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理想年代-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中山微感诧异的问道:“我还在上海时你赴南京组织陆、参两部,给我说预定以李书城为陆军次长吗?”

黄兴解释道:“李书城在上海南海邑馆陆军招待所同北京陆军部、军谘府南来的同学商量南京陆军部各司局人选的时候,湖北陆军革命小团体中最年长的同志陈裕时要李书城把陆军次长让给北京陆军部的科长蒋作宾,因为蒋作宾为人一团和气,又曾当过科长,在南来的陆军同学中他的官阶最高,他当了次长,则部内的各司局人选由他安排就比较容易,免得李书城作次长时引起同学的地位争执,不好处理。李书城听了后接受了陈裕时的建议,即请我任蒋作宾为陆军部次长。我也考虑许久,觉得这样确实更好。”

黄兴见孙中山点头同意,便又说道:“参谋部次长是钮永建,他在江、浙军界中是相当有威信的。陆军部秘书长和秘书由汤化龙和林长民分别担任。汤、林两人在上海当过我的私人秘书,我对外的文电都是他两人草拟的。”

南京临时政府内阁九部次长级人选,除汤芗铭一人之外,全部都是年在三十上下的同盟会的青年骨干。

其实汤芗铭早年欧洲留学时就加入了同盟会。一九○四年留学巴黎时,他与同学向国华,还有留学柏林的王发科、王相楚等四人,起初被在欧洲运动留学生的孙中山鼓动的脑子一热,要充好汉,排满革命,与孙文定盟约誓书,后来一想不对了,反悔了,四个家伙割了孙中山的皮包,盗取花名册和欧洲留学生入同盟会的盟约书,来到大清驻法国领事馆找孙宝琦号啕大哭,跪倒不起来,喊救命。可笑的是大清国驻法国总领事孙宝琦大人知道大清国已经无药可救,又把这些“乱党”的花名册,盟约书还给孙中山,买一个大人情给“乱党魁首”,他虽然还在大清国的船上,也是给自己多存一条退路。也可以看出大清国众叛亲离的末日光景,一场巨大的风波就这样平息。但是割孙中山皮包的汤乡茗四个家伙就变得例外不是人,颇为同学同志所非议,因与革命党绝缘。汤乡茗也巴黎也待不下去,之后潜往英国续修海军。回国后乃在海军提督萨镇冰之下任职。武昌起义时,萨镇冰奉命率海军舰艇,溯江援鄂,芗铭亦随往。此时其长兄湖北省咨议局议长汤化龙,武昌起义后,在军政府任民政总长,乃致书芗铭,嘱其策动萨镇冰率海军附义。萨虽未接受,然终于弃军而去,所余舰艇数艘,遂指定由资望较深的海筹舰长黄钟瑛与汤芗铭统率,加入革命阵营,沿江助战有功,至是乃由黄兴荐黄钟瑛为海军总长,汤为次长。

黄兴初提名时,同盟会员对汤乡茗留有异议者,但因中山先生不念旧恶,乃得列名内阁。

“临时政府在整肃军队纪律的同时,必须加强军政建设。”孙中山说道。对于李想的建议,他多少还是听进去了。“我以临时大总统名义简任克强兼大本营兵站总监和参谋总长,钮永建为大本营兵站次监和参谋次长,蓝天蔚为关外都督兼北伐第二军总司令,谭人凤为北伐招讨使。”

也许是聊到李想的这个建议,孙中山恍然道:“有一件事必须注意,就是在南京临时政府人选中,应该多容纳武昌首义的革命同志。”

也不知道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黄兴建议的这个次长内阁,虽然少长咸集,而革命首义地区的武汉三镇,除一位‘开国元勋’黎元洪定为副总统之外,首义功臣几乎全部见遗于圈外,这连刚从国外回来的孙中山也感觉出来了。

“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武昌方面应该满意了,所以各部次长多由海外归国同志出任。”黄兴解释道,“而且我亦收到陕西传来的确切消息,李想所属的武昌首义的革命军已经控制陕西。他们趁北洋军西叩潼关,与清廷甘陕总督长庚两面夹击陕西的危急时刻,李想命手下战将林铁长率领三万精锐从汉中进入陕西,他们携湖北战败北洋大军之风雷威势,一举降伏陕西哥老会四个势力,万炳南、张云山、马玉贵、刘世杰。自西安满城旗兵被消灭,陆军亦瓦解,全西安城已成为哥老会的天下,李想降伏他们,也就降伏陕西。李想以《鄂州约法》治理陕西,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张凤岁羽和黎元洪一样,也变成傀儡。李想军收复潼关,又在三水大败长庚,在陕西的地位已经是无可动摇。李想现在身兼湖北第一路北伐军司令和陕西第六路北伐军司令,他虽无都督之名在身,却一人实际督着两省军政,在南方谁有他的权势大?湖北方面的同志应该满意了”

陕西本是首先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但由于起义后东西两路战事激烈,邮电不通,消息隔绝,直至在上海孙中山选举为临时大总统,始有贺电到上海。黄兴的吐露党内幕绝对够新鲜劲爆的。

所有人都惊讶的呼出一口气,听李想保证陕西和湖北两路北伐必尽全力是一回事,听他人把这件事证明又是另一回事。同时也觉得,有李想的保证,北伐信心大增。而且,他还是唯一打败北洋军的人,虽然哪一战还存在争议,但是无论段祺瑞是自己宣扬的为表示南北和议期间的和平诚意主动撤退,还是李想宣传的以坚强之武力驱逐北洋满奴,这都不重要,因为北洋军毕竟是死磕不过李想军撤退了,岌岌可危的湖北局势因为李想的死战稳住了。有这样一支打仗疯狂的强军在背后挺孙中山,在当前袁世凯咄咄逼人的形势之下,从中山先生开始,全部阁员,自始即深具的五日京兆之心,可以安啦!

中山先生也想起返国途中,盱衡国事,计较各派实力,便深知将来总统一职非袁莫属。及抵国门,听取诸家议论,所说尽同,因此,后来虽当选总统,并正式就职,仍立电袁世凯,告以虚位以待之心。发了数通中文电报不算,同盟会许多同志还敦促他以英文投书《字林西报》,公告国际,以昭信守,以促袁反正,用心纯正,溢于言表,至为感人。但现在中山先生想起来,却是至为汗颜。

黄兴缓口气又说道,“至于军政建设方面,云集在南京的军队,不仅有浙军、沪军、光复军、苏军、粤军、赣军、海军陆战队,而且还有革命党人组织的各种名目的敢死队、义勇队,以及范光启的铁血军、林宗雪的女子国民军等,人数不下三十万。这些军队按李想的建议被整编,预计可以整编为二十一个精锐师。”

“好!北伐联军总部从上海移往南京。我自任北伐总指挥,克强为陆军总参谋长,拟俟和议决裂后,亲统大兵北伐。”孙中山决定北伐,并发下一通豪言壮语。

同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广东,所以以临时大总统名义电令广东都督陈炯明出兵北伐,说道:“中央政府成立,士气百倍,和议无论如何,北伐断不可懈。广东军民勇敢素著,情愿北伐者甚多,宜速进发。”

中山先生再由临时大总统名义,檄告北方将士。还未就任的大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率领中山先生的秘书李书城、吴玉章、任鸿隽、王夏、张通典、谭熙鸿及宋蔼龄等,通力合作,写下这篇文采飞扬,必定留载史册的檄文。其文云:

民国光复,十有七省,义旗虽举,政体未立,凡对内对外诸问题,举非有统一之机关,无以达革新之目的,此临时政府,所以不得不亟为组织者也。文以薄德,谬承公选,效忠服务,义不容辞,用是不揣绵薄,暂就临时之任,藉维秩序而图进行,一俟国民会议举行之后,政体解决,大局略定,敬当逊位,以待贤明。区区此心,天日共鉴。凡我同胞,备闻此言。惟是和平虽有可望,战局尚未终结,凡我籍隶北军诸同胞,同是汉族,同为军人,举足重轻,动关大局,窃以为有不可不注意者数事,敢就鄙意,为我诸同胞正告之:此次战事迁延,亦既数月,涂炭之惨,延亘各地,以满人窃位之私心,开汉族仇杀之惨祸,操戈同室,贻笑外人,我诸同胞不可不注意者此其一;古语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是知民心之所趋即国体之所由定也,今禹域三分光复逾二,虽有孙、吴之智,贲、育之勇,亦讵能为满廷挽既倒之狂澜乎?我诸同胞不可不注意者此其二;民国新成,时方多事,执干戈以卫社稷,正有志者建功树业之时,我同胞如不明烛几先,即时反正,他日者,大功既定,效用无门,岂不可惜?我诸同胞不可不注意者此其三。要之义师之起,应天顺人,扫专制之余威,登国民于衽席,此功此责,乃文与诸同胞共之者也。如其洞观大势,消释嫌疑,同举义旗,言归于好,行见南北无冲突之忧,国民蒙共和之福;国基一定,选贤任能,一秉至公,南北军人,同为民国干城,决无歧视。我诸同胞当审斯义,早定方针,无再观望,以贻后日之悔,敢布腹心,惟图利之!

(我和读者大大一直没什么交流,其实是因为写的不怎么样,不知道拿什么面目见你们呢!今天鼓起勇气特意创建了一个群:231363371,光景的读书会欢迎读者大大加入。在群里你们可以畅所欲言,我的目的就是和读者大大更方便的交流,了解读者大大的想法,因为了解读者大大的想法,对我而言已经变得必不可少,迫不及待了。)

9次长内阁

晨曦微露一缕火红,又是个雾气重重的早晨。饱含水分的积雪开始在路上融化,整座城市所有屋檐都在滴水滴个不停。

整个城市刚刚苏醒,李想已经开始他的早餐会议。

水仙儿今天换上一套合身的军装,又是另一种风情。铜排扣整整齐齐扣的一丝不苟,连最上边的风纪扣也紧紧地扣起,不过还是露出一截修长白晰的脖颈。她浑圆的肩膀,盈盈收细的腰身被武装带束成不堪一握,再向下是半紧身的长裤,然后是过膝长统靴包裹的一双令男人晕眩的修长笔直的美腿。

李想的早餐非常简单,就是油条煎饼加豆浆。简单的早餐吃起来也很快,保持了军人的快节奏。所以会议才刚刚开始,早餐已经吃完了。

水仙儿斟上一杯茶奉上,笑道:“今天的各省代表会议你还去吗?”

“还去个屁!”李想接过她手中茶水猛灌一口,面色变得十分难看,“议员们私心大过公心,议会也不过是他们勾心斗角的地方。我去那里看他们勾心斗角,不是浪费我的时间,浪费我的生命?”

“不去也好。”水仙儿低头思忖了一会儿,说道,“北伐的进展到底怎么样了?如不可为,在这里耗着浪费时间,咱们干脆就打包回府,不管他们了。”

“再看看。我看大总统还是想挥师北伐,以武力铸造共和,将革命进行到底。”李想眉头紧锁,“怕的是夜长梦多,大总统顶不住和议的压力要是变卦,北伐计划铁定流产。”

水仙儿抬起绝美脸庞,看着李想道:“我料大总统策划北伐,我们必定成为北伐的主力。到时候你可不要手软,记得多要点好处。”

李想会意,点头道:“话虽如此,可是南京政府穷的叮当响,还有什么好东西可以要来?”

水仙儿嫣然一笑,魅惑无边,答道:“我的李大帅,我知道你什么都不缺,眼里根本看不起穷困潦倒的南京临时政府,但是南京临时政府有两样好东西,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唔!”李想饶有兴致,用碗盖拨着茶叶啜了一口问道,“哪两样呢?”

“当初黎元洪唆使黄兴与宋教仁到汉口夺权,倚仗的就是他们革命领袖的名分。”看着李想连连点头,水仙儿满有把握地接着道,“当时革命军刚刚组建,你的威望还未建立起来,你也怕他们利用革命领袖的名分夺走你的军权,所以干脆以革命大义带领军队走出汉口,北上与清军作战。当然,之后接连的大战胜利不断,最后更是击败北洋军,现在鄂省军民简直视你若神明,你也成为这支革命军的灵魂,也不怕别人以名分夺你的权,所以放心大胆的把黎元洪高高挂起作为傀儡,你也不再把名分看得如何重要。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咱们虽然实际控制了陕西,可是名不正言不顺,即使以《鄂州约法》维持着张凤岁羽的傀儡政府,可陕西不是对咱们民心所向的湖北,所以这就是一条隐患。但是如果南京可以给我们一个治理陕西的名分,陕西军民也就不会再胡思乱想了。”

“好!我就要个西北革命军总司令当当。”李想听得有些兴奋,击节称赞道,“说下去!”

“这第二样么,”水仙儿伸出两根水嫩的细长食指和中指继续道,“南京虽然穷的叮当响,可是满廷在沪宁大办洋务,留下许多官半厂子,不过满廷贪污成风,经营不善,亏损的多,盈利的少,被革命一闹,更是纷纷关门倒闭。但是这些洋务可是砸了多少金山银山才办起来的,厂房机械等,稍稍整修即可使用。”

这话说得够明白了,李想不禁眼前一亮,仿佛又看到一座金山。

水仙儿接着道:“南京政府不是正缺钱吗,咱们出点钱,便宜的盘下来。其实我们都知道,满清办理的洋务本事没有错,为什么每办一处洋务只能砸钱而不见盈利,国家不见富强,反而衰弱,根源是这个腐朽的封建专政体制造成的错误,执行这个错误的就是这个体制中的贪官污吏,所以洋务越办,国家越弱,民众越穷。所以你在武汉搞的官办洋务整顿,只不过是稍稍整顿一下,这些个洋务立刻就扭亏为盈。同样的手段,在这里同样有效果。”

“那么依你之见,咱们有没有办法把江南制造局盘下来?”李想双手按膝,俯身问道。

水仙儿俏目瞪他一眼,道:“大帅,你也真敢想。江南制造局总局设于上海城南高昌庙,分局设于龙华,火药库设于浦东及江阴,每年枪厂可造步枪三千支,各式枪弹一千万发。步枪性能比汉阳兵工厂的还好,而且全是新购的机器。仿造于1898衍生型1907式中国合约采购的毛瑟步枪,两侧有握把凹槽,枪身有横栓,枪管加长,枪托加长,口径,被命名为“沪六八步枪”。钢厂能产毛钢一千五六百吨,工师,工士,工夫,徒夫共约五千余人。这样重要的军工厂,听说早已经划归还没来得及成立的陆军部。我想南京诸公,还没有傻到会买给你的地步。”

李想不好意思的搔起后脑勺,道:“江南制造局是没有指望,但是前些年从江南制造局分出的船坞及轮船,锅炉等厂,成为民用造船厂,称为江南造船厂,亏损也挺大的。江南造船厂所造船的速度不快,整体生产成本及耗燃料都高,结果反而不如直接向外国购买,自造一艘船的钱大约可以向英国买两艘船了。而且又早已经改造民用船只,既然不属于军用,南京守着除了赔钱,什么也得不到,我买下来,南京应该会欢喜才对。”

“你都说了,这样的船厂造出的船造价又高,性能有差,不如直接去外国购买,这样的废物船厂你买下来干什么?”水仙儿笑道,“再说如此大的船厂,要买下来必定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又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扭亏为盈的轻工业,造船属于重工业,今后有的烧钱啊!”

“不!”李想已经在脑海里兴奋地勾画海上强国的蓝图,说道,“江南造船厂可是用能力自主制造铁甲兵舰,不是从外国进口配件组装,而是从锅炉动力到钢甲舰身全部由自己制造。中国海上强国之梦做了这么多年,我一定要把它实现了。”

水仙儿笑道:“中国的海上强国之梦?”

李想一听点点头,又起身道:“好,想事想得头疼,出去溜个弯儿。”今天就想陪水仙儿游金陵,所以又补充一句,“不要叫宋缺,我的功夫不比他差。”

水仙儿欣喜的起身跟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