那一翻往胤禛头上泼脏水的话,众人也就是随意听听,看看热闹罢了,却是没一个人相信的。当然,如果胤禩和胤祯能够给出足够的筹码,还是有人愿意“相信”的。
这世间所谓的“真相”与事实无关,只与利益相关,如是而已。
眼下,胤祯深陷囫囵,胤禩独臂难撑,虽是传了些流言出去,却也仅止于此。想要黄袍加身单靠流言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手中没有实力,一切都是白搭。
于是,在胤禩的不甘之中,迎来了胤禛的登基典礼。
有康熙早年登基的礼制作为参考,胤禛的登基典礼进行的很顺利,他身穿龙袍,坐在太和殿象征着皇权的龙椅上,望着底下三跪九叩,山呼万岁的人,哪怕是他一向清心寡欲,此刻也不由得心潮澎湃。
四十四年,四十四年啊!原本只想等太子继位之后做一个辅政的贤王,没想到这皇位最后却是落到了他的手里。
身为爱新觉罗家的子孙,谁心里不想坐到这个至高之位呢?不过是有的自认为有这个实力,所以努力为着这个  而拼搏,而有的自认为没有这个实力,只能将这  深埋于心底。
胤禛也是有这份  的,早些年因为康熙对胤礽的宠爱,他看不到任何的希望,所以心甘情愿的往贤王的方向努力。而在胤礽被康熙厌弃之后,他的这份隐藏的  也就随之生根发芽。只是和胤禩的锐意进取不同,他采取的是不争就是争这一策略罢了。
而事实也证明,他所采取的策略是正确的。
如今,这江山终于属于他了!这不是结束,而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胤禛和他其他的那些兄弟不同,因为林如海和黛玉这两个异数的存在,胤禛受到他们很大的影响,他的眼界开阔了许多,知道在大清之外,被他们所看不起的蛮夷之人,事实上却是拥有着非常强大的力量和极大的野心。
也因此,胤禛才说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康熙除鳌拜、灭三藩、收复台湾、征讨葛尔丹……这一项项的事迹使得康熙的形象和名声被拔得很高,想要超越他,很难。
可是谁不想青史留名呢?谁不想让自己的功绩超越祖辈呢?
胤禛有着极强的自尊心,这也就代表着他在政治上有着极高的诉求。
超越康熙,并且成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难望其项背的存在,这就是胤禛的野心!
胤禛心里激荡着,缓缓抬手,“众卿平身。”
胤禛正式登基为帝,并且宣布年号为雍正,明年即为雍正元年。
登基之后就是大赦天下,可惜年羹尧等人却是遇赦不赦。
之后就是大封后宫,乌喇那拉氏如愿以偿的被册封为后,执掌凤印,入主永寿宫。黛玉被册封为纯贵妃,入主景仁宫,佟佳氏被册封为贵妃,入主翊坤宫。武氏为宁妃,入主延禧宫,李氏为齐妃,入主永和宫,宋氏为懋嫔,入主景阳宫,耿氏为裕嫔,入主长春宫。
对于这样的册封,既在众人的意料之中,也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乌喇那拉氏被册封为后,这是所有人都没有疑问的,她本就是胤禛的嫡福晋,陪伴他几十年,在她的管理下,胤禛的后院还算平稳,虽然其间也死了不少孩子,这却是哪个后院都有的事情,至少在乌喇那拉氏的管理下,事情都没有闹大。
更何况,乌喇那拉氏还给胤禛生下了唯一的嫡子,虽然弘晖如今的身体无法承担起一个嫡子应当承担的责任,但是他在胤禛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重的。
因此,乌喇那拉氏被册封为后,是最没有争议的事情了。
黛玉被册封为贵妃,这也在众人的意料之中。她是胤禛的侧福晋,身份尊贵,并且给胤禛生育了最多的孩子,四子一女,占据了胤禛现存所有子女的半壁江山。更加让她加分的是,她所生的五个子女都是既健康且聪慧的,弘晖和弘历体弱、弘时平庸、弘昼格局不够,和他们相比,弘昊、弘昭、弘寿、弘旻就耀眼多了。
佟佳氏在位份上面要比黛玉略低一点,一个是有封号的贵妃,一个是没有封号的贵妃,自然是有封号的贵妃更加贵重一些。佟佳氏的出身比黛玉要低,她的阿玛只是四品官儿,和林如海的一品大员比起来差远了。
她的运道却是极好,这次康熙给胤禛将玉牒改到孝懿仁皇后的名下,哪怕是为了安抚佟家呢,他也要给佟佳氏一点面子。要不然,就凭佟佳氏的出身,以及她只生育了一个女儿这点功劳,最多也就封个妃位。胤禛看在佟家的面子上,给她一个贵妃的位份,却没有给她封号,也是存了打压她和佟家的意思。
别以为朕的玉牒记在了孝懿仁皇后的名下,你们佟家就高人一等了。朕可以给你们面子,但是给多给少却得由朕来决定!
武氏封妃有些出人意料,毕竟她没有生养,只抱养了钮钴禄氏所出的弘历。不过众人再想想武氏一向和黛玉交好,也就恍然了。
李氏虽说曾经犯下过严重的错误,不过她到底是曾经给胤禛生育了三子一女,并且还有一子一女存活,哪怕是为了子女,胤禛也得给她几分脸面。不过胤禛将她安排在永和宫,却是明白表现出了她对他的厌恶。
众所周知,胤禛和生母乌嫔之间的关系非常的不好,永和宫也是他最为讨厌的地方,在那里有着太多让他厌恶的回忆,李氏住进了永和宫,怕是这辈子都等不到胤禛登门了。
宋氏和耿氏都是嫔位,宋氏进府最早,给胤禛生育了两个女儿,活下来一个。她本来出身就低,胤禛对她也无特别的喜爱,给她一个嫔位也是看在她跟着他的时间最长,且还有一个女儿的份上。
耿氏进门较晚,又生育了八阿哥,按理是能得一个妃位的。只是弘昼抱养在佟佳氏膝下,如果耿氏的位份太高,佟佳氏对她的制约力就会大大降低,为了安抚佟家,耿氏也只能封个嫔位了。
至于被遗忘在雍亲王府角落里的钮钴禄氏,也在这个时候再次进入众人的视野之中……


☆、第554章 乌嫔不迁宫


在胤禛下旨大封后宫之后,后宫就迎来了它们的新主子,康熙的妃嫔们,有儿子的胤禛都给了恩典,让她们出宫去和儿孙们共享天伦之乐。没有儿子的就全部都搬到了慈宁宫和宁寿宫去。
宜妃从翊坤宫搬了出来,胤祺和胤禟再加上胤誐三人都来给她搬家,宜妃看着翊坤宫的匾额,心中也是感慨万千。当年她才十来岁,就离开父母亲人独自来到这冰冷的皇宫之后,在这里,她度过了她的大半生,她所有的青春都在这里耗尽了。如今终于是离开了这个冰冷的皇宫,却已是年华不再,发染银霜。
“额娘,都已经收拾好了,咱们走吧。”
“是啊,该走了……”宜妃感慨的说了一句,转过身,在两个儿子的搀扶下慢慢的离去。
一步一步,在记忆中尘封了几十年的记忆又再次的鲜活起来,一幕幕的在她脑海中回放。这一生,她爱过、恨过,喜悦过、悲恸过,算计过、被害过。直到今日她才明白,一切的浮华都是虚无,唯有平安才是真。
宜妃扭头对胤禟说:“要是林丫头住翊坤宫就好了,那里面的东西我也不用搬走了,都留给她,也算是全了我们之间的情分。”
宜妃对黛玉有喜欢也有感激,胤禟能够幡然醒悟脱离夺嫡那个泥沼,没有跟着胤禩和胤祯一条道走到黑,在这一点上宜妃是要感激林如海和黛玉的。对两个儿子,宜妃虽然不像德妃那样偏心得没个边儿,到底还是有分出个轻重的。
胤祺被太后教养长大,和宜妃之间的母子情分自然是没有养在身边的胤禟那么深。尤其是胤祺一直以来都很规矩,不像胤禟那样,小时候调皮,长大了叛逆,让宜妃操碎了心。
如今胤禟得以免去生命的威胁和圈禁之苦,宜妃已是别无所求了。她絮叨道:“可惜住在翊坤宫的是佟佳氏,这佟家的人最是喜欢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额娘很不喜欢。”
胤禟笑道:“额娘不喜欢那咱们不理她就是。”
胤禛自然是不会让黛玉住到翊坤宫去的,胤禟对黛玉的心思他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即便是现在看来胤禟已经放下了那点隐晦的心思,可是胤禛的心眼儿多小啊,怎么可能让黛玉住到胤禟额娘住过的宫殿里?
更何况胤禟小时候也是在翊坤宫长大的呢,并且成年之后也经常进出翊坤宫,胤禛自然是对此很膈应的。所以他才安排了他所厌恶的佟佳氏住在那里。
宜妃从翊坤宫搬了出去,住到了胤祺的府上,三五不时的跑去胤禟府里小住,说一千道一万,她最不放心的还是小儿子。
皇宫之中,康熙的妃嫔们大多都很迅速的搬出了以前的宫殿,奴才们抓紧时间把那些空出来的宫殿打扫整理干净,再按照它们马上就要进住的主子们的身份品级配置好殿中的摆设,等着迎接新主子们的到来。
然而乌嫔的永和宫却是出了点儿麻烦。
乌雅氏不愿意搬家!
明天就是各宫主子迁入新宫的日子,其他各宫都已经收拾好了,永和宫偏殿的嫔妃们也已经搬了出去,可是住在正殿的乌雅氏却纹风不动。因为她特殊的身份,底下的奴才们也不好动用强制手段,只能就这样僵持着。
事情报到乌喇那拉氏这里的时候,她正把各屋的女人召集到一起,安排明日迁宫的事情。
来禀报的奴才心里很是郁闷,怎么偏偏这样的倒霉事情就落到了他的头上呢?他跪在地上,低垂着头说:“启禀皇后娘娘,先皇东西六宫的妃嫔们都已经搬了出去,只有永和宫,乌嫔娘娘不愿意动弹。”
乌喇那拉氏愣了一下,“你说什么?乌嫔不愿搬出永和宫?”
屋里的人都下意识的看向了齐妃李氏,永和宫可不就会她将要入住的宫殿么。
来人说道:“乌嫔娘娘完全不配合,根本就不允许奴才们动手搬东西,奴才们又不敢硬来,又怕误了明儿的吉时,特来请皇后娘娘示下。”
乌喇那拉氏沉默了一下,对他说:“好了,本宫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等来人出去,乌喇那拉氏瞅了李氏一眼,“齐妃妹妹,你有什么意见?”乌喇那拉氏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可是乐得不行。
李氏是被德妃看中指给胤禛的,按理说,不管是心机手段还是人脉资源,她一个四品官员的女儿,哪里能比得上身为内大臣之女的乌喇那拉氏?可是她偏偏就在乌喇那拉氏的打压下,给胤禛生出了三子一女,并且在前面十年的时间里,可谓是得到了胤禛最多的宠幸,在和乌喇那拉氏的斗争中也是半点也不逊色。
若是照着历史上的轨迹,李氏甚至还稳压了乌喇那拉氏一头,毕竟在历史上,弘晖死的时候,李氏却还有二子一女傍身。
只凭她一个四品官的女儿如何能做到这一点?还不是因为有德妃在她背后支持着她和乌喇那拉氏斗。
所以,这会儿乌喇那拉氏听说乌嫔在永和宫正殿里不愿意搬出去,心里顿时就乐了。李氏和乌嫔不是好得很吗,就让她自个儿去头疼去吧。
李氏的心情非常不好,在胤禛让她入住永和宫的时候,她就隐隐的有种不妙的感觉。如今她的预感终于是出现了。她脸色很差,勉强挤出个笑来,“皇后娘娘说的是哪里的话,这后宫之中的事情,自然是应当由娘娘全权做主的,臣妾听从娘娘安排。”
开玩笑,皇上都不愿意直接和乌嫔对上,她又怎么会出头去犯这个忌讳?
乌喇那拉氏当然是也不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她似笑非笑的道:“齐妃妹妹和乌嫔娘娘之间的感情一向很深,说不定是乌嫔娘娘听说齐妃妹妹要入住永和宫,想要和齐妃妹妹作伴呢?这样吧,既然是齐妃妹妹自己的事情,还是由妹妹自己去解决比较好,一会儿你就去永和宫和乌嫔娘娘好好的谈谈心。”
不等李氏反驳,乌喇那拉氏就揉了揉额头,“好了,明日迁宫的事情之前也都安排好了,本宫也累了,妹妹们先散了吧。”
给李氏添堵的事情黛玉是非常乐意做的,乌喇那拉氏话音刚落,她就笑吟吟的站了起来,“皇后娘娘这几日也是辛苦了,是应该好生休息,臣妾就不打扰,先行告退了。”
乌喇那拉氏满意的冲她微微一笑。
有了黛玉领头,武氏自然是跟随她的脚步走,而宋氏和李氏也是互相看不顺眼,乐得看她烦恼,也起身告辞。佟佳氏在这时候也不愿意掺合进去乌喇那拉氏和李氏的斗法之中,乐得旁观看热闹,耿氏是个随大流的,也跟着告辞。
这下李氏也就没理由再继续赖着了。
出了门去,宋氏率先朝李氏开炮,“看到齐妃姐姐这样烦恼,妹妹我也于心不忍,我这里倒是有两个主意,齐妃姐姐或许可以考虑一下。”
李氏虽然觉得宋氏不会这么好心,不过她现在脑子里一团乱麻,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所幸就听听看宋氏的主意。
宋氏笑道:“乌嫔娘娘到底是长辈,也曾教养过皇上一段时日,硬来怕是不大好。乌嫔娘娘不是不愿搬出永和宫正殿吗?那永和宫其他偏殿还是挺宽敞的,齐妃姐姐不如先搬到偏殿去暂住些日子,乌嫔娘娘总不能一直占着正殿的,到时候姐姐再搬去正殿也就是了。”
李氏听了她这话,脸当时就黑了。就是嫔也可以住在一宫正殿了,她可是有封号的妃子,岂能自降身价的住到偏殿去?那些偏殿可是贵人常在等低级嫔妃居住的地方!况且永和宫住着乌嫔,那是先皇的后宫嫔妃,有她在,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