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纨绔出仕-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的。你今天干嘛这么着急回去呀?”

“我那儿事情一大堆呢。李睿,咱们有时间还是见个面吧,我有些想法和你当面交流。”陈世伟在电话中道。

“行啊,我最近事情不多,明天到你那里来吧,顺便看看园区建设的进度。”李睿知道陈世伟最近很忙,一来是老太太去世耽误了不少工作,二来也是为产业园区的建设。

“明天啊?”他在电话里迟疑着,过一会才道:“我明天上午已经安排下村了,这样吧,我给连生说一声,叫他先陪你看园区建设情况,中午我赶回来。”

“好,就这样。”

放下电话后,李睿不由联想到开会时侯卫东跟他说的那些话,还真应了侯卫东先前的那句话,“空穴来风,未必无因!”看来这苟大卵的确是要准备出招了!

第156章 陈世伟的心声(上)

第二天一早李睿就把副局长何先群一起叫上到青山泉镇去看看产业园区的建设情况。在车上何先群向李睿汇报了前段时间项目施工进展情况,并提到了一个问题,园区内还有几户农民不愿意搬迁,这是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具体还有几户?”李睿皱着眉头问道。

“六户人家。”

拆迁历来是个大问题,其实现在的情况还好,要是在李睿上辈子,钉子户的手段可谓层出不穷,、跳楼、拦路上访样样都有,归根到底还是个“钱”字,李睿也不愿苛刻那些拆迁的农民,问道:“噢……他们有什么要求吗?”

何先群一脸气愤道:“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要求很过分,已经超出了政策允许范围。”接着他又有些不解道:“这六户人家原本没什么意见,跟其他农户一样都准备接受拆迁的,但好象就在一夜之间全变卦了。”

“镇上了解过是什么原因吗?”李睿皱着眉头沉吟道。

何先群摇了摇头道:“大家都感觉莫名其妙,连村委会的干部也不知道内情。”

“施工没有停下来吧?”

“那倒没有,现在主要的道路建设和河堤筑石驳岸砌防汛墙。”

李睿点头道:“辛苦了何局长,需要局里配合你尽管提出来,局党委研究解决。今年我们煤管局的重点工作就是园区建设,季书记和杨县长在年初就分别作了重要指示,今年一定要把第一批项目引进园区,工作量很大、任务很艰巨啊。”

说实在的,这段时间也亏了何先群,起早摸黑的,如果要是他不配合,李睿亲力亲为的话不知道要忙成什么样了。

听了李睿的表扬,何先群也很受鼓舞,连忙道:“放心吧,李局!只要按目前的施工进度搞下去,应该是没问题的。”

他们直接赶到了工地,江连生正在和他们镇村镇办的同志研究工作,看见李睿和何先群到来,立即迎了上来。因为之前开过好几次会,在场的人李睿也大多认识,一一打过招呼之后,和明显有些黑瘦的江连生握手道:“连生瘦了,辛苦。”

一旁的村镇办主任连忙说道:“江镇这个春节都没休息,一直在忙工程上的事。”

这话说的有些夸张,春节时李睿就和江连生见过面,也没见他怎么忙。江连生则不以为然,大声道:“这算球什么大事?前些年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山上一呆就是半年,回到家里儿子还以为是哪个叔叔串门呢。”

虽然有些夸张,这倒是实话,乡镇工作其实挺辛苦的,李睿也是到了南桥才体会到,虽然他没有在乡镇工作,但之前两次煤矿生产大检查,也目睹了乡镇干部工作的辛苦,要是没有他们的配合,单靠煤管局就很难完成任务。李睿也听徐坤说过,有时候县委县府下达的任务数量大,时间又紧,乡镇为了完成任务,领导都分到村里包片,一个人负责几个村。特别是山区的乡镇,山高路远,一趟走下来几个月就溜过去了,山村条件艰苦,没法洗澡、没处理发刮胡须,工作搞结束,人人都成了虬须黑脸,浑身散发一股怪味。

江连生工作上是一把好手,点子多,组织能力很强。他明白眼下这个项目的重要姓,所以拼上了全力,自从开工后白天黑夜都泡在工地上。

“李局长,我们去那边看看。”他手指着北面,几台施工的挖掘机正轰隆隆的忙碌着,回头对村镇办主任吩咐道:“你们和施工方协商,看看能不能再调两个施工队来,路基一定要赶在下个月月底之前搞好。”

村镇办主任为难道:“江镇,张老板要求能不能再付一部分工程款。”

“狗曰的就知道要钱,叫他先把人上来,钱好说,堂堂人民政斧难道还会赖账吗?”江连生大声吼道,村镇办主任也只能苦着脸摇头按照他的吩咐去办。

李睿听了感到有些奇怪,产业园区的建设资金县里是专门有财政资金配发的,年初的时候还经过了人大的审议。他边走边问道:“连生,项目资金还没到位吗?”

江连生摇头道:“没有,说好春节前前先预拨三百万的,到现在连个影子都没见着。”

李睿皱起了眉头,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卡在哪里?”

江连生跳过一道小沟,顺势用脚踢了脚下的土块,回答道:“交通局说是财政局办事速度慢,财政局说交通局今年的项目至今没报计划。”

“什么狗屁道理,这不是踢皮球嘛!县委常委会早已经明确了,人大也审核了,先由财政局预先划拨嘛。”李睿不由生气道。

“可不是踢皮球!这帮狗曰的,每次催问都说先叫施工方垫支,钱一到立即拨过来。现在张德发和王阿大分别垫支了好几十万了,政斧一分钱都没看见,他们心中没底啊。”江连生苦笑道,“你也知道,这年头工程老板和政斧打交道又爱又怕,拖欠工程款是经常的事,政斧欠老板,老板又不能欠工人,两头受气,挣点钱也不容易。”

这点李睿倒是认同,当初邬抗美的二建司也不是遇到了这种问题,要是接不到腾飞中心的工程,早就被拖死了。

何先群插嘴道:“这些老板能量还是很大的,没搞头的事他们会搞吗?”

“哈哈哈……老兄,这你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江连生哈哈大笑道,他现在跟何先群混的烂熟,“自古有个说法,无歼不商,商人第一讲的是利益,第二才讲朋友感情,他们有一家人要吃饭,当然要找能挣钱的事做。可现在的生意不是表面想象的那样简单,商人二字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来的文字范畴,他们挣钱,有时候也讲政治,也讲朋友感情,挣十个钱也许拿出了三个钱讲政治了,两个钱用于交朋友了,除了娱乐自己能给家人留下的不足一半,所以现在有‘官商’之称,我倒认为这个称谓目前比较准确。”

李睿突然感觉到江连生这段时间怎么也变的偏激起来,连忙道:“连生,你牢搔话很多啊。其实这些有钱人这样乐于和官员打交道为了什么?没有更大的利益他何必委屈自己呢?你说的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完全对,换一个角度看,他们就成了一条条贪婪的水蛭,盯在官场专吸政斧财政的血,最后受伤害的是谁?还不是一般的老百姓?!所以这些人不值得同情。”

何先群跟煤老板打交道惯了,附和道:“对啊,我认为李局说的更在理,没一个好鸟!”

江连生笑了笑,道:“这是另一层意思,我没说出来罢了。”

李睿摆了摆手道:“别发牢搔了,你我官小言轻,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更改变不了现实。还是说实际的吧,要不要我和财政局联系,问一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江连生连忙道:“好啊,拜托你现在就给侯卫东打电话。”

李睿笑着拿出手机,拨通了侯卫东的电话。

“喂,侯局长,我李睿啊!”

“老弟有事?”侯卫东在电话里声音很热情。

“我想问问园区项目建设经费的问题,工程开工都快一个月了,现在还没一分钱啊?”李睿问道。

“急啥,钱是一定到的。”

听着声音有些不对,李睿道:“不是我急啊,是工程急啊,我说老兄你无论如何想想办法,总不能看着工程停下来吧!”

“李局长,情况我都知道了,陈世伟天天打电话过来催我,昨天开会碰到还在问我呢,差点都要指着鼻子骂人了。你也知道,过一个年县财政基本上是没有余粮的,当前主要是保发工资,杨县长刚刚还打电话叮嘱过这事,现在每个部门都在等米下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也体谅体谅,给那个江连生说说,叫承包方再垫支半月,我这里钱一筹集够马上下拨。”

麻痹的,居然跟老子打起了官腔?不对,他提到杨立青什么意思,难道杨立青在从中作梗?产业园区他也挺重视的呀!该不是为了苟富贵的事故意拿捏老子一把吧?

李睿脑子里快速翻腾着,不过侯卫东打起了官腔让李睿很不舒服,提高音量道:“半月?你不是开玩笑吧,工程要是真的停工了,季书记可是饶不了我,到时候你可别怪我把你给卖了。这样好不好?你呢也多为他们考虑考虑,三百万不行就二百万,总要给别人一点,显示政斧的诚意,不然施工方心里也没底呀!”

在李睿的软硬兼施,还抬出季发灵那块大牌子,侯卫东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才道:“这样,先拨一百万,以后陆续到位,我这是看在老弟你的面子上,把别处专项资金暂时挪过来的。”

“谢谢侯大哥,一百万就一百万,多久可以划拨?”李睿连忙道谢的同时问道。

侯卫东既然答应给钱了也爽快,道:“你叫他们下午就过来吧。”

第157章 陈世伟的心声(中)

江连生早就竖着耳朵听着,当李睿挂上电话,未等他开口就连忙问道:“答应给一百万,下午就去?”

李睿笑着点点头,江连生连忙拿出大哥大立即给镇里的财政所打电话,安排人员去办。打完电话抬头对李睿笑呵呵道:“你的面子比陈书记还大,一百万可以救急了,我可以叫他们连夜开工,加快进度,这叫有钱能使鬼推磨。”

李睿知道侯卫东并不是卖自己的帐,比起陈世伟来就算他这次上不去,李睿知道跟他还差一截。侯卫东这是卖季发灵的帐,大年初一那天季发灵对自己的态度,他也是看在眼里的,他是担心自己真的到季发灵面前去告他的状。要是没这一层关系,他一个堂堂财政局长,直接撩了自己的电话都说不定。

李睿想想其实他也挺为难的,一方面他是季发灵的人,另一方面杨立青毕竟是县长,有些话他还是要听的,当然是在不触犯季发灵利益的前提下。

一路说着话就来到施工地点,这里地势相对较高,对整个园区一览无余,原野起伏,直达视线的尽头,三千多亩,光搞好三通一平,政斧投资就得五千多万元,第一期投入一千五百万,这对南桥县财政是个很大的考验,几乎占了县财政总体支出的百分之二十。

李睿看着远处还矗立着的几户人家皱着眉头问道:“何局说这些是钉子户,怎么回事?”

说起这事江连生就气不打一出来,他们死活不肯拆,现在都快成他一块心病了,“李局,这六户人家我算是口舌费尽了,我们的动迁组不知道上门多少次,他们就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和政斧作对。”

“他们都是干嘛的?种地的农民?”李睿也感到很纳闷。

“大部分都是挖煤的,六户人家五户是长山煤矿的,现在都回家没事干,商量着如何对抗政斧呢。”

“那另外一户呢?”李睿本能的感觉到这里面有问题。

“好象和其中一家是两兄弟,也不知道是哥哥还是弟弟,跟着一起瞎起哄。”

李睿本来就一直在思考苟富贵该如何出招,这会不会就是苟富贵搞的鬼?他对身边的何先群道:“何局,你看看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何先群也不是笨人,他早就怀疑里面有问题,想了想道:“李局,你的意思是说和煤矿被查封有关?”

李睿点点头,道:“会不会是有人在串通?你在车上说这几户是最先愿意搬迁又突然变卦了。”

“对啊,我看一定是这么回事。”何先群原本是怀疑,现在听李睿也这么说,顿时击掌道。

江连生一脸疑惑道:“你们说什么?有人在中间捣鬼?”

“我们只是怀疑而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大家有个心理准备吧,不要说出去啊。”再没有搞清楚具体原因之前,李睿宁愿相信自己的猜测,以苟富贵的卑劣姓格,保不定就能干出这种事来。但目前在还没有想到具体应对办法之前打个招呼还是很有必要的。

何先群和江连生连忙点点头。接着江连生居高临下指着这一片原野,详细介绍了园区的规划,李睿顺着他的手指看去,跟先前的规划稍微有点变动,但变动不大,他大致明白了中间几条干道、厂区、生活区的位置,脑子里总算有了未来园区的雏形。

“象目前这样的施工进度,估计多久能结束?”李睿沉吟着问道。

“十一之前没问题。”江连生信心满满道。

李睿点点头,转身对何先群说道:“何局,你多辛苦几个月,如果需要增加人手,尽管从局里调,回头我再跟徐局打声招呼,后勤上全力保证你们。”

何先群高兴道:“有李局你这句话就成。”

转了一圈三人一同上车离开园区回镇上,沿途都在施工,李睿示意丁峻峰把车开慢点,摇下车窗一路走马观花。左手边一幢幢新建民居,统一的结构,统一的风格,统一的小楼庭院……远远看去,整齐划一,颇有一点小康民居的味道。

“这就是搬迁户的新居?”

“是,一共三十二栋。”江连生答道。

“速度很快嘛!有气魄,有创意,有特色。”李睿赞叹道。上次他过来还是春节前,这里还没有开始动工。

江连生很得意,说道:“上次季书记来调研时看了也很满意,要求附近这两个村的民房建设都统一成这种格调,沿公路两边,集中建房,打造成具有苏淮特色的第一流的小康新村。”

李睿很赞同这种思路,这不是跟若干年以后中央提倡的城镇化如出一辙吗,“农村如果都按这种城市化建设模式进行规划建设,不但大量节约了土地资源,也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水电气都可以集中解决,文化娱乐也好统一建设,就包括村民今后的养老、健身、教育等,政斧都可以集中资金给予配套建设。现在有不少专家都在说我们国家农民太多,不利于经济发展,要鼓励农民进城,提出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但鼓励农民进城首先一个就是户口问题,你根本没办法解决。其实提高城镇率不一定非要叫农民进城,再说我们国家有八亿农民,如果有一半人进城,那城市也得塞得下啊,别的不说就说买房子,就现在的行情,我看能买得起房子的人就不多,要是大家都想进城,那个房价还不蹭蹭的往上涨,到时候不但会吸光老百姓几代人的积蓄,也给城市的管理也带来极大的挑战。我看这种不离开土地的城镇化才是切实可行的城镇化。”

何先群听了顿时笑道:“李局这个思路我看比那些狗屁专家强,起码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如果能写成文章发表出去,我相信会有很多人支持的。”

李睿哈哈一笑,说道:“老何什么时候也学会这一套了?我只是实话实说,没有什么理论支撑,真要写成文章,还不知道被批判成什么样子了。”

江连生不以为然,他支持何先群道:“要什么理论支撑?太祖当年自创一套游击战术不也打败了洋理论吗?我还是相信实践出真知这句名言。你没看见那些所谓的狗屁专家,他们有几个真正深入基层过?不过就是抱着书本睁眼说瞎话,要不就是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要搁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