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理想年代-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岸,然后再反攻不是更好吗?”

升允冷笑道:“不如宣布共和,岂不更好!”

马福祥哼了一句,不说话了。

升允继续说道:“马福祥昭武军的马忠孝营,反击秦州!”

马福祥撇了一下嘴角,全国局势如此,升允还想逆势上扬,真是疯了,马忠孝营同汇合了李想革命军秦州的革命军兵力相比,这支部队的攻击只能意味着是自杀行动。马忠孝可是马福祥心腹大将,他怎么可以让马忠孝送死?

马福祥坚持说道:“如果要保卫兰州就不能进行反击,应加强现有防线。”

“马福祥,违抗军令是要怎样处置,你明白吗!”升允开始来硬的了,他撇下马福祥,直接命令马忠孝立刻开赴秦州:“大清帝国的命运就要看现在是否能守住兰州了,通往兰州的南大门秦州被犯骨仔黄钺占据了,我命令你组织特攻队歼灭这股匪军。如果成功,我升你为秦州提督,昭武军也交由你统辖!”

斯时清廷已无兵无饷,势难再战,明白人都知道升允有多么的不靠谱。但是清廷不靠谱的旗人也不止升允和长庚,还有一个良弼,这个不靠谱的旗人三人组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响头:“满廷三大柱石”!

由隆裕太后出场,再开御前会议。段祺瑞两封电报,搞得皇族等统已垂头丧气,前段时间叫嚣最凶悍的二百五恭亲王溥伟也沉默了,隆裕太后还是垂着两行酸泪,毫无主见,宣统小皇帝依旧没心没肺地在龙椅上耍把戏。

独军谘使良弼还在抗声道:“太后万不能俯允民军,愚见决计主战。”

“只你一人主战,如何成事?”太后道:“兵不效力,饷无从出,奈何?”

良弼府奏道:“宁可一战而亡,免受汉人荼毒。”

皇族见良弼非常决裂,恰也胆大起来,随声附和。

天黑后,内阁会议的结果传到袁世凯这里,袁世凯眉头一皱,要儿子袁克定把刚刚来到北京的汪精卫叫来。

汪精卫自从随唐绍仪到上海议和,至临时政府成立后,他的职务,是以同盟会会员的身份,充当南方议和总代表伍廷芳的参赞,但是,他在暗中,却又是北方议和总代表唐绍仪的秘密参赞。他平常下榻于伍廷芳在上海的住宅[观渡庐],但又常有密电向袁世凯报告议和动态。尤为甚者,他竟攻击孙中山道:“你不赞成和议,难道是舍不得总统吗?”骂孙中山想做洪秀全第二。汪精卫还拒绝广东都督的提名,和一部分人发表宣言,提出“wu不主义”,即:不做官,不做议员,不纳妾,不吸烟,不饮酒。以此用来促使孙中山放弃政权。

因为京津同盟会暴走刺袁事件,加上南北议和基本上陷于停顿状态后,汪精卫见呆在上海无事可做,便独自一人跑到北方。但是由于他暗中投靠袁世凯,倒孙举袁;又以同盟会京津分会会长身份,阻挠、破坏北方革命党人武装起义和暗杀活动,同盟会京津分会内,没有人理睬他。

看到风神如玉的汪精卫进来,袁世凯以干爷的口气对他道:“兆铭,座这里来从前我曾听说过,孙逸仙博士是个高风亮节之人,为国为民奔走十几年,如今初任民国临时大总统,也是众望所归。但是,如果为了当总统,就以兵戎相见,同室操戈,大举北进,那也未免有损于孙文先生的声誉。”

汪精卫修眉微挑,隐隐的有些不屑,笑道:“我们革命党人的目标就是要推翻清廷,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不惜使用任何革命手段!”

“好!”袁世凯一拍大腿:“百川归大海嘛,我们的目标乃是一致的,就是要尽快结束满清专制。不过,为国为民着想,还是不动干戈为上策。”

汪精卫一脸沉痛的说道:“清廷这些年来,已把国家糟蹋成千疮百孔,国贫民穷,若再进行一场内战,怕只有招致亡国了。”

袁世凯也故作姿态地叹了口气道:“清帝退位的事,目下已成僵局,其实也就是那么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皇族亲贵,在死撑着,其台柱人物就是良弼了,他有禁卫军做实力后盾。据说他们还要另组皇族内阁,以取代我这责任内阁,随后良弼便要亲率大军征伐南方。照此下去,内战不休,兵连祸结,国将不国。”

汪精卫见袁世凯一副悲天忧国的样子,沉思了一会,问道:“干爷,对于时局,您难道左右不了吗?”

袁世凯一脸烦恼的摇摇头道:“你要议和,可南方不买帐,清廷又不接受。开战吗?我又不忍生灵涂炭,国家破碎。目下之清廷,虽可比作一座古老残破的大房子,不过,要推倒它,即使千百人一起使劲,也还不一定能达到目的,话又说回来,若抽掉其中一根顶梁柱,它便会自己倾倒下来。”

汪精卫明白了袁世凯要他刺杀良弼的意图,他自己再也不敢搞暗杀活动,但他马上想起在天津的同盟会京津分会的同志正在准备暗杀的名单,袁世凯排在第一,良弼就排在第二。汪精卫便拍着胸脯答道:“除掉良弼,我当尽力而为。”

袁世凯喜出望外:“好!那就看你的了。”他边说边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支票递给汪精卫:“先拿两万元花去,日后缺钱,跟你兄弟克定说一声就行了。”

66真天真

李想和黄兴夫人徐宗汉女士,还有沈佩贞,梅迪,严珊珊几个女孩子回到司令部,一路上还在聊战场上的那个小新生命。

司令部其实就是征用的一个店面儿。这是三间门面的店铺,前边卖饭,后边住店。李想带着的参谋和侍从有三十多人,他们一来就包了全店房间。

李想进来就闻到一股浓香,一个胖胖的厨子正在一口大锅里翻搅肉块,再撇牛肉汤上浮着的血沫子,这股香味勾得李想的肚子一阵咕噜咕噜。

“太香了!”李想皱起鼻头猛吸了一口气,问道:“今天晚饭吃什么?”

“兰州拉面!”

宋缺说完,又看着膀圆力大的马鸿逵在那里将大团软面反复捣、揉、抻、摔,然后又将面团放在面板上,用两手握住条的两端,抬起在案板上用力摔打。条拉长后,两端对折,继续握住两端摔打,如此反复。

“小马,看不出还有这一手啊?”李想兴致勃勃的看着马鸿逵。这是顺筋,其目的是调整面团内面筋蛋白质的排列顺序,使杂乱无章的蛋白质分子排列成一条长链。

“我有一个做厨师的梦想。”马鸿逵不好意思的笑笑,他又把面搓成长条,揪成二十毫米粗、筷子长的一条条面节,或搓成圆条。他将溜好的面条放在案板上,撒上清油以防止面条粘连,然后问道:“大帅是喜食圆面还是遍面?”

“给我一个荞麦楞!”李想嘿嘿一笑道。

“好!荞麦楞!”马鸿逵眨巴一下眼睛,想不到李大帅还是个吃兰州拉面的行家。

“什么是荞麦楞?”严珊珊一脸迷糊的问。

“荞麦楞,”李想笑道:“即不是圆的也不是扁的,是棱角分明的。”

马鸿逵手握两端,两臂均匀用力加速向外抻拉,然后两头对折,两头同时放在一只手的指缝内,另一只手的中指朝下勾住另一端,手心上翻,使面条形成绞索状,同时两手往两边抻拉。面条拉长后,再把右手勾住的一端套在左手指上,右手继续勾住另一端抻拉。马鸿逵不但拉面速度快,且拉出的面条粗细均匀,且不断裂,每拉一下,要在手腕上回折一次,拉到最后,双手上下抖动几次,则面条柔韧绵长,粗细均匀。十一扣之后,面条细如发丝,且不断裂,一个个叹为观止。

面条光滑筋道,在锅里稍煮一下即捞出,柔韧不粘。

马鸿逵享受着崇拜的目光,得意洋洋的说道:“兰州有句顺口留形容往锅里下面:拉面好似一盘线,下到锅里悠悠转,捞到碗里菊花瓣。”

观看拉面好象是欣赏杂技表演,这就是中国烹饪之精华。

捞起拉面,泼上浓汤,淋上油泼辣子。

李想端起碗,汤清亮,肉酥香,面韧长,口水一下子泛滥成灾。

呼噜呼噜,一碗轻松吃完,一天寒气驱散干净,脸上泛出红光,呵呵笑道:“好吃!”

“李帅,再来一碗?”马鸿逵问道。

“不用啦?”李想猛摇头,望着这个就比脸盆小一号的大海碗,心生畏惧。

李想放下饭碗,大家伙也陆陆续续吃完了。

李想坐在暖暖的热炕上,听听外边人声已静,只有呼呼的风卷着大雪落地的沙沙声,方慢吞吞说道,“南京和北京有什么消息?”

汤约宛给李想递上一根手巾,说道:“孙中山大总统今天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发表谈话说:我一直以来都坚信这次革命运动是正义的,它必将成功。中国所有各省都从道义上、物质上和财政上予以支持大总统介绍了民国与清廷的谈判,并坦率谈到中国现状。他言语中透出坚定的信心。对于西方各国驻北京使团不了解中国南方政权的真实情况,鼓励清廷顽固抵抗民国政府的行径,大总统表示忧虑,他坚信,清廷交出政权是大势所趋。”

李想接过手巾擦了一把脸,支唔着说道:“谁都看得出,清帝退位是大势所趋。但是西方各国驻北京使团不是不了解中国南方政权的真实情况,而是太了解啦,早看出来中国所有各省都从道义上、物质上和财政上根本没有予以南京临时政府支持,早看出来南京临时政府财政的窘迫。”

“大总统这是为了应付美联社的采访,能不把话说得漂亮点吗?”水仙儿啜着茶,悠悠说道。

李想点点头,用火筷子拨着炭盆,听汤约宛继续说道:“孙大总统对美联社的记者说,如果中华民国无法建立稳定政权并重建国内和平,责任在北京的清廷。清廷的袁世凯总理向我们确认,最近清廷接受了我们的条件。南北最终将实现停战。为了确保和平,我要求民国各省省长同意,一旦清帝宣布退位,他们就选举袁世凯为民国总统。各省在经过一番犹豫后,最终表示同意。袁世凯完全清楚此事。”

“和议有结果了?”李想问道,“清帝什么时候退位?”

“大总统表示同意去北京与袁世凯商谈最终协议。大总统已经收到北京方面的电报,袁世凯要求民国政府在清帝宣布退位后两天内解散。”汤约宛喟然说道,“袁世凯显然下定决心要在北京建立自己的政府,并且得到了外国政府的支持。他准备无视民国政府,并撕毁原来达成的协议”

“袁世凯想得到美!”李想反而兴奋得有点喘不过气,瞪着眼问道:“这样的条件,我想大总统不会答应,是不是又要准备北伐了?”

“其他各省都督、南京参议院和革命军将领也都坚决反对。大总统改变方案,但不是北伐,只是要求袁世凯放弃追求皇权,而且外国政府必须在袁世凯当选为总统前承认中华民国。”汤约宛道。

“如果袁世凯不愿等到列强承认中华民国后再当选呢?”李想冷笑道:“太天真了!即使袁世凯等到列强承认中华民国再当选,中国就能实现共和民主了?袁世凯不死,中国不可能有民主。”

汤约宛一点儿也不愿和李想争议后面的这个问题,只急急说道:“如果袁世凯不愿等到列强承认中华民国后再当选,孙中山大总统表示可以前往北京与他探讨解决方案,或者袁世凯也可以来南京。孙中山大总统并不害怕北京方面的干扰,我们也欢迎袁世凯来南京,并保证他的安全。”

“去北京就是羊入虎口!”李想哼了一声,“袁世凯就不会这么天真,他不会来南京,即使当选大总统也不会答应定都南京的。”

汤约宛无语。

黄兴夫人徐宗汉女士静静听了平晌,此时才说道:“这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协议,目的完全是为了中国未来的和平和福祉。推迟南北和议的协议意味着更多牺牲和痛苦,国家将持续动荡。”

“哈哈哈哈”李想仰天人笑,脸色铁青,说道:“让位袁世凯,才是意味着更多牺牲和痛苦,不彻底的革命必定会二次革命,到时候国家将持续更加长久的动荡。”

“让位也是有条件的,除非清廷接受南京的条款,否则我们绝不可能再提出类似条件。现在我们绝不会解除武装,中国也决不可能再回到清廷专制时代了。”徐宗汉说完,长长舒了一口气。

“恐怕未必,袁世凯今天可以推翻帝制,明天就可以复辟帝制!”李想目中寒光闪烁,“我们绝不会屈从于清廷或是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全国十五个省都掀起了共和运动,有三千五百万中国民众坚定支持共和,反对满清统治。湖南、山东和直隶三省也是革命的支持者。原来效忠袁世凯的清军现在实际上都是共和党人,只有这个风潮继续,他们都将适时加入我们的队伍。”

不知是因为冷,还是心里着急生气,徐宗汉女士脸色青白,十分难看,下着气解释道:“我们控制了除天津和营口之外的所有条约口岸。事实上,民国政府保护了绝大多数外国人和外国财产。中国人民每天都在问,为什么各国不及时承认我们呢?中国人民担心,北京一些外国使节要挑动外国干涉,这一阴影笼罩全国,中外人民都为此感到忧虑。”

李想便“啪”地将拳头砸在坑头,阴沉沉说道:“只有怯懦的国家才会害怕外国的干涉,才会跪求外国的承认。”

徐宗汉见李想说得有理,一时想不出反驳的话,怔怔地道:“列强各国,尤其是美国不断重申对中国的友谊。我们应该以善意待之,保证遵守清廷与各国签署的所有协议,并履行门户开放义务。”

“门户开放?”李想听了格格一笑,说道:“这只是列强侵华手法的变换,并不意味着它们改变了侵略本性。相反,在“门户开放”的名义下,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对中国进行更为阴险诡谲的掠夺和奴役,中华民族仍然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这是列强托门户开放之名,行灭国之实。”李想又说,“恐怕现在中国人民不得不认为,西方列强是清廷的朋友和支持者。北京的现状并不是全中国的现状,但我却觉得,欧美各国政府更认同北京。”

“孙中山大总统显然期望得到欧美列强中某国的率先承认。”汤约宛目光一闪,又道:“南京政府正在制定国家发展计划。教育部已拟出计划草案,临时宪法也即将完成。”

“这些都是浮云,至少在这个乱世就是浮云!”李想说着,看了看外头上房的灯光,又低声道,“与此同时,革命军仍应该继续在向长江以北推进,而不是什么停战!”

徐宗汉听了冷笑一声,说道:“拼着大家来一场热闹的,也不想想袁世凯的北洋军,他们是吃素的?真开打,安西军首先就要两面受敌,只怕你还后悔不及呢!”

李想一愣,豪情万丈地说道:“谁怕!就怕他不来!”

徐宗汉见他说话轻狂,坐直了身子想顶回去,还是算了,李想现在的实力有这个说狂话的资格。

67正义之师

看徐宗汉女士嘴上不说,却一脸的不服,李想突然失声大笑,说道:“我在西北打的越好,就越有利于袁世凯在北京唱逼宫大戏,袁世凯会在这个时候跟我翻脸?他现在不知道多么希望我一举粉碎清廷偏安西北的幻想。袁世凯即使恨死了我,在清帝退位之前,他也不敢咬我。”说着得意忘形的哈哈大笑,众人都陪着大笑不止。

水仙儿横了李想一眼,他总是一眼把天下大势看透,总是一眼把人心阴暗看穿。徐宗汉和张凤翙等新人看着李想,不免还有吃惊和疑惑,可是转念想想,又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说到在西北与清军的战斗,大帅一直强调必须在辛亥年底有个了结,应该是想在清帝退位之前了结吧。原来早在安西军出击之前,大帅早就预料到了南北谈判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