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官脑 作者: 财神宁-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看一段新闻,手脚利索的王家师娘已经将一碗米糊糊送了过来,并且还特意配了一碟十分开味的酸萝卜。
米糊糊是安桂省一种传统早餐,是将小米磨成细粉用水调匀放置在一只铁柜内蒸熟,然后再加上一些葱、姜之类调味料,便成了一碗香喷喷的小吃。
在一九八六年,这种传统小吃每碗售价仅为一毛钱。
吃过早餐,宋逸闻刚走进镇政府便被周明国拉进了办公室,“小宋,这次市委空降一名公路局干部下来负责东阳政府工作,看来是要下决心在东阳县大办交通,你有什么看法?”
宋逸闻亲自给对方泡上一杯香茶,这才张嘴回答道:“是机遇,更是挑战!”
自从公路修好之后,红杨镇各项经济指标已经出现跨越式发展,今年各项数据统计都将东阳另二个镇远远抛在脑后,下面三个公社农民人均收入也从去年的不足二百,一下子提升到三百多。
而这些经济数剧,百分之八十依靠下半年修路及公路修通之后,各公社向外贬卖矿石、石料获得收益。
修路、开矿、加工石料都是人工密集型企业,需要招聘大量原本闲置的农大队富余人员,也为红杨及附近周边公社镇解决了大量人员就业问题。
可以讲,也正是由于修路给红杨镇带来的巨大变化,才会让双河市委那些熬资历的官老爷们,下定决心以东阳县为试点大办交通。
“可是,如果东阳明年大办交通,咱们红杨镇在县里的地位就不会那么突出了!”
对于老书记的担忧,宋逸闻只是微微笑了笑,并没有去回答对方。
做为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干部,这些老同志思维观念中还是存在着一定局限性,还不太明白这个世界已经发生剧烈变化,再不是以前那种可以关起门独自造车的年代。
改革开放,会让社会主义分工变得更加精细,一个乡镇再也无法将上游到下游整个产业链条全部囊括,只有成百上千个公社镇企业的集体出现,才能真正满足规模工业化的巨大需求。
于是,在喝过一口茶水之后,他才张嘴说道:“这是挑战,另外属于机遇的一面,老书记却似乎没有看到。”
“那么,机遇又在那里?”
经过一年接触,周明国已经深深体会到自己已经无法跟上时代脚步,所以在许多自己无法理解事情上,也早已经学会了虚心求教。
“如果东阳县要大办交通,那么筑路所需大量石料会从那里购买?”
没有多想,周明国便回答道:“当然是红石公社,整个双河市只有那地方的石料最好,也最适合修路。”
“那么,如果东阳县另外两个镇也富裕起来,老百姓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东杨公社的水果销路会不会变得更宽广?”
“听你这样一讲,似乎也不是没道理。”
思考片刻,周明国摇着头无奈地笑了笑,“看来,我这个老头子确实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周书记也不能这样讲,老同志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还有许多值得咱们年轻人学习的地方。”眼瞧着老书记一脸落寂,宋逸闻忍不住安慰了一句。
“咱们这些老同志,如果讲政治斗争经验确实是丰富,可搞经济却绝对是门外汉,想让广大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
说到这里,周明国伸手在对方肩膀上拍了拍,“等下开过党政联席会议,我就会回市医院继续治疗肝病,红杨镇八万父老公社亲就交给你了!”
“放心,我一定不会让老书记失望的。”注视着对方有些佝偻的背影,宋逸闻重重点了点头。
(新书冲榜,求鲜花、推荐、收藏。)


第二十八章 做了一回黄世仁
更新时间2010119 18:46:38  字数:2393

 窗外弥漫着浓雾,将这个中部山区小镇彻底笼罩在一片白色之中,放眼望去远处若隐若现山峰层层叠叠,镇上不时响起几声鸡鸣让人如置身桃渊明笔下的世个桃花。
清晨的小镇,总是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空灵的美,仿佛什么烦恼都会在这一片宁静中烟消云散。
坐在办公桌边,注视着刘海妮送来两份文件,宋逸闻却没什么心思去欣赏窗外美景。
刚从老书记那里接手镇上工作,正想抽开膀子大干一场,却不想最先送来却是两颗让人郁闷的炸弹。
老树大队的提留统筹,西杨公社小王大队的计划生育,看着办公桌上东杨公社与县计生办的强制执行申请,某人就感觉太阳穴隐隐做痛。
周书记马上要退二线,自然不愿意再罪红杨镇的父老乡亲,却将两枚烫手山芋甩到了自己手中。
众所周知,八十年代公社镇工作中最难的两个方面,便是收取提留统筹与计划生育的落实,那一边都是搞不好就要出大事的火yao桶。
可问题是,自己现在虽然还没有正式接任镇委书记一职,却已经在实际上拥有了一把手的权力,自然也要解决相应的麻烦。
“马上通知东杨公社的杨昆、候大保,让他们到镇上来一趟。”思索片刻,他还是决定先解决东杨大队提留统筹的问题。
上次周正福递交那份举报材料中,西杨公社那位董大书记可是重要的实名证人,如果讲自己心中一点都不在意,那肯定是在骗人。
一个电话打过去,正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纸的杨昆与副书记候大保,只好暂停学习中央精神的日常工作,踩了一个多小时单车急匆匆赶到镇上。
“两位辛苦了,先喝杯水。”
吩咐刘海妮倒了两杯水过来,宋逸闻脸上神色一正,“今天叫你们过来,是为了解决老树大队提留统筹的问题,有什么好建议不妨讲讲?”
在农大队税费改革前,向农民征收的主要费用项目简称是“三提留”、“五统筹”。“三提留”是指由大队一级组织收取的公积金、公益金和集体管理费;“五统筹”是指由公社一级政府收取的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公社大队道路建设和民办教育方面的费用。
候大保是老树大队的驻村干部,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在办公桌上摊开,这才汇报道:“老树大队是咱们公社提留统筹追缴的重点,去年提留统筹共欠款六百九十六元,特别是二组老崔家,已经连续三年没上交过一分钱。”
乡镇群众工作的重点,便是以点带面首先打击领头钉子户。只要能够解决最难缠的钉子户,其它村民自然会乖乖就范。
现在对方既然已经点出了具体人家,宋逸闻也没兴起再绕弯子,喝了一口茶道:“提留统筹是国家应收的税费,也是镇上维持正常运转的主要经费来源,可现在许多农户都拒绝交纳揭底统筹,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强制清收,那么以后拒绝交纳的群众只会越来越多,咱们的工作也会越来越困难,所以咱们现在的任务便是抓一个典型。”
杨昆与候大保自然清楚,这次镇长叫自己过来就是为了抓老崔家这个典型,不过他们更加关心这次镇公安能出去多警力。
老崔家枝叶茂盛,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外带三个女儿,人去少了怕不顶事。
发现两名下级一脸为难,宋逸闻也知道对方有什么话想讲,于是张嘴询问道:“如果有什么问题,现在就讲?”
“这两年,咱们公社上也曾经几次组织去老崔家催讨过提留统筹,不过最后都因为人手太少被打了出来,这次是不是……”
宋逸闻是聪明人,而跟聪明人讲话最大好处,便是一点就透。
也正因为如此,尽管对方没将余下话语完全讲透,可宋逸闻还是一个电话让洪武带了一队公安过来,顿时让杨昆与候大保将心放回了肚子里,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笑意。
去年这时候,他们也曾经来找过周明国书记,希望镇上能够派公安下去协助公社征收提留统筹,可对方害怕派公安下去会激化矛盾引起群体事件,一直托着不肯办。
现在镇上换了大掌柜,做事也再有没以往那样前怕狼、后怕虎,让他们这些基层工作人员办起事来也顺心不少。
不一会,洪武便亲自带着六名全副武装公安赶了过来,除去正常出勤配备的警棍之外,还特意带了两支手枪。
人员到齐,宋逸闻便开始布置任务,“今天我们下公社催缴提留统筹,重点只收老崔家一户,这家已经连续三年不交纳正常税费,不抓这个恶劣典型,其它户的提留统筹便收不上来。”
等他讲完,候大保又补上了一句,“这个崔蛮子嘴皮很利索,跟他讲道理不一定能讲得赢,咱们冲上去直接用强就是,不来点硬东西,他们不会服软。”
宋逸闻第一次做这种事情,迟疑片刻还是忍不住又询问了一句,“那冲进去之后,咱们怎么办?”
作为驻大队干部,候大保对老崔家的情况了如指掌,没多想便回答道:“老崔家欠了一百多块提留统筹,咱们只挑谷子六担,其它东西不动。”
听过下面同志的意见,宋逸闻点了点头,“好,就这么办。”
说实话,他其实也怕闹出什么恶性群体性事件。现在只是挑走六担谷子,应该还不会将对方刺激到拼老命的地步。
想了想,宋逸闻又将副镇长杨树叫了过来,行动中有位女同志在现场,关键时刻也可以缓解一下紧张情绪。
镇公安负责维持秩序,东杨公社工作人员负责牵猪、挑谷子,自己跟副镇长杨树负责做工作。分配好任务,一行人骑着自行车来到东杨公社政府办公楼,汇合东杨公社的几位同志直奔老树大队。
由于是抓典型,知道人越多越好,所以大家也没必要搞什么突然袭击,十多号人马一路招摇直接杀进了老崔家。
走进崔家大院,里面只有一名农大队妇女抱着娃娃,发现书记带着公安闯进来,脸上顿时流露出一抹惊恐神色。
在这片古老土地上,自古就有民不与官斗的传统。可如果涉及到自己切身利润,便是天王老子来了也要斗一斗。
目光在院子内扫过,候大保注视着那名中年妇女,道:“崔大山呢,那里去了?”
“候书记,大山去田里干话去了。”
知道对方做不了主,候大保也懒得多话,“今天宋镇长亲自带队来收提留统筹,给你五分钟赶快把崔大山找来。”
中年妇女点点头,抱着小孩离开院子没二分钟,一名扛着锄头的壮汉便冲了进来;
“钱没有,命有一条,你们要不要?”
(新书冲榜,求鲜花、推荐、收藏。)


第二十九章 做了一回黄世仁(2)
更新时间2010120 8:21:31  字数:3300

 咱们按照规定收缴提留统筹,要你的命做什么。”注视着冲进院子的壮汉,宋逸闻忍不住微微皱了皱眉头。
咱是文明人,平时一般都会尽管避免用暴力手段,可如果碰上那种没办法勾通的蛮子,也不介意让对方知道一下什么叫人民专政。
“想要钱,先要老子的命……”大叫大嚷同时,崔大山还挥舞着手中十几斤重的锄头,顿时吓得一众公社镇干部不由向后退了两步。
“咱们又不是来看杂耍表演,赶快把锄头给我放下。”
注视着跟前蛮子,唯一没有移动过身体的宋逸闻一脸淡定,面对在自己头顶上方舞动锄头仍然毫无惧色。
跟身后众人不同,这一套撒野、耍泼的无赖招式,他以前在电视里看得实在是太多,那里还会被对方轻易吓住。
跟这种蛮子斗,你一定要比对方更强硬才行,否则便只能灰溜溜打道回府。
放下手中锄头,第一次碰上这种公社镇干部的崔大山一脸阴晴不定,“你,你不怕死?”
“咱们之间无怨无愁,你总不会为了一百多块提留统筹,杀害国家干部吧?”
在附近一张长条石凳坐下来,并且招手让崔大山在自己身边坐下,宋逸闻一脸微笑接着说道:“说说看,为什么不肯交提留统筹?”
“咱们家人多,平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有钱去交提留统筹。”
对方肯坐下来,宋逸闻自然愿意跟对方讲道理,“人多,相应收入也会增加,这个道理可站不住脚。”
“咱们家都是壮汉,平时饭量也大,地里刨那点食那够吃。”
话匣子打开,刚才还只知道耍蛮的崔大山话也多了起来,让媳妇从屋里取出旱烟袋一边点火,一边愤愤说道:“再讲,这些提留统筹交上去,最后还不是被大队上干部吃喝掉了。”
这一下,可把边上的候大保给惹急了,“崔蛮子,你可别乱讲话,什么叫都让大队上干部吃喝掉了,大队上开销从来都是清清白白,经得起上级检查。”
挥挥手,让旁边一脸激动的候大保闭嘴,宋逸闻给自己点上一根香烟。
下面大队干部平时是什么样子,他心中自然是一清二楚,可这种现象在中国农大队已经普通存在,自己也没办法去改变什么。
“不管怎么样,提留统筹是镇上规定内的应收税款,每一个公民都有义务按照、按量交纳,你连续三年不拒绝交纳便是违法。”
“我不管什么法,只知道咱们家的谷子自己都不够吃,也没余粮上交。”
说话间,崔大山几个儿子跟女婿都已经赶了回来,放眼都是牛高马大、肌肉结实的壮小伙子,也难怪公社里连续两年来收提留统筹,最后都弄得灰头土脸。
“怎么,你们这群王八糕子,想硬抢不成?”
发现院子里站满了公社上干部跟公安,一名脾气暴躁年轻小伙刚举着锄头冲进来,便被洪武一个擒拿强行按倒在地上,从腰间抽出警棒顺手就是狠狠几棍子,直到对方不再挣扎才拿出手铐将其给铐上。
“都放老实点,否则有你们好瞧!”捏着警棒的双手紧了紧,洪武还特意撩起衣襟露出下面手枪,顿时将门口看热闹村民吓得后退二步。
“把枪收好,放了那小子。”
赞赏地瞟了洪武一眼,宋逸闻又补上了一句,“咱们现在还在讲理,暂时别动粗。”
对付崔家这种人,如果光讲道理作用基本上等于零,否则公社上这么多次早把工作做通了,只有在做工作同时显露点雷霆手段,才能让对方服软。
“小四,你怎么样了?”眼见儿子挨打,崔家媳妇立刻一脸心疼扑了过去,并且转头对老头子说道:“咱们家又不是没钱,你就把提留统筹交了吧。”
被这一搅和,崔大山脾气又开始狂暴起来,站起来就将媳妇一脚踹了个倒头,“男人们说话,你一个娘们多什么嘴,滚一边去。”
“你这个杀千刀的,老娘每天把你伺候得舒舒服服,你还动手打老娘,这日子没办法过了……”
看着坐在地上耍泼的女人,原本还想以理服人的宋逸闻眉头一紧。刚才还好好的,现在这又是唱得那一出?
这时,经验丰富的候大保凑过去低语了一句,“宋镇长,咱们还是赶快动手,否则这样下去又要空手而归。”
宋逸闻也想讲道理,可眼见对方又开始撒泼、耍无赖,只好张嘴道:“大伙上,搬东西。”
得到指示,早已经等得不耐烦公社干部一涌而入开始挑谷子,洪武则带着六名公安将崔家兄弟死死压在地上,控制住局面。
双手反扣被强行压在地上,崔大山眼瞧着家里谷子被挑了出来,只能在那里一个劲嚷嚷,“你们不是共产党的干部,你们是土匪,是强盗……”
发现镇长眉头一皱,做为公社书记的杨昆立即上去踹了对方一脚,“我们是在执行公务,你们崔家连续三年拒不交提留统筹,咱们现在按市价挑走六担谷子,限三天之内把往年拖欠的提留统筹全部交清,否则便拿这些东西抵数。”
从崔家出来时,宋逸闻突然对身边洪武嘀咕了一句,“老洪,以前有看过白毛女吗?”
“样榜戏,*时不知道看过多少遍。”
宋逸闻一脸苦笑,“我怎么总觉得,咱们刚才有点像白毛女里的黄世仁?”
……
回到镇上,将谷子暂时寄放在食堂仓库,宋逸闻走进办公灌了一杯凉水,这才大松一口气坐倒在自己那张椅子上。
他不喜欢干这种事情,可提留统筹对于一个公社镇来讲又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没有这一项收入,镇上几百号职工、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