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撼唐-第4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5142348
第813章 建议
议事大厅内,杨侑清了清嗓子,道:“如今三方结盟,已经成为事实,虽然他们彼此各怀鬼心,但仍然不容小视。诸位爱卿,有什么建议?”
独孤武师脸色绯红,陛下让他刺杀魏征、温大雅,破坏三方的结盟,但他最终功亏一篑,魏征虽然被刺中胸口,但竟然没有将他杀死,这让独孤武师有一种受到侮辱的感觉。
独孤武师道:“陛下,这一次微臣办事不力,以至于三方联盟形成,还请陛下责罚。”
杨侑瞧了他一眼,道:“朕你罚你半年俸禄吧。”心中对三方联盟没有太大的意外,杨侑也清楚,在这个节骨眼上,无论是谁被刺杀,影响都不大,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猫腻,而李渊、李密、王世充都不是笨蛋。杨侑想做的,只是延缓三方结盟的速度罢了。
杜如晦拱拱手,道:“陛下,三方联盟虽然看起来声势惊人,但实际上,却有致命的缺陷。”
“李渊和王世充之间,王世充和李密之间,都曾经有矛盾,这种矛盾必将成为他们之间的制肘,也必将成为他们矛盾的焦点。”
杜如晦的话说的缓慢,杨侑不由问道:“杜侍郎有什么想法?”
杜如晦道:“三方势力之间,反而是李渊和李密的矛盾较少,但他们之间并不接壤,需要通过王世充的地盘,十之,会走洛阳。”
“王世充成为所谓的盟主,其实上势力反而是最小,李渊、李密都是老狐狸,知道出头的椽子先烂的道理,所以才会将盟主之位拱手相让。”
杜如晦话音刚落,凌敬也道:“不错,王世充成为盟主,并不能真正号令四方。他们组成的同盟只是因为利益罢了。”
窦建德捋了捋胡须,道:“是否可以教训教训王世充?”
杨侑略略沉吟,道:“就目前局势而言,攻打山东的李密方才是上策。”
话音刚落,独孤千山匆匆走了进来,道:“陛下,宋先生回来了。”说的是宋正本。
杨侑一喜,道:“有请宋先生。”
“喏!”独孤千山说着,退了下去,很快,风尘仆仆的宋正本进来,看见众人围成一圈,似乎在商量什么,不觉就是一愣。
宋正本快步走上前,道:“微臣见过陛下。”
“宋先生一路辛苦,来人,赐茶上坐!”杨侑道。
“多谢陛下。”宋正本道。
窦建德有些焦急,河北是他的兴起之地,并不希望河北在遭受战乱,再说杨侑可是他的“女婿”,自然希望杨侑能挺过这道难关。见宋正本坐下,急忙问道:“宋先生,这一行战果如何?”
随着窦建德的话,众人都将目光放在了宋正本的身上。宋正本顿时觉得压力大增,他抬起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又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道:“陛下,这是徐元朗亲手写的书信,他已经同意投靠大隋。”
窦建德脸上一喜,常常出了一口气,徐元朗如果投靠大隋,山东的局势对于大隋来说,就好上了许多。
杨侑缓步走了下去,将徐元朗的书信取在手中,拆开一阅,道:“徐元朗投靠大隋,这是非常好的消息。朕想要在五月动兵,诸位觉得如何?”
五月,农耕已经结束,士兵也得到了休整,可以一战。同时也是李靖说的用兵之时。
众人闻言,都点点头,认为这是最好的良机。
随后,众人禀告事情,如春耕的事情,练兵的情况,粮食的准备情况等等,杨侑听了,不由点点头。
长安,温大雅像一个英雄般归来。由于成功与王世充联盟,并且将李密也拉扯进来,极大地增强了反隋联盟的实力,李渊对此心中大悦,他特意举办了一场小型宴会,为温大雅庆功。
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楚王李智云、裴寂、唐俭、独孤怀恩等人也都参加了这一次的宴会。
酒宴上,李渊原本焦虑的心情一扫而空,转而留下的,是喜悦,他频频举杯,喝的满脸通红。
太子李建成与群臣聊天、喝酒,通过聊天,他发现河北虽然大败了一场,但群臣并没有太过于焦虑。原因之一是因为这一次河北损失的,大多是幽州兵,对于这个以关拢世家、并州豪族为主的大唐朝廷来说,威胁反而不大。至少比起襄阳的大败,显得微不足道。
这让李建成心中稍安,无论遇见怎样的麻烦,一个人一定要有信心。有了信心,才会有足够的勇气去坦然面对所有的困难。哪怕是天大的事情,也能去解决。可是如果没有信心,就算是跳一道不宽的沟壑,恐怕也不能完成。
群臣给了李建成信心,他相信,只要群臣团结,总能克服种种困难。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建成朗声道:“陛下,臣有一言,想献给陛下。”
在外人面前,李建成是李渊的臣,只有旁人不在的时候,他才是李渊的长子,这个礼数,缺不得。
李渊虽然满面通红,但却没有醉,闻言一愣,道:“太子,有何良策?”
“陛下,如今河北初定,据悉正在忙着耕种,若是让河北缓过气来,逆隋的实力必定大幅增长。当初,逆隋对关中百般侵袭,造成关中巨大损失。如今正是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的时候了。”李建成道。
李渊闻言,将一块羊肉费力咽下,一名宫女替李渊将嘴角的油擦净。
“太子,你的意思是出兵惊扰河北?”李渊问道。
李建成用力点点头,道:“正是。”
李渊眯起了眼睛,半响没有说话,看的出来,他在思考。
在李渊右首第一的裴寂站起身来,道:“陛下,太子之言,正是良策,如此还可以吸引杨侑的注意力,为突利小可汗创造机会南下。”
李渊点点头,道:“正当如此,可是从那里出兵好呢?”
太子李建成道:“井陉关仍然掌握在大唐手中,可以从这里出兵。”
李渊沉吟片刻,点头答应。
太原,又称晋阳,是并州重镇,更是大唐的龙兴之地。汾河从太原流过,灌溉了两岸的万亩田地,此时,农夫正在辛苦忙碌,李世民泛舟在汾河上,两眼掩饰不住的忧虑。
逃回河北,意味着失败,这对于李世民来说,是无法忍受的。他选择留在了并州,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反攻河北,一扬大唐国威,将心头的恶气统统吐出来。
可是,能有这个机会吗?
大船在汾河上毫无目的的行驶着,忧心仲仲呢李世民全然没有注意到两岸山色如岱,晴空如洗。就在他思考的时候,一艘小船靠近了李世民,房玄龄从小船登上大船。
“房先生,消息打探出来了吗?”李世民焦急地问道。
房玄龄拱拱手,道:“秦王,消息已经有了。”说着,详细地说了出来。
房玄龄以重金买通了一名隋兵,这才知道了杨侑远征高句丽的经过,随后,怎么攻下渔阳,涿郡,李世民更加清楚了。
“嘿嘿,想不到杨侑小儿如此狡猾,竟然以高建武的先祖为威胁,实在是可恶。”
房玄龄忽然冷笑了一声,他在成都受尽了侮辱,牙齿还被打掉了两颗,这口气他始终咽不下。此时,他想到了一个好计策,在李世民耳边轻声细语一番,但其中的内容却毒辣无比。
李世民听了也不由微微一愣,道:“这,似乎有些不妥吧。”心中担忧父皇不同意。
房玄龄道:“秦王,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能有什么不妥。再说无毒不丈夫,如此,杨侑一定会丧失理智吧。”
李世民沉吟半响,急忙挥挥手,大声让船夫将船靠岸。到了岸边,尉迟敬德牵过战马,李世民匆匆就往太原城赶去。
进了城,走进府邸,恰好李秀宁和柴绍正在府中。这些日子,李秀宁和柴绍对的感情变深了许多,在说透了那一层之后,夫妻俩变得坦白了许多。
李秀宁是文武双全之人,而柴绍同样如此,两人于是常常以棋为乐,暂时忘记了仇恨。
李世民匆匆的脚步声惊动了李秀宁,柴绍也抬起头来,道:“秦王!”
李世民走向了两人,一脸的兴奋,道:“我已经想到了一个击败杨侑的好办法。”
李秀宁一愣,道:“什么好办法?”
柴绍却一脸兴奋,道:“秦王,快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能将他击败?”
李世民得意洋洋,道:“这一次杨侑远征高句丽,之所以会成功,是威胁了高建武,说要将高句丽先王的坟墓给挖了,高建武一害怕,就选择了投降。”
李秀宁何等聪明,立刻猜到了一些,她阴沉着脸,有些不悦,道:“世民!”
李世民没有注意到李秀宁阴沉的脸,他依旧显得十分兴奋,手舞足蹈,道:“杨坚的坟墓就在长安,我要禀明父皇,也要掘了杨侑的祖坟,我倒要看看他,会怎么办?”
柴绍闻言,也兴奋了起来,道:“秦王,你居然能想到这个办法,实在是了不起。高,实在是高。”
得到柴绍的赞许,李世民得意洋洋,哈哈一笑道:“这个计谋不错吧。杨侑小儿,我一定要他好看,让他知道,我李世民也不是好惹的。”
柴绍被杨侑阉割,深以为耻,立刻赞同:“不错,秦王,可立刻上书陛下,挖了杨侑的祖坟,绝了他的风水!”……54384+d4z5w+15142349
第814章 大战将至
听到弟弟和夫君兴高采烈地商量着要掘了杨坚的坟,李秀宁再也忍不住了,她立刻出言道:“世民,你怎能如此?”
李世民一愣,不可思议地看了看李秀宁,道:“为什么不行,杨侑是大唐的敌人!”他将“大唐的敌人”几个字咬的特别重,意思是说,我不是为了私怨,而是国仇。
李秀宁摇摇头,道:“就算杨侑是大唐的敌人,也不能这么做!”
“为什么?杨侑能挖高句丽的祖坟,为什么我们不能挖他的祖坟?”李世民怒了,拧着脖子吼道。
“我们李家,可以掘张家、刘家的坟墓,却不能掘杨家的坟墓!当年父皇若非文帝照顾,恐怕父皇早就成为弃儿,又怎会有今日的辉煌成就?”李秀宁道。
李渊虽然出身于陇西李家,但这一支却是李虎,而李虎有好几个儿子,李渊这一支,实在是虚疏平常,若不是杨坚养大李渊,并将唐国公的爵位赐给他,恐怕李渊早就被其他李家人赶出了李家。这并不是危言耸听,长孙无忌不就是如此吗?
李世民闻言,不由就是一愣,他不明白,李秀宁为何这般偏袒杨侑?她腹中的孩子,丈夫成为阉人,都拜杨侑所赐,为什么,她还如此偏袒?李世民想不明白,喉结蠕动,李世民长长出了一口气,道:“为什么,你会如此偏袒杨侑,难道说,你和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李秀宁瞪大了眼睛,她猛地抬起手,一巴掌打在李世民脸上,啪的一声脆响,李世民的脸上多了五个手指印。
李秀宁狠狠打了李世民一巴掌之后,怒气冲冲地走了,柴绍一愣,急忙尾随李秀宁而去。
李世民摸了摸脸,火辣辣的疼,他冷笑一声,回到,写了一篇有极强煽动性的折子,让人快马递往长安。
东平郡。
李密显得十分兴奋,成功与王世充结盟,少了一个敌人,他就可以全力与杨侑作战。
他急忙将在东郡的两万瓦岗军调动到了东平郡,让他们按照计划行事,准备击溃隋兵。
就在他调兵遣将的时候,半个月前被王伯当擒获的隋军信使赶来,主动将杨侑的回信交给了李密。
李密在看过了信件之后,如法炮制写了一封书信,让信使速速传给李靖。
王伯当有些不相信杨侑会如此轻易上当,但事实摆在眼前。李密则是非常兴奋,隋军就要上当了,他多么希望五月快快来到。
李靖在接到书信后,立刻按照杨侑的吩咐做出了部署,彭城郡一片忙碌,大运河每一天都将南方的粮食源源不断地送来,杨侑目前的计划,还是想要依靠南方去养北方,直到北方恢复经济。
隋军发生的事情,通过密探,李密将情况牢牢地掌握在其中,一切如他所想,竟然是顺利非常。
李密为了更好击败隋军,他派人化装成为商人,分别赶往洛阳和长安,将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递给王世充和李渊。
当然,李密没有将具体的计划说出来,他只是说,杨侑已经中了他的圈套,被擒住的几率非常大,如果大唐和大郑也同时出兵响应的话,杨侑兵败肯定是必然的了。
王世充首先得到消息,对于李密的计划他略有耳闻,也知道李密一直在调兵遣将,王世充迅速召开了会议。
陈王段达、太子王玄应、汉王王玄恕、其他王爷以及单雄信、杨公卿等人参加了会议。
王玄应认为,这个机会难得,一定要抓紧时间备战,这样才能抓住战机,扩大大郑的国土。
段达同意王玄应的意见,汉王王玄恕,唐王王仁则也表示同意。
出兵是众人的意思,但是,在出兵方向上,就形成了争执。
王世充是想要出兵荆襄。荆襄的汉江平原是鱼米之乡,经过逆隋两年的治理,屯田已经取的成果,江陵存粮颇多,能够缓解王世充粮食不足的问题。
可是,段达在出兵几次均受挫的情况下,对这个决定充满了怀疑。荆襄是有粮食没错,但要能拿下荆襄,能吃到里面的粮食呀。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王世充微微诧异,段达一向是他的坚定支持者,如今如此反对,只能证明,出兵荆襄,是不好的选择。
不出兵荆襄,那么出兵何处?西面是李唐,东方是李密,显然都不能攻打。而河内郡的北方是长平,长平也是大唐的势力范围,也是不合适的,如此,只有东北的河北了。
可是,李唐的目标是河北,瓦岗的目标是江东,要王世充为其他人做嫁衣,他显然不肯。
商议了片刻之后,众人依旧没有得出结果,王世充无奈选择了休息,他离开了议事大厅,半个时辰够回来,最后选择了出兵荆襄。
做出了决定之后,王世充决定耍一个花枪,他派人告诉李密,作为盟主,他已经同意了李密的请求,为了取的更大的战果,他决定配合李密的行动。
大郑将从河内郡出兵,由单雄信率领,兵力有三万,足以配合李密的行动。
消息传递出去之后,王世充派人在洛阳城大肆宣传,说大郑就要进攻河北。
就在王世充准备的时候,李渊也接见了李密的使者。对于李密,李渊还是颇为信任的,当听见使者要李唐配合瓦岗行动的时候,李渊立刻同意了。
李密想要挫败河北的隋军,而根据三方同盟的协议,河北是大唐的势力范围。李密出力为他拿下河北,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李渊何乐而不为?
心情大悦的李渊好好地款待了来使,他信誓旦旦地告诉李密的使者,大唐一定会出兵响应魏公的行动,为了报答李密,事成之后,李渊将会奉上二十万石粮食,美女二十名,钱帛十万吊。
使者同时也得到了李渊送他的五十金,这让使者心情大悦,他表示,大唐陛下和魏王都是姓李,本来就是一家人,自然是要互相扶持,何必言谢呢?他代表魏王多谢大唐天子的好意,大唐和瓦岗,就像两兄弟一样,今生今世永不分离。
双方就此议定了事情,酒足饭饱,使者休息了一日,赶回瓦岗。而李渊也派人赶往太原,下令李世民出兵井陉,准备争夺河北。
看起来,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陇西,天水。
陇西道总管屈突通手中举着一封信,笑道:“诸位,我手中的书信,是陛下的书信。”
桑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