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学之道-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卫:“发在网上的一个帖子而已,很快就会沉下去,你们又没进一步的描述,不足以打动那些老驴们前来。”
林晓说道:“我看我们再回短信,要张勇删掉那帖子,才两天,看的人不多。”
林晓考虑的周到,说道:“这样,我们再发一条,说那村子不过是个少数民族村子,再说我们好象迷路了,然后就关机,隔个三、四天再发。”
姚卫想了一下,说道:“也许可行,你们朋友不会着急吧。”
“不会,他知道迷路对我们一般不会造成多大的危害的。”
接下的谈话就天南地北了,最后姚卫突然说道:“我听冯村人说,离这一百多里有一个天坑,里面很是有味道,我想你们喜欢探险,应该比较喜欢那个地方的。”
“什么?”段天林晓异口同声问道,纷纷来了兴趣。
第二卷 梦幻之旅 第五章 冯七公
原来,姚卫听村民无意中说起一个叫鬼眼的地方。
别看鬼眼名字吓人,却只是吓唬小孩的,大人清楚那里的名堂,村里人用的草药少不了去那。从冯村往西南走两天两夜的山路,登上一座似雄狮俯卧状的山峰,就看到地突然塌陷下去,活象个漏斗一般。
姚卫听村人这么一说,就知道那是近来常见于各种媒体的天坑。
冯村西南一百多里,应是到了长江附近,地下水系丰富,日浸夜蚀,经亿万年,造就这等自然中的奇观。姚卫倒是想去,但对冯村建筑更感兴趣,所以先呆在冯村,等闲下再去。这次看段、林二人投缘,就说起这鬼眼,问他们想不想去。
段天以前上网的时就看过有关天坑的报道和一些资料,天坑之下往往会保存一些古老的动植物,段天颇感兴趣,因此一听之下,就想也没想要过去一探究竟。
林晓多年的商场锻造,已习惯凡事都有计划,像段天这样总是临时改变主意,暑假结束前都到不了西藏,但林晓没说话,因为这一路主要陪段天散心的,他的旅行理念也是颇有道理,兴之所至,欣然前往,太过明细的计划往往会大大降低旅途上的乐趣,二人相处日久,彼此习性也渐渐接近,因此最后,林晓也同意,再说,他也对那什么天坑有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地貌是家乡是完全没有的。
当三人讨论这件的事时候,远处缓缓走来一身背药篓的老先生。老先生低着头,却能看到鹗下长长的白须翘了上来。
老先生走进村子,村人见到,恭恭敬敬地称之“七公”。
冯七公是冯村的是族长,也是冯国放的爷爷,已年过八十了,这样的年纪,依然经常一个人上山采草药。三人谈着要去鬼眼的事情被茶楼别的村民听到,冲他们说了一句:“你们要去那啊,问七公,他刚从那回来了。”然后冲茶楼外的七公叫道:“七公,这几个年轻人想去鬼眼,您跟他们说说。”
冯七公进到茶楼,三人连忙起身,帮七公把背上的摇篓放下。七公站直了腰,看着这个三年轻人,嘿嘿一笑,说道:“去那干什么啊?”
段、林二人看得真切,好一个可爱的老头,面色红润,蒜头鼻子,笑意随时挂在嘴角。
冯七公坐下来,笑道:“那有什么好玩,就是一些花花草草什么的?”
段天恭敬地说:“七公,我们是楚天大学的学生,想长长见识。”
“哦,你们是楚天大学的学生?”
“是啊。”林晓和段天点头道。
七公高兴了,说道:“那我们可是校友啊。”
六十年前七公被派出外界游历,到楚天大学上过学,不仅如此,还曾留校任教了一段时间,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参加了抗日运动,一切太平了又悄悄地回到老家,避世不出了。
这些事,七公是不怎么对族人说的,这是村里的规矩,外界的事说给族里长老听,记录下来,然后把所知所学体现在村中学堂中,一般村民是不得而知,其目的是怕激起少年好奇心性,导致他们纷纷外出,这样一个小村落,历千年而仍保持其独特风格,惟有这样的办法。这看来像是一种愚民,实际却不然,儒学为用,老庄学为体,这里的大人们都收心养性,乐得在这一片山林逍遥自在,事实上,在段、林、姚这些外人眼里,这里的生活确实要比外面舒服得多,所以对外头的生活,自然没什么兴趣,只是小孩的成长过程中,好奇心日重,外界物质繁杂丰富,容易乱人心性,若让他们知道外界丰富多彩,恐一个个都出去耍去了,冯村的人偏生的大胆,那是拦也拦不住。
七公看得这三个年轻人,心里喜欢,但恐他们在村中呆久了,影响那些小孩儿盼着出去玩,所以他们想去鬼眼,倒也赞成。
听得段林二人是楚天大学的,勾起年轻时的回忆,不禁问了一句:“楚天大学有个何有为的老教授。”
七公刚一说出口,林晓就暗叫糟糕,果然段天眼睛一红勾起他心中伤心事。段天没想到七公突然提到了老师,措不及防,眼泪差点掉下来。
七公看得蹊跷,问道:“怎么呢?”
段天道:“何老是我的老师,前不久刚去世。”
七公听到,并没有什么悲哀的表情,想是老人见多了生离死别,说道:“前年我去看过他一趟,就看出他的哮喘日益严重,我给了他药调理了一下,如果能保持心平气和,还是可以坚持更长时间的。”
段天万没想到如此偏僻乡村里还有老师的旧识,望着七公愈发觉得亲切,问道:“七公,您认识我老师。”
“认识,我不是说了嘛,我们是校友,我比你老师大五届,我留校的时候他刚刚进校。”七公叹了一口气说道:“他这个人,就是太执着,我劝他到我们村来住上一段日子,他也很想来,却一直没空得来。小伙子,你老师的《大学之道》写完了吗?”
段天至此完全相信眼前的老人确是老师的至交,站起身毕恭毕敬地说道:“老师初稿已经完成,已交给学生我整理。”
七公点点头,说道:“看来你是他的传人,老家伙眼力不错,不过我怀疑你做事的毅力,毕竟像我们这些老家伙的毅力,现代年轻人中是极少具备的。”
段天依然站着,说道:“我会完成老师遗愿的。”
七公一摆手,示意段天坐下,说道:“我知道何公,他一辈子说的做的与领导是一肚子的不合事宜,《大学之道》初稿我看过一些,但依我看来,实施甚难,你们看一看这里。”说到这,七公手指冯村,说道:“这个村子,体现我们冯村先人一脉相传的教育思想。”
段天连忙问道:“怎么说?”
计划不如变化,段天和冯七公促膝长谈了两天,林晓虽不是专业,但对教育亦是很感兴趣,觉得这是国内头等大事,坐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听着,去探天坑的计划搁浅了。
始提起去天坑的姚卫并不急,在冯村他能静静地呆上一辈子,这可真是奇妙的地方。
在与七公畅谈之下,段天更进一步了解冯村那种接近哲学式的教育,其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天人合一,从思想上,语言上到肢体上都体现这种思想,是教人如何做人,而是否适应现代社会他们全然不顾及。
段天提出适应性的问题,就是冯村的人如何应付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
七公笑答道:“我想这个并不需要担心,我们的教育实际是要人习得一种心境,什么心境?处变不惊!外界的荣辱,得失不会轻易引起他们心理的平衡,这个从我们历年派出的子弟反馈的信息来看,他们在外面都还混得不错,都没有迷失本心。”
段天对这种教育方式着迷,但同时他清醒地意识到,这种方式是不可能在全国推广的,也只有在冯村这一特殊地点,积千年之功而存在,不要说推广,就是能保持就属不易了,这是宝贵无比的文化遗产啊。
谈到最后,七公才谈到鬼眼天坑,说道:“你们不是要去天坑,我赞同你们去,那里有许多奇景,亲眼见证大自然之丰富多彩,再返观人世,或会有所得。”
段、林二人在冯村一转眼耽搁有一个星期了,不舍得动身也要动身了,毕竟来日方长嘛。
七公指派了一个向导,正是他的长孙,冯家妹的父亲冯国放。
计划是这样的,三人随向导到鬼眼后,段林二人在向导的指示下再往往西南行,出原始森林,上国道继续西行,姚卫则随向导返村。
就在万事皆备,三人将要出发之际,姚卫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林晓和段天在旁看着姚卫的脸色慢慢变青。
接完电话后的姚卫,神情甚是慌张,他那样的人,这种慌张,一定意味着什么天大的事件发生了。
果然,姚卫对段、林二人和七公说家中有急事,要赶紧赶回去,不能去鬼眼了,说完,草草收拾了一下,连这一个月来积累的画稿都不及带上,一个人就上了回城的路了。
第二卷 梦幻之旅 第六章 加盟腾龙
林晓不知道,爱他的女孩——姚雪病了,而且一得,就是一种奇怪的病。
女孩第一次把芳心给一个男人,不是说放就能放下来的。
林晓的西行,班上没有任何人知道。在姚雪看来,他是一下子消失的。舒夜说他暑期打工去了,可按姚雪的理解,是林晓在逃避她,这个女孩,心疼极了。
姚雪心里苦,在寝室偷偷流泪,早知道爱有这么苦,就不去轻易尝试。倔强的姚雪,并没有在外表表现出异样,只在她的眉宇间,不经意间会有几分落落寡欢,别的同学看不出,舒夜却看得清楚。
舒夜和姚雪,还有其他几个同学,一起暑期下乡,她想在路上好好开导这个小妹妹,告诉她:前面的路还有许多风景。舒夜意识到,像林晓那样的男人,能够得到他的爱,固然是一生的幸福,可如果他不爱你,你却又爱上他,实在是一种莫大的痛苦。舒夜毕竟比姚雪要大,男女之间关系要看透许多,可怜的丫头懵懵懂懂,凭自己喜好,不管对方,就这样一头扎下去,唉。
姚雪在电话里告诉老妈暑期不回家,要参加学校组织的下乡活动,电话里的老妈唠唠叨叨说了许多,说什么农村比不上城市,要什么没什么,要姚雪多备些生活必须用品,除此之外,还嘱托了许多路上,乡下需要注意的事项,说到后面,老妈越发担心起来,非要亲自过来陪女儿,姚雪好说歹说拦住了,放下电话却发现脸上挂了泪,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人,还是老妈啊。
姚雪的亲生父亲是个军官,在老妈怀上她的时候就因故牺牲了。姚妈生下她来,一年后,改嫁她父亲生前最好的朋友。在一个拼凑的家庭,本来少有幸福的,但姚雪例外。姚雪亲生父亲是个孤儿,姚妈妈干脆就没告诉姚雪现在的父亲不是亲生父亲,让她有一个完整的感觉,直等到她长大了,结婚了,有足够承受能力了再告诉她。也因为此,姚妈妈和她现在的爸爸非常得疼爱她。
说也巧了,姚雪他们下乡地点,正是林晓他们曾经住过一晚的水田村。
城里大学生的到来令全村人兴奋,他们一辈子也没看到,这么多好看的娃娃来,而且都是响当当的大学生!
当这批大学生坐在大客车来村的时,村里的人以及附近村里的人像赶集一样拥在路口看热闹一般,以他们的方式热烈地欢迎这批大学生。
姚雪他们住下来,白天忙着做农村的各项调查,主要是经济生活调查,晚上则在村文化站开设文化课。紧张而有意义地生活,让姚雪找到生活坚实的东西,舒老师曾对她说过一句话:一个女人要想幸福,就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
当一个女人决定为了她心目中东西而努力的时候,她所能为之所付出的坚忍,是令人吃惊的。是的,姚雪不再去盲目地思念一个人,爱着一个人,她要在这四年快快成长起来,她把她全部的软弱和思念,偷偷地写在日记本上。
远方的人,你可知道,一个孱弱的女孩,正在思念着你吗?
可是,命运之神再次露出其狰狞的一面,姚雪病倒了。
姚雪第一次发病就是晕倒,那是夜晚,一天的日记才刚刚记了一半。同屋的舒夜老师及时发现,叫起其他同学一起,火速送往医院。在楚天,姚雪是长时间的昏迷,转到北京才醒转过来来,就好象一个人被击中了要害,一下子就全部垮下来。
舒夜急得不行,卸下现在的工作,一个人上北京陪姚雪,在她心头,已经把她当作自己的妹妹了,她抱怨老天,为什么这么残忍!?
北京一家最有名的神经专科医院,202室,舒夜在病床前守着姚雪,姚妈妈侧躺在旁边的椅子上,睡着了,她守了一夜,加上在楚天来往北京的奔波,实在是太累了。
上午九点,姚雪睁开了眼睛,望着四处白色如雪的世界,心里头明白,自己这次病得不轻,她想说话,却发现无力说出来。
舒夜觉察到床上动静,看到姚雪醒来,回头望了一下姚妈妈,看她睡着,也就没唤醒她,回头对姚雪小声说道:“姚雪,感觉好一些吗?”
姚雪的唇动了动,舒夜听不到,低下头,靠近姚雪唇边,听到姚雪轻轻说:“舒老师,谢谢你!”
舒夜摇了摇头。
姚雪又说话,舒夜低下头,听完,舒夜看着姚雪,摇了摇头,说道:“他只是说去打工,去哪里,我不知道。”姚雪想林晓了。
舒夜垂下头,此时此刻,她有些恨林晓,他不知道姚雪正经历怎样的痛苦。
是的,这个世界上,欢喜和悲哀总是同步的。
可是,又有什么理由责怪他呢?
林晓说不定正在哪个工地挥汗如雨的工作,为他那昂贵的学费而拼死干活?舒夜只是看着姚雪可怜,她现在太需要精神上的安慰了。舒夜老师万万没想到,林晓正在潇洒周游着了。
专家们正在积极会诊,确定治疗方案,但之前一个专家对舒夜说,这种病有一个很长很复杂的名字,舒夜没记住,反正是在国内是从未有过的,他们没有治疗的经验,他们所查找到关于这种病例的治疗,全世界不过十多例,他们实在是没把握。
此时的姚雪,没力气,没力气去恨,没力气去想,没力气做任何事,她觉得自己就是一团薄薄的云,随时可能被一阵清风吹散,散了,就没有了吧。
姚雪的逻辑思维只能维持片刻,再过一会,就会沉入一个又一个奇奇怪怪的梦境。
风真得来了,姚雪感觉到了,却没有吹散她。
舒夜惊讶看到一个好看极了的男人开门冲了进去,后面跟着一个想要阻拦他的护士,看他进来了,护士就退出去了,护士对这种场面见得多了。
在这种情势下,舒夜很自然的起身,让坐。
男人坐下,迫不及待地抓起姚雪的手,唤道:“姚雪,你怎么样呢?”舒夜知道,来人是姚雪的哥哥——姚卫。
以姚卫的速度,还是慢了一拍,到楚天,搭飞机,晚了一天一夜。
姚卫紧张得不行:“姚雪,你怎么呢?”
姚妈妈醒来了,看到姚卫,在旁慢慢把姚雪发病的经历一五一十说给姚卫。
姚雪知道哥哥来了,她最亲爱的哥哥来了,眼泪流了出来,那个小时候可以任凭自己无限欺负,永远保护自己的哥哥,姚雪激动,却忙着想介绍身边的舒夜老师,手一指,却说不出话来。
姚卫听完妈妈的断断续续的描述,问道:“医生怎么说?”
姚妈妈看了姚雪一眼,说道:“医生正在讨论了。”
这种奇怪的病其病原是由于某段基因的缺失,一旦发作,传统的手术与药物治疗是没有办法,惟有通过基因治疗,而在这方面,国内显然是没有能力治疗。在现有最新资料表示,美国一家医院有过治愈成功几例的经验,医生建议去那医院治疗。
问题很快来了,虽然姚家算得上富裕之家,五六十万是拿得出来,可是基因治疗,专家一预计,大概要上千万的治疗费,而这是姚家以及他们的亲属所不能承担,除非要姚爸爸去贪污,去受贿,可这不可能。
姚卫快要急疯了,突然,他想到腾龙公司了,他马上向父母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