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借天改明-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薏欧判摹2还锸Ω狄蚓┦Γ馐戮臀ㄓ欣头持邮Ω盗恕!�
    按照钟师傅所说,那些汉奸的财富必然无比巨大,如果旁人去了,会不会中饱私囊还真没有把握。崇祯皇帝的人选中,一开始就选定了钟进卫。
    “臣去没问题,在之前臣已经派臣的护卫先去摸情况了。只是此去边关,对汉奸和边军参与人数的处罚情况,需有临机专断之权。”钟进卫提出了要求。
    “朕赐钟师傅尚方剑一枚,另给圣旨一份,有临机专断、先斩后奏之权。”崇祯皇帝想都不想,直接说道。
    他在话说出口后,马上又想到事涉边军,钟进卫的安危也不容忽视,就又说道:“钟师傅此去,还得带一支军队前去才行。”
    于是,崇祯皇帝和两个臣子进行商议后,决定钟进卫就带一千白杆军以护送之前答应的边军饷银为借口,前往张家口处置大小汉奸和调查边军。
    孙承宗则在京师坐镇,由秦良玉协助,进行京营步军的整编。
    其实也不算是借口,洪承畴已经多次派人回京求饷求粮食,甚至透露出说,要是没粮没饷的,就不得不以剿为主了。
    后来崇祯皇帝派信使向各拖饷边军说明已准备军饷,只待京畿之战一结束就运送军饷过去。这事答应了就得做,否则边军反弹起来将会更猛烈。
    这事商量完了之后,终于轮到崇祯皇帝说他的事情了:“钟师傅,眼下各处缺钱,国企的事情还得尽早实施起来才行。这些是目前你不在京师期间的各项报告,你先看看。”
    一边侍立的内侍听崇祯皇帝一说,急步过来转呈御案上的资料给钟进卫。
    孙承宗看了下内侍把资料递给钟进卫,然后笑着对崇祯皇帝道:“陛下,这次从建虏身上缴获了不少钱财,或者可以缓解下朝廷缺钱的状况。”
    崇祯皇帝其实也是说说而已,上次的赎罪银还有好多,各地的税银也马上就会押送到京师。但花钱的地方也太多,必须要有更多的生财之道才可以。
    现在听孙承宗一说又有来钱,真是大喜过望,钱这个东西,对目前的大明帝国来说,是无论如何都不嫌多的。
    孙承宗所说的这些钱,只是永平全城损失钱财的很少一部分而已,但就是这样,也已有很多了。
    钟进卫很快看完了手中几份报告,他想了一会,对崇祯皇帝道:“陛下,水泥的产量暂时可以出售一些了。臣回头写个操作方略出来,让人操作便是。”
    “能得多少银钱?”崇祯皇帝比较关心这个。
    “陛下,目前的水泥还需满足修路所需。只有这路修好了,第一有了示范作用,第二从水泥厂运到京师的路也就不怕下雨,都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崇祯皇帝听出钟进卫话里的意思是说眼下不会有很多水泥拿来卖,微微有点失望,不过因为孙承宗这里突增一笔横财,因此对钟进卫所说的修路优先的话虽有失望,却并不反对。
    “至于玻璃,可以拨出大部分产能用来出售,销售方式和水泥不同,臣也会事先写一份出来。”钟进卫对玻璃的产能不是很满意,但因为水泥大部分产量要自己用,所以只能挪用这玻璃产能了。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道:“钟师傅,这水泥、玻璃的售卖到底是何种方略?”
    孙承宗一遇到经济问题,特别是这种新鲜的事情,没办法发言,就用欣赏的心情听着钟进卫所说。
    以前的时候,孙承宗认为,中兴侯应该专注这块内容,多多为大明赚钱。但经过京畿之战后,他又觉得如果把中兴侯丢去战场的话,也不会太差。因为他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甚至自己也能出一些奇思怪想,但又不会限制将领才能的发挥。
    孙承宗不知道钟进卫的老师到底是什么人,能教出这么一个全面的人才。自己教了那么多年的学生,却从未有过一个学生有中兴侯的才能。
    想到这里,孙承宗心里暗自一叹,一山还有一山高啊!
    钟进卫当然不知道坐他旁边的孙承宗想了好多关于自己的事情,他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臣是这样想的,水泥、玻璃并不会如同食盐一样,百姓缺之不可。因此,出售的对象就定为大明的有钱人家,让他们掏钱来买。”
    “哦,好,回头写好了朕再看吧。”崇祯皇帝一听钟进卫的思路,觉得很好,就不再追问了。
    钟进卫从手中分出一份报告道:“陛下,从银行报告上看,臣对纸钞兑换银两之事并不是很满意。因此,臣想了个法子,来加速纸钞的发行。”
    崇祯皇帝一听,微微向钟进卫方向伸了伸脖子,赶紧问道:“钟师傅,有何法子?”
    “就是水泥、玻璃的售卖,假如是用大明九思宝钞来买,则在价格上可以给予优惠。”钟进卫介绍道。
    “中兴侯,你这不是要收回纸钞了?”孙承宗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道。
    在他们的脑海中,纸钞终究不如银两的想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全改变的,哪怕是孙承宗,也是如此。
    钟进卫看看孙承宗,笑道:“是啊,就是要收回纸钞。让他们知道用纸钞的好处比用银两更多。”
    “钟师傅,朝廷不是要把纸钞发行出去么,你这么做是否事与愿违?”崇祯皇帝微皱眉头问道。
    钟进卫看回崇祯皇帝,摇头道:“一点都不事与愿违,他们用来购买的纸钞只能来源两处,一是朝廷发放的俸禄,二是到大明皇家银行用银两来兑换纸钞。这其中朝廷发放的俸禄极为有限,想购买水泥、玻璃,就只有从家中拿出银两来兑换纸钞了。这么一来,纸钞的发行量就会加大,相对地,大明皇家银行中的银两储备就会增多。这样就能更快的达到银两储备足够多的那条线,以便朝廷增发合适的纸钞。”
    钟进卫在刚开始解释地时候,崇祯皇帝就已经明白了这其中的道道了,他也是潜意识里面认为朝廷是出纸钞,收银两,让他一下没想清楚而已。
    钟进卫心中暗自摇头,看来在大明普及纸钞的过程还得有很长一段时间。然后他放下了这件事,又向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这炼钢的瓶颈现在是集中在耐火砖上,而且目前钢的质量还是不理想。臣的看法,可能需要征集更多有渊博知识的工匠来一起改进才行。”
    崇祯皇帝点点头道:“这个没问题,朕下旨征集全国各地有名的工匠即可。哦,对了,钟师傅之前推荐的人已经到京师了。”
    钟进卫微微一愣,都想不起来自己推荐谁了,就问道:“陛下,是谁到京师了?”
    “宋应星。”
    孙承宗听了想不起这宋应星是何许人也,不过从中兴侯一向来的推荐看,这个宋应星应该是个人才。
    “宋应星,哦,臣想起来了,宋应星啊,他人呢?”钟进卫稍微想了一会,马上想起是《天工开物》的作者,自己向徐光启提过,哦,对了,好长一段时间没见到徐光启了,这个牛人干嘛去了?
    “徐卿刚安排他去水泥厂了。”崇祯皇帝回答道。
    “对了,陛下,徐光启徐大人之前去哪了,臣很长时间没见过他了。”钟进卫赶紧问出了他的问题。
    “历书编修遇到了问题,因此徐卿过去了一段时间。”
    钟进卫并不清楚历书对古代社会的重要性,心里暗自埋怨现在这么多事情,还把徐光启给丢去修历书了。
    他对崇祯皇帝道:“陛下,臣以为,徐大人的工作重心应该转移到有关基建和各类研究院的筹备上。另外如果徐大人觉得宋应星确实学识渊博的话,不妨让他去管理各类厂子,把安贵义替换出来,负责国企销售。”
    “此事,钟师傅和徐卿商量着办,朕相信你们。”崇祯皇帝点头同意道。
    还有一件事情,不方便现在说,钟进卫就向崇祯皇帝道:“陛下,臣要去一趟银行看下纸钞。”
    崇祯皇帝一听就知道钟进卫说的是什么,他看看孙承宗,然后道:“钟师傅,你现在是没有护卫了吧,朕再给你拨一批护卫吧。”
    “陛下,不用这么麻烦,臣不是要领白杆军出去办事么,我就找他们要些人好了,等到了张家口,原先的护卫就能回臣身边了。”钟进卫推辞道。
    崇祯皇帝想想,觉得也可以,就同意了。
    就在钟进卫准备转身出殿的时候,他想起田贵妃的父亲左都督之事,就把钟进卫又叫住,对他说道:“钟师傅,不管纸钞之事涉及谁,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
    钟进卫听了一愣,不知道崇祯皇帝是指谁。不过不管是谁,有了崇祯皇帝的话,他是不会徇私的。
    然后钟进卫再次告辞,没想到又被崇祯皇帝叫住了。
    不过这次,崇祯皇帝有点不好意思。他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之前说是击败京畿之地的建虏后,该是你大婚之时,但眼下还得让你前去边关一趟,真是辛苦你了!”

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营改编
    第二日一早,一支军队从京师城外勤王军营地开出,押着一长串车辆往西北而去。
    这支军队由马祥麟直属的三百骑军和张凤仪所领的七百步军组成,全部听命于中兴侯钟进卫。
    阎应元本想跟在钟进卫身边护卫他,毕竟钟进卫身边没有一个亲卫。不过被钟进卫拒绝了,钟进卫暗示他的任命不久就会下来,到时候会随卢象升前往东江镇。
    他看着这个妹夫远去,心中暗自叹道:自己的妹子在宫中都能捡到这么一个宝,真是有福气。
    阎应元不是无的放矢,钟进卫位居高位后,不但不忘阿奇,几次写信给妹子,而且皇命在身,不得不拖延婚事,却又跑来跟自己解释,还写了封信给阿奇,足见中兴侯心中惦记着自己妹子。
    想到这里,他又想起自己托妹子的福,跟钟进卫扯上了关系,马上就得皇上赐武进士出身,又被推荐给九台,得立功勋。
    阎家得遇钟进卫,真是祖宗积福啊!阎应元暗自感慨道。
    当然,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原本历史上的事迹,就算没有他妹子,钟进卫照样会为国举贤。
    卢象升看孙承宗已经带领众将回营了,而且钟进卫所在的军队已经走得没影,阎应元却还在呆看着。就开着玩笑提醒他说道:“丽亨,中兴侯都走远了,不用看了,你这大舅子是跑不了的,这点我看得出来。”
    卢象升的话,唤醒了沉思中的阎应元,他不好意思地对卢象升笑笑,然后道:“九台开玩笑了,走,回营吧,一起研究下水战如何?”
    卢象升自然也事先知道了任命,他笑着道:“好,我们去查看下辽东地形,看以后我们如何配合。”
    远去的车队中,马祥麟和张凤仪并骑在一辆车边上,周围却并无钟进卫的踪迹。
    “中兴侯也真够忙得,打了胜仗回来后,竟然一夜未睡,今日就又奉皇命出京办事。”张凤仪给自己相公说道。
    “是啊,真没想到那些东西都是中兴侯搞出来的。”马祥麟也叹道。
    他和张凤仪陪同钟进卫去了大明皇家银行,然后又马不停蹄地去了水泥厂,视察水泥、玻璃以及炼钢的情况。
    看着钟进卫既能和这个说得头头是道,又能说得另外一人连连点头。不由得暗自赞叹,王侯将相中能有钟进卫这么有本事的人,怕也只是在开国的时候才有了。
    他看得出来,不但是自己敬佩钟进卫,而且连以前目中无人的宦官,那个掌管水泥厂的安公公也对钟进卫毕恭毕敬,听从钟进卫的指派。
    钟进卫在水泥厂安排完了事情后,已是深夜才回到中兴侯府。
    然后让自己去休息,他却在书房忙到天亮,再派人往各处送信,向皇上递奏章。直到现在出发,才有时间在车厢中补睡。
    “相公,你说我们真的得是押送军饷么?”张凤仪早已瞧出不对,问马祥麟道。
    马祥麟回头看了下那些车辆,然后摇头道:“有押送空车去发军饷的么,显然是另有事要做,除非军饷本就不在京师。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我们只需听命侯爷即可。”
    他们夫妻俩早就看出这些车辆都是空车,中兴侯这么匆忙离京,肯定是另有要事。
    等中兴侯醒了之后,自然会告诉他们俩,到底是去做什么事情。因此,他俩一点都不急,只管埋头赶路。
    勤王军大营,宣府军所在营地中,总兵侯世禄和心腹游击孔方正在商议事情。
    “大帅,朝廷也已有几个月未发放我宣府军的军饷了,大帅您就在这里,朝廷咋不直接发给大帅您呢?”孔方自从知道那支白杆军是专门去九边军镇发放军饷,就存了这个疑惑,感觉朝廷不信任他们,否则何必这么麻烦呢。
    侯世禄看了一眼这个心腹,心里有点忧虑,低声道:“我瞧着朝廷发放军饷之例可能会改。而且你没有看出来么,那支白杆军中的车辆根本就是空车。”
    “这,那朝廷怎么还明说发军饷,这军饷都没,岂不是打自己的脸。边关等了那么久结果没有军饷,岂不造反?”孔方自己倒没注意车辆的情况,现在听侯世禄这么一说,就更闹不明白了。
    “我瞧着这里面怎么透着一股阴谋的味道,朝廷这是要干嘛?”侯世禄也想不清楚朝廷说发军饷,这军饷到底在哪里。
    不过不管这军饷在那里,既然说了要发,肯定是会去发的。自己留在宣府的军队远少于所报数额,如果中兴侯跑去一发军饷,就会露馅,得弥补一下才行。
    侯世禄想到这里,他对孔方道:“你不用等这里了,偷偷赶回宣府,布置好一切,免得让中兴侯发现问题。”
    孔方有点犹豫,不甘心地道:“大帅,这朝廷还没有论功行赏呢!”
    侯世禄一听,把眼一瞪,把孔方吓了一大跳。
    他慌忙改口道:“当然是回宣府更重要了,只要大帅有功,好处什么时候都少不了属下。”
    侯世禄一听孔方这话才像点样子,他拍拍孔方的肩膀道:“你一向来就是我的心腹,什么事情都没有瞒你。宣府的事情,虽然边军多有在做,但也摆不得台面。那些事要是让中兴侯知道而捅了出来,就不是闹着玩的。你明白么?”
    “属下明白,属下当然明白。”孔方虽然有点贪婪,想先拿了朝廷的赏赐后再说,但侯世禄这么一说,他也知道轻重,就连忙回答道。
    有侯世禄想法的总兵不在少数,凡有份领军饷的边军总兵都偷偷派了亲信回去。
    总之就一个原则,不该让中兴侯知道的,就绝不能让他知道。因为他们知道,中兴侯不是他们能收买的。
    至于勤王军大营中其他人,包括广大士卒,都在期盼朝廷有关衙门快点验收完首级,然后等着论功行赏。
    京师中的人,不管王公勋贵,还是平头百姓,这些天的重点还是在料理建虏荼毒后的事情。
    聚集在京师的难民在捷报传来之后,就有开始陆续返乡的。不管如何,家一直在老百姓的心里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无论如何,只要有一丝能力返乡的,都会选择回家看看。
    难民的返乡潮影响到了修路的进度,特别是午门献俘后的第二天,走的人就更多了。水泥厂到京师的路才修了一半,难民就跑了许多。
    问题汇总到工部尚书徐光启这里后,一个奏本又把情况上达天听。
    崇祯皇帝了解了事情后,决定启动京营改制,当天就召集内阁开始议事。
    京营的最大既得利益者在刺杀中兴侯一案中已经拿掉,其余有利益的将官也是该杀的杀了,该流放的流放了。
    而新的既得利益者又还没有产生,虽有人觊觎京营这块肉,但因为京营一直是被武宦监押,没有丝毫动静,想伸手都伸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0 6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