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上品寒士(完结) 作者:贼道三痴-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念至此,谢道韫脸就红的发烫,但她毕竟不是那种容易自我陶醉的女子。随即想到陈操之极有可能是诸葛曾或者袁通请来助谈的,这样一想,心里又难免有些羞恼,暗道:“我谢道韫不肯嫁。你陈操之来也没有用,子重,你就真以为你的玄辩清谈一定能胜过我?未必吧。”

那前来禀报的小婢见道韫娘子脸忽红忽白,神色也是又喜又恼,不敢多言,赶紧去找柳絮,柳絮是道韫娘子的贴身侍婢。

等到柳絮赶来,谢道韫已经准备停当,便一起经由听雨长廊去正厅,听雨长廊是一条之字形的长廊,连接数座庭院,长廊有竹节覆顶。下雨时声音清晰,小雨时好比跳珠溅玉,清脆可喜,大雨时则如山间瀑布飞流喧腾,急管繁弦,满耳都是雨声,另有一种喧嚣中的静。

但今夜谢道韫却无漫步廊下听雨的兴致,行步匆匆,手里还握着一卷《明圣湖论玄集》。

谢道韫带着侍婢柳絮从后门进入正厅侧室,帘幕低垂,与正厅相隔,听到四叔谢万石与人絮絮而语。四叔父兵败寿春被贬为庶人,去年虽经桓温举荐复为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为皇帝的顾问,乃清贵显职,但四叔父已无心理政,基本上退出了朝廷权力中枢,心高气傲的四叔父从此消沉,醉心于玄言清谈,还曾想服五石散解忧,被她劝住——

谢道韫倾听了一会,没有听到陈操之说话声,便轻声道:“柳絮,你去禀知我四叔,就说我已经来了。”

柳絮卷帘出去,就在这帘幕掀开落下的瞬间,谢道韫看到一个漆冠葛衫,挺然端坐的身影,唇边的笑意一如往日——

那柳絮刚一出去,又飞快踅回来。眼睛睁的老大,急急的对谢道韫道:“娘子,那个陈郎君在这里,就是钱塘陈操之陈郎君。”

谢道韫神色不动道:“我知道了,你慌里慌张成何体统,快去禀报四叔父。”

柳絮诧异的看了谢道韫一眼,又出去了,来到谢万石面前施礼道:“四郎主,道韫娘子已经来了。”

身披鹤髦、手执铁如意的谢万石朝侧窗帘幕一望,然后环视厅中诸人,说道:“那么就先听诸葛贤侄和袁贤侄的辩难了,你们两位的助谈分别是谁?”

袁通道:“谢常侍,晚辈请的便是支公高徒支法寒。”

诸葛曾道:“晚辈轻的是南阳范武子。”

支法寒和范宁方才都以向谢万石见过礼,这时都是躬身致意。

谢万问顾恺之道:“顾家郎君呢?”

顾恺之忙到:“晚辈与陈子重是来聆听诸位俊彦高论的,并不参与辩难。”

隔帘的谢道韫听到这句话,心里微微一空,感到淡淡的惆怅。

正厅中的围屏已经布好,谢万之子谢韶进来对谢道韫道:“元姊,围屏已设好,你坐于屏后听他们辩难吧。”

谢道韫名韬元,字道韫,以是谢韶以“元姊”相称呼。

谢道韫便出了侧室。一架六福折叠式蓝屏将大厅隔出一个独立空间,一朵一案一蒲团,谢道韫在蒲团上跪坐着,有侍女斟上清茶。

陈操之眼望围屏,那围屏上的画似乎是谢道韫所绘,有剡溪戴安道的画风,画的是会稽东山图,围屏后有灯光,那映在画屏上上的清瘦的倩影就是英台兄吧,隐约可辨是女子髻钗,不复纶巾襦衫装束。

这时,袁通与支法寒一方,诸葛曾与范宁一方的辩难开始,双方各出一题,袁通先出题,出的是支法寒研究甚深的“白马非马论”。

白马非马论是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公孙龙的有趣论题,公孙龙是刑名家的代表人物,所谓刑名家,就是以正名辩义,善于语言分析的辩者,而且往往是诡辩者,“白马非马”就是一个著名的诡辩逻辑。

当时赵国一带马瘟,大批战马死亡,为了严防这种瘟疫传入秦国。秦就在函谷关口贴出告示:“凡赵国的马不能入关。”这日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前,关吏说:“你人可入关,但马不能入关。”公孙龙辩道:“白马非马,怎么不可以入关?”官吏说:“白马是马。”公孙龙辩道:“我公孙龙是龙吗?”官吏愣了愣,但仍坚持说:“不管是白马黑马,只要是赵国的马,都不能入关。”公孙龙乃诡辩名士,这时自然要显示辩才,说道:“‘马’是指名称而言,‘白’是指颜色而言,名称和颜色不是一个概念,譬如说要马,给黄马、黑马者可以,但是如果要白马,给黑马、给黄马就不可以,这证明,‘白马’和‘马’不是一回事,所以白马非马。”

关吏越听越糊涂,被公孙龙这一通高谈阔论搅得晕头转向,如附云里雾中,不知该如何对答,无奈只好让公孙龙和白马都过关去了。

支法寒好辨,熟读《战国策》,对张仪、苏秦、公孙龙、惠施的学说用功颇勤,这回以“白马非马”来辩难可谓是有备而来,而且昨晚在袁府与袁通长谈过,袁通对“白马非马论”相关问难也了如指掌,这时侃侃道来,雄辩滔滔。反观诸葛曾,哪有半点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潇洒。瞠目结舌,只等其助谈范宁范武子为他解围——

这场辩难其实是支法寒与范武子之间的辩难,两个主辨是傀儡。

范武子今年二十四岁,蓄有胡须,身量中等,容貌俊雅,但表情严肃,眉头总是微微蹙着,听袁通滔滔不绝地说了好一会,说的口干舌燥,住口饮茶,乃问:“子才兄对于‘白马非马’还有未尽之言否?”

袁通看了支法寒一眼,答道:“暂时没有了,且看永民兄和武子兄如何反驳。”

范武子又问:“助谈法寒师兄有论乎?”

支法寒道:“暂无,待范檀越有论,小僧自有言相应。”

范武子正襟危坐道:“白马非马,诡论也,白马是马之一种,但马并非白马,公孙龙是混淆二名,舍同求异,智者一目了然,若依公孙龙论,那么道人则非人也。”

诸葛曾盯着支法寒的光头,拊掌大笑道:“妙哉,白马非马,道人非人,既是非人,敢问是何物?”

这个诸葛曾辩难时张口结舌,这时挖苦起人来倒是牙尖嘴利,支法寒大窘,竟无言以答。

陈操之暗暗摇头,支法寒不应该以这种诡辩作论题,象“白马非马”这种诡辩有逻辑硬伤的,一旦被人揪住,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只有认输,而这个范武子,思路清晰,言简意赅,不作饰语,典型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直捣要害,的确是个极为厉害的辩难高手。

支法寒无奈道:“这第一场小僧输了,请诸葛檀越出题。”

诸葛曾早已准备好了论题,是范武子最擅长的春秋三传里的论题,陈操之听到这一论题不免愕然,这是前夜他与孔汪辩论过的《左氏春秋》里的“易不可以占险”,真是巧合啊!

可惜的是,支法寒无缘旁听陈操之和孔汪关于“易不可以占险”的精彩论述,否则也不至于输的这般彻底,而且范武子出题,其立论是“易不可以占险”,那么作为另一方的支法寒,则必须坚持“易可以占险”,但古来史书为示劝惩,很少有“易可以占险”的范例,所以支法寒此论失利也在情理之中,虽然支法寒以《老子》的“天道无忧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论”来强辩,奈何范武子引经据典更胜他一筹,终于饮恨落败。

支法寒、袁通两论皆败,不能与谢道韫辩难先败在情敌手下,袁通难免郁闷,不过袁通这也不是第一次落败,他在谢府已经败了四五回。胜固欣然输可喜,驱走心头的沮丧,兴致勃勃旁观范武子与谢道韫的辩难。袁通自然是不希望谢道韫落败的,谢道韫若败,那么诸葛曾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向谢氏求婚了,虽然谢道韫不见的会嫁给这个诸葛曾,但谢府清谈雅集从此就要休矣。


袁通心道:“谢道韫不会败的,她两年来胜过多少清谈高手,可是这个范武子的确很厉害啊。范武子痛恨玄辩清谈,可辩难起来词锋却又如此锐利,与谢道韫堪称势均力敌,双方辩难,到底鹿死谁手,实未可知。”

方才两场辩难让谢万听的眉毛旋动,铁如意不住敲击虎口,很是享受,这时对着围屏说:“道韫,该你出题了。”

陈操之在场,谢道韫心绪不宁,她是辩难高手,自然听出这个范武子是劲敌,今夜她神思不属,无法专心思索,辨起来只怕真不是范武子的对手——

谢道韫白牙轻咬红唇,喃喃的道:“子重,你害苦我了!”



卷三 妙赏 三、二人同心
 
乌衣巷谢府大厅是全木架构,八根木柱承重,通梁长四十尺,栾栌重叠,跨度宏大,内部空间高敞,有帷幄相隔,若撤去帷幕,整个大厅可容客上百人。

高高的屋顶上,雨声细碎,这就显得大厅格外的静,座中陈操之、顾恺之、袁通、支法寒、诸葛曾、范武子、太原温琳、陈留蔡歆、汝南周迥,还有各自身后的侍从,一个个都屏息凝神,等待围屏后的谢道韫出题。

良久无声,只看到绘有《会稽东山图》的围屏映出秀颀高挑的身影,发髻峨峨、衣裙婉约,美妙的剪影随着灯光的摇曳而晃动,仿佛要起舞一般。

踞坐在胡床上的谢万再次催促道:“道韫,该你出题辩难了。”

围屏后传出柔美如萧管的声音:“四叔父稍待,容道韫思索。”

座中人闻得谢道韫开口说话,精神都是一振,不自禁的挺起了腰杆。

陈操之在吴郡与谢道韫也算是朝夕相处了,但谢道韫为掩饰其女声。都是用那鼻音浓重的洛阳腔说话,现在听到她宛如珠子成串的嗓音,不由的想起以前两次听到谢道韫这样不加掩饰的与他说话时的情景,两次都是在离别之际,感情流露,显现女儿声态——

陈操之目视范武子,这个蓄须肃然,以弘扬儒学为己任的饱学才子端坐不动,眼观鼻、鼻观心,似乎在养胸中浩然之气,陈操之刚才听了范武子与支法寒的两场辩难,支法寒学识不凡,辩难起来旁征博引,实非庸手,但在范武子既绵密又锐利的词锋冲击下,很快招架不住,败下阵来。这固然与支法寒选题不当有关,但也可以看出,范武子对玄学、对先秦逻辑学的名学研究甚深,范武子以儒学为基、以严密的名学逻辑为盾、以玄学为攻敌之矛,用于辩难的确非常厉害。

陈操之心道:“不过英台兄绝不弱于这个范武子,英台兄思维敏捷、辨析锐利,对手稍有疏漏就会被她揪住,当初他与徐邈都是深有体会的,所以说英台兄与范武子的这场辩难应是旗鼓相当,只是这次辩难不属友人之间的交流,而是求婚的门槛,这个诸葛曾容貌才学远不如王凝之、王徽之兄弟,会是英台兄——不,会是谢道韫的良配嘛?遇到范武子这样强劲的对手,英台兄并无必胜的把握,而一旦输了,又不愿嫁诸葛曾,那家族的压力会让英台兄难以承受,英台兄必须胜啊!”

这时,只听围屏后的谢道韫说道:“双方辩难,各有助谈,我独无,岂不是不公?”

谢万一愣,心道:“自阿遏去了西府,道韫一直都是独自应对各方辩难,为何今日提起无助谈之事?嗯,想必是因为这个范武子词锋强劲。道韫有些担忧,诸葛曾算不得俊雅,才质又平庸,若最终道韫琅琊王氏不嫁,却嫁给没落的诸葛氏,岂不是让人笑话!只是阿遏不在,其余阿封、阿胡、阿末俱不善清谈啊。”

陈操之听到谢道韫说这话,顿时明白了,心里感着期待的激动。

就听谢道韫道:“钱塘陈郎君是阿遏挚友,阿遏不在此间,道韫想请陈郎君为我助谈,不知陈郎君可愿意?”

陈操之微一躬身:“愿意效劳。”

谢道韫似乎笑了笑,又问:“诸葛公子可有异议?”

诸葛曾瞧了陈操之一眼,又看着范武子,范武子不动声色,无可无不可,诸葛曾点头道:“就依谢氏娘子所言,让陈公子为你助谈,这样就公允了。”

谢万知道谢玄与陈操之的交情不浅,却不知道谢道韫曾易钗而弁与陈操之在吴郡同学数月,他也阅览过陈操之的《明圣湖论玄集》,果然学识宏富,议论新奇,展颜笑道:“操之,请移坐这边,为道韫助谈。”一面命人在围屏左侧置一案一蒲团。

陈操之便坐到围屏边,冉盛也跟着跪坐在小郎君身后,如一尊佛教护法神。

谢万望着体格雄伟的冉盛,赞许的点头,铁如意遥指道:“此子可谓是劲卒。”

陈操之听到谢万这句话,暗暗摇头,谢万石还是不吃教训的啊,寿春兵败就是因为他一副名士派头,行军好比游春,还呤诗长啸,对待账下诸将也是孤傲不群的样子,战前诸将训话,说不出什么谋略,却是挥动铁如意说道:“诸位俱是劲卒。”东晋武将地位低,被称为劲卒更是等同于兵户子了,诸将大忿恨,差点兵变杀掉谢万——

围屏一侧探出一个婢女的双鬟脑袋,冲陈操之一笑,说了声:“陈郎君——”

陈操之微笑点头,认得这是谢道韫的贴身侍婢柳絮。

谢万道:“道韫出题吧。”

谢道韫心跳得很快,陈操之就坐在她屏风左侧,相距不过一丈,虽然相互看不到,但很有当日在桃林小筑同室清谈的韵味了,感觉真好啊。

谢道韫翻开《明圣湖论玄集》,唇边带着一抹谑笑,声音一改婉约低沉,清泠泠地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与陈郎君持此刍狗论,请诸葛公子问难。”

诸葛曾好歹是主谈者,不能一言不发,王弼的《老子注》他是熟读的,率尔说道:“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地不为兽生刍而禽兽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喻无所爱惜也。”

范武子眉头微皱,诸葛曾早早下结论说是“天地圣人无所爱惜”,这虽是王弼的定论,但也容易遭到反驳啊。当下静听不言。看谢道韫与陈操之如何反驳。

围屏后半响无声,谢万奇道:“道韫,何以不应答?”

谢道韫道:“不有助谈者吗?”

陈操之“噢”了一声,说道:“不仁有两,不可不辨,一如《论语阳货》之‘予之不仁也’或《孟子离娄》之‘不仁暴其民’,此不仁为凉薄凶残也;其二如《素问》之‘不痛不仁’,此不仁为麻木痴顽也。前者忍心,后者无知,天地不仁,盖类后者。”

此言一出,举坐哗然,陈操之说天地不仁是无知,这实在是惊世骇俗了。

范武子眉毛轩动,抬眼看着陈操之,这是险论啊,陈操之敢持此险论。要么是无知,要么是自恃才高,这已经不是诸葛曾所能辩难的了,现在该他这个助谈者应辩了,范武子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故刍狗万物,乃天地无心而不相关、不省记,非天地忍心、异心而不悯惜也,王弼云‘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并非无知。”

陈操之等了一会,围屏后的谢道韫一言不发,看来是全赖他这个助谈了,便说道:“天地无心亦无知,大风倾舟,飘瓦触额,虽灭顶破额,而行所无事,出非其意也。”

范武子问:“敢问陈公子,那么圣人无仁当做何解,圣人亦无知乎?”

陈操之道:“圣人虽圣,亦人也,人有心也,其不仁,或由麻木,而多出残忍,以凶暴为乐,圣人与天地合德,克去有心以成无心。消除有情而至无情,化解残暴,全归麻木,其受苦也,常人以为不可堪;其施暴也,常人以为何忍,而圣人均泰然若素,无动于中焉,虽非无知,亦类无知。”

范武子暗暗佩服,当即引经据典,与陈操之激烈辩论——

围屏后的谢道韫听而乐之,从没这样轻松适意过,好比疾风暴雨自有陈操之为她顶着,心情好极,脸上笑意不绝。

陈操之与范武子辩论良久,互不能屈,待范武子再次侃侃而谈时,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