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教授-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很多人都身居要位。令我目瞪口呆的还有一张图,那是他为此制作出来的唐宛儿家的一棵家谱树。在这个家谱树上,她是相当末梢的一位了,然后,他在她的边上,添上了自己——“你看,现在假如添上了我,我就拥有了以上所有的这些社会资源,和家族血缘的关系!”我的确很佩服他的机心和勇气。作为一个城市小市民家庭的孩子,他有着巨大的野心和渴望出人头地的愿望,以及对自己事业成功的设计,这很好。但是,我却总觉得哪个地方有些不对劲儿。因为,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喜欢并且学习文学,在爱情观上也和他完全不同。我的爱情观,很简单,就是绝不会如此势利地看待一个恋爱对象,我喜欢的,就是两情相悦,最好是一见钟情,我还喜欢缘分这个词。你要是和谁有缘分了,什么都不能挡住你们在一起。而且,我尤其不喜欢把爱情庸俗化到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未来的发展这个方面,我实在不能接受他的想法。不过,我也不反对他的想法,因为,那毕竟是他的爱情。再说,他是我的好朋友,他要追求谁,我当然会努力地帮忙的。于是,我就成了送信的通信员。送了两次,他就把自己打扮得西装革履,然后自己去英文系找她了。
五 记忆如影随形(3)我记得,他大概猛烈地进攻了五个月,他们一度还钻过学校的树林子约会,被保卫处的人抓到过。不过他最后还是败下阵来,可能是“欲速则不达”的原因吧,他太想得到她了,最终他反而得不到她。当时,追求唐宛儿的有好几个男孩子,唐宛儿就在这几个人之间周旋测验了两年多。她最后选择的男朋友,竟然不是这些追求者中的任何一个,而是一个高她两届的师兄,还是她追求的他。多年以后,她的这个英文系的师兄终于变成了她的丈夫,还成为了一个很有名的外交官。可见,她的眼光与选择也是很不错的。后来,我问她为什么不答应赵亮的时候,她告诉我:“他功利心太重了。这个人太虚浮了,我不喜欢。此外,他还不讲卫生,我发现他特别喜欢随地吐痰,乱擤鼻涕,夏天里和我坐在阳台上说话,还抠脚,有脚气。你说,我能喜欢上这么一个浮躁的、不讲卫生的人吗?”我明白了。其实,由于家庭出身不同,赵亮和唐宛儿之间,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文化教养都是大不一样的。他们之间有着天然的鸿沟,他跨越不了这个鸿沟。她看见了这一点,但是他看不见。她的那个师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家教很好,也许,书香门第和世家关系,使他们天然地亲和,而出身小市民家庭的赵亮,则必然失败了。追求失败之后,他当着我的面愤怒地撕毁了他精心制作的那张唐宛儿的家谱树,感到了失败的难过和耻辱。我安慰他:“‘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切讲究缘分,你和她的缘分没有到,你没有必要为此太生气,太难过。”我这么一说,他更加难过了,还大哭了一场。不过,他很快就振作起来了。他一定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强扭的瓜不甜。他很大度,后来仍旧和她有些交往,纯粹就做同学和朋友了。这样他反而轻松了。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比他低一年级的同系的一个女生杜璞玉,喜欢他,还主动地追求他。这个时候,他的母亲,一直含辛茹苦地抚养他、支撑他上了大学的母亲,因为癌症去世了。母亲的去世对他的打击很大,他一直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事业成功,可以把母亲接到北京看天安门,可以爬长城,吃烤鸭,或者像当年毛主席站在天安门上那样挥挥手,他还想带母亲去世界上很多地方,让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家乡那个小城市的母亲,看到世界的广阔,在看到广阔的世界的同时,还有他这出色的、一直令她感到骄傲的儿子在身边陪伴。但是,母亲去世了,在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儿子未来不错的前景之后,她终于挺不住了,先行撒手而去了。我完全理解他当时失去母亲的精神痛苦,理解他在酒精中麻醉和放逐自己的无奈。如今,他忽然变成孤零零一个了,在这个世界上,他几乎没有什么亲人了——他父母很早就从更遥远的山乡出来,来到那个小城市谋生,和山乡的亲戚没有什么联系。所以,他是孤绝的一个人了。当时他是非常需要人安慰的。来自我的友情自然很重要,但是,这个时候,假如有一个女孩子能够走入他的生活,他一定会接受她,即使是纯粹的阶段性的感情,他也是需要的。于是,杜璞玉出现了。她是一个非常文静清秀的姑娘,气质就像她的名字那样,是一块璞玉,纯洁无瑕。虽然不算很漂亮,可是一看就是一个有好心肠的姑娘。我看她略微的有些忧郁的气质,似乎不应该学经济而应该学文学。好在她的古典文学的底子相当厚实,她的父母亲都是博物馆的馆员,整天和那些文物打交道,因此使得她也像一块和田的羊脂玉一样,温润洁白,朴实清秀。她没事就来找他,他一开始躲着她,不愿意接受她。当时很多他的同学,包括我都知道了,杜璞玉在追求他,他自己就是装聋作哑。一个多月之后,他病了,是她每天从家里带来母亲熬的各种鸡汤鸭汤人参汤,来给他补充营养。他得的是肺炎,不轻不重地病了一个多星期才痊愈了。全靠她的照料,以及她的家人的关心——她的父母亲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女儿喜欢的人,他们无条件地接受。等到他的病好了之后,他们就成了一对儿。
五 记忆如影随形(4)我想,在赵亮的内心里,他似乎并不真正地喜欢杜璞玉。他喜欢那种强悍的女性,我知道这一点,他喜欢自己去征服一个女人,而不是被打动,被动地被女孩子追求,被自己内心里唤醒的怜悯来说服自己。但是,他当时很需要像杜璞玉这样的女孩子的安慰、鼓励和温暖。他也需要温婉的柔性的爱,他得到了。当时,他对她总是持有一种不算很好的大男子主义的态度,而她,杜璞玉,在他的面前总是显得低眉顺眼的,什么都听他的。我们是后来才知道她的身体不算好。她总是莫名其妙地发低烧,医生开始也检查不出来她得的什么病,这种病很奇怪,就是她内脏的器官不是这个有问题,就是那个又出了问题。就这么一直在治疗,等到我们大学本科毕业,他又考上了研究生,她的身体越来越差,只好退学在家了。那个时候,他才真正地爱上了她。因为,他从她和她的父母对待他的感情中,体会到了一种亲情,也从她对待他的感情中体会到了爱情。他过去缺乏这些,他的家庭从小就没有给他这些,除了母爱。所以,他也在学习期间,悉心照料杜璞玉。他读硕士研究生的钱都是她的父母亲出的。等到他硕士研究生毕业,被美国一所大学录取为博士,并且取得了丰厚的奖学金之后,他做出来了一个决定,就是在去美国读书之前和杜璞玉结婚。而这个时候,杜璞玉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我们见到她的时候,我记得她的脸色苍白,神情委顿,已经完全丧失了一个少女应有的活力,她坚决不同意结婚,而是提出来分手。“你走你的阳关道吧,我是不能和你在一起了,不能再陪你了。”她哭了,但是,她的态度很坚决。在他离开北京去美国读书前夕,杜璞玉被查出来得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的毛病,整个内脏系统被古怪的病毒不断地侵害,但是过去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耽误了很多治疗的机会。她不久就去世了。我们都参加了葬礼,他还委托我写了一篇祭悼文,他念了这篇文章之后,将它火化了。然后,他就义无反顾地去美国读博士去了。后来,他和杜璞玉的父母亲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在美国的一部分生活费,一开始也是他们提供的。他们已经把他看做是自己的儿子,或者是女婿,而他也把他们看做是父母亲。那个时候,我在国内读书,我是读国内的硕士,接下来读博士。然后,我在一所还算不错的大学教书。我是土博士,他是洋博士。土博士很多,而洋博士很少。我们都在大学里,间或联系一下,他在美国的情况我基本知道,他混得不错,书读得不错,美国几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都曾经辅导过他。其中一个更是他的导师,这是他后来告诉我的。每年他都回来一次,一直到90年代后期,他终于回国了。这个时候,中国进入到大学迅速扩招的阶段,每年几乎都要大幅度增加招生数,学生迅速增加了,大学校园也迅速扩张了,学校也急需教师力量。他放弃了美国优厚的研究条件回来了,立即被一所名牌大学聘为经济学教授。他进步很快,不久,就当上了经济学院的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他开始频繁地在电视上露面,成了著名经济学家,在政治上也有了很好的待遇,他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他回国的时候,还带回来一个女朋友。他有女朋友这个事情,在美国的时候就打电话告诉我了,“祝福我吧,我有女朋友了。她是谁?你一定会问的。放心,在我回国的时候,你可以看见的。现在,暂时保密!”我果然在他回来的时候看见了。梁若冰,一个看上去很强势的女人,一个有控制欲的女人。他就喜欢这样的女人,她是一个真正的骑手,假如他是一匹千里马,那么她就会很好地驾驭他。他就是这么的一个人。我还知道,他回来之后,看到北京刚刚开始了买卖商品房,他立即给杜璞玉的父母亲也买了一套房子,作为报答,“这我女朋友也是同意的。但是,她嫉妒我和他们的关系,希望我以买房子的方式回报人家之后,最好就不要来往了,而应该多去看望她的父母亲。我同意了。”他说。不过,回来没有半年,梁若冰就和他分手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也没有多说,似乎也不希望我知道。就这样,一晃就是快十年过去了,他和女律师曾莉结婚了。现在的他已经名满天下,志得意满,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这个时代的成功人士的魅力和气质,举手投足,都显示了一种他自己都无法察觉的派头:他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一个幸运儿。虽然爱他的母亲和女友杜璞玉都去世了,但是她们在天堂里一定也看见了他是那么的不凡和超拔,而她们也会为他感到无比的骄傲。
六 传道、授业、解惑变得困难了吗我向教学主楼走去。我这个学期开的课是《从〈金瓶梅〉到〈红楼梦〉——明清世情小说研究》。我走入高大巍峨的主教学楼。学生的人流汹涌,大家急急忙忙地往各个教室里钻。我上了楼梯,准备进401教室,去面对我的学生了。但是在上楼梯的时候,我的脑子里转的,却是要约见那个给赵亮夫妇代孕的女孩的事情。在四楼的401教室门口,我看看距离打铃还有几分钟,就忽然觉得应该立即打一个电话给她。于是站在楼道边僻静处拨响了电话。“喂?哪位?”从她接电话的声音听上去,这个女孩子的声音细嫩,甜美,一定是一个很清秀的女孩子。我想象她那纤弱的身材和迷茫的眼神——对前途的迷茫,对大都市的恐惧,对生活的探望,都在她那双我几乎可以透过电话看见的眼睛里藏着。“我是那对儿请你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孕育孩子的夫妇的朋友,我是一位大学老师,我受男主人的委托,想找你谈谈,顺便给你带一些东西。”“您好,老师,谢谢你。可是,中介公司不允许我见到客户,我应该——”声音是怯懦的,也是游移的,显然她感到无奈和无助,不过似乎因为我是大学老师,对我立即建立了信任感,又不好拒绝我,又不很想和我见面,这种情绪在电话的声音里流动了过来,被我捕捉到了。我想,她这个时候一定非常需要安慰和鼓励,需要一点儿来自年长者的支持。我想这个事情,她甚至都不愿意让任何人知道,她一定是这样的。“我想和你聊聊。请你帮助他们生孩子的夫妇,他们也是大学教授和律师,人都很好,不过,男主人希望我和你见面,了解一些你的情况,再带给你一些东西,营养品,相关书籍什么的。都是你现在需要的。”她仍旧迟疑了几十秒,然后她说:“那好吧,什么时候见呢?”“今天晚上怎么样?我可以请你吃饭,把他们要我带给你的东西交给你。”她的声音不再继续游移了,因为拒绝我是很不礼貌的事情,“好,就今天晚上吧,老师。那,地点呢?”我问清楚了她住在哪里之后,就在大脑里迅速地搜索那个区域的餐馆,我想起来了,有一家胡同比萨饼店很不错,立即做出了决定去那里,并且告诉她在那家餐馆见面。我告诉她详细地点,她答应了,而且记住了餐馆的位置,我们挂了电话。我讲完了我的课,正要走出门,我的研究生沈临帖追上了我。“段老师,我把论文的初稿写完了,想请您指教指教。”说完,他就递给我一个大牛皮纸信封,“里面就是我的论文,题目叫做《〈金瓶梅〉饮食谱系》,您看看吧。”我把论文接了过来。“好,很好,你完成的时间比他们都要早。我看了之后,再和你交流。”然后,他笑了一下,走开了,瘦削的背影消失在众生喧哗的楼道里。沈临帖是一个多少有些内向的孩子,他有点儿拘谨,但是这个学生的特点就是认真,他要是喜欢做一个事情,就一定会将这个事情做彻底,比如书法,他从小就练,现在的毛笔字果然很好。我很喜欢他这一点。如今认真的人不多了。
七 比萨饼店里的谈话(1)我开着自己的汽车离开了校园,汇入到了道路上的车流里,终于把车开进了北二环内的一条胡同,把车子停在胡同里一辆白色的丰田越野车的后面,这个胡同里停车要全部靠右边,这样可以在左边留下一个让汽车通过的通道。我和那个女孩子约在了这家胡同里的一家比萨饼店里。那个店的招牌就叫做“胡同比萨”,这个名字很古怪,说明了北京的国际化程度。胡同里一般会有澡堂子,有炸酱面,有小脚老太婆,有门墩儿和大槐树,有比萨店的胡同,还真不多。我下了车,走进店里。这个店的生意一直很不错,据说是一个法国人在经营。的确,来吃饭的都是老外,一群群,一桌桌,一对对。几乎没有座位了,我于是走到了最里间的沙发座。我坐在那里等待她的到来,在十多分钟的时间里,我都在胡思乱想着,我的思绪像野马在奔腾,头顶的电扇在缓慢地转动。可是,服务员一直没有来招呼我。我正要发怒,我等待的她进来了。“这里就您一个人单独坐着,所以,我就判断您是段老师。我是乌梅。”我站起来,“是的,我是段刚。来吧,坐吧。”我们坐了下来,我看到,她似乎已经身怀六甲了,根据她肚子崛起的形状还判断不出来,但是她的行动有些迟缓。看来,赵亮夫妇弄的这个代孕人计划进展顺利,他们很快就会有自己的小宝贝了。乌梅穿着一件淡红色的上衣,衣服上还有隐约的梅花在绽放。乌梅长得很清秀,很健康,肤色有点儿黑,小双眼皮,瓜子脸,不算很漂亮,但是,她的淡雅和执拗,她的庄重和骨气在她的额头闪耀。这是一个很有自尊心的姑娘,因为,她的眉宇之间有着一种淡然的不平,一种隐藏的恼恨。她一定恨这个世界的一些不公正的规则,而正是这些规则给她的命运编织了一个无法挣脱的大网。“你好,乌梅,我今天来没有别的目的。我的好朋友赵教授夫妇,请你帮助他们孕育孩子,他们很高兴,也很感激你,现在,赵教授要我再带给你两万元的营养费和一些保健品,还有与怀孕有关的书籍,想绕过中介公司,直接给你。因为按照合约,他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